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钱,等于0.21人民币。五文等于 1.05人民币。一碗饭八块钱人民币,五文 ×8元人民币,等于40文,物价平稳的明朝一只鸡40文。
两京承弘治以来物价猪肉斤值七八钱,牛肉斤值四五钱,水鸡以斤为束亦值四五钱。呜呼!岂非孝宗至治之象哉?至余幼时所见物价,今大约倍之或五之,南北万里皆然。[2]2、又黴州岁办军需物料,火熏猪肉每斤价银六分。[3]3、根据《万历会计录》可知,火熏猪肉每斤0.06两。忘了具体的页数了~~~4、看《宛署杂记》的记载,据表可知,从万历初期到中期再到后期,猪、牛、羊肉的价格呈平缓上升趋势。据《万历会计录》卷三七《营卫官军俸粮(杂支附)》记载在京军士月粮折色,俱每石折银0.5两。另据“宫膳底帐”,猪头每个折合猪肉5斤,即每个猪头约值银0.125两。5、天启中,熊廷弼《按辽疏稿》记载“猪肉每斤折银二分五厘”[4],即白银0.25两。当然,折银价格并不能表示市场价格,一般情况下市场价格一定要比这一价格高。6、天启元年(1621)正月,南京物价骤贵,如:鹅1只,值钱500余文;鸭1只,值钱200余文;鸡1只,值钱200余文;猪肉,每斤值钱40余文;[5]7、陕西华州“感时伤悲记”碑记载崇祯十四年当时时值:“稻米粟米每斗二两三钱,小麦一斗二两一钱,大麦一斗一两四钱,荞麦一斗九钱,莞豆一斗一两八钱,麸子一斗五钱,谷糠-斗一钱,柿果一斗一钱五分,核枣一升一钱,盐一升银九分,清油一斤一钱六分,猪肉一斤一钱八分,红白萝浦—斤一分,棉花一斤三钱二分,麻一斤一钱,梭布一尺五分。”8、猪肉,每斤值银0.18两;红白萝卜,每斤值银0.01两;棉花,每斤值银0.32两;麻,每斤值银0.1两;梭布,每尺值银0.05两。[6]9、猪肉每斤钱二百五十文”。[7]至于白银折算铜钱的比例,各个时期,各个地区都有差异。例如,明代官方资料记载成化十七年的1钱银子,可以换80文钱,也就是1分银子8文钱;而嘉靖三年品相好的铜钱700问兑1两;品相差的要1400文。到了隆庆元年1两白银可以兑800文,基本与成化时期兑换比例差不多。万历六年,8文金背钱可以兑1分银,同样的火漆、旋边铜钱要10文,而洪武与前代铜钱则要12文。所以题主讲的这个问题,还是参考的资料比较少,里面涉及到各个时期的物价、购买力、消费物的定价,尤其是消费物定价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同一样东西,官定价格和实际世面上购买的价格不一样,官定价格有两种,一种是脏罚,一种是官府采购的定价。所以需要大米的价格来作为中间参照物。
各个时代不同价值也不同唐代太平公主第一次溜出去玩一顿就吃掉六两银子而清代康熙年间皇帝微服出寻得知一家旺铺每月也收不到二三两银子可见时代不同价值也不同再如地区不同它的价值也不同青岛房价好些地角约7000-8000每平而我们老家七八千可以买一座不错的房子那么一两银子看你是在老家花还是市里了一两=一千文你自己慢慢研究吧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一两白银一两黄金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兑换关系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金属价格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黄金:100元/克白银:2元/克黄铜:0.02元/克推算结果为:1两黄金:约值4000元1两白银:约值80元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粮食价格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上白米(石)九钱五分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