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一家轮胎店换轮胎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师开着他的宾至去换机油,然后修理工给他换了5W-40机油。看着机油一点一点往发动机里倒,我有点傻眼。宾至厂推荐使用0W-20机油。按照普通人的使用习惯,换5W-40粘度的机油有点不合适,会无形中增加车辆的油耗。
很多人不知道使用不同粘度的机油会对自己的爱车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什么时候需要使用粘度更高的机油。我们来看看什么情况,什么粘度的油最合适。了解之后就不会再被修理了!
一个数字表示油的粘度。
市场上销售的所有机油都必须标注粘度。通常瓶子上都会标有类似5W-30的数字,“W”后面的数字代表油的粘度。后面的数字越大,油的粘度越高。反之,数值越低,油越稀。而“W”前面的数字代表机油的低温流动性。一般在南方使用,大部分“0W”或者“5W”的油已经可以满足需求了。所以消费者想知道某一种油的粘度是多少,只要看“W”后面的数字就可以了。
“20”机油已经很流行了,不要再被苦力骗了。
随着发动机加工精度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动机使用粘度为“20”的机油。特别是像日本品牌,“20”机油已经被广泛使用。包括 日产 、 本田 、 丰田 在内的新一代发动机,都以此粘度为标准。一是提高了发动机的加工精度,整体密封性能更好,适合使用粘度较低的机油;第二,使用粘度更低、流动性更好的机油,还可以降低发动机的运行阻力,有利于发动机散热,降低油耗。要知道一些国外品牌的油厂家,甚至0W-16油(国外GK5推荐使用这个粘度的油),所以现在低粘度油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而修理厂的苦力们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大多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对汽车的认知上。当时因为发动机的精度没有那么高,所以大部分发动机使用的都是“30”、“40”甚至更高粘度的机油。所以很多苦力一看到你开车去换机油,不管你是什么车,都会拿出粘度相对较高的5W-30或者5W-40机油。当然像宾至这样的原厂推荐使用粘度为“20”的油。使用粘度为“30”或“40”的机油没有大问题。但是,正常使用时并不需要使用更高粘度的油。毕竟从低粘度油过渡到高粘度油后,油耗会增加0.5-1L/100km左右。其次,发动机运转的平顺性没有那么强。
在下列情况下,应适当增加油的粘度
到底什么时候需要增加机油粘度?如果你的用车环境经常处于大堵车,那就长时间低速行走。或者说我一直喜欢在高速上换挡,偶尔去赛道上跑一跑。适当选择比我原厂推荐粘度高的油最安全。尤其是原厂推荐使用0W-20等低粘度机油,更是如此。因为在上述使用环境下,发动机在低速行走或经常高速转弯时,会长时间处于高温高负荷状态,低粘度的机油会相对较快下降,所以粘度稍高的机油润滑性能更有保证。
曾经有个名店老板改装了一辆GK5跑比赛,却坚持用0W-20机油。结果跑了一场比赛,发现发动机内部磨损特别严重。相反,我们以前的赛车队搭档,GK5的GK5,耐力赛用的是5W-30甚至5W-40机油。跑了几次耐力赛,发现发动机内部磨损很少。所以在这些情况下选择高粘度的油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像一些里程数较高的老爷车,也最好选择比原厂推荐粘度高的机油。主要原因是发动机长时间使用后,活塞环和气缸壁会有一定程度的磨损,所以气缸内部的气密性肯定会降低。如果选择粘度稍高的油,可以通过油的粘度来填补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缺失的气密性,保证缸压不会下降太多。所以,如果你的车跑了10万到20万公里,发动机还没有重组或者大修,当你使用原厂粘度油的时候,你发现动力下降的特别厉害。这时候可以考虑用粘度更高的油。
最后,对于机油粘度的选择,我们提倡遵循“只升不降”的原则。一般原厂推荐的机油粘度是厂家经过发动机加工精度、使用环境、发动机适应性等多方面考虑后确定的。基本上这也是这个型号可以使用的机油粘度下限。如果为了追求平顺和低油耗而盲目选择较低粘度的机油,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019
常见大品牌主要有道达尔(TOTAL)、嘉实多(CASTROL)、美孚(mobil)、壳牌(SHELL)
国产的长城也还可以
但是每个品牌都有各种档次的产品,所以好坏主要还要看级别标号,例如常用的SJ、SW等。另外还有全合成机油和半合成机油、矿物油等区别。
所以选机油不仅仅是看牌子,还有机油类型、标号、等级级别等,甚至不同的发动机也会有不同的侧重。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