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什么是大本曲

网友 2023-09-28 09:36 · 头闻号教育培训

最佳答案:

白族大本曲是流传于中国境内的一种白族民间特有的说唱艺术,白族大本曲也叫“唱大本子曲”、“大本子”,有长篇故事含义,故唱大曲可以解释为唱长篇故事的曲子,在白族民间,经过数百年的演出发展,深深扎根于白族生活之中,在白族人民精神生活领域中起到很重要作用,寓教于娱乐之中是白族大本曲的艺术魅力。

详情介绍

白族大本曲是流传于中国境内的一种白族民间特有的说唱艺术,白族大本曲也叫“唱大本子曲”、“大本子”,有长篇故事含义,故唱大曲可以解释为唱长篇故事的曲子,在白族民间,经过数百年的演出发展,深深扎根于白族生活之中,在白族人民精神生活领域中起到很重要作用,寓教于娱乐之中是白族大本曲的艺术魅力。

2021年5月24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申报的大本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文名
大本曲
别名
本子曲
本质
说唱艺术
流行
白族民间特有的

大本曲简介

大本曲又称本子曲,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广泛流行于洱海周围白族地区。

白族人民喜爱大本曲,在传统的民族节日期间,如春节、火把节、本主节、 中元节,村子里都要请民间歌手来演唱。一般人家在办喜事、

做生日、建盖新房时也要唱大本曲,人们群集静听,常常为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不愿离去。白族曲种。流行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以民歌为基础发展形成,历史悠久。现存明代诗人杨桂楼在“山花碑”上的题诗即为大本曲体裁。白族人民每逢年节或举办婚丧礼仪时都要演唱大本曲。如丧礼中安葬的前夕要通宵唱大本曲,叫作“堂祭”。大本曲原为一人说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以白族语言演唱为主,也有用汉语演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断革新,有了对唱、合唱,增添了二胡、月琴等伴奏乐器。演唱者有醒木、扇子和手帕等道具。大本曲可以随地演唱,或搭一花台(也叫彩台),登台演唱。

大本曲的唱词句式以3个七字句、1个五字句组成一节的“山花体”最为常用。此外,还有 5句、6句、7句和 3个十字句为一节的几种格式。大本曲有南腔、北腔两种流派。南腔比较委婉,唱腔有〔平板〕、〔黑净〕、〔螃蟹调〕、〔老麻雀调〕等“九板十八调”;北腔比较质朴,唱腔有〔正板〕、〔脆板〕、〔螃蟹调〕、〔麻雀调〕等“九板十三腔”。它的传统曲目有根据白族的民间故事改编的《火烧松明楼》、《白王的故事》等,现代曲目有《社会主义门》、《大理是个好地方》、《恩仇难忘》等。

大本曲表演形式

大本曲又称本子曲,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广泛流行于洱海周围白族地区。 大本曲是以唱词为主,辅之以道白的说唱艺术。唱词遵循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格律,由一人手执花扇或手绢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一张桌子、两条凳子即构成表演场面。本曲能演唱具有各种不同人物、情节为内容的长篇故事,唱词全用白族语,中间的夹白和韵诗多用汉语。

曲本的结构以表演者一人演唱多种角色的自述方式演绎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大本曲在音乐和表演艺术方面发展较为成熟,形成了完整的声腔系统,号称“三腔、九板、十八调”。三腔一般指南腔、北腔、海东腔三种流派;南腔音乐九板十八调,委婉、柔和;北腔九板;十三腔,高亢、粗犷。九板是用来表现喜、怒、哀、乐、惊、恐、怨等各种情感的曲牌,如高腔、脆板、正板、平板、小哭板、大哭板、阴阳板、边板、赶板等;十八调则是用以穿插情绪辅助各种曲牌的小调,如祭奠调、麻雀调、花谱调、道情调、放羊调、花子调、阴阳调等等。

大本曲渊源

大本曲历史悠久。明代诗人杨桂楼在山花碑上的题诗即为大本曲体裁。原为1人说唱,1人弹三弦伴奏,以白族语言演唱为主,也可用汉语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不断革新,有了对唱、合唱,增加了二胡、月琴等伴奏乐器。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白族大本曲,组织艺人用大本曲的演唱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歌颂社会主义。民族节日本主节、三月节以及居家乔迁新居等,大多要进行大本曲演唱活动。

在洱海周围的白族乡间,形成了一批半农半艺的大本曲艺人。他们常常在农闲时间应邀走乡串寨为群众演唱,因而流传着“年年三月开曲头,一唱唱到九月九”的说法。在白族群众看来,请艺人演唱大本曲不但是为了艺术欣赏,也有禳灾祈福的意思,所谓“三斋不抵一曲”,即是说斋戒三次不如演唱一次大本曲,足见其群众基础之深。?

本子曲流传于洱源、剑川、兰坪、丽江等县,多半以歌手自弹自唱或一人伴奏一人唱的形式进行,伴奏乐器为龙头三弦。其曲本的文学形式比之大本曲更接近于长篇叙事诗,在演唱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说白。唱词均为“三七一五”的格律。和大本曲一样,也是用各种角色的自述方式来演绎长篇的故事。曲调主要是流行于大理州北部地区的白族调(亦称白曲)、“泥鳅调”、“青姑娘调”、“割埂子调”等,曲目有《鸿雁带书》、《放鹞曲》、《出门调》、《黄氏女对金刚经》、《青姑娘》等30多部。也有着一批半农半艺的职业歌手。

大本曲艺术特点

大本曲的演唱形式为坐唱表演,一般是一人演唱,一人以三弦伴奏,演唱者仅用一柄摺扇、 一幅手巾做简单道具,有时也有由一人、自弹自唱的。大本曲能演唱具有各种不同人物、情节为内容的长篇故事,唱词全用白族语,中间的夹白和韵诗多用汉语。

演唱者有醒木、扇子、手帕等道具,可随地演唱,亦可登台表演。大本曲唱腔分南腔、北腔两个流派,南腔重委婉,有“平板”、“黑净”、“老麻雀调”等九板十八调;北腔尚质朴,有“正板”、“脆板”、“螃蟹调”等九板十三腔。句式以3个7字句、1个5字句组成一节的山花体最为常用,还有5句、6句、7句和3个10字句为一节的几种格式。

大本曲的唱腔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三腔即:南腔、北腔、海东腔。南腔音乐九板十八调,委婉、柔和;北腔九板;十三腔, 高亢、粗犷。唱腔已形成了成套的职能作用和组合稳定的腔调系列,其中有咏叹性腔调系列,表现喜、怒、哀、乐;有宣叙性系列,表现叙、诉、数、说。此外,还有一大批独立的曲牌和小调。

大本曲的韵式主要有“花上花”、“捞里捞”、“油勒油”、“翠茵茵”四大韵,每个大韵又根据白族语音的特点,分出若干小韵。大本曲的句式,基本上是“三七一五句”。

大本曲是白族民族民间曲艺中,具有音乐、一定人物和情节故事结构的长篇故事演唱。每本说唱一次完成,长约二至四小时,

大本曲源于白族《绕三灵》所祭祀之爱民皇帝段宗榜。《南诏野史》载:“凡七十一村,村各奉其本主,各为一队,自成行列,领队为二男子,共扶杨柳一大枝,婆娑前进,载歌载舞,一入主唱,一人打诨,自有曲本,如《叹五更》、《摇钱树》等”。

大本曲演唱时、通常由一人说唱,一人操三弦伴奏,分坐于高台之上的方桌旁边,表演时面向听众,使用道具是一把折扇、一方手帕、一块醒木。因表现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曲折的长篇故事、长篇曲词,大本曲就由此得名,大本曲广泛流传于大理,洱源、宾川、下关一带。白族民间有“三斋不抵一曲”之说。白族民谚则说:“不放盐巴的菜吃不成,不唱大本曲的日子过不成”逢年过节、生子、祝寿、农闲、工暇时节都要弹唱大本曲,每年三至九月间,正是大本曲演唱的旺季。因大本曲的思想性、文学性和音乐性都比较强、能充分表现人民群众的爱憎和好恶,加上演唱艺人善用表情声调传神和传情,因此广受群众喜爱。

大本曲演唱艺人还可临场即兴发挥、创作,可以见人说人,见物唱物,就事论事。

相传大本曲拥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记的手抄曲本。音乐在前奏曲大、小摆、三台、平板、正板、高腔的基础上,还有大、小哭板,形成大本曲九板十八调,以白族调格律三七七五为上阙,七七七五为下阙。总之,大本曲是以民间曲调发展为山花体,从山花体发展到联曲体,又从联曲体形成板腔体。

曲调是大本曲的先声,文学是大本曲的基础。洱源县著名大本曲艺人刘沛、杨学智不但在县内白族村寨演唱,还被邀请到大理等地演唱,是大理州大本曲协会会员。

大本曲演唱注重字正腔圆,讲究声调、道白,形成有讲有唱有白有叫(叫板、叫头)。把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有声有色。让人陶醉痴迷、从而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

大本曲曲目

大本曲有曲本80多本,传统曲目有《白王的故事》、《蓝季子会大哥》、《火烧松明楼》、《火烧磨房》等,移植自汉文学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陈世美不认前妻》等,新编曲目有《大理是个好地方》、《恩仇难忘》等。

传统曲目极为丰富,迄今搜集到的曲目已达117本之多。其内容多半根据汉族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水浒”、“三国”、“包公”、“梁祝”等改编而成,也有一些是根据白族神话、民间故事改编的,如《白王的故事》、《火烧松明楼》、《蟒蛇记》、《黄氏女》等。

大本曲的传统曲目有《白王的故事》、《蓝季子会大哥》、《火烧磨房》等,移植自汉文学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陈世美不认前妻》等,现有曲本80多本,白族人民喜爱大本曲,在传统的民族节日期间,如春节、火把节、本主节、中元节,村子里都要请民间歌手来演唱。一般人家在办喜事、做生日、建盖新房时也要唱大本曲,人们群集静听,常常为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不愿离去。

大本曲曲目欣赏

白族大本曲《选秧官》取材于白族民间特有的传统节日习俗“栽秧会”(也叫“开秧门”)的素材创作而成。每年春插开始之时,每个村都必须选出一个人缘好、秉公办事、有生产技能的人来担任“秧官”,负责组织全村的劳力组合调配(互助组形式)、栽插进度、水利安排、技术把关等有关春插事务工作领导。“秧官”选择的好,全村团结和谐、栽插顺利有望丰收。“秧官”选的不好,组织协调能力差,其结果是村民怨声载道,栽插不顺利,直接影响春插生产。因此选秧官已成白族人民在春耕生产劳作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该种方式延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大本曲剧《选秧官》说的是在栽种季节里,白族某村在选择传统意义上的老秧官,还是选择懂科技,年轻有为的年青人担任秧官时所产生的矛盾冲突,突出反映了现在农村是按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劳作,还是科技兴农意识的冲突,我们通过其中的唱段就能说明全剧要表达的思想。提起白爷爷/村里谁不夸/今年六十三/年年当秧官/高举栽秧旗/组织最有方/栽秧是能手/唱曲是行家/为人最正直/德高人尊重。这是选传统意义上担任秧官的理由。而推选另一位年青秧官的理由是:秧官不是官/非官又是官/要想得丰收/选举白姑娘/农学院毕业/科技兴农有奇方/精心培育优良种/中外美名扬/。农民盼高产,秋后粮满仓,丰衣足食,是农民的根本利益,而科技兴农是实现这一根本利益的必须手段,一切从大局着眼,白爷爷让出当了多年的秧官,推选懂科技,有热情的年青人小白妹当秧官,并甘为小白妹当参谋。

该剧通过“选秧官”这一事件,反映了当今农村民主及科技意识的增强,突出宣传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科技含量,科技兴农这一基本国策,并把这一基本国策的宣传融入到白族栽秧习俗,用大本曲形式及歌舞艺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大本曲相关奖项

1998年荣获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曲艺调演“彩云奖”金奖,,2004年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银奖。

2007年12月26日,白族大本曲《关爱》喜获全国“群星奖”;由大理州文化局选送,州群艺馆创作辅导,大理市文化局和大理文化馆组织编排上演的白族大本曲《关爱》喜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

“群星奖”由国家文化部主办,每三年举办一届。白族大本曲《关爱》以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大理为主题,以精巧的艺术构思,浓郁的白族特色,强烈的时代气息,精湛的白族三弦弹唱表演,通过北京初赛、佛山复赛、荆门决赛的层层筛选和激烈角逐,从全国众多参赛节目中脱颖而出,是云南省唯一获得“群星奖”的曲艺类作品。

大本曲传承保护

2021年5月24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申报的大本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