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锅菜,用的是那种很大很大的大铁锅,铁锅固定在一个泥抹的大灶台上,旁边是风箱。现在多数改成用电吹风来吹了,不再用人力拉风箱。五花肉切片,白菜、冬瓜、土豆切块,海带泡软,还有粉条、事先炸好的豆腐块、素丸子等等,以及葱、姜、蒜、大酱、盐等等调味料。锅里倒上油,灶下烧上柴火,风箱呼哒哒一拉,火旺起来,油热后,放入花椒,再从酱罐中舀起一大勺酱放入油中,用大铁铲(像铁锨一样的)翻炒数下,在“滋啦啦”的响声中,浓郁的酱香很快就飘满了整个院子。酱炒出味后,放葱、姜、蒜、肉片下锅翻炒。然后锅中添水,放入豆腐素丸子,拉满风箱,加大火力直至把水烧开,再把白菜冬瓜土豆和事先抄炒熟的五花肉块放进去,加盐,水开后改小火慢炖。最后把粉条、海带放进去炖到软熟就可以停火了。
做好的大锅菜,热腾腾香喷喷,真让人馋涎欲滴。每人用大号的粗瓷碗盛上一大碗,滴上几滴醋,就着自家蒸的新出锅的大白馒头,一口菜一口馒头,那滋味儿,一个字,美呀!有的人会忍不住喝上三大碗,末了儿还要把碗里剩下的菜汁儿一滴滴滴入口中,再咂吧咂吧嘴,打个饱嗝,摸摸肚皮,舒服!
大锅菜可以用多种烹制方法成菜,但其中用得最多的还是炒、烧、蒸三种。下面,笔者就分别对这三种大锅菜的烹制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作一简要介绍。
一、炒
这是大锅菜用得最多的烹制方法,它又可具体分为炒大锅荤菜和炒大锅素菜两种。
1、炒大锅荤菜
炒不码芡不勾芡的大锅荤菜,如回锅肉、盐煎肉、葱爆羊肉、青椒鸡块等。炒这类菜时,应将主料(肉类或禽类)事先用精炼油拌匀,以防原料下锅后相互粘连;辅料(蔬菜)应选含水量较少、吸油性较大的原料,如青椒、蒜苗、洋葱、莲白、豆腐干等;炒菜时的用油量也应稍大一些。
炒既码芡又勾芡的大锅荤菜,如青笋肉片、青椒肉丝、鱼香肉丝、宫保肉丁等。炒这类菜时,主料(肉类或禽类)码芡要厚一些、干一些,且主料最好先下锅用热油滑熟捞出后,再下锅与辅料一起炒制成菜;若是主料的量太大,则可分几次下锅滑熟;辅料(蔬菜)则应事先用少量精盐码味,再挤去部分水分,以使其下锅后水分较少且容易成熟;也可将辅料事先焯水、过油或煸炒至断生,再与主料一起烹制成菜,以缩短其正式烹调时间并保证其充分地成熟。此外,勾芡用的滋汁也应事先调制好,滋汁的用量也应少于小锅菜,但滋汁要调得比小锅菜的浓稠一些。
其原因是:炒大锅菜时火力不足,原料中的水分不易蒸发,因此滋汁中不应有太多的水分。总的来说,炒这类大锅荤菜实际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炒",倒是有点像在"烩"菜了。即先在锅内放油烧热,再下入小配料(姜葱蒜等)炝香,然后下入经过处理的主辅料,接着快速翻匀,烹入滋汁,芡熟即可起锅。
2、炒大锅素菜
炒含水量较高的绿叶类蔬菜,如菠菜、空心菜、韭菜、鲜菜心、青笋尖等。炒这类菜时火力要旺,油温要高;原料下锅后要快速翻动,以使之受热均匀且快速成熟;原料要下锅炒至断生后才可放入盐,以免过早放盐而致使原料吐水,从而将"炒菜"变成"煮菜";也可将某些原料(如青笋尖)入沸水锅中氽一水后,再下锅进行炒制,以缩短其炒的时间。另外还需注意一点,炒绿叶类蔬菜时切忌加盖,否则会将菜叶焖黄。
炒含水量较低的其它类蔬菜,如青笋、南瓜、土豆、四季豆、蒜薹等。炒这类菜时,先应当根据原料的特性去进行不同的初步处理,如土豆(切丝)冲净淀粉后,要先入沸水锅中氽一水,再下锅进行炒制;四季豆要在入沸水锅中焯至断生后,再下锅炒制;青笋(切片或切丝)、南瓜(切丝)、蒜薹(切节)都得先用少量精盐码味,再挤去部分水分,然后才下锅炒制。
炒大锅素菜时还应注意,不能将原料炒得过熟,一般炒至断生或熟就可以了。因为成菜起锅装入大盆后,菜肴的余热还会将原料进一步"沤"熟(即常说的"后熟")。另外,炒素菜的大锅最好专锅专用,也就是说不宜将炒素菜的大锅用来炒荤菜(特别是烹制烧烩菜),以保持炒锅的滑爽,防止后面炒素菜时粘锅。
二、烧
也是大锅菜用得较多的方法,它又可具体分为烧大锅荤菜和烧大锅素菜两种。
一道大锅菜重量要达到百斤以上,怎么样能够将一百多斤的菜炒得好吃又好看呢,这里面好多学问,大锅菜强调组合式烹饪方法,一口锅在一个流程内只能进行一种烹饪方法。下面就介绍大锅菜做出经典味道的诀窍。
1、 一次调汁、一次调味
锅大料多,分批次下入调料,不容易将调料均匀地分散开,造成菜肴的味道不匀。因此,大锅菜一定要使用复合料汁调味,且是一次性调味,务必要使用液体的酱汁调味,才能使一百多斤的原料充分入味。
2、 锅、料都要预热,有锅气,味才香
大锅菜料多,相对来讲再大的火力也会稍显柔弱。怎样通过相对弱小的火力炒出锅汽,将菜肴炒出香味呢。有两个方法:一个是预热锅;二是预热食材。通过提前将热量输入到锅或菜里,用弱火炒热锅、热菜,同样可以炒出锅气。预热锅是指将锅提前烧热,乃至烧红,此时下入食材,会将食材加热到一个很高的温度,产生锅气。预热食材是将食材炸制或烤制半成熟左右,马上取出,将温度较高的食材下入到热锅中,缩短了加热时间,可使锅内温度迅速上升,产生锅气,烹出香气。
3、不能一锅到底,要三锅协力
拿炒制宫保鸡丁这类荤菜来讲,主料要少于配料,鸡肉丁要用80斤、黄瓜丁120斤、土豆丁120斤、花生米30斤。如果是用小锅炒制宫保鸡丁,通常是一锅出,川菜里也常用卧油炒的方法成菜。但用大锅炒就不行,左边的一口锅给鸡肉滑油、右边的一口锅炸土豆,中间的那口主锅炒香底料,等底料炒香,左右两口锅同时把料都放入主锅中,主锅就开始正式炒制宫保鸡丁了,这时,左右两锅要进入下个工序,一个炒黄瓜、一个炸花生,等主锅原料都差不多入味了,撒入花生,出锅,铺上黄瓜,拌匀,就可以摆档了。
4、大锅焯水变干煸,味道香
拿我们平常用到的醋溜土豆丝来说,百十斤的土豆丝不可能用大锅全部焯水,因为口感不好,还容易发生氧化变色,并且浪费大量水。我们将焯水改为干煸,大锅烧热,里面稍微放些色拉油,把土豆丝放进去快速翻炒至七成熟,另一口锅煸香小料,将煸好的土豆丝放入到煸小料的锅中,热锅炒热料,熟得快,而且土豆丝不粘锅,出品味道和用小锅炒出来的没什么区别。
5、半荤半素菜,肉要提前加工
当炒制半荤半素的菜品时,肉一定要提前制熟,放到一边。 当青菜炒至七成熟的时候下入肉炒制,两者都好刚刚熟出锅。如果按小锅菜的下料顺序炒制,先下肉再炒菜,菜一会儿就出水了,就变成炖菜了。
6、 烧菜要舀出汤来收汁
用大锅做烧菜的时候,要在旺火收汁前,将锅内多余的汤汁捞出,留下一部分汤汁用来收汁即可。这部分捞出来的汤汁也是宝贝,可以用这些原汤腌肉,也可以泡粉条入味,效果都非常好。
7、烧鱼是浇红烧汁蒸出来的
如果把所有鱼都放到大锅里面红烧是不现实的,不经意下去一铲子一锅鱼就变一锅肉渣子汤了。用大锅烧鱼确切地说应该是用大锅蒸鱼,将提前调好的烧鱼汁,浇在炸好的鱼上,用大锅蒸制成熟。这样出品的红烧鱼干净整齐,味道比真红烧一点不差。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