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米格-1.44战斗机(俄文:Изделие МиГ1.44,英文:Mikoyan MiG-1.44),是苏联研制的一型部分隐身设计的双发单座战斗机。
详情介绍
米格-1.44战斗机(俄文:Изделие МиГ1.44,英文:Mikoyan MiG-1.44),是苏联研制的一型部分隐身设计的双发单座战斗机。
米格-1.44战斗机是俄罗斯为与美国竞争第四代战斗机而研发的,采用部分隐身设计的双发单座战斗机。该型采用非常规的三角翼、双垂尾的鸭式布局和可调S型进气道,结构上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和可降低红外特征的技术,机身表面和进气道内也采用了吸波涂层。
米格-1.44战斗机由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1983年开始设计(设计代号1.42),1989年开始首架飞机制造(工程代号1.44),1991年苏联解体后,米高扬设计局因资金问题,只在1994年生产出一架Mig-1.44的技术验证机。(2006年,米高扬、苏霍伊、伊柳辛、伊尔库特和图波列夫合并成立“联合航空制造公司”),2000年2月29日首飞,只有1架技术验证机。
- 中文名
- 米格-1.44战斗机
- 外文名
- Mikoyan MiG-1.44
- 研制单位
- 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
- 研制时间
- 1986~2000年
- 国家
- 俄罗斯
- 飞机类型
- 双发单座多用途战斗机
- 俄文名称
- Изделие 1.44
- 首飞时间
- 2000年2月29日
米格-1.44战斗机发展沿革
米格-1.44战斗机历史背景
20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美国首先开始了先进战术战斗机“ATF”预研项目,该项目最终的工程型号就是F/A-22“猛禽”隐身战斗机。在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针对美国的项目拟定出关于研制第四代战斗机的秘密决定,并责成航空工业部和空军联手完成这项秘密任务。米格-1.44战斗机研制历程
在1983年,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向俄罗斯空军提交了MFI多用途战斗机的设计方案(设计代号1.42)。米格设计局同时开展了双发多用途战斗机“MFI”和单发战术战斗机“LFI”的研制工作。此后MFI被归类到项目5.12,而LFI被命名为412工程或者项目4.12,前者研究成果转化为新一代验证机米格-1.44。在预研阶段,前苏联中央流体和气动力学研究院建议米高扬在新一代作战飞机上应用全动鸭式布局,从而放宽静稳定性、提高结构强度和改善升力系数。
1988年,米格设计局接到生产第一台MFI原型机的任务。1989年,米高扬设计局完成了对MFI全套图纸的设计工作,并开始了首架MFI的生产。1991年MFI设计通过评审,米格设计局的实验设备厂和空军工业部21飞机工厂负责原型机制造。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1992年之后MFI项目经费开始完全由米格设计局自行承担,1994年初,MFI战斗机制造完毕并被运往茹科夫斯基。1994年12月,米格-1.44战斗机进行了第一次地面高速滑行试验。俄罗斯“米格”和莫斯科飞机生产联合企业试飞员罗曼诺夫-塔斯卡耶夫驾驶该飞机在茹科夫斯基格罗莫夫飞行试验中心机场跑道完成了快速滑行。1998年初,莫斯科“米格”航空工业联合公司在筹集了少量经费的情况下,又重新启动了研制工作。1999年1月12日,俄罗斯“米格”和莫斯科飞机生产联合企业在莫斯科城郊茹科夫斯基格罗莫夫飞行试验研究所基地,向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尤利-马斯柳科夫和前国防部长伊格利-谢尔盖耶夫以及部分国家驻俄罗斯使馆的空军武官司和国内外记者,展出了MFI第四代战斗机。
2000年2月23日,米格-1.44战斗机进入首飞阶段,并于2月29日上午11点25分进行了18分钟的首飞。首飞后米格-1.44战斗机并没有进行高密度试飞,而是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
米格-1.44战斗机技术特点
米格-1.44战斗机机型结构
米格1.44战斗机采用后四代水准的近距耦合鸭翼、无尾三角翼、机腹多波系可调进气道、双发、双垂尾的气动设计;主翼前缘后掠52°,有前缘机动襟翼,后缘平直,布置有襟翼和副翼;鸭翼前缘后掠58°,后缘后掠23°,鸭翼前缘根部设计有锯齿;带有垂直安定面的双垂尾外倾15°,安装在主翼向后延伸的尾撑上;尾撑末端和腹鳍都存在可动偏转翼面。
分得很开的双垂尾向外倾斜,既有利于隐身,也有利于避开鸭翼和边条引起的涡流。注意垂尾和发动机喷口之间的水平控制面,这可以用在在特别大迎角时依然保持横滚控制,上面的垂尾和下面的腹鳍可以把气流“兜”住,加强这两个控制面的作用。
腹鳍的后半部是活动的控制面,也用来在特别大迎角时控制偏航。米格-1.44战斗机隐身设计
米格-1.44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和综合红外特征控制技术,暴露在机腹的进气道采用独特的设计和吸波涂层。由于其采用V形垂尾,垂直安定面外倾角大、面积小,提高了垂直尾翼的效能和隐身性能。此外,其武器可全部挂在腹部弹舱内,降低了回波面积。米格-1.44战斗机的座舱盖略显暗黄,采用了金属镀膜处理,用于遮挡住雷达波,使其不能进入座舱内。
米格-1.44战斗机动力设计
米格-1.44战斗机采用前苏联留里卡-土星公司在AL-31F和AL-37发动机基础上研制的AL-41F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以保证米格-1.44战斗机做不加力长时间超音速巡航飞行,发动机推重比高达11,加力推力175千牛,燃烧室出口温度达到了1910K,而且发控融合了推力矢量控制系统,采用俯仰偏转幅度-15°-15°、航向偏转范围-8°-8°的三维轴对称矢量推力喷管。其高空巡航速度达2.6马赫(2500公里/时),超音速航程达2000公里,亚音速航程超过4000公里。
米格-1.44战斗机武装设计
米格-1.44战斗机可挂载包括射程400公里的KS-172高超音速超远程反预警机导弹和射程80公里的R-77M中程拦截导弹在内的俄军机载武器。在其舱内装满武器的同时,还保留一门30毫米机炮和12~14个外挂点,必要时可增大战斗载荷量,担负空中截击和执行对地攻击任务。飞机上装有后视自卫雷达,与R-73后射型空对空导弹配合使用,可对后方敌机实施导弹攻击。同时配备了“塔康”卫星导航系统,并配备了新型N-014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搜索距离达250—400千米。可同时跟踪20多个目标,并保证对6个以上目标同时进行超视距攻击,由此米格-1.44战斗机可充当空战指挥飞机,为其他战斗机指示目标,并对它们发射的导弹进行制导。
米格-1.44战斗机性能数据
基本参数 | |
---|---|
乘员 | 1人 |
长度 | 19米(63英尺) |
翼展 | 15米(50英尺) |
高度 | 4.5米(15英尺) |
空重 | 18000千克(40000磅) |
最大起飞重量 | 35000千克(77000磅) |
动力系统 | 2×AL-41F推力矢量加力发动机 |
加力推力 | 2×175千牛 |
性能参数 | |
最大飞行速度(高空) | 2.6马赫(3185千米/小时,1979英里/小时) |
实用升限 | 21555米 |
航程(内部燃油) | 4000千米(2500英里) |
推重比 | 1.02 |
武器配置 | |
主要武器 | K-74近距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 |
K-37远距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 | |
R-73M(AA-11“射手”)近距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 | |
R-77M(AA-12“蝰蛇”)中距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 | |
俄制常规通用火箭弹炸弹 | |
辅助武器 | 1门GSh-30-1型30毫米机炮,备弹250发 |
米格-1.44战斗机总体评价
气动复杂
米格-1.44战斗机是一型典型的复杂气动、简单飞控的验证原型机。整架飞机的可动翼面多达18处,尤其是腹鳍和尾撑都设计了可调舵面,限制了矢推航向控制和矢推俯仰控制能力。显示出米格-1.44战斗机的主翼俯仰控制能力不足,并且垂尾航向控制能力有限,尤其是大迎角机动时必须依赖腹鳍进行航向控制。后机身两台发动机窄间距布置,喷管彼此相邻很紧,而且喷管外侧紧挨着尾撑,导致了发动机的三维矢推无法在航向方向偏转上发挥作用。鸭翼上的锯齿也是一种落后的气动手段,主要用于改善鸭翼涡流的非线性特性,降低飞控控制律的编写难度。隐身能力
雷达舱、座舱和进气道是隐身设计关键。
米格-1.44战斗机作为验证原型机并未设计雷达舱,无法达到第四代战斗机的隐身设计要求;座舱隐身采用覆膜;进气道采用的是带有可调唇口的多波系可调进气道,相当于第三代战斗机的设计水平,几乎无隐身效果。
整机的雷达回波设计中没有采用平行法则,如鸭翼前缘、后缘,机翼的前缘、后缘以及垂尾的前缘、后缘,没有一个角度是彼此平行的,加之鸭翼锯齿、尾撑舵面和腹鳍舵面的存在,整机存在多达十几个波瓣,雷达回波面积与三代机一样。
米格-1.44迎头RCS(雷达散射截面)大致在2m-5m左右(F/A-22迎头RCS是0.001m数量级),周向RCS则和与无挂载的第三代战斗机一样。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