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什么是杨楼镇(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下辖镇)

网友 2023-09-07 10:49 · 头闻号教育培训

最佳答案:

杨楼镇,隶属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地处方城县东部边缘,地处两市(南阳、平顶山)、三县(方城、叶县、舞钢)结合部,东靠平顶山市舞钢市,南邻小史店镇,西与独树镇、古庄店镇相连,北与平顶山市叶县保安镇接壤。辖区面积194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杨楼镇户籍人口为79901人。

详情介绍

杨楼镇,隶属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地处方城县东部边缘,地处两市(南阳、平顶山)、三县(方城、叶县、舞钢)结合部,东靠平顶山市舞钢市,南邻小史店镇,西与独树镇、古庄店镇相连,北与平顶山市叶县保安镇接壤。辖区面积194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杨楼镇户籍人口为79901人。

民国初,属东区。民国二十年(1931年),为三区。1958年,成立杨楼公社。1961年,为治平区。1969年,撤区并社为杨楼公社。1984年,改为杨楼乡。2014年,撤乡改镇。截至2020年6月,杨楼镇辖4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杨楼街。

2018年,杨楼镇有工业企业2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中文名
杨楼镇
行政区划代码
411322108000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
地理位置
方城县东部边缘
面积
194 km²
下辖地区
40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杨楼街
电话区号
0377
邮政区码
473225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伏牛山
车牌代码
豫R
人口
79901人(2018年)

杨楼镇历史沿革

明嘉靖时,为凤台乡。

清初,为梁城里。

清后期,北部为中老里,南部为梁城里。

民国初,属东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为三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二区(独树)。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北部为杨楼镇,南部为太尉庙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治平区。

1951年,为四区。

1955年初,杨楼、小史店二区合并为治平区。

1958年,成立杨楼公社。

1961年,为治平区。

1969年,撤区并社为杨楼公社。

1984年,改为杨楼乡。

2014年,撤乡改镇。

杨楼镇行政区划

2011年末,杨楼镇辖杨楼西、杨楼东、薄店、治平、邵岗、大刘、梁城、耿庄、范店、东吕庄、吴沟、屈沟、栗子店、河沟、二岗沟、黑龙潭、曹沟、各口、付王、秦岗、温老庄、裴河、徐湾、屈湾、大宋庄、牛世隆、赵店、房山、山王、在地张、前王岗、曹屯、老杨庄、杜风瑞、刘岗、三里河、黄土洼、大赵庄、楼新庄3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40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杨楼镇辖4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杨楼街。

大赵庄村

楼新庄村

牛世隆村

黄土洼村

三里河村

曹屯村

刘岗村

杜凤瑞村

在地张村

老杨庄村

杨楼东村

杨楼西村

大宋庄村

付王村

秦岗村

温老庄村

裴河村

徐湾村

屈湾村

吕庄村

各口村

曹沟村

黑龙潭村

河沟村

二岗沟村

吴沟村

栗子店村

屈沟村

范店村

前王岗村

耿庄村

山王村

梁城村

邵岗村

治平村

大刘村

陈楼村

薄店村

房山村

赵店村

杨楼镇地理环境

杨楼镇位置境域

杨楼镇地处方城县东部边缘,地处两市(南阳、平顶山)、三县(方城、叶县、舞钢)结合部,东靠平顶山市舞钢市,南邻小史店镇,西与独树镇、古庄店镇相连,北与平顶山市叶县保安镇接壤。辖区面积194平方千米。

杨楼镇地形地貌

杨楼镇地处浅山丘陵地带,地势东北、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岗岭起伏不平。山、岗、平地形兼有,各占三分之一。较高山峰有三顶山,海拔584米。有老寨山、祖师庙山、孤山、同山、豹山、狼牙山、房山等。

杨楼镇气候

杨楼镇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4℃,较周围县、乡低两度。1月平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34℃。无霜期年平均220天,最长达225天,最短205天。年平均日照2100小时,平均日照45%以上。年降水量600~900毫米,年平均风速为5米/秒。

杨楼镇水文

杨楼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干江河、贾河。干江河自房山村李三毛沟北入境,由西向东南转东北,流经房山、裴河、徐湾、屈湾、杨楼西村、杨楼东村、大宋庄7个村,至三间房东南出境,人燕山水库,境内长19千米。贾河自王庵西入境,由西向东南折东北流经大赵庄、楼新庄、牛世龙、在地张、大宋庄6个村,至各口西汇入干江河,入燕山水库,还有其他小河流7条。

杨楼镇自然灾害

杨楼镇因地处伏牛、桐柏两大山脉断裂地带,形成自然风口,故多风、雨、雹等自然灾害。1963年6月2日上午,治平一带突降冰雹,大者如碗,冰雹过后,麦田如碾,树皮剥光,野禽兽殆尽,冰雹融化后河水竟然上涨。1975年8月一次降水达1600毫米,全乡55个村庄冲毁,66个村庄大部冲毁,塌房3万余间,毁禾1.5万亩。

杨楼镇自然资源

杨楼镇主要矿藏资源有铅锌、白云石、高岭土等,尚洞为全县最大锌金属矿,位于杨楼北1千米处。主矿体埋藏浅、厚度大、品位高。铅锌位2000万吨,硫储量61900吨,银储量5940吨,镉储量57千克;白云岩储量3136万吨。

杨楼镇人口

2011年末,杨楼镇辖区总人口7.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000人,城镇化率37%。另有流动人口11017人。总人口中,男性41239人,占56.5%;女性31761人,占43.5%;14岁以下9490人,占13%;15~64岁50659人,占69.4%;65岁以上12941人,占17.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21万人,占98.8%;有回等少数民族900人,占1.2%。人口出生率为7‰,人口死亡率为3‰,自然增长率为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76.3人。

2017年末,杨楼镇常住人口51111人。

截至2018年末,杨楼镇户籍人口为79901人。

杨楼镇经济

杨楼镇综述

2011年,杨楼镇财政总收入998万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7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37元,比上年增长3.8%,是2006年的4.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

2018年,杨楼镇有工业企业2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杨楼镇农业

2011年,杨楼镇耕地面积12.2万亩,人均1.63亩;可利用林地面积16.8万亩。

2011年,杨楼镇农业总产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5%。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生产粮食4.8万吨,人均657千克,其中小麦2.75万吨,玉米1.75万吨,大豆190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油料作物、蔬菜。烟叶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28万千克。油料作物种植面积72555亩,产量1.9万吨,其中花生1.6万吨,芝麻0.1万吨,油菜籽0.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产量2.9万吨,主要品种有西瓜、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其中西瓜1.5万吨,黄瓜0.6万吨,西红柿0.5万吨,辣椒0.2万吨,茄子0.1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5万头,年末存栏1.8万头;牛饲养量0.4万头,年末存栏0.3万头;家禽饲养量38万羽,上市家禽31万羽。生产肉类4900吨,其中猪肉3800吨,牛肉610吨;禽蛋3100吨;畜牧业总产值1.1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果树种植面积0.9万亩,产量1900吨,主要果树有大枣、柿树、桃树、核桃、葡萄、晚秋黄梨等。大型农业机械65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烟叶。

截至2011年末,杨楼镇累计造林4.2万亩,其中防护林2.6万亩,经济林1.9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1万株,林木覆盖率67%,活立木蓄积量630万立方米。

杨楼镇工业

2011年,杨楼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6%;创业园1个,占地1000余亩。入驻创业园的企业已达到5家,总投资达3.7亿元。

杨楼镇商业

杨楼镇拥有杨楼街、治平街两个商业、农贸交易市场,有门店3100间,年交易额亿元以上。

杨楼镇金融

2011年,杨楼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870元,比上年增长9.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590元,增长5.8%。

杨楼镇社会事业

杨楼镇教育事业

2011年末,杨楼镇有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3所,小学附属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1738人,专任教师79人;小学34所,在校生5452人,专任教师24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786人,专任教师13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2%,小升初升学率96.5%。

杨楼镇医疗卫生

2011年末,杨楼镇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9个,其中卫生院1家,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48个;卫生院有职工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人。村卫生所48所,乡村医生56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1.8万人次,住院手术658台次,出院病人3619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49.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7.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9350人,参合率达到95%。

杨楼镇体育事业

2011年末,杨楼镇有体育场地30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5人。每年定期举办篮球、乒乓球、拔河等比赛。

杨楼镇广播电视

1963年,杨楼乡开通有线广播站。

1997年,杨楼镇建设有线电视站。

杨楼镇社会保障

2011年,杨楼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06户,人数3136人,支出225.8万元,比上年增长9.6%,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长7.9%;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8人,支出17.6万元,比上年增长7.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62人,支出89.6万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医疗救助31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65人次,共支出9.5万元,比上年增加11.6%;农村临时救济145人次,支出2.8万元,比上年增长8.6%。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32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541亩,倒塌房屋85间,直接经济损失382万元,救灾支出139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2.8万元,比上年增长7.8%。新增就业人员513人,有369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1人,全年共帮助119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杨楼镇邮政电信

2011年末,杨楼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5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318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412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501件,征订报纸1429份、期刊5861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6个;固定电话用户4659户,比上年增加319户,电话用户普及率42%,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5.6万户,比上年增加2125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5%,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宽带接入用户1567户,比上年增加252户。

杨楼镇交通运输

杨楼镇有乡级道路43条,长90余千米。

杨楼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据传古名为岑家店,清初遭受水灾,仅剩杨姓一座楼房,重新建村后,以杨楼命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楼镇境内张良隐居地、梁城战国梁王封地,还有房山岩画天书、走马岭楚长城遗址、刘秀招兵比武台、华严寺、祖师庙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