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亚细亚号特快列车(日语:あじあ号),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所属的著名列车。1934年至1943年运营于南满铁路新京至大连区间,1935年9月1日运营区间向北延伸至哈尔滨。
详情介绍
亚细亚号特快列车(日语:あじあ号),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所属的著名列车。1934年至1943年运营于南满铁路新京至大连区间,1935年9月1日运营区间向北延伸至哈尔滨。
- 中文名
- 亚细亚号
- 外文名
- あじあ
- 建造年代
- 昭和9年
亚细亚号列车列车介绍
满铁将亚细亚号定为“特急”快车。亚细亚号舒适快捷,为了抵御满洲地区的大陆性天气而采用密闭式双层车窗,全列车配备美国开利公司(Carrier Corporation)制造的空调装置,以及电动按钮控制的可调节自动式座椅。列车编组为6节车厢,机车之后为行李车、两节三等车厢(定员88人)、餐车、一节二等车厢(定员68人)和一节流线型头等展望车(尾车,定员48人)。亚细亚号一共制造了24节车厢,编为4列,1935年又生产了2节头等车厢。1934年3月1日,亚细亚号首次运行,创造了以7个半小时跑完新京到大连全程701.4公里的纪录,途中停车只有大石桥、鞍山、奉天、四平4个车站。亚细亚号常态运营为共有的两组列车,每日上午由新京和大连对开,完成大连至新京间的运行,所需时间为8小时30分(中途不停车),平均运营速度为每小时85公里。1935年9月,亚细亚号的运营区间延长至哈尔滨。
牵引亚细亚号的太平洋7型机车(当时也叫“パシナ”【pashina】型)是当时世界上时速最高的蒸汽机车之一,车头外部呈流线型,动轮直径达两米,可装载37吨水和12吨煤炭,由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车辆厂制造9台,由大连沙河口满铁车辆厂组装3台,全部在满洲国服役。机车的最高测试时速为130公里,远远领先于最高时速95公里的日本铁道省的机车。由于太平洋战争局势恶化,亚细亚号于1943年2月停止运行。一列车厢在苏军占领中国东北时被运往苏联,另一组列车留在中国,其他车厢下落不明。亚细亚号的牵引机车(现称SL-7,即胜利7型)现存2台:751号、757号,现被沈阳铁路陈列馆收藏。亚细亚号展望车(GW95000)解放后作为公务车使用,90年代报废于黑河机务段内。2016年哈尔滨铁路局对其进行大修,恢复历史原貌陈列于哈尔滨铁路局红色教育基地内,以示后人。
亚细亚号餐车(TZ97197) 2016年大修后陈列于哈尔滨中东铁路博物馆室外展厅。
亚细亚号列车使用情况
1934年11月1日,日本政府在东北殖民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将“亚细亚”号“超特级”快车投入运行。“亚细亚”号往返于大连和长春,全程701.4公里,用时仅约8小时30分钟,平均时速82.5公里,最高运营速度可达130公里/小时。
1935年9月,该列车的运营区间向北延伸至哈尔滨,全程运行时间增加至13个小时左右。
1943年2月, “亚细亚”号列车终止运行,机车和车厢被改为普通列车使用。1945年,一部分客车车厢被运往前苏联,残留下来的机车和客车被中国接收。后来“亚细亚”号现存的牵引机车和车厢,都在博物馆或铁路部门展出,还有些车厢已经下落不明。
亚细亚号列车时刻表
下行 | 站名 | 上行 | ||
到达时间 | 发车时间 | 到达时间 | 发车时间 | |
— | 8:55 | 大连 | 22:05 | — |
— | — | 普兰店 | 21:08 | — |
11:45 | 11:50 | 大石桥 | 19:08 | 19:13 |
12:37 | — | 鞍山 | 18:21 | — |
13:44 | 13:50 | 奉天 (今沈阳) | 17:09 | 17:15 |
15:57 | 16:01 | 四平街 (今四平) | 15:00 | 15:04 |
17:20 | 17:30 | 新京 (今长春) | 13:30 | 13:40 |
18:47 | — | 德惠 | 12:14 | — |
20:39 | — | 双城堡 | 10:23 | — |
21:30 | — | 哈尔滨 | — | 9:00 |
亚细亚号列车主要参数
车轮配置: 4-6-2(2C1)
饱合过热别: 过热式动轮直径: 2,000 毫米汽缸直径: 610 毫米行程: 710 毫米锅炉使用压力(实用汽压):15.5kg/cm²炉箆面积: 6.25m²运转整备重量(机车):119.20t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