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镇原县种植烟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三岔镇的旱烟以其色黄、质优、味香闻名全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烤烟生产在镇原虽然只有46年历史,但它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起起落落、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从1958年全县首次种植烤烟到1997年首次种植突破19万亩,使全县烤烟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逐步形成了规模经营,烤烟种植为群众脱贫致富、增加地方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详情介绍
镇原县种植烟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三岔镇的旱烟以其色黄、质优、味香闻名全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烤烟生产在镇原虽然只有46年历史,但它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起起落落、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从1958年全县首次种植烤烟到1997年首次种植突破19万亩,使全县烤烟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逐步形成了规模经营,烤烟种植为群众脱贫致富、增加地方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 中文名
- 镇原烤烟
- 贡献
- 群众脱贫致富、增加地方税收
镇原烤烟简介
1958年,为了发展农村经济,甘肃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从河南省引进烤烟生产项目和“大柳叶”烤烟籽种,开始在镇原及其他县试种。并从河南省聘请20名技术员,分配给镇原县的4名技术员中,只有王本殿同志一人,坚持扎根镇原,指导农民进行烤烟试种工作。当年王本殿从河南家乡带来的“黄青松”良种烟籽,在城关镇的御史河湾村试种3亩,产烟叶16担,收入800多元。第二年,又在该村试种10亩,产烟叶47担,收入3196元,成为全省种烟最早的县之一。
镇原烤烟发展历史
镇原烤烟引进
1958年,为了发展农村经济,甘肃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从河南省引进烤烟生产项目和“大柳叶”烤烟籽种,开始在镇原及其他县试种。并从河南省聘请20名技术员,分配给镇原县的4名技术员中,只有王本殿同志一人,坚持扎根镇原,指导农民进行烤烟试种工作。当年王本殿从河南家乡带来的“黄青松”良种烟籽,在城关镇的御史河湾村试种3亩,产烟叶16担,收入800多元。第二年,又在该村试种10亩,产烟叶47担,收入3196元,成为全省种烟最早的县之一。
镇原烤烟扩展
在初步试种成功,取得经验之后,从1960年开始,全县人民在三年困难时期,始终没有放弃烤烟生产,技术员王本殿以坚强的毅力,忍饥挨饿,坚持在田间地头指导烤烟种植。1960年到1962年,郭原公社的西杨大队、南川公社的和平、沟芦大队坚持栽培烤烟,全县烤烟每年稳定种植在20亩左右。
镇原烤烟曲折
1963年,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农村经济逐步调整恢复,群众生活基本好转,烤烟种植得到重视,到1967年,烤烟种植已发展到开边、郭原、南川等10多个公社,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产烟叶2100多担,收入10万多元,使种烟的生产队大受其益。
1968年,再次扩大种植面积,种植烤烟1600多亩,产烟叶3000多担。但当时全国烟叶饱和,供销社不予收购,给生产队造成很大损失。从1969年到1976年农民叹(谈)烟难种,镇原县的烤烟生产中断了8年。
1977年,全国烤烟紧俏,收购价格上升,又激发了镇原群众种植烤烟的热情。凭借过去积累起来的经验,重开烤烟种植项目。县上对烤烟种植大力支持,当年全县种植2000亩,产烟叶7480担。
1978年到1984年,镇原烤烟生产因产、购、销渠道脱节,大起大落,种植面积在3000亩到5000亩之间徘徊,没有大的起色。
镇原烤烟发展
1985年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了近30年烤烟生产的经验教训,成立了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实行目标管理,加强对烤烟生产的领导,贯彻优质适产原则,促进烤烟生产的发展,当年全县种植烤烟4774亩,收购1.1万担,上缴税金35.84万元。
1986年,镇原县烟草公司成立,第一任经理高俊元率领15名员工,因陋就简,白手起家,全身心投入烤烟生产工作。从此,镇原的烤烟生产在烟草公司的直接经营下,理顺了烟叶生产、管理和购销渠道,使烤烟生产步入健康发展的道路。当年全县种烟5600亩,收购烟叶1.56万担,收购总值151.82万元,上缴税金60.72万元,取得了镇原烤烟种植以来的最好成绩。
1987年到1997年的10年间,是镇原烤烟生产的黄金时期,县上也把烤烟生产列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富县富民的“短、平、快”项目,烤烟生产在镇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1996年,镇原县干旱、冰雹、洪水成灾,全县人民同心协力,团结拼搏,依靠科学技术,主攻烤烟质量。县烟草公司无偿投资110.5万元,购置棚膜、地膜、农药,进行烤房改造和维修。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烤烟灾后补救措施、烟田中后期管理》技术资料,印发种烟农户,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难题。大灾之年,烤烟的产量、质量、效益都创造了镇原种植烟草史上的最高记录。这年,全县57944户烟农,种植烤烟8.2万亩,收购烟叶41.07万担,农民收入首破亿元,高达12646.51万元,户均收入2182.54元,上缴税金3920.42万元。
镇原烤烟成果
1997年,全县烤烟种植全部实现良种化、规范化生产。全县71065户烟农种植烤烟19.45万亩,是镇原县烟草栽培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但由于烟叶滞销,只收购烟叶16.63万担,使烟农损失较大。从此,烤烟种植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稳步生产。
1998年,县上提出以压缩种植面积,提高烟叶质量和生产整体水平为中心的烤烟生产思路,重视加强烟叶种植合同管理,调整种植布局,使烤烟生产向适宜区集中,向种植能手集中。当年烟农压缩到7151户,种植面积2.11万亩。此后几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万多亩,年收购烟叶2万多担。
镇原县土质优良,气候适宜,日照充足,烟叶质量在市场上享有盛誉,1987年、1993年分别由山东烟草研究所和西北烟草质检站抽样化验测定,镇原县所产烟叶含尼古丁2.04%,还原糖21.11%,总糖25.68%,总氮1.44%,蛋白质6.55%,施木克总值3.92%,钾0.79%,氯钾比例为1:44,焦油含量低,基本达到国家优质烟叶标准。镇原烤烟烟丝黄,弹性强,燃烧好,是生产卷烟的上佳原料。烟叶远销内蒙、河南、江苏、四川、安徽、河北、湖北、广西、湖南等省(区)及兰州、天水等卷烟厂,深受厂方欢迎。1994年至1996年连续三年参加全国烤烟生产会议,被授予“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烤烟成为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黄金叶”。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