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和中美华东医药代表如何选择,华东和恒瑞每年的财报,你会发现,两家公司的利润是在逐渐缩小的,然而相反的是,其市值确实越来相差越大。
尽管恒瑞医药的整体营收没有华东医药高,但恒瑞的所有产品几乎都是高毛利的产品。反观华东医药,毛利极低的商业板块,占到了整体营收的大头。即便是医药制造业,也比恒瑞90%以上的毛利润低不少,这才是市场给予两家公司完全不同的估值的主要的原因。
医药产业在2008年时总营收是八千亿,2020年是三万亿,说明医药行业的蛋糕在不断扩大。医药行业分很多方向,比如它的需求端,一是医保买单,二是商业保险,三是消费者自费,我们对未来的判断是。
商业保险增速会高于医保,医保也会有一个增速,自费的比例会大幅提高。医保占GDP的比重在未来二十年会不断放大,但医药行业过去的挣钱逻辑过去主要靠医保一方买单,未来将形成三方买单,基础医保加商业保险再加自费。
从这三个角度去买单。未来几年在医药产业中,创新药、特殊药像疫苗、血制品、麻精类用药、慢病中的糖尿病、品牌中药,这是未来我们较看好的方向,互联网医疗,我觉得互联网医疗是渠道端,我们暂时对渠道类公司保持一个谨慎观望的态度。
因为我们注意到渠道类细分这么多年时刻都会受科技冲击,所以我们更看好制造业,像药品创新、研发、制造包括一些依赖独家资源、成长靠提价的品牌中药。我们在选择行业时要根据行业的性质,我们要在医药产业中选择一个好的细分赛道。
同时要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优秀的管理团队在任何行业都很重要,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对管理团队的依赖不强,我认为在医药产业中管理团队尤为重要。除个别公司外,没有优秀的团队,公司就做不好,无论是消费。
医药还是科技。医药是靠研发,团队不好,研发以及销售能力都跟不上,像同仁堂这种有资源、有品牌、有产品,但由于管理跟不上造成股票长期回报很差,但同仁堂,我们长期始终对这个公司不放弃,未来随着体制的改制。
会迎来周期性的转折,所以一个好的团队对一家医药公司更加至关重要,云南白药的团队是优秀级别的甚至说天才级别的也不为过,片仔癀的团队我认为也不错。西药类公司对团队的要求更为严格,我们在选择西药类公司也非常关注管理团队的考核。
所以我们的选择面很窄,最典型的像我们比较看好恒瑞医药孙飘扬的团队。他们这种团队形成了企业的创新文化,类似于比亚迪的工程师文化。尤其是做创新药,公司团队的研发能力、企业文化更为重要。华东医药是以销售为主体的企业文化。
恒瑞医药是以创新为主的企业文化,虽各有特色,但从长期一个全球的视野或竞争力上来说,研发型团队跑的更远、做的更大,销售型的团队也会做大,但必须转型,不然在研发上会是一个长期瓶颈。创新药和品牌中药的区别。
品牌中药偏消费类,它也需要创新,但药品本身的创新极其有限,过去我们也希望中国的中药能出现大量的创新,但这确实很难,以岭药业做中药现代化出身,做出了像连花清瘟等很多优秀的创新类中药,但从长期来说。
我认为很难做到大规模的持续创新从而形成行业颠覆性的创新,因为中药我们判断本质上是吃老本,所以中药可投资的标的极其有限。很多人问我广州白云山,它和北京同仁堂长期发展都不太好,很难再创新。
像白云山做凉茶做不好,后来的金戈以及化药做的都很一般,所以品牌中药里能创新好的很稀缺。我觉得东阿阿胶、同仁堂以后也有希望,但整个行业的希望空间不大,行业中会跑出个别牛股,所以目前来看我们只能聚焦这种龙头。
包括消费也一样。2020年我们比较看好青岛啤酒这种一线品牌,我们从来不说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其他啤酒,因为青岛啤酒是行业一家独大。看好啤酒不是看好啤酒行业而是看好啤酒行业中的某家公司。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