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军用浮桥是浮桥的一种,浮桥的构造和架设,一般是用几十或几百只船艇(或木筏、竹筏、皮筏),代替桥墩,横排于河中,以船身作桥墩,上铺梁板作桥面。桥与河岸之间用挑板(古称栰板)、栈桥等连接,以适应河水的涨落。舟船或者系固于由棕、麻、竹、铁制成的缆索上,或者用铁锚、铜锚、石锚固定于江底及两岸,或者索锚兼用。浮桥要适应江河水位起落,随时可以调节,正如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描写惠州东新桥诗中所写:“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
详情介绍
军用浮桥是浮桥的一种,浮桥的构造和架设,一般是用几十或几百只船艇(或木筏、竹筏、皮筏),代替桥墩,横排于河中,以船身作桥墩,上铺梁板作桥面。桥与河岸之间用挑板(古称栰板)、栈桥等连接,以适应河水的涨落。舟船或者系固于由棕、麻、竹、铁制成的缆索上,或者用铁锚、铜锚、石锚固定于江底及两岸,或者索锚兼用。浮桥要适应江河水位起落,随时可以调节,正如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描写惠州东新桥诗中所写:“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
- 中文名
- 军用浮桥
- 桥墩
- 船身
- 桥与河岸之间
- 用挑板
- 构造和架设
- 几十或几百只船艇
通常由河中部分、连岸部分、固定系统三部分组成。河中部分是浮桥跨越水障碍的主体。连岸部分是浮桥河中部分两端的支撑,并使其平缓向河岸过渡,有固定栈桥、浮游栈桥和梁式过渡桥跨三种形式。固定系统用于平衡浮桥所承受的各种水平力,保持浮桥稳定,有横向固定和纵向固定之分。横向固定通常采用投锚固定,在不适宜采用投锚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张纲固定、动力固定等。纵向固定比较简单,通常采用岸边系留固定的方式。
①按所用器材,分为制式浮桥和就便浮桥。制式浮桥使用制式的舟桥装备或多用浮箱架设;就便浮桥使用民舟、木排、竹排、油桶等作浮游桥脚,用木质或金属构件等作上部结构。
②按承载能力和载荷类型,分为重型浮桥、轻型浮桥、徒步浮桥和特种浮桥。重型浮桥载重量一般为50~60吨,可供中型以上坦克和其他相应的履带式、轮式荷载通行;轻型浮桥载重量一般在25吨以下,可供轻型坦克和其他相应的履带式、轮式荷载通行;徒步浮桥主要供武装人员和驮载的骡马通行;特种浮桥通常指保障火车通行的铁路浮桥。
③按总体结构形式,分为带式浮桥和桥脚分置式浮桥。带式浮桥由紧密排列的密闭舟体互相连接而成,舟体既提供浮力又作为承重结构;桥脚分置式浮桥由桥脚舟和上部结构组成,桥脚舟之间有一定的间距。此外,还有一种新型体系的高架浮桥,是用专门设计的桥脚舟和上部结构架设,桥梁跨径和桥下净空较大,可通行中小型船舶。常用架设方法有门桥架设法、旋转架设法和单舟架设法。门桥架设法是将结合好的桥节门桥逐个引入桥轴线,依次向河中延伸,最后闭塞浮桥。旋转架设法是先将整座浮桥沿岸架设好,然后将其旋转进入桥轴线,也可将整座浮桥分为两段,分别沿两岸架设好,然后旋转进入桥轴线,在河中闭塞浮桥。单舟架设法是将准备好的单个桥脚舟或半门桥逐次引入桥轴线,连接成浮桥。中国最早关于浮桥的记载是《诗经・大雅・大明》所记周文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史记・秦本纪》所载的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初作河桥”,是见诸记载的中国第一座军用浮桥。建桥地点在今山西永济市境内史称蒲津关的黄河上。自那时起,至北宋时期,历经1000多年,该处多次架设浮桥,唐代以前统称为“河桥”,唐代始称“蒲津桥”。为增加该浮桥的稳定性,唐开元十二年(724)用铁链系留浮桥,两岸用36根铁柱、8只各重数万斤的“铁牛”和4座“铁山”进行固定。在古代战争中,浮桥除用于保障己方军队渡河外,有时还用于阻止敌方军队在水上机动或作为水上堡垒使用。东汉建武九年(33),蜀将任满、田戎在今宜昌附近的长江上,“据险为浮桥,横江以绝水路”,企图阻止东汉军入蜀。这是长江上有记载的第一座军用浮桥。西晋泰始十年(274),大将杜预在孟津附近的黄河上建造了河阳浮桥,历经战事,屡毁屡建,前后延续达850多年。宋开宝七年(974),宋军伐南唐时,在安徽采石矶附近的长江上所架的浮桥,使用了专门制造的黄黑龙舟,已与现代制式浮桥相似。13世纪,蒙古军灭宋、金的战争中,曾多次在黄河、长江上架设军用浮桥。中国近代著名的军用浮桥,是1852年12月至1853年1月太平军水营在武汉三镇的长江和汉水上架设的4座浮桥。其中2座浮桥的桥址分别与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和汉水铁桥相吻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用军用浮桥克服了许多江河之阻,如于都河、湘江、赤水河、黄河、泾河、渭河、淮河、大凌河、青弋江等。辽沈战役中,工兵在辽河上架设了3座浮桥,其中通江口浮桥渡过了30多万人的大军。在古代的西亚和欧洲的战争中,军队也架设过许多浮桥。其中最著名的是公元前481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为进攻希腊而在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建造的两座浮桥。公元前327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远征印度时,曾用携带的渡河器材架设浮桥。1843年奥地利军队装备了便于运输的舟桥器材,提高了浮桥的架设速度。20世纪30~40年代,舟桥器材有了重大发展,出现一批性能先进、陆上用汽车载运的舟桥器材,如苏联的N2P舟桥、美国的M4T6舟桥、德国的橡皮舟舟桥等。50年代,法国、苏联分别研制成功自行舟桥和带式舟桥,使架设浮桥速度大大提高。80年代以来,以自行舟桥和带式舟桥为主体的舟桥器材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新一代性能更为先进的舟桥器材系列,进一步提高了浮桥架设速度,减少了作业人员,如俄罗斯的PP-91、日本的92式和美国的IRB改进型带式舟桥,德国的M3自行舟桥和法国的EFA“前线”渡河器材(自行舟桥)。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军用浮桥将不断提高架设速度、抗损性能、伪装性能和指挥自动化水平。为弥补制式浮桥器材数量的不足,运用就便浮桥,有计划地储备浮桥预制构件,制造兼顾战时需求的民用船舶等措施将进一步受到重视。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