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压电式蜂鸣器 压电式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有的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
多谐振荡器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构成。当接通电源后(1.5~15V直流工作电压),多谐振荡器起振,输出1.5~2.5kHZ的音频信号,阻抗匹配器推动压电蜂鸣片发声。
压电蜂鸣片由锆钛酸铅或铌镁酸铅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在陶瓷片的两面镀上银电极,经极化和老化处理后,再与黄铜片或不锈钢片粘在一起。
2.电磁式蜂鸣器 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
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缠绕
蜂鸣器
(1)制备电磁铁M:在长约6厘米的铁螺栓上绕100圈导线,线端留下5厘米作引线,用透明胶布把线圈粘好,以免线圈松开,再用胶布把它粘在一个盒子上,电磁铁就做好了.
(2)制备弹片P:从铁罐头盒上剪下一条宽约2厘米的长铁片,弯成直角,把电磁铁的一条引线接在弹片上,再用胶布把弹片紧贴在木板上.
(3)用曲别针做触头Q,用书把曲别针垫高,用胶布粘牢,引出一条导线,如图连接好电路.
(4)调节M与P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盒子),使电磁铁能吸引弹片,调节触点与弹片之间的距离,使它们能恰好接触,通电后就可以听到蜂鸣声.
1、蜂鸣器类型及对应发声原理
蜂鸣器有“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有源是指其内部自带多谐振荡器等结构,外部只需要提供工作电压,它(内部的振荡器就工作)就能发出固定频率的声音;而无源的是指内部没有带振荡源,需要外部驱动电路提供一定频率的驱动信号。
你所使用的实验板上的蜂鸣器,应该是无源蜂鸣器,需要输入振荡信号使它工作。
2、蜂鸣器的声音
对于无源蜂鸣器,我们就可以通过控制振荡频率来发出不同的声音,常用的频率是1K,2K,4K等。
通常单片机开发中参考下面这个频率表来进行实验。
// do(1) re(2) m(3) fa(4) so(5) la(6) si(7)
// 低 262Hz 294 330 349 392 440 494
// 中_524Hz 587 659 698 784 880 988
// 高_1046Hz 1175 1318 1397 1568 1760 1976
//超高2092Hz 2351 2636 2794 3136 3520 3952
上面这些频率加上不同的时长间隔,可以组合出乐曲。
控制方式,常用单片机的PWM模块,或者直接用IO口模拟不同频率方波。
你使用振荡信号不同,蜂鸣器发出声音频率不同,就是这个原因。
3、工作原理
有源和无源蜂鸣器,工作原理不同。
(1)有源蜂鸣器,也称压电式压蜂鸣器,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压电蜂鸣片,通常这是一种压电陶瓷,能进行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
发声过程为:外部提供恒定直流电压,提供能量给多谐振荡器,多揩振荡器起振,并提供变化的电压和频率给压电陶瓷,压电陶瓷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也就发出了声音。
(2)无源蜂鸣器,也称电磁式蜂鸣器,主要由永磁体,线圈,振荡片构成。
发声过程为:外部按一定频率提供驱动一个振荡信号(一定占空比的方波,该信号作用于线圈,产生的磁声与永磁体共同作用,使一片金属片(振荡片)发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以上为工作原理。
4、工程上的注意事项
(1)对于无源蜂鸣器,经常采取并联一个二极管的方式,进行保护。作用是吸收电磁线圈的电感在方波驱动时,产生的反激尖峰。这个尖蜂可能导致系统电源线和信号线的高频干扰。
(2)在单片机应用中,有很多蜂鸣器复用的情况。通常在驱动电路上加电容隔离直流信号,就可以进行复用。但要注意软件上的设计,避免发生干扰。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