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网友发布 2023-05-21 03:38 · 头闻号游戏应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1

 设计思路:幼儿园《纲要》要求“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根据要求,我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水彩笔进行大胆的涂鸦。 活动目标:

 1、尝试绘画各种线条。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小鱼图上漂亮的色彩。

 3、养成良好的用笔习惯。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印有小鱼轮廓的图画纸、水彩笔。(数量与幼儿相同) 知识准备:欣赏各种色彩、各种形状的小鱼。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做小鱼游泳的动作,引出小鱼。

 2、 观看《海底世界》,欣赏各种各样的小鱼。

 3、 导出本课学习内容。

 海底的小鱼漂亮吗?可是,有一个坏巫婆听说这些小鱼要去参加海底的选美活动,把海底所有的小鱼都变成了白色。小朋友能不能帮这些可怜的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

  二、 基本部分:

 1、 出示小鱼例图,师进行涂色示范。

 边涂边讲解,并提示幼儿尽量不涂出轮廓线外。结束时给水彩笔戴上帽子,放回原处,养成良好的用笔习惯。

 2、 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小鱼涂色,教师对能力稍差的幼儿进

 行个别指导。

 3、 选美活动。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小朋友们已经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了,小鱼们可以去选美了。请你们看看哪些小鱼最漂亮?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我们现在去看海底的选美大赛去吧!做小鱼游泳的样子结束活动。 拓展部分:

 可以回家跟爸爸妈妈尝试用不同材料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

  反思:

 幼儿由于初次接触美术活动,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不会握笔,不知道怎样用水彩笔,用后不知道给彩笔戴上笔帽……有很多幼儿不知道在已有的轮廓内涂色,一味的根据自己的意愿乱涂乱画,没有完成本次活动任务。等等,这需要教师反复的进行此类活动,情况便可以得到很大的改观。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将三条直线交叉画出六角形,并用短线、点、圆等装饰表现六角形的雪花。

 2、学习用排水的方法表现七彩的雪花现象。

 3、通过语言、音乐、美术三种艺术方法,综合表现七彩的雪花。

  教学准备:

 雪花范画一张、雪花实物一个、蜡笔、白纸、黑颜料、刷子及报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雪花。

 1、师:(音乐:小雪花、洒雪花)小雪花轻轻的从天空中飘下来,飘到了我们教室里,一片一片又一片,你们看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出示雪花实物)

 2、小雪花有几个花瓣?我们一起数一数,每个花瓣都一样吗?

 二、讲故事《小熊的心愿》

 有一只小熊今年四岁了。雪一直都没有下。宝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小熊看到下雪吗?

 (我们把美丽的雪花画下来寄给小熊吧)

  三、欣赏范画,感知排水画

 1、小雪花,六个瓣儿,飘到这儿,飘到这儿,飘到我的画纸上。我的雪花美吗?你最喜欢那朵雪花,为什么?

 小结:这些雪花哪里是一样的?(他们都有六个花瓣)。小雪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五颜六色的,还有大的有小的,各种各样的,满满的铺在了我的画纸上。

 2、你们会画小雪花吗?跟着老师来画一画,先画一个“X”,在中间画一横,数一数有几个花瓣?在每个花瓣上装上好看的图案。

 3、你们猜猜雪花旁边黑黑的底色是怎么画上去的?

 (拿起小刷子,添添小盆子,从上刷到底,刷完往旁边挪)

  四、幼儿作画。

 师:雪了这么多心本领想不想动动我们的小手把雪花画下来寄给小熊?

 要求:(1)、每个桌子上两个小朋友,画好地到前面来刷颜料。

 (2)、刷好颜料的宝宝将纸放在前面的空地上,跟你的好朋友说说你画的是什么图形的雪花。

  五、个别幼儿介绍

 1、表扬画得好的幼儿。

 2、结束:把雪花寄给小熊。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圆和椭圆的基本画法,并能组成小鸭的基本形态。

 2学习用棉签画鸭子,巩固用棉签作画的技能。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习惯。

  教学准备:

 1红色、**、黑色、蓝色水彩颜料各一盘。

 2棉签,毛巾若干。

 3不同动态贴绒小鸭三只,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教师边出示贴绒小鸭边朗诵儿歌。激发幼儿画小鸭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三只贴绒小鸭,说出小鸭的基本外形和生活习性。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字卡。

 3提问:小鸭的头是什么形状的?出示字卡(圆圆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出示字卡(椭圆的)。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出示字卡(扁扁的)。它们喜欢在那里玩耍呀?出示字卡(水里游泳)。那小鸭在水里游泳的时候,两只小脚都看不见了,它的身体看上去像什么?(若幼儿回答困难,再补充问:想象一下它的身体像什么数字?)出示字卡(数字2)。那现在我们来画一个像数字2的鸭子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画小鸭。

 教师用棉签蘸**颜料,边示范边讲解。用蘸好的**颜料,在纸上画个圆圆的脑袋,一个椭圆的身体,提问:如果2字是一只可爱的鸭子,那它还少了什么?教师待幼儿回答后。示范用红色的颜料画上嘴巴。边示范边强调,鸭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待颜料稍干后。用黑色画一只眼睛,再用蓝色颜料画上波浪线。小鸭子在游泳。

 三.提问:画小鸭时哪里画的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小鸭游泳的姿势不一样。

 四.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的画出小鸭子游泳的不同姿势。

 2要求幼儿注意画纸的卫生。教师注意指导提示幼儿将小鸭的身体画粗些。

 3及时展览,讲评幼儿作业。

 4放音乐,教师扮母鸭,幼儿扮小鸭,带领幼儿学鸭子游泳,游出教室。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中班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绘画活动,因为画画最能表达出他们的想法与创造,选择“手”作为主题是力求打破原有纸上作画的常规,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手不仅是作画工具,同时也是作画的材料与表演的对象。培养幼儿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对手进行富有想象的创作,满足幼儿的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体验用手作画和用手表演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手的外形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2.能根据手的外形大胆想象,绘画。

 三、活动准备

 1图画纸、勾线笔、蜡笔。

 2“手的联想画”若干。

 活动重点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并能描画各种手的'造型

 活动难点能对手的外形进行想象绘画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手的外形。

 师:请小朋友们伸出自己的手,看看自己的手是什么样?(先自由观察讲述,再集体交流)

 小结:我们的手有10个手指、手掌和手背组成,它能帮我们做许多事情。

 (二)组织幼儿做“手指游戏“和“小手变变变”。

 1领幼儿玩手指游戏: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鸟飞飞飞。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鱼游游游。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狗汪汪汪。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边教儿歌边引导:“小手还可以变成什么?”幼儿说出名称,老师可以帮助编成儿歌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

 2出示手型(五指张开)

 师:“小手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也能让我们想出很多东西,看你们觉得老师的手像什么?”

 “树枝、花盆”

 师:“老师把手转一个方向,你们看像什么?”

 “小鱼、小船”

 师:“两手腕相对像什么?”

 “蝴蝶、小鸟”

 师:“两手指相对像什么?”

 “一本书、房顶”

 3.出示手型(五指并拢)

 师:“看,老师这次的手型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刚才的是五指张开的,现在的是五指并拢的”

 师“看五指并拢了像什么?”

 “小山”

 师:“小手还可以怎样摆放,小朋友试试互相说说。”

 丰富幼儿对各种手的造型的联想,为后面手的想象画做知识、经验储备

 (三)“手的联想画”欣赏。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画,小朋友们看看它是怎样画出来的?

 小结:这些画都是在各种手的造型的基础上经过添画而成的,多有趣呀!今天我们也要用这种方法来画画。

 (四)明确作画步骤。

 师:“我们可以边玩小手变变变的游戏,边在纸上用记号笔沿着自己的小手轮廓画出自己的小手的外型,然后在手上进行添画,看看我们的小朋友能把小手变成了什么?”

 (五)幼儿作画。

 帮助有困难的幼儿画出手的轮廓,启发幼儿进行联想促使幼儿大胆表现。

 (六)评奖幼儿作品。

 鼓励幼儿发现同伴作品的优点,表扬幼儿与众不同的想法。

 五、活动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撕、粘小兔子耳朵的方法。

 2、知道将废旧材料收放到纸箱内。

 3、体验操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收集有关兔子的各种资料,了解小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

 教具准备:彩色手工纸、胶棒、抹布、彩色油画棒、大兔子头饰、操作卡每人一份(操作单上描画一只缺少耳朵的小兔子)音乐《小兔乖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引出小兔子乖乖。我们一起跟它打个招呼吧!

 (2)小白兔是怎么样走路的呢?

 (3)小兔子的眼睛是红红的,那他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耳朵的形状是长长的。

  二、进行部分:

 (1)情景故事:今天小兔乖乖遇到了一个困难,来请小朋友帮忙。兔子王国里的小兔子们很不讲卫生,他们的耳朵都不和它们交朋友跑掉了,请小朋友帮助它们把耳朵找回来。

 (2)示范操作:老师这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用彩色手工纸撕出小兔子的耳朵,粘到兔子头上。教师示范讲解撕的方法。涂上胶棒粘到兔子头上。教师提示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用完胶棒要盖上盖子,手脏了要用抹布擦干净,剩余废旧材料要收到纸箱内。

 (3)幼儿操作:幼儿开始选择彩纸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幼儿给予帮助。

 (4)教师小节:展示幼儿作品,对个别好的有创意的作品及环保小卫士给予表扬。

  三、结束部分:

 小兔子们都找到耳朵了,它们太高兴了。我们一起和小兔子们跳支舞吧!教师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边学小兔子跳边自由表演。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愿意尝试新的作画方式————纸浆涂画。

 2、大胆地用纸浆做出自己喜欢的画面。

 3、愿意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感受,能欣赏同伴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20—21页。

 2、各色纸浆(加入颜料和糨糊)、西卡纸、小勺子、纸浆画范例、抹布。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了解纸浆画的制作方法

 1、教师出示纸浆画范例,引起幼儿观察、思考:这幅画和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是怎么画出来的?

 2、和幼儿一起阅读参与幼儿用书第20—21页的内容,了解纸浆画的制作方法。

 (二)幼儿集体进行纸浆造型游戏

 1、教师出示纸浆,幼儿认识各种颜色的纸浆。

 2、师生共同选择喜欢的纸浆玩"铺路"游戏。

 ⑴教师边念儿歌边用勺子盛喜欢的颜色的纸浆倒在纸上,用小棒子把纸浆涂抹在纸上,直到全部涂完。("小勺子,盛纸浆,倒在纸上变小山。小勺子,帮帮忙,纸上铺出大马路。")

 ⑵幼儿做铺路游戏。(小朋友也来铺条路,可以是一种颜色的马路,也可以是彩色的马路。)

 3、师生进魔术棒造型游戏。

 ⑴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用手指在纸浆上造型。("小手指,来走路,走弯路,走直路,再拐弯……变出一个××来。")

 ⑵请幼儿也用小手指走一走,看看能变出什么来。

 ⑶师生交流:你们变出了什么?是怎样变的?

 ⑷教师总结:铺路时纸浆要铺满,小手指在走路时要用点力气。

 (三)幼儿自由进行纸浆造型

 幼儿选择不同颜色的纸浆进行自由造型活动,教师指导幼儿选择多种颜色的纸浆涂抹造型。教师肯定幼儿的创意,及时给予鼓励,增加幼儿的自信。

 (四)幼儿欣赏、交流分享活动

 1、大家一起来看用纸浆变出了什么,最喜欢哪一个。

 2、教师对幼儿在交流中出现的贬斥他人作品的现象要及时正确引导,既要学会尊重、宽容别人的创作,又要对他人的优秀创意表示赞赏。

 3、再请幼儿现在用手摸一摸纸浆,和刚才的感觉一样吗?

结构游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游戏。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利用积木、积塑、沙、粘土等材料,进行建造、插接,反映建筑劳动、建筑物及各种物品。本文主要论及幼儿利用积木进行建造的活动。

怎样使幼儿对结构游戏产生兴趣,使幼儿在建构能力以及创造力、想象力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呢?通过一个学期来分三阶段对幼儿有针对性的引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入园初期阶段

1 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表现

幼儿刚入园,对集体生活处于适应阶段。他们的建构水平不同,有的幼儿不认识建构材料,

对建构活动无兴趣,往往是无目的地玩弄和堆砌材料。建构中幼儿坚持性较差,注意易分散,小肌肉的控制能力不强,建构的时间也很短。

2 引导要点

21 创设情境,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教师通过上课、参观、散步、观察和模型等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并通过谈话、绘画的

方式加以巩固。例如引导幼儿观看一些单一的物体——大门、楼梯、围墙、房屋的平面造型、汽车的侧面造型等。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可以增强幼儿游戏的目的性和兴趣。例如:“我们搭个幼儿园吧,让小兔进来玩。”于是幼儿开动脑筋,搭小路、大门、围墙等。教师也可以和幼儿一起创设缺少某一玩具或材料的情境,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22 提供适宜的材料供幼儿使用

221 材料的提供。针对这一阶段孩子的特点,教师在提供材料时应注意选择积塑的体积要

大,又要便于幼儿拿放,色彩要鲜艳,形状要单一。如大型积木等。还要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的的建构材料。如小积木形状多、体积小,适合于有一定建构经验的幼儿使用;大型积木体积大、形状单一,较易成型且操作简单,适合于刚开始接触结构游戏的幼儿使用。

222 材料的使用。幼儿入园后的头两个月,一方面 ,我们主要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积塑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摸索各种材料的多种使用方法。如采用“铺路”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铺平和延长的技能;搭建“幼儿园”、“街道”、“花园”等,引导幼儿在建构中将有颜色的一面对着自己;帮助幼儿形成左右对称的概念;鼓励幼儿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幼儿和伙伴一起玩,学习用礼貌语言(请、谢谢)借还玩具,不争抢,不哭闹,学会请求别人的帮助。幼儿入园后2~4个月,已经掌握了一些建构技能。我们主要鼓励幼儿巩固所学技能,掌握平衡、对称的要领。比如,用架空的方法搭长椅、房子,用搭“大树”的形式学习垒高技能,掌握高度与平衡的关系。这个阶段,幼儿很想用建构的方法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物。我们就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帮助幼儿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来表现物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各种材料的用途,知道一物多用、多物一用的道理。常规方面,我们鼓励幼儿在教师帮助下收拾整理自己的游戏材料,学习遵守规则,学习用礼貌的语言向同伴借物品,培养幼儿礼貌待人的行为及信赖别人的意识。

23 讲评

教师以表扬为主,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讲评时间短,讲评对象的面广,形式多样化并且有趣味性(如拍照、小动物找家等)。

入园提高阶段

1 幼儿的特点及表现

本阶段幼儿已认识各种材料,并且基本掌握了它们的用途,对周围的事物也能用简单的平面建构的方法表现其主要特征。如在建构滑梯时,幼儿已能用分部建构再连接组合的方法表现滑梯的台阶、梯身等部分。但是,该阶段幼儿的建构造型很单一,还不会装饰细节部分,反映的物体也不够逼真。

2 引导要点

21 引导幼儿由平面建构转向立体建构

211 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是由哪些形体构成的,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形体概念(长方体、正方体等),认识各种形体的简单构造。

212 引导幼儿观看事物的某一部分,并予以充分展开,把某些局部达成立体化。如在建构汽车、时,教师可出示一个“小动物”并提问:汽车是给旅客坐的,可是旅客坐在哪里呢?

213 引导幼儿由单个物体的部分立体建构发展到单个物体的全立体建构。在幼儿有了部分立体建构经验后,教师可用语言引导和暗示,使幼儿很容易迁移原有的经验,使某一事物全部立体化。教师应注意指导幼儿做好各部分的衔接,使之合理化并节省材料,还应该让幼儿注意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此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盖顶装饰技能,如四边装饰、中心装饰等。

214 引导幼儿观察同一事物的不同造型。如在房屋的建构中,引导幼儿观察方房子、长房子、圆房子,初步学习用组合的方法搭建房子(如后高前低、两边高中间低、中间高两边低等)。教师还应引导幼儿较为逼真地反映事物。如,汽车有4个轮子,亭子的顶有尖有方,宝塔是由下往上逐渐缩小的。

22 材料的提供及使用

进行立体建构后,孩子们对各种长板的需求量增大。教师可为幼儿提供一些大小、长短适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平面板,并引导幼儿了解和发现各种材料的用途和不同的表现效果,如不同长短的板可以建构不同大小、形状的物体等。同时,鼓励幼儿选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同一事物,学会使用替代材料。在常规方面,要求幼儿学习由上而下收拾整理材料,并能按照标记将积木放在篮子里,摆在架子上。在收玩具时,做到尽量不发响声。

23 讲评

要让幼儿多参与讲评,使他们愿意介绍自己的作品,从中体验建构的乐趣,并为自己的成果而感到骄傲,逐渐地引导幼儿说出建筑物是用什么材料搭的,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出自己的建构物与别人的建构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讲评时不要面面俱到,应有侧重点,但时间不要太久。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