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什么是孙吴(三国时期政权)

网友 2023-09-07 23:24 · 头闻号教育培训

最佳答案: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详情介绍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曹魏黄初二年八月丁巳日(221年9月23日),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被册封为吴王。黄武元年(222年)十月,宣布独立,改年号为黄武,临江拒守。黄龙元年四月丙申日(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九月,孙权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中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全盛疆域包括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纪四年三月壬寅日(280年5月1日),孙吴被西晋灭亡,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孙吴是三国里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历经52年(如果自221年成为吴王算起是60年)。

中文名
外文名
Wu Country
别名
东吴、孙吴、吴国
时间范围
229年5月23日 至 280年5月1日
首都
建业(今江苏南京)、武昌(今湖北鄂州)
主要城市
庐江、荆州、吴郡、会稽、富春、山阴等
官方语言
中古汉语
货币
大泉五十、大泉五百等铸币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
人口数量
550 万(280年)
人口密度
3.79 人/平方公里(280年)
主要民族
汉族
主要宗教
佛教、道教
国土面积
1450000 km²(280年)
开国君主
吴大帝孙权

孙吴国号

“吴”作为地理概念本来是指现中国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域的一个总称,封建时代常被用作爵位、国号的名称。

孙坚为汉末吴郡富春人,因军功积累一直做到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死后,长子孙策向江东发展,汉建安三年(198年),东汉朝廷封孙策为”吴侯”。孙策死后,弟弟孙权接掌兵权。

魏黄初二年八月丁巳日(221年9月23日),孙权表面上依附曹魏,受封“吴王”。

吴黄武元年(222年)十月,宣布独立,改年号为黄武,临江拒守。

吴黄龙元年四月丙申日(229年5月23日),孙权称帝,以“吴”为国号。

为区别前12世纪至春秋战国时存在的诸侯国吴国,以及五代时期杨行密建立的吴国,史学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统治者的姓氏叫孙吴。因在三国以东,而有东吴的名称。从中原看,孙吴地处长江外,故有时统治地域也称江表。

孙吴历史

孙吴草创江东

汉末黄巾起义时,孙坚随朱儁镇压黄巾,又参与平定西北边乱,以后又受任长沙太守转战江南诸郡。董卓之乱时,孙坚与袁术联合,被表奏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并立下不少战功。打败横行一时的董卓而进驻都城洛阳,汉初平三年(192年)征讨荆州时战死,侄子孙贲率将士依附袁术。

汉兴平元年(194年),孙坚长子孙策投奔袁术,并讨回孙坚部分旧部。袁术派遣孙策去攻打庐江,庐江太守陆康坚守了二年。到了兴平二年(195年)年末,孙策攻陷了庐江。然后,孙策以帮助舅舅吴景对抗刘繇为由,开始向江东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他争取到朱治、周瑜、张昭、张纮等人的帮助,击败了刘繇、严白虎、许贡,迫使王朗、祖郎投降,占领了会稽、吴郡、丹阳的广大地区。

汉建安二年(197年),袁术称帝以后,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

建安三年(198年)被朝廷任命为讨逆将军、吴侯。

建安四年(199年),袁术病死,孙策征伐庐江,兼并袁术余部,击走刘勋,继续征伐江夏,打败黄祖;劝降豫章太守华歆,实力迅速壮大。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死,孙策弟弟孙权统领孙策旧部,并得到张昭、周瑜、程普、吕范等人辅佐。庐江太守李术不服孙权,但不久便被平定。

孙吴巩固基业

建安八年(203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间,孙权先后三伐黄祖,并得到江夏郡的部分土地;又派遣贺齐、蒋钦等人讨伐各郡山越(山贼)的叛乱。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由吴郡迁徙治所到丹徒,号称京城(今江苏镇江)。同年,刘表病死。此时曹操已基本统一北方,率军南下,刘表二儿子刘琮望风而降,随后在在当阳长坂击败依附刘表的刘备。占领荆州后,曹操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孙吴。孙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周瑜为首,主和以张昭、秦松为首。张昭名望很高,在当时很有说服力,但孙权估计了当时形势,意在与曹操一战,而非主和。

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孙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陈说曹操军队存在的种种弱点,开战有获胜的希望。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与曹操决战。

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命令他致书曹操实施诈降。曹操信以为真。黄盖选择时机派船逼近曹军,下令同时点燃船上的草料、柴薪,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敌船化为一片火海,曹军死伤惨重。周瑜等率军乘势冲杀,曹军溃败。曹操领残余部队从华容道(今湖北潜江南)逃向江陵,退还南郡,留曹仁等守江陵、襄阳。赤壁之战,吴军凭借三万人击败曹操,这次战役奠定了三国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209年),吴军乘胜追击至南郡(即荆州),甘宁绕道攻取夷陵。周瑜、程普、凌统等率军沿江进攻江陵,曹仁败退。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刘备上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徐州牧;孙权也表奏刘备为荆州牧。刘备最初分得南郡南岸地,后又从孙权手里借到荆州。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又遣步骘为交州刺史。交趾归附。

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听从张纮建议,迁徙治所到秣陵。

建安十七年(212年),筑石头城,并将秣陵改名为建业。

孙吴荆州之争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取蜀,孙权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关羽将三万在益阳与鲁肃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然曹操这时取得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遂与孙权议和,共分荆州,以长沙、桂阳、江夏属孙权,南郡、武陵、零陵属刘备,以湘水为界。同年,孙权征合肥,被魏将张辽击败。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引汉中兵退至长安。孙权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关羽趁着襄樊空虚之际,发动襄樊之战。在此其间,关羽对东吴多次辱骂、威胁,后来还派人“擅取湘关米”。孙权以此为名,下令出征荆州,任命吕蒙为前部都督,袭取南郡公安,傅士仁、麋芳等投降;随后又占据江陵;派陆逊取宜都等地。潘璋部将马忠在临沮擒获关羽等,孙权将刘备势力清除出荆州。曹操表奏朝廷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荆州牧,封南昌侯。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日(220年3月15日),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任为丞相、魏王,改年为延康。同年秋,曹丕将领梅敷派张俭请求孙权安抚接纳,南阳郡中五县的五千多户百姓也前来归附。十月辛未日(12月11日),曹丕代汉称帝,建立曹魏,改元为黄初,东汉正式灭亡。

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以鄂为都城,改名武昌,设立武昌郡。同年刘备兴兵伐吴,孙权因蜀军来犯,担心曹魏乘机进攻,孙权表面上依附魏国,被册封为吴王、大将军持使节督交州,领荆州牧;孙权立孙登为王太子。并任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迎击刘备。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

黄武元年(222年)正月至闰月,陆逊突然反攻,在夷陵发动火攻,大破蜀军,斩杀蜀将冯习、张南、程畿等;蜀侍中马良诱使五陵地区的蛮族人作乱,亦被步骘平定,马良死于乱军。刘备大败,仓皇而逃,仅以身免。蜀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的黄权,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全军北上投魏。

至此,东吴在与蜀汉的3次作战中,都获得了胜利(215年、219年、222年)。

夷陵之战后吴与蜀再次联盟,魏成了吴的主要敌人,吴蜀多年以来对荆州的争夺以蜀的退出而结束。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

孙吴建国称帝

黄武元年(222年)九月,曹丕出兵攻吴。孙权派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水军拒曹休;以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南郡;以裨将军朱桓守濡须拒曹仁。十月,孙权临江据守,宣布独立,改年号为黄武,曹丕也决定亲征攻打东吴。魏军断绝吴军的粮草、援兵,围攻江陵六个月,因吴将朱然的坚强防守而无功而返。东线战事则是吕范先败后胜,朱桓力克曹仁。

黄武三年(224年)八月,曹丕亲率水军第二次攻吴,因遇暴风雨,江水暴涨,只得再次退兵。不久,蜀、吴互通使臣,恢复同盟。

黄武四年(225年)五月,曹丕第三次率水师征吴,八月进入淮河,十月到达广陵(今江苏扬州),准备渡江。恰在这时,天气严寒,长江冰封,战船不能行动,且吴国严兵固守,只好返回,曹丕三次攻吴,都收效甚微。

黄武五年(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乘机攻击江夏,不克而还。

黄武七年(228年),鄱阳太守周鲂以降魏为理由诳诱魏扬州牧曹休。曹休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向皖城进发接应周鲂。魏明帝曹叡又命司马懿向江陵方向、贾逵向东关方向,三路大军同时进发。八月,孙权到达皖城,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别担任左、右督,各领三万人迎击曹休,蒋济、满宠意识到曹休的不利之处,但曹休已经开战,随后失败。

石亭之战中魏国的失败,使曹魏在二十四年内不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吴行动,战后相对安定的环境为孙权称帝奠定了基础。

黄龙元年四月丙申日(229年5月23日),孙权称帝,建都武昌,改年号为“黄龙”。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尚存的困难,一是对付山越的不宁,一是在淮南巢湖地区抗拒曹魏的压力。散布在孙吴境内山区的山越人(关于山越的来源和族属,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翦伯赞和一些史学家认为“山越人是秦汉时期南方越人的后裔”,其中又有山上土著说,吴越遗民说,武帝迁闽瓯逃亡说等。唐长孺等史学家则认为“山越即山民、宗部“,与普通汉人无异。占山为匪,或是久居山中避乱的普通汉人后裔,如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描写的类似。种种说法不一。但山越作为一个广阔五省的分散武装集团,单一来源的可能性很小,更多是兼而有,其中固有当地土著,也有上山为匪的普通汉人,也有外部迁入的百姓),阻险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内地山区扩张。孙权与山越进行过多次战争,屡获胜利。孙吴统治的几十年中,山越人大体纳入吴国的编户齐民里。

嘉禾二年(233年),孙权封割据辽东的公孙渊为燕王,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带兵一万多人,率领装载金银财宝的船只,试图使辽东接受孙吴的封爵,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此后孙权又数次攻打魏国,但皆无功而返。

赤乌四年(241年),孙权的长子孙登去世。

赤乌五年(242年),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不久又封四子孙霸为鲁王。他非常宠爱孙霸,引发了“二宫之争”,朝中大臣也分为两派。名臣陆逊也因卷入这一事件而遭到孙权斥责,忧愤逝世。最后,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幼子孙亮被立为太子;孙吴开始走向衰落。

孙吴变乱更迭

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病逝,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是年,爆发了东兴之战,魏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率领诸葛诞、胡遵等领兵7万,直逼东兴。孙吴以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惨败。

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征淮南失败,被孙峻等人所杀,大权落入孙峻手中。三年后孙峻病死,将权力交给从弟孙綝。孙綝嗜好杀戮,残虐无道,杀害了孙吴的重要将领吕据、朱异等,旷日持久的内争也使孙吴国力遭到严重削弱。

太平三年(258年),孙綝废黜孙亮,迎立孙权第六子孙休即位。孙綝与其兄弟五人,皆管理禁军部队,权力远远超过皇帝。不久孙綝被孙休联合张布、丁奉等人杀死。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但并未使孙吴的疲弊之态得到根本改善。

元兴元年(264年),孙休病逝。这时蜀汉刚灭亡,交趾又叛吴降魏,魏灭蜀之战后,孙吴完全处在魏的包围里。孙吴内部形势不稳,欲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左典军万彧向当时握有实权的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和的儿子孙皓即位。

孙吴苟延残喘

孙皓即位初期,曾一度施行善政,一时被誉为“令主”。但不久,他的残暴一面就开始显露。孙皓对臣民残忍无道,自己则骄奢淫逸,民怨沸腾。幸陆抗、陆凯等重臣的全力支撑才让孙吴苟延残喘。另外,孙吴不断向晋发动战争,孙皓亲率大军屯驻东关,令吴军攻打晋江夏、襄阳、合肥、交趾等地。

孙皓不断的军事行动给晋朝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同样也给孙吴自身带来沉重的负担,并遭到江东士族的一致反对。陆抗等认为孙皓连年发动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得不偿失,并且也无法改变晋强吴弱的现状。

建衡三年(271年)陶璜击破交趾,擒杀西晋设置的守将,收复了交趾,九真郡、日南郡都回归孙吴的统治下,后又平定了扶严夷,设置武平郡,使持续多年的交趾叛乱暂告停歇。

凤凰元年(272年)西陵督步阐因畏惧失职,占据西陵城叛吴降晋。吴将陆抗立即率将军左奕、吾彦等讨伐,晋将杨肇、羊祜、徐胤率军救援步阐。西陵城防坚固,陆抗围堰防守,并力排众议毁坏大坝,与晋军对峙。陆抗军中将军朱乔、都督俞赞降晋。陆抗利用俞赞提供给晋军的情报,连夜调整了军力部署,第二天击败晋军。西陵城也被攻克。

西陵之战后,孙皓误判了当前形势,穷兵黩武,屡次对晋朝发动小规模战争,徒耗国力,加速了孙吴的灭亡。

孙吴走向灭亡

天玺元年(276年)晋灭吴的战前准备基本完成。但由于后方鲜卑作乱,贾充等反对立即伐吴,使伐吴战争拖延了下来。

天纪三年(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以贾充都督司马伷、王浑、周浚、王戎、胡奋、杜预、王濬和唐彬等八部,分六路大举伐吴。司马伷等六将分别进攻建业的外围六合、当涂,以及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则率领灭蜀后所得的水军,由蜀地顺流东下。孙吴方面上下离心,疏忽防备,无统一对策,以致节节失败。晋军势如破竹,孙吴防线快速崩溃。

天纪四年三月壬寅日(280年5月1日),王濬所率的舟师首先抵达石头城下,孙皓自知大势已去,反绑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军前去投降。交州刺史陶璜坚守不降,孙皓写亲笔信相劝才降晋。西晋朝廷封孙皓为“归命侯”。孙吴灭亡,西晋实现了统一。

虽有安抚政策,但吴人在亡国后地位一落千丈,原吴国的文武百官在晋朝地位“同于编户”,又多受北人歧视,故吴国士族多有怀念吴国感情。灭亡后三十多年间,在局部地区尚有数次复国运动。例如,晋永嘉四年(310年)吴兴豪族钱璯趁西晋即将灭亡的机会,自称平西大将军、八州都督,劫持孙皓孙子孙充并拥立他为吴王,而后又将他杀害。这一动乱后被周玘所平定。

晋太兴元年(318年)十一月,孙皓的另一个儿子孙璠起兵反对东晋,被杀。

孙吴疆域

孙吴范围

孙吴共有四个州,分别为扬州、荆州、广州、交州。孙吴的疆域范围,北至庐江郡(现江苏中部),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达交趾郡(广西东部),东临东海,涵括中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孙吴沿革

孙吴疆域的经略在汉兴平二年(195年)孙策渡江开始,讨平江东刘繇、严白虎等地方势力,略有东汉扬州的大半地区,丹阳、吴郡、会稽、豫章、庐陵、庐江六郡,此时期的政区建置主要以县级政区为主。

汉建安五年(200年)孙策亡,孙权继位。

孙吴在原江东六郡的基础上,出兵深入各郡险地征讨山越,还向西向南拓展。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长沙、江夏、桂阳等地及士燮所据的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得荆州之南郡、武陵、零陵等地,基本占据荆州,奠定了孙吴疆域的轮廓。

黄武五年(226年),吴国割交州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四郡立广州,吕岱为刺史;交趾、日南、九真三郡为交州,戴良为刺史。值乱不得入,吕岱击平之,复还并交部。

永安七年(264年),复分交州为广州、交州。

孙权称帝后,孙吴疆域稳定下来。经过孙权的苦心经营,孙吴疆域“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汉之涘,东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蛮之表”。此时期的政区建置主要从郡县深险之地及北界西界敌对势力的经略着手。

孙亮、孙休在位期间,三国鼎立格局相对稳定,境内也较为安定,处于平稳发展时期,此时期的政区建置主要示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作局部调整。

永安七年(264年),孙吴为便于治理,从交州划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4个郡,另设“广州”。交广二州的行政区划设置为后来历代所沿用。

孙皓时期,三国鼎立局面瓦解,处于吴晋南北实力极不均衡的对峙局面,在外有西晋王朝势力频频介入,及内部叛乱势力与敌对政权遥相呼应的情形下,此时期的政区建置体现为统县政区的划小,其中广、交二州在军事行动中,孙吴投入大量的军事和人力,刺激了地区开发,辟置了大量新县及规划新郡。

孙吴区划

首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据《晋阳秋》记载,孙吴在公元280年(天纪四年),设4州,43个郡,313个县。而据陈健梅的统计,孙吴在公元280年灭亡时共领有4州、45郡、2都尉、1典农校尉、2属国及328县。

孙皓天纪四年郡县表

扬州

荆州

交州

广州

郡名

县数

郡名

县数

郡名

县数

郡名

县数

庐江郡

2

南郡

5

合浦郡

4

南海郡

7

蕲春郡

4

宜都郡

3

珠崖郡

2

苍梧郡

9

丹阳郡

16

建平郡

4

交趾郡

14

郁林郡

10

新都郡

6

江夏郡

6

新昌郡

4

桂林郡

8

吴郡

10

武陵郡

9

武平郡

7

高凉郡

3

毗陵典农校尉

3

天门郡

3

九真郡

6

高兴郡

5

吴兴郡

9

长沙郡

9

九德郡

7

合浦北部都尉

3

会稽郡

10

衡阳郡

10

日南郡

3



东阳郡

9

湘东郡

6

九真属国

未详

临海郡

7

零陵郡

6

日南属国

1

建安郡

8

营阳郡

4



豫章郡

15

始安郡

6

鄱阳郡

9

昭陵郡


庐陵郡

9

桂阳郡

6

庐陵南部都尉

7

始兴郡

6

临川郡

10

临贺郡

6

安成郡

6



小计

140

小计

95

小计

48

小计

45

孙吴政治

孙吴士族政治

孙吴的地方政治制度是州郡制,中央政权主要受江东士族影响。这时江南已经出现了象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僮仆,而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他们早在汉朝时就已经长居江南。孙权在接掌孙策位时年方十九,孙吴国内形势还不稳定。他一方面得到外来士族的全力支持,一方面尽力争取以顾雍、陆逊为首的吴郡士族。孙家与江东名族多结成姻亲,孙氏政权因此有了可靠的基础。朝臣中有很多顾、陆、朱、张四姓的人士,就是后世所说的“吴之四姓”的望族。作为孙吴政权支柱的江东大族如吴郡的顾氏、陆氏、朱氏和张氏,武力强宗如阳羡的周氏,吴兴的沈氏,钱塘的全氏等,也不愿离开他们的势力范围过远。在孙皓统治时期,江东士族更是趋于极盛,其中的陆氏甚至发展到了”二相、五侯、将军十馀人“的地步。

孙吴的士族政治在一定程度上,与军事上的世兵制互为表里。同时代的魏人邓艾对此便评价说:“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违命。”以顾陆为首的江东士族驱使官兵,藏匿人口众多,又受到朝廷庇护。即使是当地官员也无法阻止。

孙吴中央官制

孙吴的中央官制与曹魏、蜀汉相仿。

孙吴置丞相,名义上也是百官之长,但实际权力仅管理例行政务,往往不参与重大政务的决策。

初期置六卿、永安二年(259年)完备九卿;永安五年(262年)置御史大夫分设左右。

宝鼎三年(268年),省左右御史大夫,始置三公。

孙吴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大司马(或分为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等内朝将军,这些将军外则领军,内则领政,是事实上的宰相。

东吴初置奉常,黄武四年(225年)改太常,太常置博士。东吴初置郎中令,黄龙元年(229年)改光禄勋,有三署中郎将、领三署郎,还有羽林督,绕帐督、帐下左、右部督,皆领卫兵。初置大理,后改廷尉。初置大农,后改大司农。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少府诸卿建置都与曹魏、蜀汉同。东吴在屯田各郡置典农都尉,统辖属县,职如太守。典农都尉掌管军粮,不属于大司农。这不同于曹魏制度。孙权初年设左节度,专掌军粮会计。

宫官有大长秋,设置略如曹魏制。又有太子太傅、太子少傅。

黄龙元年(229年)置左辅、右弼、辅正、翼正都尉,为太子四友。又有太子宾客及率更令、中庶子、庶子、辅义都尉、左、右部督等。

门下官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散骑侍郎等设置略与曹魏同,但地位不甚重要。

尚书分选曹、户曹、左曹、贼曹等四曹,可见东吴尚书职任较曹魏为轻。

中书监设中书令、仆射、丞、郎、令史等。

御史台设御史中丞,督军粮御史及监农御史,又置中执法,左右执法各一人。在殿中察举违法行为,也称侍御史。

武职官有领军将军;左领军、右领军;中护军、左护军、右护军;中典军、左典军、右典军。又中垒将军掌宿卫兵。有抚军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征东将军;有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平东将军。因为孙坚曾任破虏将军,孙策曾任讨逆将军,不置破虏将军、讨逆将军。

孙吴法律制度

孙吴法规主要有“科”、“令”。见于正史《三国志》记载的孙吴立法工作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黄武五年(226年)十月,陆逊上书“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孙权于是命陆逊、诸葛瑾对法律条文进行了整理。

第二次是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征讨合肥新城,命孙登留守,总理政务,孙登修订当时的法律条文,使社会秩序转好。

第三次是嘉禾六年(237年),对有关官员奔丧进行了规定,杜绝了官员随意弃官奔丧的现象。

孙权晚年对文武官吏都存着戒心,任命检举官吏校事、察战,监视文武官员,由此产生了吕壹等诬告陷害的事件。吴国末期刑法亦趋于严苛。但总的来说,孙吴在三国政权之中,是相对能够与民休息的,孙吴社会较为安定,江南经济、文化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孙吴宰辅(丞相)列表

姓名

任期

备注

孙邵(王相)

222年-225年


顾雍(丞相)

225年-243年

东汉名儒蔡邕的门生、吴郡顾氏

陆逊(丞相)

244年-245年

吴郡陆氏

步骘(丞相)

246年-248年

步皇后族人

朱据(丞相、骠骑将军)

249年-250年

吴郡朱氏

诸葛恪(太傅、丞相、大将军)

252年-253年

诸葛瑾长子

孙峻(丞相、大将军)

253年-256年

孙静曾孙

孙綝(丞相、大将军)

258年-258年

孙峻堂弟

濮阳兴(丞相)

262年-264年


陆凯(左丞相)

266年-269年

陆逊族子

万彧(右丞相)

266年-272年


许沇(丞相)

276年-279年


张悌(丞相)

279年-280年

吴国末任丞相,于晋伐吴之战力战身亡

孙吴军事

孙吴军事制度

孙吴的兵制特点有六:异族兵数量众多,兵种复杂,世兵制,世袭领兵制,屯戍活动的众多,奉邑和将领待遇的优渥。

军队编制

孙吴的部队建制分为五类,即中央兵、地方兵、诸将兵、诸王兵、准兵。其中,中央部队有羽林兵、无难兵左右部、解烦兵左右部、绕帐兵、帐下兵左右部、武卫兵、五校兵、虎骑兵、马闲兵左右部、外部兵、中军兵、营下兵、太子兵左右部、水军、敢死兵、车下虎士、武射吏、子弟兵等十八种。

孙吴的水军的战斗力远超曹魏。孙吴设置官员,监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船的规模也相当可观。由于吴军的水军的主力都在长江,因此石头城很自然地成为水军的总部。它是长江沿线最大的码头之一,经常停泊有上千艘船只。当时,中等载重量的船可以运马80匹,大船可载军士达3000人,有的船仓高达五层。

孙吴还设有山越兵、蛮兵、夷兵等少数民族部队。

武职职衔

大司马

大司马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吴国黄武七年置大司马,后又常分置左、右大司马,位在上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或者上大将军升迁而来。

上大将军

为三国时吴国所创,孙权于黄龙元年置。“上大将军”之职并非汉制,由孙权所创,其位在三公之上,高于大将军,次于大司马。

大将军

原东汉时期武官的最高官职,吴国黄龙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次于上大将军。

都督

正式职称为督军都御史,简称都督,督军。为孙吴某部队都督或地区都督。治所随战况需求更替,一般正式成立时间以周瑜占领南郡为基准算起。通常所说的的大都督则为战时督,为一场战役中的最高军事领导,担任过此职的有:陆逊、全琮、施绩。

都护

大帝特别设立荣衔,从护军衍生,最早荣获都护头衔的为孙皎。

兵役制度

孙吴的主要兵役制度与曹魏相近,均为世兵制。由于比较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一些部队原属孙吴诸将私有,即世袭领兵制。起初孙吴诸将以私兵随孙策征战,孙吴屡以国家佃客赐给功臣,功臣往往拥有多至于数县的俸邑。各将领所领军队算是部曲,军队除了服从中央指挥参与战役,但还要为其将领提供其它耕种杂役等。在将领死后军队须继续听令将领儿子或兄弟等继承者。世袭领兵制曾是吴国的重要支柱,后孙权加强集权,世袭领兵制逐渐消亡。

军队规模

孙策起兵时,仅有几百名士兵,后来得到父亲的旧部一千多人。孙策在攻打刘繇的前后,军队规模不断扩大,击破刘繇时已经有几万军队。到孙策死时,孙吴的军队数量应不下于十万。据史书记载,孙吴强盛时,军队人数大概有三十万,降晋时大约也有二十三万,其中少数民族兵员众多,南蛮、交州夷等族士兵不下十六万,而山越在其中就至少占了十万之众。

孙吴战争

曹魏

公元208年(汉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曹操领兵南下,孙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曹操大败。

公元213年(汉建安十八年)濡须之战,曹操伐吴,孙权与曹操于濡须口对峙。

公元215年(汉建安二十年)逍遥津之战,孙权亲自率领的十万大军围攻合肥,魏将张辽等大破孙权。

公元222年(黄武元年),曹丕第一次伐吴,兵分三路,围攻朱然所守的江陵,不克而还。

公元224年(黄武三年),曹丕第二次伐吴。

公元225年(黄武四年),曹丕第三次伐吴。

公元226年(黄武五年),孙权攻江夏不克,被魏将文聘击败。

公元228年(黄武七年),石亭之战,曹休率领步骑兵十万伐吴,陆逊于石亭大败曹休。

公元233年(嘉禾二年),吴将全琮攻六安。

公元234年(嘉禾三年),孙权征合肥,围魏将满宠于合肥新城,吴将孙韶、张承等攻广陵、淮阳。

公元241年(赤乌四年),吴将全琮、诸葛恪、朱然等攻淮南等地,全琮与魏将王凌在芍陂决战。

公元246年(赤乌九年),吴将朱然攻柤中。

公元250年(赤乌十三年),魏将王昶、王基攻打南郡、西陵,吴将戴烈、陆凯相拒。

公元252年(建兴元年)东兴之战,魏将诸葛诞、胡遵、王昶等攻东兴、南郡、武昌,诸葛恪大破魏军。

公元253年(建兴二年),诸葛恪伐魏,因为疾疫而大败,退军。

公元255年(五凤二年),魏将毌丘俭、文钦率军西入,不久叛魏降吴,吴将留赞被魏将蒋班击败。

公元257年(太平二年),魏将诸葛诞叛魏降吴,吴使文钦、唐咨、朱异等救援,诸葛诞杀文钦,不久城破被杀。

公元263年(永安六年),吴将丁奉攻寿春。魏灭蜀之战时,丁封等率军支援。

蜀汉

公元215年(汉建安二十年),吕蒙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湘水之盟后归还零陵郡。

公元219年(汉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取荆州,关羽覆亡。

公元222年(黄武元年)夷陵之战,刘备伐吴。陆逊率军应战,于夷陵一带大败蜀军。

西晋

公元268年(宝鼎三年),孙皓命丁奉、诸葛靓攻合肥。丁奉设计离间晋将石苞,石苞从前线被调回。十月,吴将施绩、万彧分别攻江夏、襄阳;晋荆州刺史胡烈击败万彧。吴将顾容等攻郁林,晋将毛炅大破之。

公元269年(建衡元年),吴将丁奉进攻西晋谷阳,一无所获。吴将李勖部进攻交趾,道路不利而还。

公元270年(建衡二年),吴将丁奉进攻涡口,被晋将牵弘击退。

公元271年(建衡三年),吴将虞汜、陶璜、薛珝成功攻克交趾,擒杀西晋所设置长官,平定交州叛乱。

公元272年(凤凰元年)西陵之战,吴西陵督步阐叛吴降晋,陆抗率左奕、吾彦等前往讨伐,收复西陵。

公元273年(凤凰二年),吴将薛莹、鲁淑率军十万,分别攻击弋阳、新息,被晋将王浑击退。

公元274年(凤凰三年),吴将孙遵、李承攻击江夏,被晋江夏太守嵇喜击退。晋将陈骞率军攻打枳里,擒获吴将庄祜。

公元277年(天纪元年),吴将孙慎进入江夏、汝南,掠夺一千多户人口以后离开。

公元280年(太康五年),晋将杜预、王睿进攻东吴,东吴灭亡。

孙吴经济

尽管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人重视对江南的开拓,但真正意义上第一个振兴江南经济的,毫无疑问地是孙吴,孙吴直到灭亡时还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也是后来的东晋和南朝选择在三吴地区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吴的经济活动为后来经济重心的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孙吴农业

屯田

孙权很重视农业的生产。大约在汉建安七年至建安八年间,孙权开始推行屯田。孙吴的屯田分为军屯、民屯两种,采用军中编制,设置典农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职管理屯田事务。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种田,免除服役。

226年(黄武五年),孙权还采纳陆逊的建议,扩大屯田面积,并将自己驾车的牛由八头减为四头,用于耕地。他还身为士卒先,亲自耕田,“与众均等其劳”,这些作为大大鼓励了士农的情绪。

在今浙江境内开辟有海昌、上虞、新安等屯田区;在湖滩大规模开垦土地,建立了毗陵、湖熟、溧阳、江乘、于湖、赭圻等屯田区;用南迁人口建造了金宝圩;在长江中游建立了浔阳、阳新、武昌、陆口、江陵、长沙沤口等10余处屯田区。这些措施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数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则有男女数万口。孙吴屯田的规模可观,且多用牛耕,耕作技术也较先进。

水利

吴大帝孙权时期,疏凿长广溪;在句容修筑赤山塘水利;在建业凿东渠,与城北潮沟相通,用以引导江潮,附近凿娄湖灌溉农田;在乌程建有皋塘、孙塘等水利工程。筑东兴堤,以遏巢湖水。

吴景帝孙休时期,从吴兴城北到长兴修筑太湖长堤几十里,防止湖水泛滥淹没农田。在江北的皖城凿石通水,灌溉稻田。在长江中游地区,引长江支流富水、巴水、澧水支流涔水灌溉农田。

破岗渎,孙吴迁都建业时,为避长江风涛之险,加强首都与主要经济区太湖流域的联系,于245年(赤乌八年)发屯田将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以通吴会舰船,号破岗渎。这条运河起自句容小其,横越高阜,东通云阳西城,与原丹徒水道衔接;西连淮水,直抵建业城下,沿途修建十四埭用以蓄水。

丹徒水道,今江苏镇江至丹阳间的运河。秦朝始凿,初无闸坝设施,地势高仰,河水易于走泄,航行不便。孙吴末年修治丹徒至云阳水道,因杜野和小辛间“皆斩绝陵袭,功力艰辛”而罢。

孙吴手工业

造船业

孙吴时期,孙休曾在建安郡侯官(今福州)设典船校尉,又称曲郍都尉、曲那都尉,负责率领刑徒造船。。其战船有的上下五层,有的还能容纳士兵三千人。

黄武五年(226年),孙权曾在武昌建造船舰,取名「长安」,是可乘坐三千人的大型船舰。

青瓷业

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三国时期,青瓷器在产量、种类和质量上都比东汉时期有明显提高。

吴国时,青瓷器主要产地包括如今浙江宁波、绍兴、温州及金华等地区,其原料为一种含石英、高岭、绢云母类型的伟晶花岗石风化后的岩石矿,风化程度高,含有较多的高岭石矿物。这种瓷土含铁量较高,是烧造青瓷器的理想原料,与石灰石配制而成的石灰釉,光泽好,透明度高。

铜铁冶铸业

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武昌和会稽是孙吴的两个手工业中心。武昌的铜铁器和刀剑大量地运到建业来供应王公贵族们使用。

孙吴的青铜镜制造业最为发达,这得益于中国东南部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从东汉中期起,会稽郡(相当于今浙江东部)就成为了青铜镜制作的中心。

纺织业

纺织业以葛布、越布最为精致,其柔软程度甚至超过罗纨。孙吴还盛产“八蚕之锦”;孙吴宫廷内的织络作坊拥有上千的生产者。这些都说明江南的丝织业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孙吴税负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孙权多次宽赋息调,夺取荆州后,“尽除荆州民租税”,并下令诸将要居安思危,加强武备,崇尚节俭,226年(黄武五年),下令说:“军兴日久,民离农畔,父子夫妇不能相恤,孤甚愍之。今魏人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其后,于231年(黄龙三年)正月下诏:“兵久不辍,民困于役,岁或不登。”要求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并不要再征租赋,又于240年(赤乌三年)正月下令禁止“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以保证春耕正常进行。

孙吴商业

货币

孙吴曾大量铸造大钱,236年,开始铸造“大泉五百”大钱;238年,铸造“大泉当千”大钱。此后又铸造“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

“大泉五百”、大泉当千”较为常见。筹文不作钱而作“泉”,与史文为少异。

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不见于正史,鲜有记载,铸造时间较大泉当千要晚。大泉二千虽然罕见,但在广东、浙江有文物出土;大泉五千却十分罕见,存世极少。铸于三嗣主时期。在孙吴之前,新朝王莽首铸大钱,吴的大钱与王莽铸造的大钱“大泉五十”应为一脉相承。孙吴大量铸大钱导致通货膨胀程度严重。

铸大泉五百之前,已有“铸铜”的记载,所以早在东汉末吴地已经开始铸造货币。因此,孙吴可能于铸行大泉五百之前,有铸造五株或“大泉五十”之举。

孙吴人口

汉代长江以南的大城市只有吴、山阴等少数几个,这时增加了建业和武昌两座大城。吴、会稽、山阴、江陵和夏口等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东吴大力招抚北方南来的人民,以及强制原来住在皖、赣、浙、闽山区的山越人民出山务农和当兵,再加上60年来没有经过大的战争破坏,人口增殖很快,耕地开辟较多。到吴亡时,孙吴在籍人口有2562000人,其中户数五十三万、官吏三万二千、士兵二十三万、后宫五千余人、民口二百三十万,学者考虑未纳入户口统计的屯户、军户、吏户、隐户以及被世家门阀荫庇的部曲、佃客等人群,认为有550万人以上。

孙吴文化

孙吴宗教

佛教

建业是三国时期的佛教重镇,孙吴的佛教中心。从实际考古材料看,三国时出现了有年代证据的鎏金铜像和陶瓷佛像。佛教造像特别集中在陶瓷谷仓罐和铜镜图纹上,而且都分布在吴境之地。

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战事频仍,而江南区域则相对安定。因此,为避战乱,大批佛教信徒和僧人也随着北方移民移居江南。三国时期,高僧支谦、康僧会先后来到孙吴,受到吴大帝孙权的推重。孙权为康僧会建造了建初寺。建初寺亦称佛陀里,为中国历史上江东地区的第一座佛寺,对孙吴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佛教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吴末帝孙皓时,曾设定法令要求废止不合礼制的祭祀,并打算毁掉佛寺。最终康僧会劝说孙皓改变意图,孙皓大力弘扬佛教,修缮寺庙,并要求宗室信奉佛教。在孙皓推动下,孙吴佛教得以进一步发展。

支谦,字恭明,月氏人。汉灵帝时来华。深通梵典,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之称。汉献帝末年,逃避兵火来到江南,从事译经工作。支谦得到孙权的支持,并被任命为博士,辅佐太子,足以说明孙吴对佛教的重视。支谦翻译了大量经卷,如《大明度无极经》《维摩经》《大般泥洹经》《瑞应本起经》《微密持经》等约30部,其译“辞旨文雅,曲得圣义”,得以“遍行于世”。其译经对后来诸多道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康僧会,康居人,世居天竺。赤乌十年(247年)到达建业,传播佛教,并携来佛画,吴画家曹不兴曾加以模写。先后译有《六度集经》等。宋代编成的“二十四孝”中“郯子乳鹿奉母”故事就是从《六度集经》中《睒道士本生》和西晋圣坚所译的《佛说睒子经》里的内容等演化过来的。康僧会提出了“儒佛同一”观,并以佛教的“仁道”附会孟子的“仁政”,把“仁”视为佛的最高境界。康僧会重禅法,对江南禅学的形成影响深远。

道教

汉末以来,先后传入江东的有属于太平道支派的于君道,属于五斗米道支派的李家道等。据葛洪描述,“又诸妖道百余种,皆煞生血食,独有李家道无为为小差。”反映了当时道教支派林立的杂乱状况。

孙策曾因惑众而杀死方士于吉,而孙权则信仰道术,与诸多方术人交往甚密。主要人物为吴范、刘惇、赵达、姚光、介象等人。而被后世尊为道教天师的葛玄也与孙权有过交往。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研究历数,知晓气候;刘惇,字子仁,平原人,知晓天文、懂得占卜,有“神明”之称;赵达,河南人,研究九宫算数用于预测,深得奥妙。以上三人均善于推测、计算,凡是遇到各种征兆,三人都能准确推算变化,并参与军政活动,在当时受到人们的赞誉。

孙吴书法

孙吴的书法文化繁荣,书家层出不穷。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皇象。

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孙吴书法家。工书,尤善章草、八分书,著有《论草书》,代表作有《急就章》、《文武将队帖》、《天发神谶碑》等。

孙吴的皇帝中,孙权、孙休、孙皓等均在书法史中保有一席之地。孙权与孙皓在唐代张怀瓘的《书估》中被列入第三等,与谢安、王导同列,明代杨慎《法贴神品目》载有吴大帝黄武二年刻字,在杭州粟山;孙权擅长善行书、草书。孙休也擅长书法;孙皓擅长行书、隶书、小篆和飞白,其书法被庾肩吾评价为“体裁绵密“。

孙吴擅长书法者还有张昭、贺邵、苏建、朱育、诸葛融、沈友、张弘等。

孙吴的著名碑刻主要有《天发神谶碑》、《葛府君碑》、《禅国山碑》、《谷朗碑》,被称为“吴碑四种”。

孙吴绘画

孙吴的著名画家有曹不兴、赵夫人等。

曹不兴是文献记载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画家。他擅长写生与绘佛画,被誉为“佛画之祖”,著名作品有《维摩诘图》、《释迦牟尼说法图》等。

赵夫人,是孙吴方士赵达之妹,善于书法绘画,成就颇高。根据《拾遗记》记载,赵夫人曾将自己所画的地形图交给了孙权,而且还在方帛上绣上五岳列国地形图。赵夫人的绘画实开后世山水画之首,在当时影响也很大,被人们誉为“机绝”“针绝”“丝绝”,并称“吴之三绝”。

孙吴建筑

长江以南许多著名建筑始建于孙吴时期,最早多用于军事及宗教用途。

“江南三大名楼”中的黄鹤楼及岳阳楼系孙吴时期所造。黄鹤楼始建于223年(黄武二年)。根据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性建筑。

岳阳楼则始建于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鲁肃的“阅军楼”,东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

南京的著名六朝遗迹石头城全长约3000米,211年(汉建安十六年),孙权迁徙治所到秣陵(今江苏南京),第二年,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

孙吴文史

经济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促进了江南文化的提高,在孙吴涌现了一大批知名的经学家和文史之士,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虞翻、陆绩、张纮、薛综、胡综、华覈、韦昭。虞翻长于经学,尤其以研究《易》的成就最高。陆绩博学多闻,是孙吴著名学者。张纮是孙吴名臣,其文才受到“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的盛赞。薛综是江东名儒,居孙权太子师傅之位。胡综擅长辞赋,孙权接手江东后的很多诰文、策封任命文书和致邻国的书函都是出自胡综之手。华覈则是孙吴末年政论家。赵姬,是孙吴宫廷女官,作刘向《列女传》数十万字注解,与战国晋国的綦毋邃,东汉时期的班昭,马融并称。

258年(永安元年),孙休诏立五经博士,创立国立学校,韦昭担任首任祭酒。韦昭长于史学,著有《吴书》55卷等。韦昭的《吴书》成为晋代陈寿写作《三国志·吴书》的主要史料依据之一,此外他还长于训诂学,著有《汉书音义》、《国语注》、《官职训》、《三吴郡国志》等。

孙吴民族

孙吴山越

山越是东汉时期的人们对分布在中国东南山区武装集团的泛称谓。《三国志》有大量关于山越的记载。从族源上看,山越有秦汉时期的东瓯、闽越、于越以及其他百越部落有着很深关系的族群,也有各地占山为王的山贼,成分复杂。山越一词实际上往往被孙吴用来泛称境内不服从孙吴统治的割据势力,如严白虎,祖朗,太史慈等,实际多数山越与普通汉族界限模糊,也不属于一个统一的族群。

据《三国志》的相关记载统计,当时孙吴所属的丹阳郡、会稽郡、新都郡、建安郡、吴兴郡、东阳郡、豫章郡、鄱阳郡、庐陵郡、长沙郡 以及魏国所属的庐江郡均有山越居住。其范同东及于海,西达湘水,北抵长江,南至南岭。

山越无论存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孙吴与山越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也一直贯穿于吴国始终,并影响和牵制了孙吴对魏、蜀的军事、外交战略。因此,孙吴的敌对势力也必然利用山越的力量对其进行牵制 。孙吴屡次兵征伐山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这就是掠夺和招抚山越人口,以补充兵源 、户口 ,以及让他们充当部曲、佃客和奴婢,所谓“强者为兵,羸者补户 ”。所以每次出兵镇山越之后,几乎都会掳掠大量的人口补充其军队。

孙权从公元200年(汉建安五年)开始向山越用兵,一直到公元237年(嘉禾六年),前后达三十八年之久,才基本上平息了山越人此起彼伏的反抗浪潮。

孙吴山夷

山夷人分布在夷洲。230年(黄龙二年)正月,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战士数万人寻找夷洲及亶洲,卫温、诸葛直历经艰辛,终于到达夷洲。由于亶洲绝远,没法到达,只到了夷洲,并俘数千人而还。孙吴有可能在夷洲等地驻扎军队,并行使权力。

夷洲在临海郡东南二千里处,常年无雪,草木茂盛,四面是山和溪,山夷人都髡发穿耳,但妇女不穿耳。土地肥沃,可以种植五谷,多鱼肉。有犬类,犬尾短得像麇尾的样子。山夷人男女老少共同共在大床上卧息,互不相避。地产有铜铁,只用鹿角做矛以用于战争,磨青石做弓矢。生鱼和肉一起贮存在大瓦器中,用盐卤,数月后食用,以此为佳肴。据考证,夷洲即台湾。

孙吴五溪夷

五溪夷又称武陵蛮、五溪蛮、武陵五溪夷。分布在荆州武陵郡一带,多次反抗孙吴的统治。

早在东汉建安末年,武陵蛮便发动过叛乱,被武陵太守黄盖平定;夷陵之战时,武陵蛮夷一度响应刘备;孙权时,武陵蛮叛吴,孙权令潘濬会同吕岱、吕范、施绩等督军五万人平定叛乱;魏灭蜀后不久,魏武陵太守郭纯引诱其首领发动叛乱,后被吴将钟离牧平定。

孙吴俚人

在岭南地区还有俚人,又称蛮里、里人、交州夷。俚人之名始见于西汉时期,公元36年(汉建武十二年),九真俚人张游,率部众归附东汉朝廷,被封为“归汉里君”。

孙吴时期,俚人分布范围为孙吴广州、交州之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郡。俚人往往以村聚居,各村设有长师,没有郡县之分,占据山间险要之地,不修建城池。

孙吴外交

孙吴曹魏

孙吴在正式建国之前,曾接受曹丕的“吴王”封爵,在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孙吴先后派往曹魏的使臣众多,史籍有明确记载的就有有冯熙、赵咨、沈珩等。在223年后特别是建国后,吴魏关系虽宣告破裂,但仍然在一定限度内保持着外交。在商务上仍保持有往来,大帝曾许可以珠宝交换马匹的交易

孙吴蜀汉

208年(汉建安十三年),诸葛亮向刘备请命出使江东,与孙权达成共识,共同抗曹。刘备势力与孙权势力自第一次联盟从此形成,随后孙刘联军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随后孙权与刘备开始建立起同盟的关系。但不久后,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孙刘联盟一度恶化。孙权先是夺取刘备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驻扎荆州的刘备大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孙权再次出兵袭击荆州,擒杀关羽。荆州归吴,孙刘联盟破裂。

夷陵之战后不久,孙权为了抗魏,主动使太中大夫郑泉交好刘备,吴蜀关系得到缓和。蜀汉也遣邓芝出使孙吴,吴蜀恢复同盟。此后吴蜀关系一直很稳定,互有使臣来往。

229年(黄龙元年),孙权称帝,蜀汉卫尉陈震前往武昌祝贺孙权登基。陈震此次出使孙吴,说明蜀汉承认了并尊二帝的局面,后又共同提出共分天下的观点。陈震出使吴国,标志着吴蜀同盟已根深蒂固,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吴国派往蜀汉的使者有张温、严畯等,诸葛瑾等人为吴蜀同盟作出很大的努力。两国的友好关系持续了有四十多年,直到蜀汉灭亡。蜀汉先后派往吴国巩固联盟关系的使者有邓芝、阴化、丁厷、费祎、陈震、宗预、董厥等人。

孙吴西晋

西晋代魏后,266年、吴国曾派弘璆、纪陟出使西晋。但不久之后,吴国认为西晋新平蜀汉无暇自顾,于是与西晋断绝关系,此后两国以战事为主。

孙吴辽东

汉末三国时期,辽东一带曾为公孙氏所割据。孙氏亦崛起于江左,其后建立孙吴政权。

辽东与吴国横隔着一个强大的敌对政权——曹魏,孙权曾频繁越过魏,渡海与公孙氏政权交往,同时又带动了与其近邻高句丽的交往。

孙吴东南亚

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积极派人与徼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诸国建立友好关系,以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外交关系。

孙吴科学

孙吴地理

在地理方面,孙吴的学者严畯曾写过《潮水论》。这是现所知最早的一篇潮汐学专著,是我国气象学与海洋学的开端。三国末期孙吴将领沈莹著述的《临海水土志》,记载了台湾原住民山夷与大陆百越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渊源关系;并从地理方位、气候和地形,以及居民的生产习俗等方面,记述了台湾岛的自然环境及高山族的社会生活发展情况。这一著作对当时的台湾人民的生活有详细的描写,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

孙吴天文

在天文历法方面,孙吴科学家对天体的探讨十分活跃,孙吴的天文学家王蕃以浑天论名于当世,提高了测定黄赤交角的精确性;陈卓把源自战国时代的天文学家石申、甘德、巫咸等三家学派所著星图命名的恒星,加以综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全天星官系统。他以二十八宿为基础,再将石、甘、巫咸三派天文学家所定的星官,并同在一起,去重复,存不同,绘成全天星图,构建了一个全天星官系统。陈卓的全天星官系统一直沿用到近代。他的这一标准一直是后世天文学者制作星图和浑象的重要依据,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孙吴数学

在数学上,汉末三国时期天文、历法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在孙吴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数学家,取得了数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成果。其中以赵爽的《周髀算经注》最为著名。赵爽是第一个对《周髀算经》进行认真而全面研究的学者。他的研究分为:解释文字,推演数学理论,补图等三个方面,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弦图”证明勾股定理。二是对“出入相补原理”的运用。他在“勾股圆方图”书中采用“弦图”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这一方法比外国同类方法早约一千年;在研究二次方程得出的结论,与“韦达方程”类似,但比韦达早了一千三百多年。孙吴学者阚泽对圆周率也很有研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就是借鉴了他的成果。

孙吴家世

孙吴开国皇帝孙权父系是妫姓陈氏的后代,孙武孙膑的后人,祖上有确切的世系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当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后来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阀父之子满,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周王并对满赐以妫姓,称为陈胡公,当了陈国的第一代君主。

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授,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厉公之子陈完,因内乱不得立,而奔往齐国。因田陈同音,陈完后又称田完,田完在齐国积极活动,至四世孙田桓子(田无宇)已官为“上大夫”。其子田书于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孙书(田书)是著名战略家孙武的祖父,周元王时,孙武的长孙孙明又被封为富春侯,成为孙氏宗族的起源。

有关孙权的母系,据《江阴吴统宗源流考》,其母吴夫人(孙坚之妻)是春秋时期吴国第一位国王寿梦第四子季札的直系后代。即姬姓寿氏的后代。

孙吴封爵

储君:

孙登:太子-241年

孙和:太子-242年、250年废庶人,同年复封南阳王

孙亮:太子-250年、256年废会稽王、260年降侯官侯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