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的资料一枚“爱国者”防空导弹价格在110万元以上,在以后的将来导弹换代改进技术还有物价问题,加上价格因素和发射系统单枚的价格还是要提高的。
而1993年9月订购3套“爱国者”系统和200枚“爱国者”PAC-2导弹已耗资5.65亿美元。花费如此高昂的代价,新系统的有效性依旧难以确定。单枚价格达到2825000美元.(包括发射系统)。
“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首次试射,1982年投入批量生产并开始装备美军,用以截击飞机和导弹。导弹弹体长5.31米,弹径410毫米,超过当年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主炮口径,弹重1吨,最大射程100千米,最大作战高度24千米,可截击80千米内的飞行目标。当目标飞行速度为4马赫时,单发命中率高达90%。系统抗干扰能力非常强。虽然至今为止依旧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但价格昂贵。台湾采购时,仅导弹的单价就高达110万美元。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因拦截“飞毛腿”导弹成功率较高引起了全世界对这种导弹的关注,同时也开创了导弹拦截弹道导弹的先河
“爱国者”导弹在成功的同时也暴露了问题。由于“飞毛腿”导弹是整体再入,最后命中目标的不仅有战斗部,还有整个弹体,因此再入稠密大气层后的导弹体积很大。“爱国者”导弹主要针对拦截反射面积很大的飞机而设计,其遭遇段、近炸引信以及火控雷达的精度能够适应拦截“飞毛腿”导弹,其所能拦截导弹的最高速度为10马赫左右。在1991年的几次拦截中,高爆破片战斗部虽然成功地击毁了导弹弹体,却没有摧毁战斗部,造成被击中的导弹落地后,依旧发生了爆炸。台湾第一批引进的“爱国者”PAC-2型导弹就是采用高爆破片战斗部。
解放军大量部署的东风11和东风15型短程弹道导弹与伊拉克老式的“飞毛腿”短程导弹有很大区别,发射进入大气层后,导弹的再入战斗部与弹体分离,再入舱体积远远小于整体再入导弹的体积。1991年美国声称有几枚没有拦截成功的导弹属于改进的“侯赛因”导弹,而这种导弹同样是在“飞毛腿”导弹基础上改进为战斗部与弹体分离,仅有战斗部再入大气层。对此,财大气粗的美军对策是采取多发导弹齐射进行拦截,以增加拦截成功率。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经常出现2至4枚“爱国者”同时发射升空的景象。而对于台湾来说,拦截一枚大陆射来的导弹,就要付出220至440万美金,而且还未必奏效,这个代价是非常难以承受的。很有可能“爱国者”导弹所要保卫的目标本身也未必值这么多钱。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