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为何蟹苗必须培育成仔蟹才能提高养殖成活率?

网友发布 2023-08-06 15:35 · 头闻号农业林园

河蟹在蟹苗阶段有以下特点:

1、个体小,龙虾型,游动速度慢,不能挖穴,喜集群,逃避敌害生物的能力很差,极易被敌害生物吞食。据测定,一条白鲦鱼其肠内有34只蟹苗,一只癞蛤蟆其胃内有121只蟹苗。因此需要创造一个无敌害的生活环境,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2、取食能力低,食谱范围狭。蟹苗在自然水体中,主食水蚤、水虹蛔和一些水生植物(小浮萍等),这些食物在自然条件下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提供量多质好的适口饵料,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3、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低。蟹苗的适温范围为15~30℃,蟹苗的水温下降到12℃以下,就要冻死。此外,它们对淡水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也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控制水质,提高其成活率。

4、新陈代谢水平高,蟹苗生长快。一般3~7毫克的大眼幼体,经15~20天的培育,蜕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体重达35~80毫克,增长了10倍以上。其每克体重的耗氧率为1.068毫克每小时,比一龄蟹种大8.3倍,每小时每千克能需量为3.44千卡,比一龄蟹种大4.9倍。

综上所述,蟹苗新陈代谢水平高,生长快,需要摄食大量的高质量的饵料,但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对饵料的要求高。如果直接将它们放入湖泊、河道中,就好比将鱼苗直接放入天然水体一样,成活率极低。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无敌害的、水质良好、饵料适口充足的生态环境,促进其生长,提高成活率。仔蟹培育池就是为其创造这一生态环境而设立的专用培育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规模商业化养兔鸡的种鸡场很少,所以市场上卖的土鸡妈妈都不是来自同一个养殖场,一些小规模的种鸡场管理很差,出来的鸡苗也不健康,混在一起的话,整个鸡群都会感染。

一般人在市场上买鸡苗回来的时候会选择脱温。但是小鸡幼苗体质弱,适应性差,机体发育也不完善。突然改变饲养环境会产生很多不便,入场后死亡率会提高。

育儿室的环境卫生不良、地面湿气、通风不良等都会降低鸡苗的存活率。

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没有成功,笔者去过一家鸡舍,他出来的鸡苗都不接种疫苗。现在也不排除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在引进鸡苗时,疫苗接种的时间和程序也有利于后期的管理,不重复接种或泄漏。

鸡苗存活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压力,鸡本身是胆小的物种,小鸡更严重。在移动的过程中,动作太激烈,吓到小鸡,小鸡的存活率可能会降低。

导致鸡死亡的因素包括鸡舍环境不良、老鼠侵权、温度不合适、营养供应不足、养殖密度超标、营养不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

温度。小鸡的体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外界的环境。特别是对温度敏感,不能过低或太高。温度太低,为了保暖,小鸡互相挤压取暖,导致一些小鸡呼吸困难、蛋黄停止吸收而死亡。温度太高,小鸡食欲下降,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高。

密度。一平方可以养30到40只小鸡,随着小鸡的成长逐渐减少。但是很多养殖户无视这一点,小鸡养殖密度大,互相挤压,导致死亡。

预防疾病不合适。小鸡阶段主要面临腹泻和球虫病两种主要疾病,农民对这些疾病的各个部分采取预防措施,发病后没有采取适当措施,导致小鸡死亡。

个人认为,提高小鸡存活率的最好方法是先确认温度是否合适。刚进入育儿阶段,温度要保持在34 ~ 35,以后要逐渐降低。控制温度排在第一位的原因主要是温度合适,小鸡的免疫力正常。否则,免疫力下降,就会给你机会患上疾病。清洁和消毒也很重要。

对于密度问题,这也很容易处理。提前准备几个鸡舍,每隔一周拿出5只,到密度很小为止,可以做大约10只/平方。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