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是养殖水质状态的晴雨表,通过监测pH,可以深入解读水质及鱼虾的状态,进而采取相应的技术调控措施,是养殖水质管理的重要手段。
(1)酸性水(pH小于6.5)对水质的影响浮游动植物不易繁殖,水体透明度会加大,易引起缺氧。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影响整个水体的物质代谢和转换。
增大了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毒性,但减轻了氨的毒性。pH低于6时,水中90%以上的硫化物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大大增加了硫化物的毒性。
(2)酸性水(pH小于6.5)对养殖生物的影响使鱼虾血液的pH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性缺氧。鱼虾代谢急剧下降,使鱼虾长期处于饥饿状态。pH过低(小于4)时,会直接造成鱼虾死亡。
长时间pH过低,会引起鱼鳃部溃烂,引起浮头。
鱼类酸中毒的表现是体色明显发白。同时,水生植物呈现褐色或白色,水体中会存在很多死藻或濒死的藻细胞。
(3)碱性水(pH大于9)对水质的影响水中蓝绿藻等有害浮游植物会繁殖过盛,增大水体毒性。
急剧增大氨的毒性,pH高于8.8时,水体中的铵会以分子氨(NH3)的形式存在,分子氨对鱼虾是剧毒的。
(4)碱性水(pH大于9)对养殖动物的影响造成鳃部腐蚀,鳃呈充血状,出现白鳃、黑鳃等,鳃部有大量分泌凝结物。体表有大量黏液,甚至可以拉成丝。
鱼类碱中毒的表现因刺激而狂游乱窜,水体中存在许多死藻或濒死藻细胞。
养殖的水体中pH主要由游离的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决定的。
养殖用水在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
pH值日变化规律是因为浮游植物进行白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夜间植物呼吸作用又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变化,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