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明志书院,位于新北泰山区明志路2段,乾隆四十六年新竹明志书院落成(即西元1764~1781)之间的十八年。明志书院位于明志路上,是一栋百年的古屋,占地约30馀坪,是以前泰山区文人荟萃之地,亦是泰山区文化的起源地。 另有一处位于台湾新竹。
详情介绍
明志书院,位于新北泰山区明志路2段,乾隆四十六年新竹明志书院落成(即西元1764~1781)之间的十八年。明志书院位于明志路上,是一栋百年的古屋,占地约30馀坪,是以前泰山区文人荟萃之地,亦是泰山区文化的起源地。 另有一处位于台湾新竹。
- 中文名
- 明志书院
- 地理位置
- 新北市泰山区明志路2段
- 始建
- 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
- 始建人
- 胡焯猷、郭宗嘏
明志书院简介
现位于新北市泰山区明志路2段的明志书院,是由胡焯猷及郭宗嘏于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起捐献半生辛苦建立的产业而成,当时因其认为大甲溪以北均无学校,故慨然贡献经营所得,成立了此一书院。当时明志书院拥有田产约两百七十甲,数量可谓惊人,但后来因故迁移至新竹,使得泰山的明志书院真正存在的时间应在乾隆二十九年立碑至四十六年新竹明志书院落成之间,约为十八年左右。
地址:新北市泰山区明志路二段276号
明志书院历史背景
明志书院,位于台湾新北泰山区明志里。清乾隆十年(1745)胡焯猷来此辟地垦殖,历10余年,村落相望。胡氏以旧宅设塾,初名明志义学。有瓦席5间,旁有厢房12间,中堂祀朱子,旁为讲堂,厢房作学舍。延名帅执教。二十八年淡水同知胡邦翰嘉其志,改为书院,规模增大,可容百余人,为当时北部淡水厅第一书院。二十九年总督杨廷璋勒碑以记其事。后移至新竹县。至光绪间仅存正屋3间。现存遗构为1945年重建,门向东南,厅内供朱子神位,右侧为胡氏禄位,左侧墙上嵌有杨廷璋所立“兴直堡新建明志书院碑”。
乾隆二十八年(1763),泰山地区有一大地主胡焯猷,以大甲溪以北均无学校,台北地区的年轻生童失学,或必须远赴彰化求学,于是他决定将半生辛苦所建立的产业,绝大部分捐献建立学校,当时的他已年过七十。五年后,又有郭宗嘏损献明志书院学田。因此当时明志书院所拥有的学田计约三千亩,可谓数量惊人。然而泰山地区的士绅们虽有兴学的期待,但等到将田产交由官方经理后,官方对办学却有官方的考虑,因此注定了明志书院要南移新竹的命运。
在多任同知的努力下,明志书院终于迁移新竹,成为北台一重要书院,至于泰山明志书院旧址因“距新建书院较远,留为租馆,仍听生童照旧肄业”,至同治时期(1862~1874),“仅存正屋三间,中厅供朱子神位,历年就学租内抽出银拾伍圆交董事经理,春秋祭祀,馀屋久圯”。光绪二十一年,台北知府规定泰山的明志书院只能称做新庄山脚义塾,但仍维持有教学的功能,由于是义塾,今日泰山才有义学的地名称呼(义学里)。现在的明志书院由于土地的争议尚未解决,被取消了“古迹”的资格,且遭法院查封,而其建筑也由于长期的缺乏维护,早已受到损坏。明志书院
明志书院沿革
十八世纪初期,大陆福建、广东两省的汉人才大量的移入台北淡水流域开垦,随着汉人社会的建立,中国传统的文化亦影响本地。胡焯猷是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的贡生,约在康熙末年来到新庄平原拓垦,与林作哲、胡习隆三人合组“胡林隆”垦号,开垦的土地分布在今回龙、丹凤,经过泰山、新庄,一直至五股。到了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他年过七十,便将半生辛苦的产业大部分捐献设立“义学”(取名“明志”,取读书人志在圣贤,为学先表“明”心“志”之意),校址就在淡水厅兴直堡山脚(即今之泰山),成为台湾北部第一所最高学府。隔年(乾隆二十九年),闽浙总督杨廷璋立碑记之(兴直堡新建明志书院碑,现镶于屋内之墙上),才改封为“书院”。
但当时的淡水厅衙门位于今之新竹,因此在十八年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淡水同知李俊民将其迁至淡水厅城内(新竹的明志书院在日据时期已毁坏)。而泰山明志书院的旧址仍旧收有学生就读。光绪二十一年,台北知府规定泰山的明志书院只能称做“新庄山脚义塾”,由于这个义塾,泰山才有“义学”的地名。
所以,泰山明志书院真正存在的时间应在乾隆二十九年立碑至乾隆四十六年新竹明志书院落成(即西元1764~1781)之间的十八年,而后只是泰山地方的义塾。 至日据时期大正十年(1921年,岁次辛酉),泰山士绅发起募捐重建,但限于经费只建一进三间来供奉朱子及胡焯猷。直至现在明志书院仍于每年国历九月二十八日来祭祀两位先贤。光复后,明志书院曾被政府列为二级古迹明令保护,但因长期疏于管理保护,在“文化资产保存法”公布实施后,内政部于1985年派员鉴定,认为它无保存价值因而解除其古迹身份。而且在1974年管理人胡卯成过世后,书院乏人管理,几年后明志书院的管理人和信徒发生产权争执,至今区公所的介入仍无法解决,目前则委由隔邻之李氏家族后人协助管理。
明志书院建造及重修时间
(1)“兴直堡新建明志书院”石碑:明志书院建于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原来只是“义学”,隔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闽浙总督杨廷璋立碑记之(现镶于屋内之墙上,高136公分,宽66公分,但字迹多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才改封为“书院”;而“兴直堡”为清朝时期新庄、泰山一带的古地名。
(2)“明志书院”重修石匾:现在所见的建筑物(一进三间)系1921年(岁次辛酉,日据时期大正十年)重修而成。
明志书院正殿供奉的牌位
由明志书院的门联“明德惟馨景行壮志”“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传圣道应尊朱夫子”“舍宅作祠捐资兴学惠区里当效胡先生”,将朱夫子治学精神及胡焯猷造福区里的义举,作一明确适切之褒扬。
(1)紫阳“朱夫子”:即宋代大儒朱熹,因他曾宦游福建省漳州、泉州两府,对此地遗爱甚深,故闽南地区的学校多供奉朱熹,而非孔子。
(2)贡生“胡焯猷”:贡生、监生均是指中央学校“国子监”的学生。其中贡生是指府、州、县学之生员(即秀才)表现优秀或有功勋者被选送至京城的中央学校“国子监”肄业(修习)者。但亦可在监外肄业,甚至学籍在国子监而人留在家中自修。
明志书院传统建筑特色
(1)燕尾脊:指屋脊成曲线且两端向上弯曲翘起的形式。古代的封建阶级分明,只有寺庙、书院或官方建筑、大官住宅、进士、举人的房子才能盖有燕尾檐。
(2)惜字亭:为清代同治年间所建,惜字亭就是古人在学校、书院、文昌祠前所建的焚纸炉。其用意在于珍惜知识,将不用的纸或书本焚化以示对知识的尊重,而不能将纸或书本当垃圾乱丢。
明志书院附录1
台湾明志书院-国语讲习所-新竹公学校
明志书院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出生永定之贡生胡焯犹捐创“明志”义学,于兴直堡新庄山脚,此为竹堑明志书院前身。乾隆四十六年(1781)迁至竹堑西门,在郑用鉴、郑用锡等人的经营下成为北台最高学府。
郑用鉴主讲新竹明志书院前后三十年,新北举人陈维英师受业于用鉴之门下,此后陈维英掌教新北及宜兰仰山书院,新北宜兰之文风间接受郑用鉴影响。郑用鉴为竹堑七子之一,同治六年(1867)卒,享年七十有九。新竹市志记载,郑用鉴于道光五年考中拔贡,成为北台地区首位拔元。次年循例在礼部覆试,保和殿朝考,经取录为二等第七名。但因“秉性至孝”,念双亲衰老,胞弟早亡故不赴科场,不图仕进,专以授业课徒为务。
开台进士的郑用锡,道光十七年因不惯官场陋习及应酬,以母亲年迈需要照料为由,告假返乡。郑用锡也主持明志书院多年,曾自制“摺卷”,教授学生书法之便,对学子习字贡献良多。
日人占领台湾后,明志书院改为国语讲习所,地方闻人蔡式榖、谢介石均结业于该所。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或拢络台人,或推崇地方士绅,赠了“学山泰斗”匾额表彰郑用鉴的学识,今仍悬于郑氏家庙内,八十四年修护时,将原落款“华山”,改为“桦山”,并加冠了台湾总督之衔。
日人实施市区改正(都市计画),不少街路取道原有的公共建筑与私人名园,明志书院即被西大路与西门街划过,考棚被辟为文昌街,东瀛福地为东门前街穿过,林家潜园被中山路贯穿,导致明志书院与考棚就此湮灭,东瀛福地他迁。明志书院原址在关帝庙之西,内天后宫之南,即今之西大路与西门街交会点附近。
除了郑用鉴在明志书院长期任教外,被誉为“竹堑双璧”的郑用锡和郭成金、新竹县采访册作者陈朝龙等,均曾任教于明志书院。
明志书院对联
穷理致知,反躬实践,传圣道应尊朱夫子;
舍宅建祠,捐资兴学,惠区里当效胡先生。
佚名题明志书院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