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琅勃拉邦的古城反映了19-20世纪欧洲殖民者建造的传统建筑与城市结构相融合的风格。它独特的镇区保存十分完美,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的融合。
详情介绍
琅勃拉邦的古城反映了19-20世纪欧洲殖民者建造的传统建筑与城市结构相融合的风格。它独特的镇区保存十分完美,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的融合。
琅勃拉邦古城,位于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省南康河与湄公河汇合处的半岛上,距离万象大约有500多公里,其海拔高度为300米。琅勃拉邦也称“銮佛邦”,是老挝的古都和佛教中心,现在是琅勃拉邦省首府。琅勃拉邦的意思是“勃拉邦佛之都”。勃拉邦佛是一尊高1.3米的金佛,据传这是公元13世纪柬埔寨国王将公主嫁给老挝国王时的嫁妆。此后,这尊佛像一直作为“王国的保护神”,珍藏在市内一座古塔中。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琅勃拉邦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中文名
- 琅勃拉邦古城
- 地理位置
- 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省南康河与湄公河汇合处的半岛上
- 别名
- 銮佛邦
- 所属地区
- 老挝
琅勃拉邦古城遗产资料
遗产名称:琅勃拉邦古城
Town of Luang Prabang
入选时间:1995年(2013年对边界略作修改)
批准依据:文化遗产(ii)(iv)(v)
地理位置:N19 53 20 E102 08 00
遗产面积 : 820 ha
遗产编号:479bis
琅勃拉邦古城遗产描述
琅勃拉邦(LuangPrabang)古城位于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省南康河与湄公河汇合处的半岛上,距离万象大约有500多公里,其海拔高度为300米。琅勃拉邦是隐藏在深山之中的湄公河边上的小城,在13世纪时曾是老挝前身、澜沧皇朝的首都。琅勃拉邦也称“銮佛邦”,是老挝的古都和佛教中心,现在是琅勃拉邦省首府。琅勃拉邦的意思是“勃拉邦佛之都”。勃拉邦佛是一尊高1.3米的金佛,据传这是公元13世纪柬埔寨国王将公主嫁给老挝国王时的嫁妆。此后,这尊佛像一直作为“王国的保护神”,珍藏在市内一座古塔中。
琅勃拉邦古城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个城镇,独特的镇区保存十分完美。也反映了19-20世纪欧洲殖民者建造的传统建筑与城市结构相融合的风格,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的融合。如今,琅勃拉邦成为一处遗址,到处可见历史悠久的寺庙,有20多个佛教宝塔,其中包括普寺,据说佛的足迹就在这儿;普拉巴斯努阿佛寺以有着一个三米长的佛的“足迹”而闻名。
199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v)(v),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琅勃拉邦古城委员会评价
琅勃拉邦的古城是19世纪至20世纪欧洲殖民者建造的传统建筑与老挝城市结构相融合的突出典范。它独特的镇区保存十分完美,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的关键阶段。
琅勃拉邦古城遗产介绍
琅勃拉邦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个城镇。对于这个城镇的大部分历史而言,它一直都是国王的宝座所在地。1563年,国王塞特哈蒂拉特将政府迁移到万象,当时,琅勃拉邦作为王国的首都,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然而,在其成为首都的最初600年的日子里,它的统治领域并不大,后来,在法·恩古姆王子的统帅下,琅勃拉邦的面积才得到了最充分的扩大。如今这个小城镇有大约20,000居民,是个美丽的小城,坐落于一个高耸的多岩石山脉的山脚下、湄公河的岸边,整个城镇充满着一种浪漫气息。虽然这个城镇已经有好几个世纪的历史了,但是其中的绝大多数建筑物并不十分古老。城镇充满浪漫气息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大森林,当地居民将它们大量用做建造房屋的原料,随意管理这些树木。
历史溯源
保存最完好的王城佛都,琅勃拉邦省是老挝旅游胜地之一,其省会琅勃拉邦市与省同名。全城到处是古庙。琅勃拉邦的皇家历史虽然是个衰退的故事,但仍然汇集着湄公河与南坎河美丽的风景,展现出亚洲最引人和最有魅力的风姿。这座美丽的城市依山傍水。1995年琅勃拉邦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席又亲临琅勃拉邦,代表官方为这座美丽的城市被收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而举行揭幕仪式。的确,走在琅勃拉邦的大街上,感觉到这是一座宁静的城市。眼见为实,一座座古老的建筑,她不愧是全东南亚保存得最完美的城市,其街道布局也保留了早期东南亚城市的雏形,古城分为不同小区,以寺 庙为中心,命名也以寺庙名字为准,显示了宗教在居民心中的地位。据导游介绍,琅勃拉邦是一座深深隐藏在深山之中的湄公河边上的小城,正是因为它几百年来远离尘世喧嚣,远离世间繁杂,所以她的宁静安详才得以保全,满城的文物古迹才得以毫发无损。因为深受周边文化的影响,在琅勃拉邦人们能够感受到非常浓郁的小乘佛教的影响。不大的城中,密密麻麻挤了数十座金碧辉煌的大小佛寺。站在城中央的普西山上放眼望去,低矮的民房中间,鳞次栉比的高大佛堂与佛塔构成了起伏跌宕的城市天际线;即使是街上行人,也有将近一半都是披着橘红色长袍神色谦和的僧侣。千百年来,江水从未减慢过它匆匆的步伐,青山从未更改过自己秀丽的容颜。琅勃拉邦,也在自己的节奏中冷眼端倪外面世界的嘈杂变化。也许她不需要跟随外面的步调,不需要适应千变万化的现代世界,作为一个古都,她所需要坚守的就是亘古不变的傲气与深沉。正因为这份沉淀与悠然,琅勃拉邦是一个见证永恒的不二选择。
城镇名称的来历
在这个城镇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它经常被征服,被夷为平地。这个城镇也经常成为有敌意的泰国人和越南人的破坏目标。在侵略后,战争毁坏的许多建筑结构得到重新建设,其中有一些建筑一再被重建,重建成跟入侵前大致一样的建筑外貌。尽管有些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经历过许多世纪的古建筑还是在悄悄改变着这个城镇的面貌,展现着琅勃拉邦的独特魅力。对于这一点,城镇内外的无数佛寺便是魅力所在。直到1975年共产主义者夺取政权后,国家博物馆--正对着城镇岩石的建筑物--才不再是国王的王宫。这幢建筑物的历史并不悠久,是于1904年建造成的,但是它蕴藏着特殊的艺术风格。然而,人们欣赏到的只不过是博物馆内最重要的艺术珍品的复制件,比如一个称作普拉邦的一个小佛像。据悉,城镇的得名就来自这个小佛像,Luang是capital(首都)的意思,Pra(普拉)是holy(神圣)的意思。这样,LuangPrabang(琅勃拉邦)正好可以翻译成为“CapitalofHolyBang”(圣邦首都)。原有佛像的80%都是金子制成。佛像高达83厘米,重约50公斤。据说,它是基督纪年的第一个世纪里制造于锡兰(印度以南的一个岛国,现已经更名为斯里兰卡)。公元11世纪,佛像一直保存在吴哥(柬埔寨的古都),直到后来,老挝国王法·恩古姆娶了高绵国的公主之后,这尊雕像也随之一并带到了琅勃拉邦。当国王塞特哈蒂拉特将万象作为老挝的首都时,他带走了那儿的雕像。1779年,这尊雕像又被暹罗人抢走,于1839年又将雕像归还。这尊雕像业已成为老挝佛教最重要的圣物。
建筑艺术
琅勃拉邦成为一处遗址,有20多个佛教宝塔,其中包括普寺,据说佛的足迹就在这儿。普拉巴斯努阿佛寺以有着一个三米长的佛的“足迹”而闻名。这些佛的“足迹”也出现在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通常,佛的足迹都有着高度的装饰,依稀显出足迹的轮廓。它们是用来表明佛曾经到这儿讲过经的,所以人们对这片地方很是尊敬。普寺山南部的寺庙其实是一个老寺庙的复制品,最初的老寺庙建于1513年。虽然样品寺庙是1898年才建造的,但它展现了中世纪寺庙的氛围。这个寺庙中珍藏着无数的艺术珍宝。普寺山脉正好位于琅勃拉邦的中部,瓦宗寺位于这座山的顶部,建于1804年,公元18世纪,许多其它佛寺也相继在山上繁荣起来。要想参拜瓦宗寺,游客们将不得不从普寺山继续向上爬328个阶梯,山顶上风景异常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市井
神秘宁静的古城,1995年联合国将琅勃拉邦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从此琅勃拉邦这座古城的生命发生转折点,它不再轻易地宁静和残旧下去,为这座城市带去很多背包族,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老挝的旅游胜地,据统计,每个月进入琅勃拉邦的入境游客就高达20到30万人次。同样,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老城内的发展,老城里还有很多老旧的民房,混血着法国式的风情,一些还是用木头搭的,深棕的色泽,吸纳了无数的阳光和雨水,空间是静止的,时间才是流动的,由无数小故事缀成,而这些小故事都收集在房子的皱纹里,如果把皱纹磨平,故事也自然会流失。看到的琅勃拉邦,门窗上的斑驳已经洗去,刷上新漆换上新瓦,一切整装待发,这样的城市更懂得讨旅人们的欢心。主干道上都是酒店、餐馆、手工艺品店等。老城住宅区不算密集,生活不算富裕不算贫穷,这座城市的市民养狗养猫,种花植树,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个小菜园,养一些花草,开得很悠闲和快乐的样子,而时间在这里也迷了路,仿佛一个定格的影片画面,不再流动,却不感觉无聊。
于是,作为初次拥抱琅勃拉邦的冒失者,也开始定格这座城市。在琅勃拉邦,人们生活得井静有条,街上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摩托车,就连出租车也是三轮摩托。在大街上,抬头望去,出现在眼前几乎全是寺庙,寺庙外墙贴满金箔浮雕,层层低飞的屋檐如母鸡张开的翅膀守护着一群生灵,那是老挝佛庙的特色。
风俗
和当地居民一起体验布施,2007年10月中旬,正是当地的“开门节”,每家每户都在为节日做准备,寺庙也如此,小和尚们都忙着扎船、飞机等祭祀用品。在琅勃拉邦人们赶上了天晨“和尚随街化缘”场面,清晨6点,住在酒店的游客就被寺院的鼓声叫醒。一些起了床的游客称,这就是琅勃拉邦古城里最好听的闹钟,选择住进古城,也是希望早上能听见这样的声音,鼓声一响,酒店的房间开始慢亮起,游客们装扮好自己,出席每天清晨6点风雨不改的化缘。一行5人,早早占据了一个最好的位置(听说平常这里是和尚出入最频繁的地方),大街上已经挤满了游客。人们迅速准备好布施的用品,如糯米饭、粽子等食物,这时的街头还没有亮明,朦胧中到处是居民跪地的场面,他们在等待心中的佛到来。随着天空渐渐明亮起来,僧侣也开始从远处赤脚无声地走来,一抹抹橙黄的袈裟铺成清早艳丽的风景,成群结队的布施者跪在地上,贡品是一些糯米饭糕点等。布施者当中主要是当地居民,当然也有很多旅游者参与在其中,一些摊贩也深谙这是做生意的好时刻,挑着扁担售卖施品和出租最佳的布施位置。走了一条街,很多僧侣的钵盂渐渐满了起来,他们有的开始由受施者的角色转换成布施者,把一些化来的东西又施与街上衣衫褴褛的小孩。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