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3招打造一家有情怀的公司...

网友发布 2023-08-01 23:05 · 头闻号公司管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连最简单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关注的点自然是先解决生理需求。现在不同了,人们不再为柴米油盐担心,也不用为生计发愁,有更多富余的时间去获取精神层面的东西,享受精神的愉悦。

这也是如今很多公司在卖产品的时候主打“情怀”牌的原因,似乎不提一下情怀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产品的,当然很多消费者也吃这一套。

情怀是什么?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现在所谓的情怀已然成为了产品的附加值,虽然这个概念很虚,却能将产品的逼格瞬间提高好几个等级。

说到情怀与产品的结合,还得从2013年的那场SmartisanOS发布会说起。

罗永浩在发布会上说自己是智能手机时代的工匠,启动锤子这个项目的初衷是尝试努力去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最后他还说了“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只是认真”。

整场发布会多次提到情怀,处处充满情怀的气息。说白了,罗永浩其实就是在说我做出来的手机比其他的手机逼格要高,我不屑于跟他们竞争,我只是在认真的做手机。确实也是如此,锤子手机精致、美观,符合大众使用习惯,只是情怀为它加了不少分而已。

从一开始,锤子手机就被赋予了某种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恰恰成了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傲娇的资本。锤子手机也因此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不得不说,罗永浩确实是可以用英语说相声的人里面卖手机卖的最好的,卖手机的人里面情怀卖的最好的。

刚入市的产品,大多没有品牌沉淀,与其他老品牌相比,在品牌文化方面没有优势。所以卖情怀确实是一条捷径,刚刚创业的创业者或许可以借鉴。

那么,一家有情怀的公司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呢?

一、 产品要有卓越的品质做基础

打铁还需自身硬,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才是硬道理。情怀只是产品的附加值,能吸引消费者,但是要留住消费者还得靠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品质。

就拿莱卡相机来说,以不变应万变,半个多世纪一样的造型,始终不变的功能,却经久不衰,是万千摄影爱好者追捧的圣物。

相比现在功能强大、造型多样的智能相机而言,莱卡能够成为神话,源于它精良的制作工艺。所以说莱卡在贩卖逼格和传奇的背后其实是因为它拥有卓越的品质做支撑。

二、 要有不妥协的态度

不妥协的态度是一个产品立足于市场的底气,能够不忘初心、决不妥协的产品是值得尊敬的。

真正有情怀的、伟大的公司都是不妥协的公司。

比如说星巴克,为了保证品质,始终坚持四大原则:拒绝加盟;拒绝贩售人工调味咖啡豆;拒绝进军超市;选购最高级咖啡豆。

一个企业能做到不妥协确实难能可贵,它可能要逆着潮流、逆着市场走,甚至会面临用户流失的巨大风险,但是它却能锻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走得更长远。

三、品牌要有调性

所谓的调性,是指品牌定位下给目标消费者的对品牌的看法或感觉。

其实简单点来说,调性就是要区别于同类产品,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个性,让消费者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识别力。

这一点恰恰与情怀不谋而合,情怀往往是某个人或某件产品所独有的,如果都一样,那就不是情怀了,而是情感。

情怀是个很虚无的东西,它体现在产品和品牌的核心价值里,它不能直接变现,却能触发消费者的共鸣,进而促使消费者对品牌认可,提升品牌价值。

众创思维 ·中国最大的创业社群·我们希望通过资本与经验的帮助与创业者共创价值。

“回农村创业”已经不是一句口号。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返乡创业人数累积超过480万,各地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人数的年均增速保持在两位数左右。

 无论是倦鸟归林还是主动“卸甲”,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然不同于昔日离家的懵懂少年。经历了城市化浪潮的洗礼,大多数农民工已经成为见多识广、有能力、有积累的“特殊人才”。对激活农村资源、推动农村发展而言,这些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无疑是一股“清流”。

 不过,当人们慨叹“进城不易”的同时,返乡之路也未必简单。不少农民工在返乡创业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有的源自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比如认为从城市回到农村是“没本事”“瞧不起”等;有的源自农村发展的现实环境,如硬件建设滞后、资金筹措困难等;也有的来自于返乡农民工自身对于问题的准备和应对不足,一旦创业遇挫难以及时刹车转向。这导致不少返乡创业者“中道崩殂”,重新进了城。正如有些年轻人离开北上广,又重返北上广的过程。

 事实上,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公共服务水平、网络普及情况,以及农民对新技术、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都与城市有不小的差距。这是返乡创业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与其抱怨环境不好,不如先做好思想准备、为自己充足电再返乡,以热情的态度和冷静的头脑扎扎实实创好业。

 为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各地也正在搭建各类创业平台,提供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创业。例如贵州瓮安县设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以“租金优惠、贷款贴息、奖补扶持、员工培训”等政策吸引了大批返乡创业者;河南提出了到2020年扶持10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1000万人就业的目标;武汉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提供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不过,返乡创业并非一锤子买卖。把农民工请回来是一回事,留得下又是一回事。如何为农民工创业者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可持续的创业环境,是值得相关决策部门探讨的新课题。

 返乡创业,是理想,也是一种情怀,关键在于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这既要求农民工创业者找回初心,实现重建乡村的情怀,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回应与互动,为理想和情怀的实现搭建更安全、更牢固的平台。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