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氏父子创业理念如下:
老邱选择的是自己熟悉的行业(建筑行业)且有经验,并且认为做企业只要胆大、灵活、肯吃苦,再加上运气,似乎就能做起来。而小邱却不认同,原因为:该行业技术门槛低、与个人兴趣格格不入。也就是创业出发点不同,故老邱紧跟改革开放,选择熟悉行业创业,胆大、灵活、肯吃苦;小邱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技术门槛高、有市场前景的行业创业。
借鉴发达国家产品经验,将中西优点融合,推出了本土化产品。产品理念不同。老邱不重视产品研究;小邱融合中西优点改进产品,做本土化品牌。
对成功创业的看法不同。老邱认为胆大,灵活,肯吃苦和机遇;小邱注重考察调研,分析市场前景,善于发现商机,充份了解市场。创业方向不同:老邱选择熟悉的领域;小邱以兴趣和所学专业为方向。
管理模式不同。老邱任人唯亲,独断专行,注重人脉;小邱倡导现代化管理,重视选人用人和新业务的决策权。推行绩效管理,引进高端人才,探索特色模式,融入儒家精神。发展方式不同。老邱注重规模和守成。小邱注重学习创新和文化塑造。
想创业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个人特长对创业意向来说是充分非必要条件,当然前提是我理解你指的特长指的是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
充分是:能让你创业初期容易上手
非必要是:但容易上手的创业不见得容易活下来并发展壮大,能洞悉捕捉市场机遇才是先决条件,而市场机遇不但在变化当中,更有时代烙印,尽量顺势超前一点就好,不要超前太多或者完全逆势而为。当你英语很好,但发现来中国的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需求更符合机遇特征,你就要考虑是不是应该改变思路。
所以,创业出发点有很多,有从自己会什么开始想,而有些从应该做什么开始想。既然你想创业,不是打工,就不能简单用打工的思路去考虑创业的事情。
创业者初次创业并非易事,因为创业至少要过三道关:一是资金关,至少拥有启动企业的资金;二是关系关,要有平衡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三是心理关,要有承受创业之艰难的能力。 就创业者的心理而言,应该说是极其复杂的,可能害怕赔钱,可能想拼命赚钱,可能想一口吃个胖子,还可能想一开始就以高起点运作公司,想把公司做出个形象来......米卢说过“心态决定一切”,这句话用在创业者身上似乎更为恰当,正是初次创业的老板的种种心态导致了很多企业老板在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踏入误区,大大降低了初次创业的成功率。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我国初次创业的企业成功率不足5%,要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当然,有些问题看似简单初级,但创业者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事者迷,不能果断而科学决策,进而贻误企业发展。 因此,在此有必要对老板初次创业的误区进行归纳、分析并加以诊治,让创业者把握成功要素,尽快踏上财富之路。 误区一:过度强调程序和标准1、症状表现部门林立,分工过细,人浮于事;规章制度过于严格过于苛刻,甚至违背法律法规;业务程序过于复杂烦琐,存在诸多不必要的中间业务环节。 2、处方提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基础工作必不可少,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计量标准、业务流程等方面。 如果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无疑会起到强化企业管理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刚刚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对于基础工作而言,可以坚持“适合就是最好的”这一原则。 因此,建议如下:对于组织机构,只要管理上没有跑冒滴漏等管理漏洞,事有人做就可以,但要因事设岗而不要因人设岗,要注意员工所分管事务的关联性;对于规章制度,要保证起到激励与约束员工的作用。 对于约束员工部分,要坚决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以保护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要摒弃以“罚款”震慑员工的想法,因为创业初期的企业凝聚力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力;业务流程应清晰简化,不要以为报表多、台帐多对企业管理就有益,否则既使员工处于复杂的程序之中,也容易给企业***掌握生产经营情况带来难度,甚至影响决策。 误区二:过度地追求产品完美1、症状表现为追求最优的产品质量,把原辅材料档次提高,使产品成本增加;不考虑市场容量与潜力,把产品目标客户定位于高端,与市场脱节;低挡产品高档包装,“内容”与“形式”不统一。 2、处方提示可能对大多数有形产品而言,材料成本是产品成本的最核心部分。 质量也是有成本的,过高的质量成本,对开发市场很可能会起到相反作用。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市场的角度去定价,然后再回过头来研究成本,再选择与成本相对应的原材料;产品要与目标客户群体相对接,要考虑目标客户的消费心理、消费能力与消费形态,确定最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与包装要匹配,核心产品与附加产品(形式产品)要高度统一,注意的是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实质的内容最终也难于打动消费者。 误区三:沉迷于追求高额利润1、症状表现以高利润行业的利润标准衡量本行业;定价脱离市场,价格虚高,有价无市;不能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价格,一味地谋求厚利。 2、处方提示刚刚开始创业,给自己和员工树立信心最关键,因此第一桶金对老板自己来说或对员工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 建议老板们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润,形象、品牌、市场份额似乎更为重要。 因此建议如下:各行业都发展成熟时,都会有一个平均利润。 在此之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利润点,如房地产可达15%—40%,零售业可达到10%—25%,因此不应以其他行业的利润率作为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率的依据;市场会惩罚那些不尊重市场价格规律的企业,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竞争会使企业的价格趋向一个更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的额度,因此不适市而动,只有死路一条。
误区四:创业过程中半途而废1、症状表现在创业困难时期,便做决策解散企业;因其他事业牵扯精力而放弃创业,使创业中途夭折。 2、处方提示在创业过程中,难免有一个爬坡阶段,心态、恒心和毅力至关重要。 企业和产品一样,都要有一个成长、成熟与衰退的过程,因此在困难时再坚持一下,可能就是胜利的彼岸;建议创业老板要分清自己的主业与副业,初次创业不要同时运作多个项目,否则就难于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史玉柱在这方面就是一个优秀的策划人,脑白金的操作成功就与其使用“集中优势兵力”策略分不开。 初次创业跨越十大误区误区五:运做非能力所及的项目 1、症状表现无资金基础却运做资金密集型企业;无核心技术却想在市场上跟风,追逐其他企业;上马政府法律法规明文规定限制或禁止的经营项目。 2、处方提示做事业不能搞“大跃进”,也不能搞“浮夸风”,更不能学牟其中“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那一套。 在融资能力范围内,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在技术上盲目跟风是很危险的,因为竞争对手可能已有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仿冒跟风可能要惹上官司,乃至“赔了夫人有折兵”;创业要考虑政策风险,没有哪家企业有改变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本事。 因此,国家对私营企业进入的领域都加以了界定。
误区六:把希望寄托于职业经理人1、症状表现老板完全放权,对自己的事业过问过少;仅仅注重职业经理人资格与历史,而忽略了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结合;忽视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尤其经营业绩考核
2、处方提示倡导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但应理顺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即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创业者所开展的事业都是自己所熟悉的行业或者已经模式化的经营项目(如特许经营),而职业经理人却未必对该行业或项目有足够的了解,尽管职业经理人综合素质较高。 另外,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运作可能因过于强调正规化、标准化、制度化,进而在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出现急于求成的心理。 要知道,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企业未必适合,可能会使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产生双向不适应,也就是说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矛盾,不利于企业发展。 对上述症状,建议如下:理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责、权、利关系,各司其职、科学运作;要让职业经理人与企业融合、与文化融合、与员工融合,这是合作的前提;用业绩说话,可以少看过程,多看结果,只要职业经理人的运作合法、合理。 误区七:任人唯亲而排斥“外人”1、症状表现创业者把重要岗位(如财务)都安排自己的亲属;听信亲属的有关谏言,偏信亲属;以亲信做耳目,监督其他员工工作;亲属在企业内为所欲为,仗势行事;夫妻对唱,里应外合,不分主次。
2、处方提示很多私营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都有一个特定阶段,即家族化阶段。 应该承认,很多企业在开办初期,受企业的经济实力、工作环境等方面制约,难于吸引一些人才加盟,因此企业家族化有其客观性因素。 当然,也有其主观性因素,如企业老板认为家族成员可靠,值得信任等等。 要知道,企业家族化对经营管理是一个难题,尤其将来企业做大后更是一个难题,会引发企业家族“元老”安置的问题。 那么如何应对上述症状呢?以德为本,量才使用,给家族员工与家族外员工以平等的竞争与上岗机会;要知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谗言”不能作为考核员工的依据,人品和业绩才是考核指标;管理要有层级,但不排斥员工间的相互监督,可是把亲属都当成“千里眼”和“顺风耳”却不够恰当,有时会错怪好人;在家族企业内部,家族成员不能“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否则企业所立的“规矩”将被打破,容易使企业散作一盘沙;夫妻共同创业本是正常事,但是也要职责分工,否则在决策时难于出个结果。 夫妻之间也要能者上、庸者下,做自己擅长的工作。 误区八:做市场四面出击 1、症状表现企业没有主打产品,产品线过广、过深,产品全面上市;产品全面进入全国市场,如通过成立分之机构或选择经销商;广告遍地开花,全国上下一盘棋。 2、处方提示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都应有其主打产品(或拳头产品),这个产品的市场成长性好并且是企业利润的主来源。 如果与竞争对手攀比产品种类,那样企业在做市场时将失去重点,甚至市场份额;选择重点区域进行试销,如脑白金、黄金搭档,待试销取得成功后再全面推广,这样可以减少进入市场的风险和降低资金、人员风险,这也为调整后期销售策略奠定基础;全国各区域的实效媒体各不相同,并且消费习性(包括消费心理、消费特征)、购买能力、市场环境等因素也不尽相同,因此应采取差异化的区域性市场营销策略,而不是全国上下一盘棋。 误区九:进入不熟悉的行业领域1、症状表现创业不是跟着市场走而是跟着厚利行业走;与朋友或其他合作方共同开发自己不熟悉的市场领域;盲目地同时启动多个项目,包括自己不熟悉的行业。 2、处方提示生意不懂不做,这是一个法则。 行业间虽然有一定的共性,但每个行业都有其深度所在,这个深度构成了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的(关键)门槛。 不懂就会带来盲目与浮躁,使经营管理肤浅而泛化。 针对上述症状,提示如下:每个行业的厚利都有其阶段性,因为规范的市场环境下将打破垄断,充满了竞争,竞争会促进各行业最终平均利润的形成。 因此,应跟着市场走,而不是跟着利润走,更何况创业者并不是对每个厚利行业都熟悉;即使与朋友合作,也不要盲目,因为一旦牵扯到自身的经济利益,就会产生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或经营管理上的分歧,这种情况下“不懂”就意味着“吃亏”;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这是成功的法则。 先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做起,这样更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误区十:不去创造机会而等待机会1、症状表现企业前期准备时间过长,总是觉得时机不成熟,不敢去承接业务;对市场面前习惯于持徘徊观望,决策速度缓慢;开发市场缺乏主动性,往往被动应变于市场变化;重生产而轻营销与产品研发,企业经营管理重心失衡。 2、处方提示过去有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创业者对这句话应该充分“咀嚼”一下。 很多企业都是边创业边完善,边完善边发展,乃至最后企业形象和品牌效应都形成了。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如下:机会不等人,可以边干边摸索,错了不怕,怕的是猥琐不前;市场形势瞬息万变,需要创业者果断决策、及时应对;市场属于开拓着,市场是有容量的,但却是相对容量,哪家企业主动,哪家企业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如今企业不应是“纺锤型”(轻研发、营销,而重生产),而应“哑铃型”(重研发和营销),抓住市场和技术进步,这是企业的两把成功钥匙。 创业需要激情,但激情不等于意气用事,也不等于凭感觉行事,更不可迷失于过度自信之中。 我们倡导理性创业,尊重规律、尊重市场,这才是最根本出发点。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