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龙子湖区,隶属安徽省蚌埠市。地处蚌埠市东部,北以准河航道中心线与淮上区、五河县滨连,东部和南部与凤阳县交壤,西部与蚌山区毗邻,总面积161.68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10月,龙子湖区下辖6个街道、1个镇、1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子湖区常住人口为216875人。
详情介绍
龙子湖区,隶属安徽省蚌埠市。地处蚌埠市东部,北以准河航道中心线与淮上区、五河县滨连,东部和南部与凤阳县交壤,西部与蚌山区毗邻,总面积161.68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10月,龙子湖区下辖6个街道、1个镇、1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子湖区常住人口为216875人。
龙子湖区,因龙子湖坐落境内而得名。民国36年(1947年),蚌埠设市,下设东安、国庆、中山、西市、小蚌埠5个区。民国38年,东安、国庆两区合并为国安区。1951年,国安区改称东市区。2004年,东市区更名为龙子湖区。主要旅游景点有龙子湖风景区、汤和墓、锥子山森林公园等。
2021年,龙子湖区地区生产总值113.6亿元,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5.4亿元,三产结构为1.7:31.9:66.4。
- 中文名
- 龙子湖区
- 行政区划代码
- 340302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 安徽省蚌埠市
- 地理位置
- 蚌埠市东部
- 面积
- 161.68 km²
- 下辖地区
- 6街道、1乡
- 政府驻地
- 解放路
- 电话区号
- 0552
- 邮政编码
- 233000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 龙子湖风景区、汤和墓
- 火车站
- 蚌埠站、蚌埠南站、蚌埠东站
- 车牌代码
- 皖C
- 地区生产总值
- 113.6 亿元(2021年)
龙子湖区历史沿革
龙子湖区地名由来
龙子湖区,因龙子湖坐落境内而得名。
龙子湖区建置沿革
民国36年(1947年)1月,蚌埠正式设市,为安徽省直辖市,下设东安、国庆、中山、西市、小蚌埠5个区,东安、国庆两区所辖即为今龙子湖区范围。民国38年1月,蚌埠解放,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原东安、国庆、中山、西市、小蚌埠5个区。7月,东安、国庆两区合并为国安区。
1951年8月,国安区改称东市区。
1960年6月,东市区改为龙湖人民公社。
1963年,恢复东市区。
2004年3月,东市区更名为龙子湖区。
龙子湖区行政区划
龙子湖区区划沿革
民国38年2月,接收凤阳县的马村入东安区;3月,接收凤阳县洼里刘、洼里王、宋庄、葛庄归东安区雪华乡。
1957年8月,增设国安街、余庆街、四明巷、三马路、国富街、前菜街、国庆街等8个居委会;11月,增设道德街、永安里、王营孜、国强路、准建、西民乐里、光明里、酒厂街、蚌专、施家洼、叶台孜、和平新村、日升巷、寿昌里、德安里、泗水桥、仁寿里、中孚里、天锡里、庆元里、淮河新村等21个居委会。
1958年,凤阳县所辖淮光公社(今长淮卫镇、李楼乡全部土地)划入蚌埠郊区。
1959年11月,成立建华居委会。
1961年2月,撤销铁龙人民公社,成立铁龙分社,归属龙湖人民公社。
1962年11月,成立治淮分社、永乐分社、双龙分社。治淮分社辖道德街、光明里、西民乐里、仁寿里、日升巷、新马路、和平里、王营孜8个居委会;永乐分社辖余庆街、国富街、永安里、明月里、国安街、四明巷、勤俭里7个居委会;双龙分社辖泗水桥、烟墩子、酒厂街、准建、马村沟、幸福村、淮河新村、中孚里、蚌专、建华10个居委会;铁路分社辖宏业村、胜利二村、哈义街、中兴街、自建村、和平楼、厚德里、光荣街、公正巷、大塘10个居委会。
1966年9月,龙湖人民公社更名为东风人民公社,双龙分社改称东升分社,永乐分社改为东风分社,铁龙分社改称延安分社。
1978年11月,新设曹山街道、宏业村街道。
1981年6月,增设机务段大院、泗水桥、雪华新村、肉联厂、曙光、卫东街、雪华新一村、航海、团结、船厂新村、雪华新二村、新建、北工地等13个居委会。
1998年8月,区属延安街道划归中市区管辖;郊区雪华乡所属市东、烟墩、马村、宋庄、幸福村等5个村划归东市区管辖。
2004年2月,原中市区延安街道划入龙子湖区,该街道辖胜利路以北群力街、胜利二村、胜利四村等3个社区。原属郊区的长淮卫镇、李楼乡划入龙子湖区。原东市区宏业村、龙湖新村2个街道及烟墩村划入蚌山区。
2007年,将原解放街道所辖龙河、幸福村、工农3个社区划归曹山街道。
龙子湖区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龙子湖区下辖6个街道、1个镇、1个乡:东风街道、延安街道、治淮街道、东升街道、解放街道、曹山街道、长淮卫镇、李楼乡。
龙子湖区地理环境
龙子湖区位置境域
龙子湖区,地处蚌埠市东部,位于北纬32°52′~32°59′,东经117°22′~117°31′,北以准河航道中心线与淮上区、五河县滨连,东部和南部沿余台子、老山东侧、黄莺山、李家庄一线与凤阳县交壤,西部沿西芦山、龙子湖西岸、胜利东路、延安路、京沪铁路与蚌山区毗邻。东西最长距离16.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6.3公里,总面积161.68平方公里。
龙子湖区地质
龙子湖区,位于新华夏系沉降带和秦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地层系华北地层区淮河分区,可分为上太古界、下元古界、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寒武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其他地层缺失。早古生界以前的地层,以变质岩和海相地层为主;中生界、新生界地层以陆相和火山岩为主;上复地层以第四系河流冲击地层为主。岩浆岩可分晚太古侵人岩、白垩纪侵入岩和新生代火山岩。地基各土层的形成时代及成因类型可自上而下简述为:全新世人工填土层、晚更新世河流冲积层、下伏晚太古代岩浆岩经区域变质形成的花岗岩麻岩。
龙子湖区地形地貌
龙子湖区,位于江准分水岭末梢,属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地貌分为平原、丘陵和阶地三种,以平原为主。
龙子湖区气候
龙子湖区,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与暖湿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总体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雨适中、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15.9℃,气温年比较差27.1℃;无霜期224天。年实际日照时数平均为2051.8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年均119.1千卡/平方厘米,低于准北地区,高于皖南、皖西地区。年平均降水量950毫米,平均降水日数105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2%,绝对湿度14.7毫巴;历年平均风速2.7米/秒,最大风速31.3米/秒。
龙子湖区水文
龙子湖区,地表水以淮河为主,另有龙子河、鲍家沟等小水系,以及洪山水库、老山水库、芦山水库等三大水库。
龙子湖区植被
龙子湖区,地处暖带落叶阔叶林及热带落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过渡地带。主要植被属暖温带。
龙子湖区自然资源
龙子湖区土地资源
龙子湖区,农用土地面积155874.0亩,其中耕地119456.3亩,园地2632.4亩,林地15717.5亩,其他农用地18067.8亩。建设用地48606.7亩,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1240.5亩,交通运输用地4856.1亩,水利设施用地2510.1亩。未利用土地总计16663.9亩,其中裸岩石砾地等184.8亩,河流、湖泊水面等16479.1亩。
龙子湖区生物资源
龙子湖区,常见乔木有140余种,灌木常见灌木70余种。藤本常见藤本有10多种,中草药植物常见中草药有100多种。
龙子湖区人口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子湖区常住人口为216875人。
龙子湖区唯一一个民族村,也是蚌埠市惟一的民族村:曹山街道马村。马村回族村位于蚌埠市东郊城乡结合部,属于“城中村”,常住人口3500人,流动人口6500人,村民90%以上为回族人民。
龙子湖区政治
顾晓峰:龙子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龙子湖区经济
龙子湖区综述
2021年,龙子湖区地区生产总值113.6亿元,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6.2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75.4亿元,增长5.7%。三产结构由2020年的1.8:32.7:65.5调整为1.7:31.9:66.4,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1.7%。
人民生活
2021年,龙子湖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078元,增长9.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0元,增长8.2%。
龙子湖区第一产业
2021年,龙子湖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2千公顷,其中小麦面积1.7千公顷,稻谷面积1.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0.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0.4千公顷。
2021年,龙子湖区粮食产量16948吨,减产264吨,下降0.3%。其中小麦10120吨,减产511吨,下降4.8%;稻谷5947吨,增产453吨,增长8.3%。油料产量531吨,增长2.5%。蔬菜产量17246吨,增长3.9%。
2021年,龙子湖区猪肉产量665吨,下降58%;牛肉产量162吨,增长51.4%;羊肉产量54吨,下降5.3%。禽蛋产量2073吨,增长23.3%。牛奶产量12058吨,增长98.7%。淡水产品产量417吨,增长0.2%。
龙子湖区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龙子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1户,比上年增加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下降5.8%。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生产增长较快,增长26.7%。
全区20个工业行业中,8个保持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0.3%,食品制造业增长1.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12.9%,医药制造业增长10.1%,通讯设备制造业增长12.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增长16.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79.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10.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7.0%。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罐头下降8.5%,液压元件增长17.0%。
建筑业
2021年,龙子湖区建筑业总产值48.5亿元,增长26.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0万平方米。
龙子湖区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龙子湖区固定资产投资49.8亿元,增长24.3%。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1.3亿元,增长23.8%;民间投资32.7亿元,增长35.8%。
2021年,龙子湖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9.6亿元,增长68.2%。商品房销售面积44.3万平方米,增长4.7%;商品房销售额27.4亿元,增长42.5%。
2021年,龙子湖区共实施重点项目56个,完成投资16.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15个,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
国内贸易
2021年,龙子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9亿元,增长11.7%。按行业统计,批发业销售额72.7亿元,增长9.8%;零售业零售额55.3亿元,增长10.3%;住宿业营业额1.2亿元,增长2.4%;餐饮业营业额9.7亿元,增长3.0%。
财政
2021年,龙子湖区财政收入16.0亿元,下降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亿元,增长3.5%。全部财政收入中,增值税下降23%,企业所得税增长8.8%。财政支出11.58亿元,下降3.2%,民生支出完成10.34亿元,下降3.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89.4%。其中,科学技术支出下降73.9%,教育支出增长2.3%,卫生健康支出下降26.1%,农林水支出下降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6.5%, 城乡社区支出下降22.5%。民生工程累计投入2亿元。
龙子湖区交通运输
泗洪—蚌埠高速公路穿过龙子湖区。龙子湖区社会事业
龙子湖区教育事业
龙子湖区驻有: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年,龙子湖区推动第三十一中学升级共建蚌埠三中初中部,成立龙子湖实验学校、凤一小2个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覆盖率65%。未来、新元2所实验小学9月顺利开学,工农幼儿园、香榭兰庭幼儿园成功创建市级一类园。
龙子湖区科学技术
2021年,龙子湖区建成国富祥庭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成254家小旅馆、小餐饮的“九小”场所火灾“消防安全云”平台。“皖事通办”平台不见面审批,为群众助领安康码30万个,全年网上办件申报率96%。
龙子湖区医疗卫生
2021年,龙子湖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辅具适配率均100%。打造医养结合养老机构4家。
龙子湖区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文化馆:蚌埠市龙子湖区文化馆。
2021年,龙子湖区古琴艺术获批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区图书馆被皖新传媒评为“2021年度省级阅读推广榜样馆”,区文化馆获“2020年度安徽省群众文化信息宣传和安徽省数字文化馆共建共享先进单位”称号。
龙子湖区社会保障
2021年,龙子湖区成立托育机构4个、拓展托位365个。
龙子湖区历史文化
蚌埠具有非常典型,堪称与黄河文化相媲美的淮河流域文化,从荆涂文化延伸到楚汉文化,承继到大明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时间都可以在5917平方公里的珠城大地找到历史的印记。
地处蚌埠东部的龙子湖区,楚汉文化有着极为明显的印记,这里有以汉代末年,三国时期曹操当年的练兵场,名曰:“曹山(也称双龙山)”;有吴国著名大将鲁肃驻兵建城的“东、西鲁山(因两座山形似两个火炉,因此又被称为东、西炉山)”;有建于汉平帝永平年间的栖岩寺。上述遗址、遗存形成了淮河流域“三国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存。
与汉文化相对应的是从人文、到历史、到地理的大量明文化遗迹、遗存。这些遗迹、遗存与凤阳的明朝开国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南京市形成一道形成中原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明文化开篇历史。拓展了具有特色的明文化旅游观光带。一是以龙子湖为标志的山水观光带。二是与龙子湖山水相依的双龙山(也叫曹山),形似两条巨龙,头头相抵,尾尾相呼,俯卧在龙子湖边,形成绝佳的山水画面。三是长淮卫镇。该镇为千年古镇,建于唐宋,北临淮水,明代朱元璋建中都城,曾定为中都八卫之一,始称长淮卫。该镇有著名的“十王四妃墓”(朱元璋叔父寿春王等三代合葬墓)和明代驸马黄曾和兵部尚书单安仁墓。
龙子湖区风景名胜
龙子湖区主要景点有龙子湖风景区、锥子山森林公园、汤和墓等。
龙子湖风景区
龙子湖风景区,位于蚌埠市内,由龙子湖、曹山、雪华山、锥子山组成,面积约2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8平方公里。区内有明朝大将、抗倭英雄汤和墓,千年银杏树,栖宕寺庙宇;又有人文景观:如渔趣苑,淮河风情园、水上乐园,龙湖度假村,龙湖山庄等。龙子湖区著名人物
李佐臣(1901~1970),本名廷辅,出生在凤阳县长淮卫(今属蚌埠市郊)一个药商家庭。民国25年,凤阳一带疫疠流行,死亡者越来越多,一些乡镇一片凄凉。许多医生因惧怕传染,不敢冒然进入疫区。李佐臣不顾危险,毅然而入,用中草药救活了不少病人,疫疠得到控制,被当地群众誉为“活神仙”。
刘凤鸣(1912~1983),出生在安徽凤阳长淮卫一个民间艺人的家庭。他原名刘东山,8岁从艺,跟随父亲学习吹唢呐。15岁那年,赴凤阳县城高氏乡绅家里办事,与另几个唢呐班子“对棚”,东山使出浑身解数,大展吹奏技能,“吹”败了所有在场的唢呐班子,名噪一时,有“东山喇叭”之誉。从此,他改名为刘凤鸣,有在凤阳一鸣惊人的意思。
龙子湖区荣誉称号
2020年6月,龙子湖区入选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
2020年6月30日,龙子湖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1年1月18日,龙子湖区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