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羊肉:吃肉时,或用手抓、撕、食,或用藏刀割食,故名。一般就地宰杀,扒皮入锅,待水
开锅,捞出即食。肉赤膘白,肥而不腻,油润肉酥,质嫩滑软,十分可口。一般到藏家,主人先将羊
尾巴给客人,然后他人才能手抓。又有“女婿吃羊脖子”的习俗。
●烤羊肉:做法:将羊肉切成小片,串穿于铁扦上,放特制的长方形烤炉焙烤。然后在羊肉上抹
上酱油、精盐、姜粉、辣面、椒粉等佐料,并翻动铁扦。其肉嫩味香,营养丰富。
●羊杂碎:指煮熟的牛、羊的头、心、肝、肺、肠、胃、蹄等切片,舀原汤汁,加调料,即成。
杂碎柔、嫩、烂、脆,汤香味浓。青海最有名气的“羊杂碎”要数里离市区25华里处的大通后子河杂
碎馆。
●爆焖羊羔肉:高原一绝。吃羊羔肉一般是有渐近线的,只有春秋产羔时期才能品尝到。做法:
将出生15天左右的羊羔宰杀剥皮、洗净切成3~6厘米的方块,入油锅爆炒,待皮肉淡黄时加入面酱、
辣面、姜粉、椒粉、精盐等,再反复炒至肉块呈红色时,加适量凉水,封锅慢煨,水干肉烂即成。其
肉细嫩,辣酥爽口,色泽暗红,芳香柔软。
●酸奶:这里所说的酸奶,不是我们常喝的那种工厂加工出来的,而是当地回族人民自己加工自
制的酸奶,是盛在小碗中,并在碗口盖上一块小玻璃,然后回族人民自己摆在街头上卖的那种。这种
自制酸奶味道绝对正宗、口味绝对赛过其它所以品牌的酸奶。
●馓 子: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青海回族和撒拉族群众,在每年欢度传统的“古尔邦节”、“
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馓子是用头罗白面为原
料,稍加盐和调料,搓成细条,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
●炒面片:在面片已下锅的同时 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蔬菜或粉条、木
耳,待面片开锅,即用漏勺捞出面片,放到炒好的菜中翻炒,略炒片刻,即可出锅食用。
●烩面片:先将肉片、豆腐片、新鲜蔬莱,如;红辣椒片等在锅中煸炒,放上羊肉汤,加盐、味
精、酱油、姜末、胡椒粉等入味,再加进黄花、木耳烧沸,略勾芡汁,撒上蒜苗丝待用。再将面片煮
熟,用漏勺捞在碗中,舀上烹调好的烩菜即可食用。
●狗浇尿:又称狗浇尿油饼。本地较流行的一种面食。用青油煎的薄饼。有只加一点酵子的“半
死面”和不加酵子的“死面”两种。将小麦面和好揉匀、港开,撒上香豆粉,浇少许青油抹匀,卷成
长卷。再顺面卷方向探成螺丝状,切成小段,逐个压平微薄。在烧热的烙馍锅中倒上约半两青油,将
饼放进,沿锅边浇上一圈青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其人色均匀。待饼上了火色,立即翻过来,再沿
锅边浇一圈青油,并不断转动饼子,煎熟即可食用。50年代以前,当地居民厨房灶台上多使用陶制的
小油壶盛放青油,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的动作,犹如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故称“狗浇尿”
●蜂尔里脊:做法:将里脊肉剔除筋膜,剁碎,加精盐、姜末、椒粉少许,调制成丸子。以蛋加
水粉搅匀成糊,涂在丸子上,然后在熟油中炸成金**,出锅浇上芡汁,装盘上席。其色泽金黄,外
酥里嫩,甜酸可口。
●甜醅:制法:将莜麦或青稞(去外皮)簸净,清水洗去杂质,入锅煮熟(表层开口),沥出凉冷
,加入甜醅曲和匀,装进坛中密封,保持恒温(15℃上下),经3~5天发酵,开坛食用,醇香、清凉
、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则壮身暖胃。
●焜锅馍:它是青海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地区人们的面食品。焜锅馍,其制法是,在普通发面里卷
进菜籽油,抹上红曲、姜黄、香豆等民间食用色素,再层层叠叠地卷成面团,揉成和焜锅大小相似的
圆柱状,放入焜锅内,然后将焜锅埋入用麦草为燃料的炉膛或炕洞内的火灰里。烙出的馍馍,外脆内
软,香气扑鼻。
●尕面片: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
,而是用手揪出来的。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叫“面基基”。然后用潮毛
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
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于面片小,故叫“尕面片”。
●拉 条:拉条,又叫拉面,是青海人民的一种传统地方风味食品。拉条和面片的制作方法大体
相似。不过,拉条的面团要多揉,且稍软一些,待面醒后才能拉。拉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扁形的
,又叫“兰叶”;一种是圆形的,又叫“鸡肠子”。
●酿 皮: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浓厚的传统小吃。其制作方法是,在麦面中掺和一定量的碱面,
用温水调成硬性的面团,几经揉搓,等面团精细光滑,再放到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去淀粉,直到面团
成蜂窝状的软胶样时为止。这软胶样的面团煮熟后称作面筋。剩下的面糊待水沉淀后,倒出浮水,将
沉淀面糊舀在铺有棉布的蒸笼中蒸熟,取出,吃时须切成长条,缀以面筋数片,浇拌上调料即可
1号酸奶
提到西宁,就不得不提西宁的酸奶。西宁酸奶的美味堪称一绝。西宁的酸奶是“要喝的”和“要吃的”。这里的酸奶会有厚厚的一层奶皮和最上层的酒醅,非常好吃。加一勺白糖,酸中带甜,更清凉可口。
二号酿皮
娘子是一种独特的面食,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零食。清凉可口,开胃消暑。做皮的做法简单却精致,在西宁街头随处可见。夏天吃特别开胃。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哪个好吃,问问当地人,他们会很热情的告诉你哪个让皮肤更入味,更爽口。
第三羊肠面
不是直接把香肠洗干净切好,而是把特殊的配料塞进香肠里。每碗香肠面配一小碗汤,其中一部分会加胡椒粉。把汤汁倒进面里,搅拌一下,咬一口,浓浓的羊肉香味就会充满你的口腔。夏凉冬热,肠粉薄而脆,馅软,风味独特,口感好。
四号天目
民间有句谚语:“欲饱口腹,先甜五谷”。可见,甜醅是西宁本地人喜爱的一种甜味食品。甜酒,味道鲜美,多以玉麦(莜麦)、青稞之类为原料。夏天吃,可以提神醒脑,去除暑热带来的烦躁和疲倦;冬天吃可以暖心养胃,强身健体,增进食欲。
第五嘎面
“面条”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冷水和好的面揉成长条后,再拉成“指甲盖”大小的面条,放在锅里称之为“指甲面”;面块较大的那种叫“堵口面块”,然后在锅里捞出,浇上羊肉清汤,加上羊肉丁、西红柿、青萝卜片,就成了“西红柿羊肉面块”;与牛肉、羊肉片、豆腐、粉条、蔬菜混合成为“焖面”;还有牛肉、羊肉、粉条、蔬菜炒面,品种繁多,口味各异。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