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近代史上三大著名战役
1、安庆保卫战
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时的著名战役,中国清咸丰(太平天国庚申十年)至十一年间,太平军为了阻击湘军东进、解救安庆之围所进行的重要作战。
1859年到1861年,清朝军队围攻太平天国重镇安庆,天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率军多次救援进行了两年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以失败告终。
2、安庆攻略战
从1938年6月1日开始,安庆居于武汉与南京之间,战略位置举足轻重。南京于前一年12月17日被攻占,而要侵略武汉则必须先强占安庆,安庆就是日军攻占武汉的大跳板。
5月29日,日军下达大陆令101号命令“华中派遣以一部部队占领安庆附近”。后又下达大海令120号,命令“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协助陆军占领安庆附近”。
6月1日,华中派遣军司令长官命令第六师团坂井支队,从合肥陆地行军,南下攻占安庆命令波田支队协同海军,沿长江西上攻占安庆至此,“安庆攻略战”全面拉开。
3、渡江战役
为了靠前指挥渡江作战,3月24日刘伯承率二野司、政、后等领导机关从河南商丘出发前移至安徽六安。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所辖十六军于4月6日进驻安庆西南漳湖东北地区,即怀宁县海口洲至三益圩(现属皖河农场)沿江一带。十七十八军相继进驻洪家铺(现名洪铺镇)周围三、四十里地区,待命渡江。4月13日,兵团司令部进驻洪家铺,司令杨勇住在洪镇街刘璞山家里,五兵团司令部渡江战役指挥部也设在这里。
于21日冲破长江天险,占领敌滩头阵地和要点,24日上午,第35军主力从浦口渡江,在夹道人群的欢呼声中开进南京城。
韩信施展的神奇攻略淹死了项羽20万大军,这在史上是唯一的吗?
大凌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战役,它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崛起。大凌河之战背景是在明末清初之时,由于清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曾在北宋时期建立金国。历史上为了区分明确,将清朝的前身命名为后金。大凌河之战是苟延残喘的明王朝与正在崛起的后金政权之间的交锋。
大凌河之战是在两个政权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展开的,所以大凌河之战背景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一反面是明王朝的腐朽统治,崇祯皇帝励精图治仍是无力回天。另一方面是建立不久后金政权,正在日益壮大,内部势力急需巩固。
首先明朝经历了几百年的昏聩统治,朝中宦官专权,打了败仗的祖大寿被孙承宗招纳回来后片刻不敢离开军队,以防被押进东厂。
所以这就预示了祖大寿在此次战役中会畏手畏脚,不敢全力出击与金军死拼。其次,后金政权中各位皇子争权,最后由于皇太极在千里奔袭上取得巨大胜利,因此在大凌河之战中皇太极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来看,最后战争的结果与大凌河之战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明朝因腐朽而衰亡,最后战争失败已是必然。清军此时积极对外扩张,再加上皇太极杰出的军事天赋和人心把控,招降祖大寿更是必然。
大凌河之战背景是两个王朝的战争,同时也是两个民族的战争。这次战争的失利加速了清军对中原地区的占领。?
大凌河之战过程
大凌河之战过程非常具有心理战的代表性,皇太极对人心的把控堪称恐怖,这也是他最后成为清朝皇帝重要原因,大凌河之战过程中皇太极使用的方式仅是冰山一角,但依旧使祖大寿甘心受降。
大凌河之战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首先是围城阶段:皇太极一改原来的强攻战略,将城池围住,使得城内粮草断尽,只能等待援军。其次是打援阶段,前后共价三次援军来救,但都被清军轻易打退,最夸张的是,清军仅用二百士兵将六千明军追杀的狼狈逃窜。
皇太极更是利用了一次虚假增援险些围歼祖大寿军队。继而是议和阶段,由于援军兵力虚弱不是清军对手,只能在城中坚持,面对皇太极的议和,思量过后依旧坚持。
最后攻坚阶段,四万明军救援,但是祖大寿按兵不动,以为这是皇太极的又一次奸计,但最后结果证明,自己再次上当。对自己和明王朝彻底失望的祖大寿只能带领手下将领甘心受降。
大凌河之战过程在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中已有改动,虽然祖大寿是明末三杰之一的将领,但与最后叱咤中国的皇太极相比依旧是小巫见大巫。
皇太极对祖大寿的军事才能是非常肯定的,这也是皇太极一直耐心劝降的原因,同时这也皇太极为了展示自己的招贤纳士,与腐朽黑暗的明王朝做出鲜明对比。可以说大凌河之战是明朝将领甘愿受降的开端。?
大凌河之战结果
大凌河之战结果是以清朝皇太极取得最终胜利,明朝祖大寿向清军投降为结局而告终,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战争之一。
大凌河之战结果以清朝获胜告终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第一,大凌河之战的时代背景处于明末清初年间,明王朝此时已经处于衰落时期。大凌河之战的社会背景为当时存在两个政权,明王朝内忧外患,内忧是明王朝内部统治已经腐败衰落,外患是新兴的后金政权正在日益壮大。
第二,大凌河之战的领导能力,其参战方为清朝皇太极和明朝祖大寿,其中皇太极具有杰出的军事才干和凝聚力,在作战期间,利用恩威并施、招降恐吓等多种手段,将心理战术和实际作战巧妙结合,给予对方作战压力。
另一方面,明朝祖大寿畏手畏脚,不敢主动出击作战,毫无作战策略和方针也是其相差实力悬殊,最终失败的原因。
第三,作战过程,大凌河交战过程主要分为围城阶段、打援阶段、议和阶段和攻坚阶段四个阶段,这四个作战阶段,皇太极一直占据主攻方,祖太寿一直采取坚守和按兵不动的策略,最终皇太极优势凸显,祖太寿为首的明军节节退败,以投降作为结果为此次大凌河之战画上了句号。
大凌河之战的结果以皇太极为首的清军获胜,祖太寿为首的明军战败。?
大凌河之战的影响
大凌河之战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大凌河之战彻底摧毁了明朝关外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明朝精兵精将不复存在,后金政权也在大凌河之战后日益强大。
大凌河之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皇太极用兵之道的改善,以及后金政权逐渐壮大两方面。
第一方面,大凌河之战对黄太极的影响:首先,在此次战争之后,皇太极吸取作战教训,全然放弃过去攻坚战的兵法,开始采取围攻战术,围城打点,在日后锦州战役中,颇收战绩,这是皇太极战术攻略上的重要改变。
其次,此次战役后,皇太极一改以前屠城策略,开始实行劝降战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屠城带来的危害,稳定了人心。
第二方面,大凌河之战对后金政权有重要影响,首先,大凌河之战皇太极招降过程中,明朝将士将领宁死不屈,保家卫国的忠贞精神给予后金政权者极大震撼,对后金政权未来的严格的军纪建立和接受汉族人先进的文化思想所发生的革命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
其次,在大凌河之战中,后金战队使用了自己的独特武器-红衣战袍,为日后后金政权建立自己军火库奠定了重要基础。最后,皇太极对在大凌河之战中招降的精兵精将加以重用,让他们进入统治阶级,这一做法,改变了后金政权的政治结构,也让汉文化在后金政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传播。
这种以水为武器获取胜利的战役在历史上并不是唯一的,除开了韩信以水作为武器攻破了项羽的二十万大军,还有秦将白起利用水战破城一举取得了胜利。而且这两场战役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场战役都是借水之力发挥战争作用,而战役的胜利都为统一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一、潍水之战是一场具有决定性的战役
可以这么说,潍水之战在楚汉时期是一场重要转折的战役。正是因为刘邦在潍水之战中获得了胜利,所以整个大局势完全被逆转过来了。刘邦之众在此战役之后才真正开始步入全面反攻的状态之中。
潍水之战的领导者是韩信,当时韩信已经攻下了赵国。而面对齐国刘邦动了用谈判的方式来取得胜利,刘邦派出了郦食其前去说和。而此时韩信的谋士蒯通认为一旦郦食其成功说服齐王投降,那韩信耗费重兵攻下的赵国就成了一个笑话。蒯通认为韩信应该继续攻城。
二、潍水之战和鄢郢之战有着很多相似点
韩信觉得蒯通说的有道理于是继续攻城,郦食其因此事在齐国被害。但韩信当时小看了齐国的实力,在齐军有了楚王的援军支持后,韩信屡攻不下局势开始变得不明朗起来。
说来也怪,韩信在这种巨大压力之下福至心灵想到了一个妙计。他决定先拦截潍水河道上方的水源,然后佯败诱敌于河道接着在上游放水淹死敌军。别说这一个计谋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潍水之战的胜利让楚汉之间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胜利开始倾斜于汉军了。
而鄢郢之战也是和潍水之战类似,鄢郢之战是秦将白起在破鄢之时遭遇了楚军的顽强抵抗,而此时白起是孤军深入,对于鄢城久攻不破很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危险。白起也是采用了引水灌城的妙计,而借水破城之后,楚国的颓败已成定局。
其实从这里就不难看出,潍水之战和鄢郢之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都是在久攻不破之时使用的水攻,都是围水破敌。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都是决定国家未来走向转折点的战争。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