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学院始建于1959年,原为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的核电子系;1969年因“文革”停办。1984年,随学院复建招收本科生;2000年,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2002年,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后学院改名为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详情介绍
学院始建于1959年,原为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的核电子系;1969年因“文革”停办。1984年,随学院复建招收本科生;2000年,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2002年,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后学院改名为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
- 中文名
-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 外文名
- Schoo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 始建于
- 1959年
- 原为
- 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的核电子系
- 前身
- 中南工学院技术物理系
- 院长
- 赵立宏
- 党委书记
- 颜桂花
- 地址
- 衡阳市西部蒸湘区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学校条件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的前身系始建于1959年的原核工业部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核电子学系,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核学院之一。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和核物理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国家管理专业、国家国防科工局重点建设专业和湖南省优秀重点专业;核技术专业是国防紧缺特色专业;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核技术及应用二级学科是湖南省首批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现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具有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核技术及应用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硕士点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硕士教育培养计划。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湖南省“121”人才6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湖南省百人计划教授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4人。学院拥有“放射性测量与防护技术”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气载放射性计量、测量与防护”,“先进反应堆技术”两个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创新群体,“核科学与技术科研团队”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
学院拥有核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核能与核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三大国家级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平台,反应堆与核动力、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核技术及应用三个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特色学科,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核测控与核安全防护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南华大学氡实验室是IAEA国际氡计量组织的亚洲区域协调实验室、国家氡及其子体专项计量检定授权实验室和国防放射性计量的“矿冶放射性计量站”,已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家单位提供了比对测量、刻度、检定、仪器测试和科研试验等技术服务。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获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出版专著7部。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973子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国防基础项目14项、省部级及国防预研重点项目30余项。“13N泄露监测系统”、“核技术综合实验平台”、“瑞尔康防氡乳胶漆”、“钢水液面控制仪”、氡系列测量仪等科研成果已转化为产品,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院重视对外交流,与清华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院等著名高校和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开发,先后举办了“第九届亚洲ADS及核嬗变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亚太地区测氡研讨会”和“环境Rn/Tn测量与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会议。
学院毕业生主要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大型医院与环保行业等各相关领域从事与核有关的研究、开发、制造、运行、应用、教学及管理等工作。(注:文中数据截止2019年6月1日)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学院领导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教师队伍
职务 | 姓名 | 主要工作 |
院长 | 赵立宏 | 主持全面行政工作,分管办公室工作。 |
党委书记 | 颜桂花 | 主持党务工作、负责组织、综合治理工作。 |
副院长 | 王振华 | 分管教学工作(包括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协助院长做好其他行政工作。 |
副院长 | 郑波 | 分管科研(包括科研仪器设备),学科建设、氡室工作。协助院长做好其他行政工作。 |
副院长 | 夏良树 | 分管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工作,协助院长做好其他行政工作。 |
党委副书记 | 马军 | 分管学生、宣传统战、工会、青年、妇女工作,协助书记做好党务工作。 |
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湖南省“121”人才6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湖南省百人计划教授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4人。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科研
共承担国家重点基础项目、国防科研项目、省基金项目共计 20 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项、国家 973 子项目4项,已经形成核测控与核分析、 气载放射性的剂量与防护及示踪技术、核安全分析与评价、核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等几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是国际计量组织亚洲区域协调实验室,国家唯一授权的氡计量鉴定专业实验室和国防放射性计量“矿液放射性计量站”;实验室建成以来,已为 15 个国家和地区的 300 多家单位提供了优质技术服务。学院科研成果“驻极体收集测氡法及装置”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氡与氡子体计量鉴定与实验装置”“热释光氡子体个人剂量体”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其关键技术点具有国际水平的“氮-13监测系统”已开始应用于核电站和核潜艇;“铯-137钢水液位剂"已在全国钢铁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研制的 “瑞尔康”环保防氡内墙乳胶漆,为居室提供了一种高效率降氡,经济美观的新型涂料,已创产值1000余万元。充分发挥科研对本科教学促进作用是我院本科教学的一大特色,现已有多项科研成果编入本科教材,使学生能及时了解所学知识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树立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信心。通过毕业设计吸收一部分同学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其中有多篇毕业论文被编入CAI,EI收录。纵观上述,学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9 项、三等奖 6 项; 出版专著 11 部、释注 2 部、教材两部,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学院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对外交流
学院广泛参与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共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 4 次,并多次派教师赴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香港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科研活动。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学校地址
衡阳市蒸湘区常胜路28号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