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什么是隋唐五代体育

网友 2023-09-06 14:04 · 头闻号教育培训

最佳答案:

隋唐时期(581~907),是中国封建经济向上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强盛的时期。唐代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封建统治者对军事和科举(包括武举)制度的重视,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在开元天宝年代,出现了体育上的鼎盛局面。除继承并发展了南北朝盛行的各种与体育有关的观赏娱乐性项目(如舞蹈、杂伎、围棋等)外,武艺、各种球戏、角抵及民间体育活动也得到复兴和明显的发展。五代时(907~960),军阀割据,连年战乱,体育活动逐渐衰退,但某些项目如击鞠、角抵等,仍然在流行。

详情介绍

隋唐时期(581~907),是中国封建经济向上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强盛的时期。唐代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封建统治者对军事和科举(包括武举)制度的重视,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在开元天宝年代,出现了体育上的鼎盛局面。除继承并发展了南北朝盛行的各种与体育有关的观赏娱乐性项目(如舞蹈、杂伎、围棋等)外,武艺、各种球戏、角抵及民间体育活动也得到复兴和明显的发展。五代时(907~960),军阀割据,连年战乱,体育活动逐渐衰退,但某些项目如击鞠、角抵等,仍然在流行。

中文名
隋唐五代体育
出现
体育上的鼎盛局面
包括
球戏、射箭
发生时间
隋唐时期

隋唐五代体育相关资料

隋唐时期(581~907),是中国封建经济向上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强盛的时期。唐代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封建统治者对军事和科举(包括武举)制度的重视,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在开元天宝年代,出现了体育上的鼎盛局面。除继承并发展了南北朝盛行的各种与体育有关的观赏娱乐性项目(如舞蹈、杂伎、围棋等)外,武艺、各种球戏、角抵及民间体育活动也得到复兴和明显的发展。五代时(907~960),军阀割据,连年战乱,体育活动逐渐衰退,但某些项目如击鞠、角抵等,仍然在流行。

武艺的进一步演进 隋唐时期推行的府兵制和武则天设置的武举制,推动了武艺的普及和提高。主要用于军事的武艺,向健身、娱乐的“武术运动”演进的趋势也日益明显。隋唐的府兵制规定被检点服役的府兵“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其能骑而射者为越骑,其余为步兵、武骑、排攒手、步射”(《新唐书·兵志》)。在这种“寓兵于民”的政策下,民间习武比较普遍。武则天“长安二年 (702),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新唐书·选举志》)。可见武科考试,极重视武艺和力量,连身材、体格也列为一个条件。这对民间和军中的练武都有推动作用。

隋末大动乱中,民间涌现出一批武勇人物,有的后来成为名将,尉迟敬德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和李元吉比武,据《资治通鉴·唐纪四》载:“齐王元吉以善马矟(丈八长枪)自负,闻敬德之能,请各去刃相与校胜负”,“元吉操矟跃马,志在刺之,敬德须臾三夺其矟。”这种将枪头取掉比武的方法,和空手夺枪的技巧,都带有武术运动的色彩。又如柴绍 “幼悍,有武力,以任侠闻”(《新唐书·柴绍传》)。其弟飞檐走壁,“尝著吉莫靴上砖城,直至女墙,手无攀引,又以足指缘佛殿柱至檐头,捻椽覆上。越百尺楼阁,了无障碍。……时人号为壁飞”(《朝野佥载》)。唐末,李克用善射,曾于广明元年 (880)北入鞑靼,“时与其豪帅游猎,置马鞭、木叶或悬针射之,无不中”(《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九》)。

隋唐五代体育发展历程

球戏的发展和创新 两晋南北朝时期濒于湮没的击鞠、蹴鞠活动,到唐代,不仅恢复,而且有了发展。

击鞠 亦称“击球”或“打球”,唐初再度流行。如永徽三年 (652),笃好此戏的高宗李治登安福门楼,曾看见宫外“有群胡击鞠”(《资治通鉴·唐纪十五》)。中宗李显“好击鞠,由是风俗相尚,驸马武崇训、杨慎交洒油以筑球场”(《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五》)。这表明,当时宫廷、府第中击球成风。唐代皇室墓葬的壁画中,有的还绘有击球图(图1)。唐代的左右神策军中有专门的击球能手。击球的方法:“凡击球,立球门于球场,设赏格。……各立马于球场之两偏以俟命。神策军吏读赏格讫,都教练使放球于场中,诸将皆马趋之,以先得球而击过球门者为胜。先胜者得第一筹,其余诸将再入场击球,其胜者得第二筹焉。”(《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九》胡三省注)儒生中也有“鞠会”,据《唐摭言》载:乾符四年(877),新科进士举行"月灯阁打球之会"。时进士刘覃与两军球将校艺。“覃驰骤击拂,风驱电逝,彼皆眎。俄策得球子,向空磔之,莫知所在,数辈惭沮,俛而去。”可见儒生中也有能者,甚至超过军队中的高手。长安还有所谓“驴鞠”。郭英乂曾“教女伎乘驴击球”(《新唐书·郭知运传》),表明唐代开始有女子击球活动。五代时,后蜀花蕊夫人《宫词》中有:“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之句。还有一种女子徒步持杖打球的活动, 因与骑马“打球”相区别, 故名“步打”。王建《宫词》有“寒食宫人步打球”句,指的就是这种球戏。

趋于实用的养生术 隋唐帝王多热衷于养生术,尤以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为突出。如潘师正、孙思邈、司马承祯、张杲等,均曾应召入宫,宣讲养生之道。《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记载养生术的著述甚多。《隋书》和《新唐书》的“百官志”中载有“按摩博士”的设置;《唐六典》中还载有按摩工、按摩生,说明这一时期对按摩术的作用相当重视。隋唐养生术与两晋南北朝一脉相承,但在实用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例如孙思邈养生术的中心思想,是身心并重。他主张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而调理日常生活,尤其注意精神思想方面的舒畅和宁静。在养生方法上,他很讲究行气与导引。

此一时期(以唐代为主),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体育方面也呈现全面兴盛的局面,各类体育活动多有发展和创新。民间体育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而女子体育娱乐活动的开展是隋唐时期一大特色。除杂伎、舞蹈与前代相同多为妇女演出外,各种球戏、射箭、围棋等也有妇女参加。此外,中国与外国的体育活动交流也在前代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见彩图)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