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泉州窑在今福建泉州,故名。窑址有两处,一在碗窑乡,一在磁灶。碗窑乡窑址面积较大,遗存丰富,产品以青白瓷为主,也烧青釉器。烧造时代为宋代。磁灶窑窑址包括许山、官仔山等九处,烧造青釉,黑釉器,装饰繁杂,持续时间较长,南宋至元代是其兴旺时期。泉州窑产品颇具地方特色,如青釉壶,胎薄形小,与江南青瓷壶造型不同。在出土标本中,还有少量不带印纹装饰的瓶、罐、盒等器物的素烧坯,其正品要在上绿釉之后二次烧成。泉州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港口,泉州窑的兴旺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详情介绍
泉州窑在今福建泉州,故名。窑址有两处,一在碗窑乡,一在磁灶。碗窑乡窑址面积较大,遗存丰富,产品以青白瓷为主,也烧青釉器。烧造时代为宋代。磁灶窑窑址包括许山、官仔山等九处,烧造青釉,黑釉器,装饰繁杂,持续时间较长,南宋至元代是其兴旺时期。泉州窑产品颇具地方特色,如青釉壶,胎薄形小,与江南青瓷壶造型不同。在出土标本中,还有少量不带印纹装饰的瓶、罐、盒等器物的素烧坯,其正品要在上绿釉之后二次烧成。泉州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港口,泉州窑的兴旺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 中文名
- 泉州窑
- 地理位置
- 福建泉州
- 窑址
- 碗窑乡,磁灶
- 瓷器类型
- 以青白瓷为主,也烧青釉器
- 烧造时代
- 宋代
- 特色
- 青釉壶,胎薄形小
- 兴旺原因
- 海外贸易发展
泉州窑简介
泉州窑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已有大量印纹陶出现,晋江溪口山也曾发现南朝窑址。唐代,随着海外贸易航线的开通,泉州陶瓷业骤然兴起。宋元时期,由于泉州港的兴盛,海上丝绸(瓷)之路开始形成,中外文化互动日益频繁,泉州陶瓷业一片繁荣,泉州窑青瓷、青白瓷、酱釉瓷、黑釉瓷大量外销,并承接海外的订货,专门生产外销瓷器。明清时期,随着青花釉下彩绘技术的传入,泉州民窑青花异军突起,产品品质优良,成为海上丝绸(瓷)之路的畅销商品,大量销往东南亚、欧洲和非洲地区。
泉州窑考古发现
泉州窑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从整理考古调查采集的资料发现:商周时期首先在德化建窑烧制青瓷,泉州窑业从此诞生。汉晋时期,中原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窑业技术,为泉州窑业的兴起提供了技术保证,这一时期的窑场主要在沿海地区。隋、唐、五代泉州窑业兴起。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泉州窑业达到鼎盛时期,泉州境内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四处窑火照天,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大宗商品。明清时期,朝廷实行海禁,人员内迁,泉州沿海地区窑场大多停烧,转向安溪、永春、德化发展,为山区白瓷、青花瓷炼制技术的改进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从整体上看,泉州窑业呈由沿海向山区发展的态势。
晋江县磁灶村一带,泉州窑瓷窑遗址比较集中,烧瓷品种比较丰富的有土尾庵、蜘蛛山和童子山。
泉州窑重要作用
从海外交通贸易的航线上看,泉州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走东洋,一条是走南洋。前者从泉州港北上,经东海至山东,横过渤海,沿朝鲜西海岸,到达九洲;或过舟山群岛,沿江苏海岸,横渡东中国海,进入朝鲜,后沿朝鲜西海岸北上开城或转口日本诸岛。后者从泉州港出发,经澎湖转运,或南下,到东南亚诸国,后沿印度半岛到波斯湾,穿过红海到达埃及和非洲地区。
泉州窑不仅生产国内外都使用的日常产品,还生产专供外销的来样加工产品,以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泉州窑是中国古代外销瓷生产的大窑场,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欧洲及世界陶瓷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泉州窑主要特征
在今福建泉州市,故名。共发现碗窑乡、磁灶、童子山等窑址十一处,主要烧青白瓷、青瓷和黑瓷,时代均在宋元时期。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青白瓷产品以碗、盘、洗为主。碗外壁多刻莲瓣纹。盘类以折沿大盘居多,盘心留有叠烧粘结的条形支具痕。洗类器皿胎薄釉润,采用覆烧法,口边无釉,与景德镇同类器物相比,口缘较厚;器内心印有花卉纹饰。
(2)青瓷产品中的壶胎较薄,器形很小,与其它地区不同。
(3)黑瓷产品以碗为主,兼烧长流曲柄壶。另有黑釉、绿釉军持,主要外销菲律宾等国。
(4)童子山窑专烧青黄釉褐色彩绘大盆,有直口与折沿两种造型,器内多画折枝花卉纹,有写寿山福海或其它诗句的。日本福冈曾出土该窑所烧制的彩绘盆。
泉州窑泉州民窑
泉州民窑青花包括德化、安溪、永春等窑口生产的青花瓷,尤以德化窑最具特色。从田野考古资料分析,泉州民窑青花瓷始烧于明代,其生产技术的传播有一个自安溪向永春、德化传播的走势,并凭借泉州及周边港口的自然优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远销世界各地。其中德化采用独有的传统工艺和陶瓷原料烧造的独具特色的德化民窑青花瓷享誉世界。
泉州窑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已有大量印纹陶出现,晋江溪口山也曾发现南朝窑址。唐代.随着海外贸易航线的开通,泉州陶瓷业骤然兴起。宋元时期,由于泉州港的兴盛,海上丝绸(瓷)之路开始形成,中外文化互动日益频繁,泉州陶瓷业一片繁荣,泉州窑青瓷、青白瓷、酱釉瓷、黑釉瓷大量外销,并承接海外的订货,专门生产外销瓷器。
明清时期,随着青花釉下彩绘技术的传入,泉州民窑青花异军突起,产品品质优良,成为海上丝绸(瓷)之路的畅销商品,大量销往东南亚、欧洲和非洲地区。
1.安溪青花瓷
安溪居泉州西北部,距泉州58公里,在晋江西溪上游,顺溪水而下可直抵泉州港;西南通九龙江支流,汇入漳州港,水、陆交通便捷,是古代闽南陶瓷贸易商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安溪古陶瓷生产窑址达160多处,其中五代、宋、元时期窑址36处,明清时期126处,瓷种有青瓷、青白瓷、哥釉瓷、青花瓷等,产品种类繁多。
明代早期是安溪青花瓷的创烧时期,安溪魁斗镇的草北窑和尾溪深埯仔窑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两窑由宋元时期的青瓷发展到明代早期的釉下彩绘青花,在窑址采集的标本中发现,装饰有釉下彩青花排点纹、卷草纹、单字纹(一、十、米、福、禄、寿、元、玉等字)、火焰纹等器物保留有宋元风格,即器物敞口、浅腹、矮圈足、足底露胎、足心乳凸,最显著的特征是圈足刀法向内倾斜呈“倒梯形”。到明代中晚期,安溪青花瓷已进入兴盛阶段,青花纹饰除新出现的蕉叶纹、荷叶纹、菊瓣纹及单字款外,又增加了各式各样的山水人物、花鸟、符咒及诗词文字等,而器形也有了新变化。嘉靖五年(1526年)纪年墓考古发掘出土的瓷器中就有安溪青花瓷。
明清时期安溪生产青花的窑址主要分布城厢、魁斗、蓬莱、尚卿、金谷、长坑、蓝田、龙门、大坪、龙涓等11个乡镇的40个行政村。明代窑址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地区,以魁斗村的草北窑、尾溪村的深埯仔窑和翰苑村的上山窑为代表。明代中期主要分布在与漳州华安县交界的龙涓地区,以珠塔村的内窑和庄灶村的庄灶窑为代表。明代晚期主要分布在边远的长坑地区,以月眉村的月眉窑为代表。清代是安溪青花瓷的全盛时期,发现的窑址追及全县,早期主要以翰苑村的双溪窑、灶坪村的下尾水窑、银坑村的葫芦仑窑、科洋村的琵琶仑窑、科名村的宫仔尾窑等为代表,中期以科洋村的琵琶仑窑、科名村的宫仔尾窑、翰苑村的双溪窑、云集村的云集窑、扶地村的扶地窑为代表,晚期以翰苑村的双溪窑、银坑村的葫芦仑窑为代表。
安溪青花瓷主要器型有碗、盘、杯、碟、瓶、炉、灯盏、壶、罐、匙等,胎白或灰白或灰色,釉色白中微泛青或青白。青花装饰丰富,装饰图案主要有松、竹、梅、牵牛花、菊花、草叶、卷草、狮、鹿、缠枝牡丹、双喜缠枝花、蝙蝠、石榴、“福”“禄”“寿”,以及单句和整段诗词等。青花堂号、商号款有“协盛”“阮玉”“尚玉”“泉玉”“瑞玉”“合源”等。
安溪青花瓷自明初开始资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器型从单一发展到多样,釉下彩绘青花装饰从单一的图形、文字发展到图案丰富多彩的山水人物等,装饰工艺也从手绘发展到提高生产效率的印青花。
2.永春青花瓷
永春在泉州的东北面,北与瓷都德化交界,南与南安相接,西与安溪比邻,东与仙游交接。水陆交通便捷,南下入晋江直达泉州。良好的自然资源为永春瓷业的繁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永春青花瓷始烧于明代早期,是在唐、宋、元青瓷、青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窑场大多分布在与德化交界的介福、苏坑、湖洋等乡镇,其产品器形、装饰等方面对德化青花瓷的烧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湖洋碗芸窑和碗窑坑是明代永春青花瓷生产的代表性窑址。湖洋碗芸窑是在元代青釉瓷的基础上改烧青花瓷的,从该窑采集的青花瓷标本看,保留有明显的元代制作工艺特征。碗芸窑烧制青花瓷比碗窑坑要早。
碗芸窑青花瓷的器型以碗为主,碗敞口、浅腹、圈足、胎灰,质地坚硬。釉青白,时有泛绿。足底有乳突,不施釉。外壁釉下绘青花,纹饰有点状纹、卷枝草叶纹、缠枝纹、折枝花果。内底釉下双圈,在圈内草书“福”“禄”“寿”“花”“三”“大”“叁”“天”“玉”“杉”“井”“仁”“东”等字或绘一些小草纹状的图案。碗窑坑窑青花器亦以碗为主,兼有杯、碟、罐等。碗:敞口、浅腹、圈足,胎灰白质坚;施白釉,圈足内外露胎,足底有乳突,釉下青花纹饰有卷草纹、点状纹、叶纹等。
清代永春青花瓷主要分布在介福、苏坑、东平、湖洋4个乡镇。窑址有介福的陈兰窑、黑坝窑、外窑、长垅窑、风流岭岭头窑、过路溪窑、白格窑、南社岭脚窑,苏坑的瓷窑埯窑、窑后山窑、圣人格窑,东平的石蔗山窑,湖洋的碗窑仑窑等。青花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碟、盆、匙、瓶、罐、炉等,尤以碗、盘最多。胎呈白或灰白,质坚,施白釉,釉面莹亮。青花色泽浓重,淡雅有致。纹饰主要有卷草纹、云龙纹、折枝花果纹、牵牛花纹、飞凤纹、牡丹纹、圈点纹、缠枝花纹、缠枝蝴蝶纹、缠枝“喜”字纹、“寿”字纹、佛手纹、诗句、山水人物等,以及随意性极强的小草、小动物、小花、小水滴、小火焰等各种细小的装饰纹饰。青花款识主要有元月记、成、吉、永、宝珍、双、开源、合珍、成化年制等堂号、商号及吉祥底款。
3.德化青花资
德化在泉州的北部,距泉州120多公里。东与莆田市的仙游、福州市的永泰县毗邻,北与三明市的尤溪县交界,西与三明市的大田县接壤,南与永春县相连。昔时水路往东经过大樟溪入闽江到福州,陆路向南翻山到永春后经水路运输两日可达泉州,交通便捷。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德化自唐代建窑烧制瓷器井始,历代陶瓷窑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宋元明清,德化陶瓷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瓷坛赢得盛誉。
德化青花瓷始烧于明代中期,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陈素轩墓出土的墓志铭已采用釉下青花色料撰写铭文。
德化青花瓷的烧造可分为初创期、兴盛期、全盛期和衰退期。初创期自明代中期至清初顺治时期,这一时期处于试烧阶段,主要窑场分布在靠近永春的浔中、三班镇和与尤溪县交界的葛坑镇,窑址以浔中的东头窑、龙浔的屈斗宫窑、葛坑的下仓尾窑、石坊窑、双溪口窑和苏田窑为代表。兴盛期为清早期,自康熙至乾隆时期。这一时期朝廷实行海禁,居民内迁,人才、资金内流,促进了德化陶瓷业的发展。查阅民间族谱发现,城关及周边乡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瓷业,农忙务农,农闲务瓷,亦农亦瓷。全盛期为清代中晚期,自嘉庆至道光时期。这一时期青花瓷占主导地位,窑场遍及全县的大部分乡村,产量大,品质优,装饰图案题材丰富。衰退期为清末至民国时期,这一时期青花发色明显淡化,构图层次感差,器物造型粗笨,开始出现印青花及其他色釉瓷种。窑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代表性窑址有浔中的前欧窑、茶林埯窑、东头窑、岭兜窑,三班的上寮窑等。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