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什么是吉安县第二中学

网友 2023-09-07 11:57 · 头闻号教育培训

最佳答案:

吉安县二中的前身是吉安县敦厚镇中学,创建于1982年,当时是一所初级中学,1991年扩建成完全中学,更名为吉安县敦厚中学。2001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西省重点建设学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吉安市重点中学”,2004年完成了初中部剥离工作,同年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吉安县第二中学”。

详情介绍

吉安县二中的前身是吉安县敦厚镇中学,创建于1982年,当时是一所初级中学,1991年扩建成完全中学,更名为吉安县敦厚中学。2001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西省重点建设学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吉安市重点中学”,2004年完成了初中部剥离工作,同年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吉安县第二中学”。

中文名
吉安县第二中学
外文名
Ji county second middle school
简称
县二中
创办时间
1982年
办学性质
县属公办高中
校训
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主要奖项
江西省重点中学
现任校长
黄恒春
所属地区
中国江西吉安
前身
吉安县敦厚镇中学

吉安县第二中学学校简介

吉安县二中坐落在县城美丽的君山湖畔,毗邻宽阔笔直的君山大道,交通便利,环境幽雅,人杰地灵,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之所。

学校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学宗旨,以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确立了“关注尖子生,重视普通生,促进潜能生”的“三生”教育理念,始终不渝走“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的办学历史虽然还不

算长,但形成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四要”办学特色——德育为首要,教学为重要,管理为必要,体艺为需要。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政工处、团委、年级组、班集体构成了“三层四线”德育工作网络。始终贯穿“人人讲德育,岁岁有主题”的德育思路,根据不同形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文明礼仪、自强不息理想、诚信、感恩教育;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课余活动,寓教于乐;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利用一报(《吉安县二中校报》)、一站(“校园之声”广播站)、一社(《君山文学社》)、一栏(文化长廊宣传栏)、一晨(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党总支坚持开展“抓党建,促治校”活动,不断培养教师的“五种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忠于职守的负责精神。

为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充分发挥学校体艺优势,扩大学校影响,学校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用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维护和体育器材设备添置,先后制定了《吉安县第二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发展规划》、《体育教师考评制度》等10余种制度,成立了竞技体训队、高考体训队、舞蹈队、器乐队等体艺小组,实行管理“三负责”、训练“四确定”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体艺潜能。

吉安县第二中学学校领导

校长、党支部书记:黄恒春

副校长:彭洪涛

副校长:郭圣烽

副校长:欧阳群昌

校长助理:肖建军

党支部副书记:万子厚 李志勇

吉安县第二中学历任领导

吉安县二中(原敦厚中学)历任校长、副校长一览表

任期

校长党支部书记

副校长

党支部副书记

备注

1981.9--1989.8

周仁厚



初中部

1989.9--1991.8

戴庆祥



初中部

1991.9--1993.8

叶华生

戴庆祥

王秋松


开始办高中

1993.9--1995.8

戴庆祥

傅新民

邹统均



1995.9--2001.9

曾宪峰

许灿明

肖礼庆

邹统均

刘展云

2001.3肖礼庆调出

1999.3刘展云任副书记

2001.9--2002.9

曾宪峰

许灿明

李志勇

彭洪涛

邹统均

2001.3--2002.1许灿明

主持学校工作

2002.10--2006.8

许灿明

李志勇

彭洪涛

曾其智

刘全英


2005年刘全英调出

2006.9

许灿明

彭洪涛

郭圣烽

李志勇


2007.9

许灿明

彭洪涛

郭圣烽

欧阳群昌

李志勇


2014.8

龙必羌

彭洪涛

郭圣烽

欧阳群昌

李志勇

2014许灿明调出

2018.8

黄恒春

彭洪涛

郭胜烽

欧阳群昌

万子厚


吉安县第二中学质量立校

“以质量立校”是学校的奋斗目标和执着追求。举全校之力,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学校以常规教学为主线,以研、课改为突破口,落实“一年级打基础,二年级防分化,三年级抓提高”的教育教学规律。抓紧常规教育学中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检测“五环节”,向45分钟要质量。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成立了奥赛辅导小组、培优治拐指导小组、学生社会调查兴趣小组等10余个小组,开展了丰富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强调全体教师牢固树立“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发挥备课组、教研组集体才智;在全校师生中倡导五种风气:严谨的教学风气、自觉的学习风气、诚信的考试风气、躬行的实验风气、浓郁的著述风气。

十多年来,学校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了一套科学实验、民主、务实的管理体系。从管理中提升学校品位,从管理中提高学校的质量和效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校管理方略。一是管理制度化。“依法治校,制度管理”,学校先后建立和完善了30余项管理制度。二是管理民主化。坚持每年一次教代会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坚持每月一次教工民主生活会,采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坚持校务公开,接受民主监督。三是管理社会化。学校与当地派出所建立了治安联防制度,聘请公检法部门到校举办法制报告会,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广泛听取家长、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校教育工作网络。

吉安县第二中学成长历程

烽火岁月

吉安县第二中学创办于改革开放初期,是一所年轻而充满朝气的新兴学校,今天我们回顾她的历史,既是为了缅怀在这一片热土上洒下青春和汗水的人们,更是为了激励和鞭策今天仍在这块土地上工作和学习的人们。

初创时期

吉安县第二中学原名吉安县敦厚镇初级中学,坐落在吉安县城的君山湖畔,创办于1981年的夏天,开学时招收了二个班的敦厚镇初一新生,没有教室就借用了马埠小学的(今文山学校院内)两个教室开学,没有办公场所,就借了马埠村民的民房办公,1981年9月第一任校长周仁厚同志到任,在敦厚镇政府的支持下,与厚丰村委、连山村委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站在今天校园内第一教学楼后面的山顶上指出了今天校园的大致范围,当年秋天县财政局拨出2万元经费在今天的校园内兴建教学楼和教工宿舍各一幢,82年9月学校搬入新校园开学,学生没有宿舍就借用了一幢当年知青点的一幢红砖房住宿,规模逐渐发展到一个年级三个班的办学规模。

发展阶段

1991年3月根据县政府关于兴办吉安县敦厚中学的会议纪要,同年9月吉安县固江中学高中部与敦厚镇初中合并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更名为“吉安县敦厚中学”,当年秋季开学招收了来自全县各地的三个班高一新生,学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96年高一年级开始面向全县招收了6个班的新生,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校园建设进入快车道,实验楼、第一、第二、第四学生公寓等建筑均是这一时期完工交付使用的。

走向辉煌

2002年秋季根据上级高中扩大招生的要求,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高一招生达到24个的规模,编成20个教学班,2005年全校发展到60多个教学班,学生3600余人,教职工230余人,其中特高级教师60多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精良。

学校占地面积123998.5m2,建筑面积36394.65 m2,学校三区分开,布局合理,环境幽雅,风景秀美。系“江西省重点建设学校” 、“江西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学校”、“江西省重点中学”。

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教学水平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成为红土地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吉安县第二中学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200余亩,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四栋造型新颖的教学大楼,教室宽敞明亮,装备了清晰的实物投影仪,快捷方便的教学闭路电教系统;拥有一幢装备先进的科技大楼,设有学生电脑房3个、电子阅览室1个、语音室1个,多媒体阶梯教室1个,学术报告厅1个;一幢有15万册藏书量的图书馆;1幢理化生实验楼;4幢可供3000学生住宿的学生公寓;2幢学生食堂;拥有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足球场各1个,篮球场6个,乒乓球台10个,占地30亩的标准化运动场,曾承办吉安市首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运动会。

吉安县第二中学办学成果

学校本着“一心一意抓教育,千方百计求发展”的办学思路,严格教育管理,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教研教改氛围浓厚,有多个已立项的国家、省、市级课题,还有一批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在省市优质课比赛中,也取得好成绩,先后有7人获省市级奖,在学科竞赛中,先后有十多位同学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高考成绩骄人,上线率,录取率稳步提高,在市重点高中名列前茅,作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连续三年获全省传统项目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文艺汇演多次获省、市团体总分第一名,多个单项节目获省、市级奖,春风化雨,德育为先,我校学生素质显著提高,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获得省、市、县优秀“三好学生”“优秀班干”“优秀团干”称号。具体获奖如下:

内容

序号

获奖名称

获奖人或辅导教师

优质课

1、

2、

3、

4、

5、

6、

7、

江西省语文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

吉安市数学优质课获一等奖

吉安市化学优质课获一等奖

吉安市数学优质课获三等奖

吉安市英语优质课获三等奖

吉安市生物优质课获一等奖

吉安市化学优质课获三等奖

彭庆伟

曾广述

曾小云

郭飞

蒋先玉

黄华萍

肖细毛

学科竞赛

1、

2、

3、

4、

5、

1994年全国高中化物理竞赛孙文章获二等奖

1997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龚姬华获二等奖

1997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刘清财获二等奖

2003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肖昭竞获二等奖

2003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周足妹获二等奖

裴卓烈

欧群昌

肖细毛

欧群昌

欧群昌

内容

序号

获奖名称

获奖人或辅导教师

各种综合荣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

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江西省绿化先进单位

吉安市德育示范学校

吉安市高考优秀考点

江西省青少年学生辉煌五十年跨进“新世纪”

读书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学校

吉安市标准化考点

全国教育统一考试规范化管理一级考点

吉安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全国青少年“中华正气”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

全国青少年“做新世纪主人”读书活动组织奖

全国青少年“强国路二十年”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

吉安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先进单位


课题立项

1、

2、

3、

4、

5、

6、

7、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部课题《多种教学媒体在中学艺术欣赏教学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课题《信息技术与高三数学复习研究性学习渗透整合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报刊英语阅读辅助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数学高才生与数学普通生的学习效率比较研究》

省级课题《自立式语文教学研究》

市级课题《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市级课题《课堂教学与智能的促进研究》

罗亨滨

朱晓明

肖圣明

彭春花

彭洪涛

肖圣明

罗春泉

曾广述

刘润生

吉安县第二中学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学班级60个,在校学生3600余人。现有教职工228人,其中专任教师199人,研究生学历29人,本科学历178人,学历达标率94%,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88人,一级教师88人,特级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县学科带头人16人。学校教师以中青年为主,他们朝气蓬勃,锐意创新,奋发进取,师德水平高,敬业精神强,教学业务精,是一支德艺双馨的高素质队伍。

学校向来重视队伍建设,以制度促发展,以行动作表率,先后出台了行政人员考评制、蹲班制、晚上坐班制、民主生活制,提高班子战斗力;实行了导师制、“1+1”帮扶制、教师理论学习检测制,加快年轻教师成长,构建学习型校园,打造一支能征善战、与时俱进的班子队伍和教师队伍。

学校立足现状,畅想未来,将坚持“师生为本,高效开放,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确立“县里有竞争力,市里有知名度,省里有影响力”的办校目标,推行“名师——名生——名校工程”:由名师带出名生,因名生推出名校。到2018年培养出3~5名省级教育名家,2~3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对教师的“四点希望”,打造一支廉洁高效、开拓创新的班子队伍,打造一支敬业奉献、奋勇争先的教师队伍,为高等学校输送“素质达标,个性鲜明,适应社会,富于创造”的高中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吉安县第二中学所授荣誉

学校自开办以来,先后向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人才5000多名。在近五年的全国高中数、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中,10人次获国家级奖,28人次获省级奖,38人次获市级奖。具体如下:

2001年文艺队在全市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中获两项一等奖。

2002~2006年连续5年获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2002年下半年以来,学校教师获省级优质课竞赛(含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4人次,市级一等奖16人次,课题研究立项国家级5个,省级12个,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2002年、2003、2004年省体育 传统项目学校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校运动队更是力揽群芳,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2003年江西省高考数学单科状元刘汉文同学,2005年、2008年高考县应届理科状元肖臻、李季同学,每年高考升学率稳居市重点高中前三名。

2003年高三学生刘汉文高考获全省理科数学第一名的佳绩。

2003年代表全市参加省文化艺术节。

2004年高考,600分以上31人,重点大学上线人数33人,二本上线人数168人。

2004年省中学田径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且有8人次获国家级奖,其中获金牌1人次,52人次获省级奖。

2004、2005年连续2年获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阳光体育”活动普通开展,文艺汇演多次获省、市团体总分第一名,有12个单项节目获省、市级一等奖。

2007年,徐其荣同学就获得全国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两项国家奖。 学生学科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人次,全国三等奖2次,市级奖7人次。

2008年又荣获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吉安县二中2012年高考应届再创历史新高:文化成绩600分以上15人;一本上线77人,增长26%;二本以上上线277人,增长24%。

吉安县二中2013年高考再创辉煌:文化成绩600分以上4人;一本上线139人,二本以上上线356人。其中应届一本136人。

吉安县二中2014年高考喜报:文化成绩600分以上2人;一本上线116人,二本上线231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总计347人。我校是完成县教育局下达各项指标的最好学校。

吉安县二中2015年高考喜报:在中考未招收全县前180名的情况下,2015年我校600分以上人数6人,较去年增加200%;二本以上文化上线人数339人。其中一本上线100人。二本上线239人。

吉安县二中2016年高考喜报:在2013年中考录取未招收全县前256名学生的前提下,吉安县二中2016年高考创历史新高:全县600分以上85人,我校占12人,较上年净增100%。二本及以上文化上线总人数469人,其中一本上线148人,二本上线321人,分别超额完成市、县教育局下达我校高考考核指标的89.1%、74.3%。习班高考创历史新高,二本以上升学率80.3%。

吉安县二中2017年高考喜报:我校2017年高考在没有招收全县前288名优质生源的前提下再创佳绩:理科600以上3人,最高分610分。二本以上文化类上线总人数471人,其中一本上线人数127人,二本上线344人,完成县教育局下达指标的148%;文科王丹同学总分604分创历史新高,曾鹏同学单科数学成绩取得满分150分。

吉安县二中2018年高考喜报:在2015年高一未招收全县前288名优质生源的前提下,2018年高考创历史新高:文科600分以上13人,640分以上2人,最高分为643;理科600分以上17人,640分以上2人,均为643分。文化类二本以上上线总人数570人,其中一本上线人数199人,比去年增加72人,二本上线人数371人,比去年增加24人。

吉安县二中2019年高考喜报:在2016年高一招生人数减少且未招收全县前288名优质生源的前提下,我校2019年高考再创佳绩:600分以上23人,全县占比较去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一本上线205人,较去年增加3个百分点;二本上线总人数563人(均不包含体艺生),居全市所有二中第一名;大大超过了教育局下达的指标。

实现“低进高出,中进优出”,靠“有限的生源创造无限的可能”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吉安县第二中学发展前景

自创办以来,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

江西省重点建设学校”、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学校”,“江西省现代技术教育示范学校”、“吉安市重点中学”、“国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体育人才后备学校”、“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园林化学校”、“吉安市高考优秀考点”、“吉安市团队工作先进单位”、“吉安县文明单位”“江西省重点中学”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新时代的大潮中,我们敢立潮头。学校将秉承“三生”教育理念,努力营建民主、善教、严谨、创新的教风和诚朴、乐学、求实、自主的学风以及文明、求真、笃学、进取的校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教学设施现代化、教学质量最优化、校园环境园林化,把吉安县二中建成“让每个家长放心,让每个学生安心,让每个学生成才”的人民满意学校,为江西省有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吉安县第二中学学校地址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振兴路旁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