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开关晶体管Q1和Q2为半桥功率变换级的两只开关管,电容C6和C7组成无源支路,灯负载接在无源支路的中点和半桥开关组成的有源支路的中点之间,灯负载电流由C6、C7提供,电阻TR1、TR2、TR3电容C5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B3组成半桥自激振荡电路的启动电路。
当电路加电后,流经电阻TR1、TR2、TR3的电流对电容C5充电,当电容C5两端的电压达到双向触发二极管DB3的触发电压(大约为30~35V左右)时,DB3雪崩导通,这时电容C5通过开关管Q2的基极发射极放电,Q2因发射结正偏而导通,在Q2导通期间,电流路径为:+VDC(C3上的电压) C6 灯管灯丝 PPTC C8 灯丝 镇流电感L2 T1(两个3T 一个5T组成)初级线圈5T Q2的集电极 Q2的发射极TR1 到地,开关管Q2集电极电流的瞬时变化为,通过振荡线圈T1的两个次级绕组3T和3T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其感应电动势使Q2的基极电位升高,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进一步增大,由于正反馈的原因,使开关管Q2跃变到了饱和导通工作状态,在Q2饱和导通期间,启动电容C5通过D7 Q2放电。
启动电路TR1、TR2、TR3电容C5和双向触发二极管DB3为电路的起振提供起振工作条件,一旦电路振荡起来后,电路维持振荡是通过振荡线圈5T、3T和3T所提供的正反馈来实现。当开关管Q2达到饱和后,振荡线圈3T、3T和5T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Q2的基极电位开始下降,Ib2下降,致使Ic2下降,而这时Q1的基极电位开始上升,这种变化由于正反馈的作用,使Q2截止,Q1饱和导通,在Q1饱和导通期间,灯负载的电流通路为:Q1的集电极Q1的发射极5T L2 灯丝 C8 PPTC 灯丝 C7 到地。当Q1饱和导通后,导致振荡正反馈变压器T1又进入磁饱和状态,同样由于T1的正反馈又重新使Q2饱和,Q1截止,如此周而复始,Q1和Q2交替饱和、截止,使电路进入振荡工作状态,通过L8和C8组成的谐振电路发生串联谐振,在谐振电容C8的两端产生一个高电压脉冲加到灯管两端,使灯管启动进入工作状态。
打字不容易,足足打了我半个钟,不选最佳你对得起人民么。
a是电压串联负反馈。当Vt1的基极电压产生一个增量变化时,例如增大了一点,由于此时Re1的电压还没有因其而变化,所以Vt1集电极的放大倍数为gm1*Rc1,这里的gm1是Vt1在其静态时的跨导(具体数值为IC/Vt,vt在室温下约为26mv,Ic1为Vt1的静态集电极电流),而Vt2的放大倍数为Rc2/Re2,总的放大倍数为gm1*Rc1*Rc2/Re2,这个数值可能很大例如为几千。由于输出电压因为Vt1
基极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所以Re1的反馈电压增大,导致Vt1的基极和发射极间的电压减小,集电极电压减小,输出电压Uo也减小,因此这里就存在一个负反馈的过程,即如果Vt1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增大,则输出反馈导致其减小,如果减小则输出电压减小导致其增大,这就意味着Vt1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即不能增大也不能减小,就是说Vt1的电压处于终将会处于稳定在某固定值的状态,这也必定导致输出电压Uo的电压稳定在一个固定的电压值上。又因为Vt1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乘以放大倍数gm1*Rc1*Rc2/Re2为Uo,而放大倍数很大为几千上万,而Uo不会超过电源电压,所以Vt1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几乎为0,这就是所谓的“虚短”,而且既然基极发射极电压几乎为0,则必然其发射极电流也几乎为0,这就是所谓的“虚断”。所以至此,就可以得到,输出电压Uo为(1+Rf/Re1)*Us。需要指出的是,Vt1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就是教科书中所谓的“净输入”。图1就是以框图的形式表达的负反馈关系。
图b是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当Vt1的基极电压变化,例如增大时,集电极电压减小,导致Vt2的发射极电压减小,所以Rf的电流减小,这是因为Vt1的基
极电压增大而Re2电压减小的缘故。而Us作为Rf电流的提供者,电流必然增大,因为Vt1的基极电流也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流过Us电阻Rs的电流
增大,这必定导致Vt1的电压减小,这显然有是一个负反馈过程,所以输出电压必将稳定。
显然因为Rf和Re1的电压几乎相等,因为Vt1的基极“虚短”的缘故,而且Us/Rs几乎等于Rf的电流,这是因为Vt1的基极电流“虚断”。所以Us/Rs*Rf=Vo,即Uo/Us=Rf/Rs。
显然电压并联负反馈的输出电压应该是Vt2的发射极电压,将输出电压放在集电极上是错误的,这很可能是因为图B的作者还不是能够真正理解电压并联负反馈原理所致!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