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什么是海门话

网友 2023-09-18 08:02 · 头闻号教育培训

最佳答案:

海门话,包括两种吴语方言,分别为沙地话及通东话,其均属于吴语太湖片。

详情介绍

海门话,包括两种吴语方言,分别为沙地话及通东话,其均属于吴语太湖片。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境内通行两种方言,均属吴语,一种是海门方言,即沙地话;另一种通东方言,即通东话,为旧南通县东部地区的方言,又称“江北话”。此两种方言分界线为通海界河。四甲方言区包括四甲、包场、余东、正余镇等区域,土地总面积为370.9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2.29%。其他乡镇都是沙地方言区。

中文名
海门话
外文名
Haimen dialect
所属语言
吴语
所属语片
太湖片
所属小片
苏沪嘉小片,毗陵小片

海门话语音

海门话声母

海门方言有30个声母。

四甲方言有29个声母。

海门话韵母

海门方言有50个韵母。

四甲方言有48个韵母。

海门话声调

海门方言有8个声调。

四甲方言有8个声调。

海门话方言地理

海门境内人民的使用语言,包含海门方言和四甲(四甲为海门的一个镇)方言两种。

以海门方言为母语的人是18世纪初以后陆续来到海门的崇明移民的后裔,所以海门方言即是崇明方言,崇启海方言基本无区别。海门方言主要通行于海界河以南地区,在海界河之北,也有一片沙地人分布区。

四甲方言是海门区境北部地区的主要方言。它通行于老运盐河之北及河之南老通吕公路两侧地区,包括货隆、王浩、正余、新余、东兴、东灶等乡镇和国强、四甲、树勋、余东、包场、刘浩等乡镇大部分地区,以及万年乡北部地区。历史上,这些地区多系古海门县(958-1672)属地。早在公元7世纪初,这一带人的先民即已来到这里从事盐业生产。五代时,其地属浙西晋陵郡、古代晋陵属地,即今在江南常州及其附近地区。四甲方言为古常州一带吴语。明代初年又有一批江南移民迁来海门,使方言有了新的发展。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裁县,其地并入通州,自此四甲方言又被称为通东方言。

海门方言和四甲方言同属太湖片吴语,二者有差异。前者属以苏州话、上海话和嘉兴话为代表的苏沪嘉方言小片,后者则一般认为属以常州话为代表的毗陵方言小片。但从方言的特点来看,四甲方言与毗陵小片的其他方言有差异。四甲先辈于南北朝时期来自于常州一带地区。尽管与江南隔阂时间之长,却鲜遭下江官话的影响,能与太湖片的苏沪嘉小片和毗陵小片吴语部分交流,而与下江官话之间不能互通。

海门方言以县治海门镇为代表点,四甲方言则以四甲镇为代表点。

海门方言和四甲方言是海门境内两种不同的方言。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