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保护野生青蛙和市场需求之矛盾,目前,很多地方正在发展人工养殖田鸡,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田鸡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田鸡的饲养方法
(一)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 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吸收尾部供给,*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 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二)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 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 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三)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 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六、繁殖技术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 ~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田鸡的养殖技术
蛙池的建设
蛙池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蛙池四周应用砖墙围栏,墙高在1.5米以上,以防止青蛙逃跑或被蛇类进入捕食青蛙。最好能在居所附近建蛙池,以方便管理。蛙池两端应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并用铁枝和密眼尼龙网封口防逃。蛙池内四周应栽上水草和小灌木,以方便成蛙栖息。
种蛙的护理
在每年严寒冬天到来之前,应把池水放干,但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为种蛙钻入泥洞中冬眠创造有利条件。
繁殖幼虫(蝌蚪)
每年春天惊蛰节令过后,应放适量活水进入蛙池,让母蛙繁殖蝌蚪。繁殖出蝌蚪后应把种蛙隔离,防止吞食蝌蚪。
饵料投喂管理
1、投喂活饲料:由于小蝌蚪以幼小动物为食,因此,应经常投放一些水蚤、孑孓或其它小蛙类的蝌蚪等供它们食用。这些幼小动物,一般可在水田、池塘、死水沟等水中捕到。
2、投饵料要足:由于小蝌蚪在缺食情况下会以大吃小,互相残杀,因此投放饵料要充足,使小蝌蚪随时都有饵料可食。
3、分级饲养:由于青蛙性情凶猛,大蛙吃小蛙等弱肉强食现象很普遍,为杜绝这种现象,应分级饲养,把同样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饲养,更应投足饵料,让它们都能吃饱,才不会互相残食。
4、饵料来源:青蛙食性很杂,蚯蚓、昆虫、小鱼、小虾、小蟹、小螺、小蚌等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为了保证饵料的来源可与附近城镇市场经营水盆鸡、鸭的商贩联系,适当给他们一点定金,要求他们把每天弃废出来的鸡、鸭嗉囊和小肠肺等收集起来提供给自己,然后切碎当饵料。也可煮一些茶麸水灌注入蕉根、树根或垃圾堆附近等肥沃的土中,不久,就会纷纷钻出很多蚯蚓任人捕捉当饵料。
5、投饵地点:由于青蛙喜欢在水中捕食,不喜欢在陆地捕食,所以应把饵料投入池水面上,方便青蛙捕食。
6、注意事项:蛙池底就有数十厘米厚的肥沃土壤垫底;应严防被农药、化肥或工业废水等污染的水流入蛙池。青蛙(黑斑蛙)的生长发育比较迅速,只要能保证充足的饵料并管理有方,在正常情况下,早春产出的小蝌蚪到夏天就可变态成幼蛙,经过人工精心养殖,到年底个体重一般可达50克以上。养到冬季价格高时便可以上市销售了。
田鸡的饲养管理
1、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 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①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②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吸收尾部供给,用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 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2、幼蛙的饲养管理
①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 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②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 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③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3、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
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 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繁殖技术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1、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2、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3、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 ~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法律规定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是否可以食用
这个直接放水里怕不行哦。选个水库、池塘、沼泽地、还差不多。
另外你放前。用电脑把(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放出来。
在它们身上照一照。结个佛缘。然后再拿去放。就圆满了。
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禁食还没有完全定案,只有曾经有过提案,只能确定的是野生的绝对禁食,而人工饲养的,还是待定状态(部分激进的地方操作除外),个人趋向?可食用?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而网红动物当中,要完全?一刀切?是不利于民生的,因此应完善的是检疫方案,具体从几种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来谈谈它们的应该食用。
一、竹鼠。
竹鼠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就已经开始养殖了,在国内有几个县级的竹鼠之乡:桂林恭城的杂交鼠、云南丽江的红颊竹鼠、贵州遵义的银星竹鼠、 福建龙岩的扁三竹鼠、贵州从江的中华竹鼠,都是已经成规模的竹鼠业产地,像让竹鼠火起来的赣州华农兄弟,其实还不能算是地域性的大规模养殖,竹鼠的养殖发展,要远比网友们想象中要久,要多。
就拿上面的几个县级竹鼠基地来说,一旦禁养,那么它的损失就不仅仅是竹鼠而已,还有养殖所投的大棚。拿300只竹鼠的小户家庭来算,农户的损失就是:300竹鼠*80元(最低价)=24000元;搭建大棚需要150平米左右,大棚材料+钢架构=3500,地板水泥9吨(180包)*40元/包=7200元;隔板材料150格*12.5元/套=1875元;早期饲料+药品约1200元。假设竹鼠吃的竹子都是自产,免费的情况下,如果禁养,一户损失37775元,人工不计。
而一个县成为规模,是以千户来算的,那么一个县就有3000万以上的损失,而禁养后,这些农户的扶贫安排与就业安排,都得从零开始,所需投入的更多。
二、水产田鸡。
水产的田鸡的养殖,比竹鼠更早,在广东地区,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人工养殖田鸡,并且,养殖的田鸡品种大部分是泰国虎纹蛙,而不是我们本土的蛙种,只是普通人对动物的了解并不多,一直以为所养的?田鸡?就是国家二保的虎纹蛙,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内的虎纹蛙,是青绿色带黑斑,而养殖的田鸡(泰国虎纹蛙)是深灰色带虎纹,也有人叫它石蛙。
(本土田鸡)
田鸡的养殖一直以来都被动保一直晒,就因为?田鸡?与?虎纹蛙?这个统称,但是真正让部分人去辨认养殖田鸡、野生田鸡、牛蛙,非从业者当中能认出来的并不多,甚至有部分拿养殖的牛蛙用来抵制野味的,也不在少数。而在养殖场上面,田鸡的数量数以亿计,它跟牛蛙在国内市场上,已经是很寻常的食材,甚至部分地域跟小龙虾有得一拼。
(养殖的泰国虎纹蛙)
在养殖户的损失上,就不作列举了,田鸡与牛蛙作为食材,远比竹鼠要常见,在普通市场跟餐馆菜单上,点单率也远比竹鼠要高得多,那么它在市场上的养殖,就会比竹鼠的密度高,损失就不作计算了,反正不比竹鼠少。
总的来说,本人观点:坚决反对捕杀食用野生动物,不反对食用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但是需要完善这些养殖动物的检疫。非冠病毒的源头来讲,还没有完全认定就是食用野生动物的锅,在已有的产业链上?一刀切?不可取,加强检疫手段才是目前最需要的。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