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什么是会计基础(会计理论考试科目)

网友 2023-09-17 10:40 · 头闻号教育培训

最佳答案:

会计基础(Basic Accountancy)是指会计事项的记帐基础,是会计确认的某种标准方式,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的确认的标准.对会计基础的不同选择,决定单位取得收入和发生支出在会计期间的配比,并直接影响到单位工作业绩和财务成果。

详情介绍

会计基础(Basic Accountancy)是指会计事项的记帐基础,是会计确认的某种标准方式,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的确认的标准.对会计基础的不同选择,决定单位取得收入和发生支出在会计期间的配比,并直接影响到单位工作业绩和财务成果。

会计基础是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特别是为了确定收入和费用所归属的会计期间、确定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金额,为运用适合于有关交易和项目的重大概念而提供的方法。

会计基础是一种计量标准,它不可能脱离会计体系整体而发挥作用,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只有在有效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框架下才有实际意义。

会计基础是现代会计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会计学的根本问题,阐明会计基本理论、基本办法和基本技能。是会计从业资格的课程内容。

中文名
会计基础
中文名
会计基础

外文名
Basic Accountancy
外文名
Basic Accountancy

定义
指会计事项的记帐基础
定义
指会计事项的记帐基础

相关职业
会计
相关职业
会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会计基础
外文名
Basic Accountancy
定义
指会计事项的记帐基础
相关职业
会计

会计基础核算方法

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是指企业单位对各项收入和费用的认定是以款项(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凡属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支付款项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反之,凡本期未实际收到的款项收入和未付出款项的支出,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采用这种会计处理制度,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缺乏合理的配比,所计算的财务成果也不够正确,因此企业单位不宜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活动采用权责发生制,主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

2.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应计制,是指以权责发生为基础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账基础。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已收到款项或付出款项,都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在权责发生制下,每届会计期末,应对各项跨期收支作出调整,核算手续虽然较为麻烦,但能使各个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实现合理的配比,所计量的财务成果也比较正确。因此,国家《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单位会计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经营也采用权责发生制。

会计基础学科关系

会计学与高等数学关系密切。各种会计方法和技术都离不开数学。会计学与统计的关系,都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数量化描述。

会计学按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等重要分支。

基础会计阐明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术。

财务会计阐明会计处理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财务管理研究资金的筹措、管理、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方法。

成本会计阐明成本的预测、计划、计算、分析、控制和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管理会计阐明如何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地利用企业会计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审计学阐明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根据使用资料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根据会计主体的性质不同,分为营利组织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根据会计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宏观会计与微观会计。

会计基础应用介绍

会计学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

会计基础是对会计的不同角度的考察。主流的观点是会计信息系统说,即以下的一些解释。

会计学由阐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赖以建立的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工作如何组织和进行的会计方法组成。会计学主要分支:可以这样分类:从大的分类来看可分为盈利会计和非盈利会计;在盈利会计中,又可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在中国大陆需要说明的是,审计学原是从会计学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现代审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其研究的任务和会计学不完全相同。狭义会计学不包括审计学。

会计基础提供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对于经理,监管者,股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是有用的。会计的核心是复式记帐,这种复式记帐法要求每一项业务至少要有两个经济实体,在一个帐户计借方,在另一个帐户相应的计贷方,所有的借方发生额应该等于所有贷方的发生额,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如果借贷不等,那么一定有错误,这样复式记帐自身就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检验错误的方法。

会计基础考试大纲

2013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

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对象

(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第三节 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二、权责发生制

三、收付实现制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2.资产的分类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2.负债的分类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2.收入的分类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2.费用的分类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2.利润的分类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历史成本

(二)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四)现值

(五)公允价值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4.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

5.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和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二)常用会计科目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

(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3)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4)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

(1)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2)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3)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4)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5)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6)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7)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

(8)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

(9)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

二、收入-费用=利润

第二节 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1)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2)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五)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2.会计分录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

2.试算平衡的分类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三、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二)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1)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依据相同)

(2)借贷方向相同(方向相同)

(3)所属会计期间相同(期间相同)

(4)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金额相等)

第四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一)原始凭证

(二)记账凭证

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一)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二)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三)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第二节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种类

(一)按取得的来源不同分类

1.自制原始凭证

2.外来原始凭证

(二)按照格式的不同分类

1.通用凭证

2.专用凭证

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所包括的基本内容,通常称为凭证要素,主要有:原始凭证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的编号、接受凭证单位名称(抬头人)、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填制单位签章、有关人员(部门负责人、经办人员)签章、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凭证附件。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一)填制原始凭证的基本要求

1.记录要真实

2.内容要完整

3.手续要完备

4.书写要清楚、规范

5.编号要连续

6.不得涂改、刮擦、挖补

7.填制要及时

(二)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1.一次凭证的填制

2.累计凭证的填制

3.汇总凭证的填制

(三)外来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四、原始凭证的审核

(一)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

(二)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三)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

(四)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五)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六)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

第三节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的种类

(一)按内容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1.收款凭证

2.付款凭证

3.转账凭证

(二)按填列方式可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

1.复式凭证

2.单式凭证

二、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记账凭证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内容:(1)记账凭证的名称;(2)记账凭证的日期;(3)记账凭证的编号;(4)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6)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7)记账标记;(8)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9)制证、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有关人员的签章,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一)基本要求

(二)收款凭证的填制要求

(三)付款凭证的填制要求

(四)转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五)记账凭证的审核

1.内容是否真实

2.项目是否齐全

3.科目是否正确

4.金额是否正确

5.书写是否正确

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证从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登账后的整理、装订和归档存查。

第五章 会计账簿

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

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簿籍。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

二、会计账簿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序时账簿

2.分类账簿

3.备查账簿

(二)按账页格式分类

1.两栏式账簿

2.三栏式账簿

3.多栏式账簿

4.数量金额式账簿

(三)按外型特征分类

1.订本账

2.活页账

3.卡片账

三、会计账簿与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三)账簿与账户的关系

第二节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登记规则

一、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一)封面

(二)扉页

(三)账页

二、会计账簿的启用

三、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

第三节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一、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一)现金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现金日记账的格式

(1)三栏式日记账

(2)多栏式日记账

2.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1)日期栏

(2)凭证栏

(3)摘要栏

(4)对方科目栏

(5)收入、支出栏

(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与现金日记账相同。

二、总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一)总分类账的格式

总分类账是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以提供总括会计信息的账簿。总分类账最常用的格式为三栏式,设置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基本金额栏目。

(二)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总分类账可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也可以根据经过汇总的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等登记。

(三)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明细分类账的格式

(1)三栏式明细分类账

(2)多栏式明细分类账

(3)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

2.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3.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第四节对账

一、账证核对

账证核对是指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二、账账核对

(一)总分类账簿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

(二)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核对

(三)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核对

(四)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三、账实核对

(一)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是否相符

(二)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

(三)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四)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是否相符

第五节错账更正方法

一、划线更正法

二、红字更正法

三、补充登记法

第六节结账

一、结账的程序

二、结账的方法

第七节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一、会计账簿的更换

二、会计账簿的保管

第六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记账凭证处理程序

一、一般步骤

(一)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二)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也可采用通用的记账凭证)

(三)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四)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五)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六)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七)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一)特点

(二)优缺点

(三)适用范围

第二节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一、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汇总记账凭证分为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三种格式。

(一)汇总收款凭证的编制

(二)汇总付款凭证的编制

(三)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

2013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考试大纲:第7章

时间:2013-02-25 来自:会计网 :朱丽雨

第七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

(一)按清查的范围可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二)按清查的时间可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二、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量,确定实有数量与账面数量之间的差异,查明原因和责任,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差异,改进工作,从而保证账实相符,提高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二)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情况是否良好,有无因管理不善,造成霉烂、变质、损失浪费,或者被非法挪用、贪污盗窃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管理,切实保障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三)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库存和使用情况,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各项财产物资,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

(一)库存现金的清查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二、实物的清查方法

(一)实地盘点法

(二)技术推算法

三、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要求

(一)分析账实不符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二)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三)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四)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步骤和方法

(一)审批之前的处理

(二)审批之后的处理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附注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一)真实可靠

(二)全面完整

(三)编报及时

(四)便于理解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意义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三、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一)根据总账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

(二)根据总账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

(三)根据明细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

(四)根据总账余额和明细账余额计算填列

(五)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六)资产负债表附注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和有关备查账簿等的记录分析填列

第三节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意义

二、利润表的格式

三、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一)本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二)上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第九章 会计档案

第一节会计档案概述

一、会计档案的概念

二、会计档案的内容

(一)会计凭证类

(二)会计账簿类

(三)财务会计报告类

(四)其他类

第二节会计档案保管

一、会计档案的归档

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三、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

四、会计档案的销毁

第十章 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节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一、现金和银行存款

(一)提现的账务处理

(二)存现的账务处理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二)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三)购买和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的账务处理

第二节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一、原材料

(一)购买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二)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二、库存商品

(一)产成品入库的账务处理

(二)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

三、固定资产

(一)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三)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第三节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

(一)应收账款发生和收回的账务处理

(二)应收款项减值(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1.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的计算

2.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3.实际发生坏账时的账务处理

(三)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二、应付账款

(一)应付账款发生的账务处理

(二)偿付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三、应付职工薪酬

(一)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二)发放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四、应交税费

(一)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二)应交营业税的账务处理

五、借款

(一)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1.短期借款借入和归还的账务处理

2.计提短期借款利息以及支付利息的账务处理

(二)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1.长期借款借入和归还的账务处理

2.计提长期借款利息以及支付利息的账务处理

第四节资本的增减

一、接受投资

(一)接受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

(二)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

二、实收资本的减少

实收资本减少的账务处理。

第五节收入、成本和费用

一、收入

(一)取得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二)取得其他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二、成本

(一)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二)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账务处理

三、费用

(一)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二)结转其他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三)发生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

(四)发生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

(五)发生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

(六)发生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等

四、营业外收支

(一)取得营业外收入的账务处理

(二)发生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

第六节财务成果的计算

一、利润

(一)利润的计算

(二)期末结转各项收入、利得类科目的账务处理

(三)期末结转各项费用、损失类科目的账务处理

二、所得税

(一)应交纳所得税的计算

(二)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三、利润分配

(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账务处理

(二)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的账务处理

(三)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账务处理

会计基础联系区别

“管理会计对内,财务会计对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了企业管理者们的共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分别以内部管理和对外报告为目标,按照各自的核算方法体系,进行双重核算。然而,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正在逐步趋于融合,二者的边界逐渐消失。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1.1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处于相同的环境中,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二者都能够记录、计算、分析、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发展目标。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源于传统的会计,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一起构成了企业财务活动的有机整体。管理会计的一些资料数据来源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运用了大致相同的原始资料。例如,为了制定投资决策,需要收集相关的成本数据;为了控制存货,需要收集历史存货量、存货费用、材料消耗等数据。而这些数据均可以从财务会计的报表或记录账簿中获得。这些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对财务预测、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企业经营的成败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企业的资金运动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工作客体,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均需要记录、评价、考核、控制企业资金,从而促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做出最优决策,合理利用企业资源。

1.2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容不同。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决策、业绩评价和控制,是对资金的分析、评价、控制、预测和决策,用于管理企业经济活动。财务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费用、收入以及利润的核算,是对资金的确认、记录、计量及汇报,用于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其次,服务对象不同。企业管理会计能够提供最优化决策和有效经营的管理信息,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服务的,常常被称为内部会计。企业财务会计能够提供最基本的财务信息,侧重于服务和企业有联系的个人或团体,常常被称为外部会计。第三,工作重点不同。经营管理型的企业管理会计需要在反映过去的基础上,强化前景预测、规划、决策等功能,面向未来是其工作的重点。而报账型的财务会计只是提供历史资金信息,面向过去是其工作重点。第四,不同的时间跨度。编制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有着较大的时间弹性,编制的时间可以短至一天,也可以长达几年,在实际运用中常常按照管理者的需求进行。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往往有着硬性规定,通常情况下编制对外财务报表的时间为一年、一季或一个月。第五,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会计程序、会计方法、精确程度和信息特征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2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基础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手段的会计,它是一种按照预定目标,收集、反映、处理经济信息,指导、调节、控制与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企业经营讲究效果、权衡利弊的管理活动与社会实践。会计体现了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传统会计认为资金运动是唯一的会计对象,过于重视资金、资产等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决定、主宰物资资本的人为因素的作用。随着会计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会计客体范围不断扩大。会计管理的内容不断扩展,不但包括了传统的会计管理内容,还包涵了智力资本、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监督、核算等内容。企业会计更加注重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从本质上来讲,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对资源要素的交易和产权变动的确认、计量和控制。二者由于不同的分工,在会计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是财务会计的主要对象,而管理会计是对财务会计对象的再加工,是利用财务会计相关信息指导、控制、组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在职能方向上,管理会计是对财务会计的延伸和发展;在工作内容上,管理会计是对财务会计的深化;在最终目标上,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始终保持一致,都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益,维护相关利益者的权益。

3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措施

3.1 构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体系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是对企业会计的进一步完善,是会计发展的一项突破。通过构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体系,使企业会计活动不但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还能够有效防止不必要的浪费与重复状态。由于在企业会计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还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因此,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弥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不平衡,以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首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企业决策中管理会计的作用。企业高层的重视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促进企业利用管理会计信息进行控制、管理、决策。其次,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强化管理会计教育。企业应当开展管理会计培训,对会计人员和相关的管理者加强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促使企业各级人员都能够了解、懂得管理会计,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队伍。第三,采用恰当的方法采集基础数据,确保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有效融合。第四,细化会计基础工作,优化财务资料,促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

3.2 合理构建确认基础和计量模式

财务会计应当突破单一的权责发生制基础模式,在确认基础时需要充分考虑现金流量,努力构建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量相结合的会计确认基础。这样既能够协调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还能够降低管理会计的工作量,有利于企业对外报告现金流量信息,更好地满足外部信息需求。在计量方面,财务会计需要使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现净值、现行市价等多种计量模式相互配合。随着新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企业财务会计计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单一计量基础逐步扩展到物种不同的计量基础,例如,采用现行成本计量存货,采用现行市价计量短期有价证劵,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长期负债与资产,这有利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进一步融合。

3.3 运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有效衔接

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变动成本资料,有利于管理会计的量本利分析与盈亏临界分析,能够为成本控制、计划以及经营决策提供客观参考依据。变动成本还能够和责任会计、弹性预算、标准成本等直接结合,从而在生产经营与计划控制等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将变动成本法引入到财务会计当中,能够促使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衔接,促进企业运用会计更好地服务经营管理活动。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差别。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二者在企业内部呈现不断融合的趋势。在具体实践中,企业应当合理构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体系,合理构建确认基础和计量模式,运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有效衔接,从而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