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乙醇胺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 介绍了乙醇胺国内外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指出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美国乙醇胺的平均生产规模为140 kt/a,而我国最大规模只有10 kt/a。针对现状提出我国乙醇胺发展思路。
乙醇胺是氨基醇中最重要的产品。作为重要的精细有机化工原料之一,目前工业上主要应用的有: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等。乙醇胺主要用作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石油添加剂、合成树脂和橡胶增塑剂、促进剂、硫化剂和发泡剂,以及气体净化、液体防冻、印染、医药、农药、建筑、军工等领域。1. 生产现状 2000年世界乙醇胺生产能力约为1 100 kt,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0%。表1为世界乙醇胺主要生产厂家与生产能力。
表1 世界乙醇胺主要生产厂家与生产能力 kt/a国家或地区公司名称生产能力美国 569 联合碳化物公司 295 亨兹曼公司 150 道化学公司 104 Occidental 石油公司 20日本 90 三井化学50 日本触酶化学公司40韩国Korea polyol 公司25印度Amines&Plasticizes15西欧 275 德国巴斯夫公司140 德国ConDEA Chemie GmbH27 法国 BP化学28 瑞典诺贝尔公司55 英国联合碳化公司25墨西哥IDESA20巴西Oxiteno Nordeste30其他 60总计 1 084 目前世界乙醇胺的发展呈现以下几大特点:一是世界乙醇胺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的几家大公司,上述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7%,仅美国联合碳化物、亨兹曼和德国巴斯夫三大公司的生产能力就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6.3%;二是生产规模逐渐趋于大型化,美国乙醇胺的平均规模高达140 kt/a,德国为58 kt/a,其他国家的生产规模也在20 kt/a以上;三是乙醇胺装置基本上与原料环氧乙烷装置建在一起,主要考虑原料供应和产品运输方便,保证原料供应与降低成本,增加装置的竞争力。
我国乙醇胺发展较早,但多年来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所需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抚顺和吉林相继引进两套国外技术与设备后,我国乙醇胺工业才摆脱整体落后局面,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乙醇胺生产厂家约20家,总生产能力约40 kt/a,主要生产厂家与生产能力见表2。表2 我国乙醇胺主要生产厂家与生产能力 kt/a生产厂家生产能力抚顺华丰化工厂10吉化公司江城农药厂5宜兴周铁染料助剂厂10佳木斯北佳化工厂3高桥石化三厂3清江石化公司2温州清明化工厂1天津有机化工厂1合计35
我国乙醇胺2001年产量约14 kt,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无法与大企业及国外产品竞争,多数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国内乙醇胺产品不能完全自给,每年需进口大量乙醇胺产品。1998-2000年我国乙醇胺的进口量分别为21.4 kt、13.4 kt、26 kt。2. 市场分析2.1国外市场分析
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醇胺产量约为810 kt,开工率为75%,整体而言世界供应能力大于市场需求,但是生产、需求与发展不均衡,局部地区比较紧俏。国外乙醇胺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剂、除草剂、气体净化剂、金属加工和水泥生产等方面。表3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醇胺供求状况,表4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醇胺消费结构。
表3 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醇胺的供求状况 kt
国家与地区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美国4543.4111346墨西哥/加拿大15447.252南美洲16.8125.523西欧2423234240日本4981542亚洲(除日本)3612147合计812.8111.4173.7750
表 4 2000 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乙醇胺消费结构 消费领域美国西欧日本消费量/kt比例,%消费量/kt比例,%消费量/kt比例,%表面活性剂82.623.96727.912.529.8洗涤剂72.120.85523.011.527.4气体净化剂42.612.331.213.08.019.0除草剂6819.735.814.93.89.0纺织13.23.814.56.02.15.0金属加工29.08.421.58.9537.2其他38.611.1156.251.12.6加工346.110024010042100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乙醇胺生产、消费与出口国,美国近十年来乙醇胺的消费年均增长率为5.4%,其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3.8%。由于乙醇胺下游产品均为比较成熟的工业产品,因此未来几年乙醇胺的消费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为2%~3%;美国仍将是未来主要出口国,美国乙醇胺出口主要是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南美地区。
西欧乙醇胺近十年来消费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1%,西欧地区乙醇胺基本自给自足,有少量出口,进出口贸易也主要在西欧一些国家内进行,预计未来几年西欧乙醇胺的需求年均增长率将为3%左右。
日本主要有两家企业生产乙醇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乙醇胺的消费量一直保持平稳态势,1990-2000年年均增长率为1.65%,日本国内乙醇胺的产量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出口量,日本主要进口三乙醇胺,其中90%来自美国,日本出口乙醇胺数量大于进口量,主要去向是中国、韩国和新加坡。预计未来几年日本乙醇胺的需求增加速度仍将维持低速度,年均增长率约为2%。
亚洲地区(除日本外),尤其是中国、韩国、印度和一些东南亚国家近年来乙醇胺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已成为世界乙醇胺主要进口地区,韩国仅有一家生产乙醇胺,主要是用于生产聚氨酯,1990-2000年韩国乙醇胺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其中表面活性剂和聚氨酯是最主要的消费领域,韩国的乙醇胺主要从日本和美国进口。
中国的台湾省没有乙醇胺的生产装置,乙醇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进口产品主要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
印度有多家乙醇胺生产装置,但是普遍规模较小,多为千吨级的装置,近年来印度乙醇胺需求增长较快,国内供不应求,主要从西欧进口。
由于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和南亚地区乙醇胺下游产品需求增长较快,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有部分企业计划在该地区投资建设新装置,如联合碳化物公司计划在马来西亚新建一套生产能力为75 kt/a的乙醇胺装置。
2.2国内市场分析
2000年我国乙醇胺消费量约为40 kt,消费比例大致为表面活性剂占31%、医药行业占21%、气体净化占11%、防冻助剂占8%、金属清洗与加工占6%、其他方面约占23%。表5为我国乙醇胺供求状况。
表5 我国乙醇胺供求状况表 kt
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58.515.40.523.419968.519.40.327.719978.024.30.232.1199812.321.40.2333.4199913.323.40.336.4200014.2260.339.9 以下具体分析我国乙醇胺在各个领域的消费现状与发展趋势。
(1) 表面活性剂
乙醇胺最大消费领域是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不仅可以直接做表面活性剂,而且可以与多种酸类合成重要的常用表面活性剂,如烷醇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酰三乙醇胺等。表面活性剂应用于洗涤剂、化工等多个领域,2000年表面活性剂领域消耗乙醇胺约12 kt,其中一乙醇胺1 kt、二乙醇胺约8.8 kt、三乙醇胺约2.2 kt。近年来我国洗涤剂发展迅速,尤其是液体洗涤剂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因此对表面活性剂需求将呈稳定较高速度增加,预计2000-2005年期间表面活性剂对乙醇胺的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6%,2005年将达到15 kt。
(2) 医药行业
以乙醇胺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基本药物,如抗感染药呋喃唑酮、吗啉双胍、酮康唑,抗寄生虫类药物四咪唑,心血管疾病用药潘生丁和重要营养强化剂牛磺酸等。这些药物现在国内多已大量生产,尤其是牛磺酸发展和出口前景看好,2000年医药行业消耗乙醇胺约8.5 kt,随着全国范围内医疗改革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医药对乙醇胺的需求将稳步增加,2000-2005年年均增长率约为5%,2005年消费乙醇胺数量将达到11 kt。
(3) 气体净化
乙醇胺在气体净化中主要用作脱硫剂,一是石油气体脱硫,二是合成气脱硫。目前国内多家石油炼制和大中型合成氨装置使用乙醇胺脱硫工艺,国外常用的高效脱硫剂,主要是二乙醇胺,据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公司统计,2000年我国石油炼厂气方面消耗乙醇胺约3.1 kt,合成气、煤气净化等消耗乙醇胺约1.0 kt。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预计2000-2005年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4%,2005年需乙醇胺为5.0 kt,其中二乙醇胺占70%左右。
(4) 合成树脂工业
乙醇胺在聚氨酯工业中可作为催化剂和交联剂,2000年乙醇胺类催化剂和交联剂年用量约4.2 kt。我国聚氨酯工业在21世纪初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将引进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因此乙醇胺在聚氨酯行业消费将出现大幅增长,预计2000-2005年年均增长率约10%,2005年消耗量约为7.0 kt。
(5) 橡胶加工
三乙醇胺是重要的橡胶加工助剂之一,在橡胶加工中多用作非炭黑补强胶料的硫化活性剂,也起到分散剂和防水剂作用,特别适应于白炭黑等延迟硫化的填料作补强剂时,三乙醇胺更是不可缺少的助剂。尽管橡胶及其助剂工业近年来发展缓慢,但是橡胶加工助剂却发展较快,而且为了适应高性能轮胎的需要,目前开始使用白炭黑部分替代炭黑做轮胎补强剂,已成为橡胶及其轮胎工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因此乙醇胺在橡胶加工业需求增长较快,2000年橡胶加工业消耗三乙醇胺约2.4 kt,2000-2005年预计年均增长率约为8%,2005年需求量将增至约3.5 kt。
(6) 纺织工业
乙醇胺在纺织工业中主要用作织物整理剂、柔软剂、乳化剂和生产荧光增白剂VBL等纺织助剂。目前乙醇胺主要用于生产荧光增白剂VBL,VBL是个传统的荧光增白剂品种,我国目前已经大量生产并有相当数量的出口,今后VBL发展不会太大,对乙醇胺的消费量没有太大变化。而其他纺织助剂将具有很高发展前景,我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合成纤维生产国,2001年底又加入世贸组织(WTO),我国纺织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因此我国纺织工业必然向高档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对织物整理剂、柔软剂等纺织助剂将会有较大需求,因此未来乙醇胺在纺织行业消费主要是织物整理助剂等方面,2000年我国纺织工业消耗乙醇胺约2.6 kt,2000-2005年预计纺织行业对乙醇胺的需求增长率约为5%,2005年将达到3.5 kt。
(7) 金属清洗
由于乙醇胺具有优良的乳化性和较小腐蚀性,因此在金属清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2000年金属清洗消耗乙醇胺约1.6 kt,其中主要是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及其衍生物。专家预言未来我国金属清洗加工将呈较快增长速度,因此预计2000-2005年金属清洗对乙醇胺的需求年均增长率4.5%,2005年将需求2.0 kt。
(8) 其他方面
乙醇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如乙撑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农药草甘磷等。
乙撑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目前国内生产能力约4.0 kt/a,但由于规模小,生产成本高,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因此多处于停产状态,国内需求依赖进口,进口数量约为7.0 kt/a,因此国内一直计划建设一套万吨级规模化装置,装置一旦建成将需消耗乙醇胺7.0 kt/a。
PVP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日化、涂料、纺织印染等多个领域,2000年国内需求量约1.0 kt,我国年产量约100 t,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学品,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PVP的市场需求量将保持年均10%以上增长速度,最近国内正在建设千吨级装置,预计2005年将消耗乙醇胺1.0 kt左右。
二乙醇胺可以用于生产重要的农药草甘磷,目前我国草甘磷主要采用甘氨酸为原料,而国外有些国家则采用成本较低的二乙醇胺法,目前国内也在研究开发之中,有几套小规模装置在运行,业内人士预计2005年农药方面将消耗乙醇胺约2.0 kt。
另外水泥添加剂、兽药、航空航天、涂料等领域2005年预计消耗乙醇胺约2.5 kt。
综上所述,我国2005年国内乙醇胺的需求量将达到50~57 kt。国内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3 建议 乙醇胺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即使现有的国内所有生产能力全部开足,和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缺口,因此我国乙醇胺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今后我国乙醇胺工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为了今后参与全球竞争,国内新建或扩建的乙醇胺装置能力应为20 kt/a以上,这样才有竞争能力。
大力开发乙醇胺的下游产品。乙醇胺许多下游产品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同时也是我们国家较为紧俏的化工产品,因此加大乙醇胺的应用开发力度,一方面满足国内精细化工的需求,另一方面促进乙醇胺工业的快速发展。
乙醇胺生产对原料有一定要求,国外乙醇胺装置基本上与原料环氧乙烷装置建设在一起。目前,我国环氧乙烷缺口很多,每年大量进口,因此我国也要在工业基础好的地区,建设规模化环氧乙烷装置,以降低原料生产成本,增加乙醇胺的装置竞争能力,规避市场风险,应对国外产品的挑战。 产品名称货品所在地单价(不含运费)起批量乙醇胺">三乙醇胺 河南郑州市二七区10.5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历城区14.00/KG200KG三乙醇胺上海上海市140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4000.00/吨1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3000.00/吨1吨三乙醇胺浙江杭州市11000.00/吨0吨三乙醇胺上海上海市宝山区12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0000.00/吨1吨三乙醇胺(厂价直销)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2.00/KG232KG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11.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90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5.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5.00/公斤232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5.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00/公斤232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11.00/kg230kg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10.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13.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10000.00/吨1吨三乙醇胺河南郑州市二七区128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2.00/公斤232公斤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98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2.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10.0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00/公斤232公斤三乙醇胺天津天津市武清区98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00/公斤20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23.00/KG1000KG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80/kg232kg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80/kg200kg三乙醇胺(质优价廉)广东广州市9.8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9.00/kg200kg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00/公斤210公斤三乙醇胺(进口85%)浙江杭州市萧山区11350.00/吨1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3500.00/吨0吨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3.00/KG232KG三乙醇胺山东济南市14.60/kg200kg三乙醇胺河南郑州市二七区7.20/公斤0公斤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4.50/KG232KG三乙醇胺广东广州市天河区11.50/kg200kg
三乙醇胺09年7月17号价格行情 </tbody>
精细化学的现状前景较好,国外进口的产品普遍价位较高,如纺织品后处理类,杭州希诺化工之产品和国际日系德系顶尖品牌之产品已无差别,价格仅为其65%,在市场化的中国,性价比已经成为企业的首选。
年来, 中国染料、助剂和有机颜料行业的生产与市场发展健康而迅速,染料化学品消费初步增长。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对染料纺织化学品的需求,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中国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我国化学纤维的产量从1994年的280.19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1161.37万吨,新纤维如ppt和pla等正在开发之中。随着国家为适应纺织品出口配额取消,而采取的新措施出台,以及鼓励高附加值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纺织助剂的需求将会相应增加。2005年中国染料、有机颜料产量合计达到79.7万吨,同比增长7.4%,满足了国内纺织品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纺织品行业发展。去年,中国染料进出口总量29.59万吨,同比增长1.61%;有机颜料进出口总量14.59万吨,同比增长5.12%,这都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纺织助剂的重要机遇。但是,我们在看到印染助剂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客观的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之处。
1、印染助剂的现状分析
1.1 印染助剂生产规模小,分散生产
我国纺织印染助剂每年销售额约200亿元,生产品种有30个门类,约1100个品种,主要品种200个,生产企业多达1200家,分布在各个行业中。其中以民营企业为主,合资和独资企业占10%左右,生产厂主要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而我国染料生产企业仅有300余家。且目前国内生产纺织印染助剂的厂点过多,过于分散,上规模的大企业不超过10家,众多小规模企业生产必然导致整体水平的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国际市场占有率小。
1.2 染料生产与纺织印染助剂生产各自为家
纺织印染助剂除能增加纺织品附加值、提高纺织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外,对染料产品的配套使用和推广应用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外大的生产染料的跨国公司均有配套纺织印染助剂生产,如巴斯夫、科莱恩、汽巴、拜耳、希诺等公司在世界纺织印染助剂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况且相当多的染料应用对象与纺织印染助剂的应用对象是相同的,因此其销售网络资源可得到合理利用,其销售成本可得到降低。相反, 国内染料生产企业基本不生产纺织印染助剂且国内纺织印染助剂企业也不生产染料。从长远看, 这不利于染料的推广应用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国内染料企业也应多元化配套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许就在染料生产企业的面前。
1.3 企业混乱泥沙混杂 ,由于大部分为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不同于大企业。在其管理上, 制度不完善。部分生产厂家生产规模也达不到国际市场要求。这就驱使部分厂家为追求利润, 在其生产过程中,过度追求低成本以达到的利益最大化,导致印染助剂达不到国际标准。竞争力不高,扰乱市场,迷惑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印染助剂的发展前景,影响国内其他民营企业印染助剂的进一步发展。
2.解决方案
2.1竞争中求发展
打开门户, 接轨国际市场。多年前我们还在担忧“狼来了”,在今天,我们主动要把“狼”引进来。让国内的印染助剂连接通向世界的窗口,也让世界的印染助剂来冲击下国内的民营企业。面对机遇与挑战,是生存还是死亡,优胜劣汰。这必然会驱使国内的印染行业进行改革升级,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来一次洗新革面的企业调整。杭州希诺化工有限公司无疑是众多中的佼佼者。其始创于1999年,一直以来依托德国希诺的高端生产工艺配方和严谨生产流程生产精细化工和花色丝两大支柱产业,2002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取得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敢于拼搏、敢于挑战的希诺成为专业研究、生产、销售粘合剂的高技术精细化工企业、以卓越的产品和雄厚的研发能力成为中国粘合剂的领头羊。
2.2 “对症下药”
世界各地区和国家需要纺织助剂的结构也很不同,欧洲的情况比较有代表性,大致为纤维与纺丝用助剂占9%、织造与针织用助剂占 5%;前处理剂占7%、染色助剂占19%、印花助剂占10%、后整理剂占39%和通用助剂占11%。鉴于世界纺织助剂市场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纺织印染助剂制造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世界纺织印染助剂的产量超过了310万吨,共有近100个门类、1.5万个品种,年消耗量在270-280万吨,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的纺织印染助剂产量与纤维量之比为15:100,世界平均水平接近7:100,面对错综复杂的印染助剂市场,我们要“对症下药”,找准需要,抓住市场。
涂料印花是借助黏合剂的成膜作用将不溶生染料牢固在黏附在织物上,从而达到着色的目的。
粘合剂是涂料印花浆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分子成膜物质,通过成膜将涂料黏附在织物上,因此要求黏俣剂对织物有训的黏着力和重现性,耐老性、耐溶剂、耐酸碱、耐化学药剂,成膜清晰透明,印花后不变色、不损伤纤维,有一定弹性、手感好,并且易从印花机上清除掉。
增稠剂是涂料印花色浆另一得要组分,它具有使色染增稠,促进黏合和乳化等作用,使用权印花织物获取得均匀、软廓清晰的图案。不但能提训得色量和鲜艳度,而且印花浆中不用或少用煤油,以闰少对空气的污染。合成增稠剂有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类,前者适应性强,可用于防染和拨染印花,但增稠效果较差;后者有很高的黏度和增稠作用,对印花织物的色光鲜艳度、刷洗牢度和手感柔软性无不良影响。
交联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黏合剂的固着能力,使用印花有较好的牢固性能,还可降低焙固温度,结合实际短焙固时间,但用量要适当,否则会引起织物手感受不佳。
乳化剂的加入是为了得到良好的乳化增稠剂,一般采用端基封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再用异氰酸酯封闭端基物。
涂料印花助剂还有柔软剂、扩散剂和消泡剂等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