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故宫有多少宝贝

网友发布 2023-07-31 05:43 · 头闻号生活服务

据故宫专家介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宫廷收藏无可比拟。清宫收藏除承继前朝外,更有八方朝贡,内廷自制。目前,故宫博物院的可移动藏品——院藏文物,主要源自清宫遗存,又益以数十年来以收购、捐赠、调拨等方式征集而来的文物,总数近150万件,其中新征入藏的约24万件。

百万藏品远自原始社会及商、周、秦、汉,近达明、清乃至于近世。

清宫遗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清王朝和清皇室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宗教等方面的历史遗存,即宫廷历史文物;二是明清皇宫数百年间收藏的文玩字画之类的古代艺术珍品;三是清宫藏书和档案。

宫廷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珍品分23大类

宫廷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珍品,依据其各自不同的质地、形式和管理的需要,又分为绘画、法书、碑刻、雕塑、铜器、陶瓷、织绣、玉石器、金银器、珍宝、漆器、珐琅、雕刻工艺、其他工艺、文具、生活用具、钟表食品、帝后玺册、宗教文物、武备依仗、外国文物和其他文物等。共23大类五六十小项。

宫廷历史文物依其使用功能,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典章文物:反映典章制度、朝廷政务、武备巡狩的文物,如宝座、卤簿、玺册、符牌、奏折、兵器等。

生活文物:反映帝后、皇室起居、服用、学习、游乐等生活,及宫廷文化、习俗的文物,如床、席、桌、凳、冠服佩饰、文房四宝、妆奁切末等。

宗教文物:反映宗教活动的文物,如佛像、法器、经书等。

全方位的藏品系列,决定了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的陈列也是多维的。院藏文物的陈列若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两大类:常规陈列、临时展览。

常规陈列包括陶瓷馆、青铜器馆、玉器馆、珍宝馆、钟表馆等。临时展览包括“明清绘画展”、“清代帝后服饰展”、“酒具精品展”等。

现存清宫藏书近40万册

清宫藏书极其丰富,拥有自宋迄清6个朝代、900年间许多流传的传世典籍。

清宫藏书主要从以上五个源头汇聚而成。藏书最辉煌的时期是康、雍、乾三朝,尤其是乾隆乃至嘉庆初年。嘉庆以后的道光等5朝90余年,清朝社会走下坡路,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相继入侵,藏书大量散佚、损毁。辛亥革命后,以溥仪为首的逊清皇室暂居内廷,太监的偷盗、灾火、溥仪的赏赐,又使藏书焚毁、流失不少。

至故宫博物院成立时,经汇总清点,共得清宫藏书52万册。文物南迁后,现有15余万册珍稀善本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本院经历年再清点,现存清宫藏书近40万册,约占馆藏图书的五分之四,经重新遴选入善本书库的有19余万册,其中不乏珍稀孤本。

清宫藏书的大项,是明、清两朝内府抄写、刊刻的新书,称内府写本(抄本)、刻本。清宫所藏抄写本,不乏前代遗存和搜访得来的遗书,但数量最大的还是内府写本。明代的内府写本首推宏篇巨帙《永乐大典》、清则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为代表,兼及清内府编写、抄录的各种珍本秘籍。

自古评论出人才,你是人才吗,欢迎大家观看小编的文章,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关于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的故事。

溥仪,在离开皇宫时,究竟带了多少宝贝出去,而它们又都到哪里去了呢?

溥仪在离开皇宫的时候,身边还是有不少服侍他的,而这么多人每天都要生活,开销自然也大,光靠他自己的钱根本无法满足那么多人的开销。于是溥仪就把注意打倒了皇宫里文物身上。

可以说当时他偷偷变卖了很多文物和珍宝,但唯独有一件他一直带在身上,就是田黄三连印章。

这件宝物来头可不简单,这件宝物见证了大清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演变。

田黄三连印章,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印玺,两枚方形,一枚椭圆,以出黄雕锁链联接。方章玺文一阴一阳,阳文为“乾隆宸翰”,阴文为“惟精惟一”;椭圆玺义为“乐天”。石质晶莹剔透,润泽如脂,刻工精细,为清代御用珍品。方玺均长2.6cm,宽2.6cm,通高10cm;椭圆玺长径3cm,短径2.3cm,通高10cm。

「田黄三连印章」

这件宝物,可谓是价值连城,当溥仪将这件宝物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当即成了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为什么这方印章能称得上是“镇馆之宝”?它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说起来,这方宝物之所以备受瞩目,首先是因为它和两位“名人”有着不解之缘。一位是设计者乾隆皇帝,一位是捐赠者溥仪。

「乾隆&溥仪」

今天,田黄三连印章就陈列在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乾隆是史上拥有宝玺最多的皇帝,各种材质的玺印,多达1800多方,此三联玺在乾隆帝上千方的印玺中备受青睐。

田黄石三连印章均为田黄石,由三条田黄石链连接成一个整体,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部分。章上的印文“惟精惟一”、“乐天”都出于儒家经典《尚书》,意思是要居安思危,要顺应天命,懂得自然之理。乾隆皇帝把这些文字刻在印文中,是为了表达其施政思想。

「田黄三连印章」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描述说,雕刻三连印章的田黄原石是康熙年间入宫,在库房尘封近百年。后来,已是太上皇的乾隆想要刻一方“乐天”的宝玺,这枚田黄石被工匠选中,承送到乾清宫,乾隆对其一见倾心,又感觉石头颇大,只刻一方玺太可惜了,让工匠设计三连印章。

「田黄三连印章」

这方印章由一块大约5斤重的田黄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链连在一起,篆刻方式与玺文布局均有不同。“乾隆宸翰”为阳文篆刻,布局章法为传统标准格式。“乐天”亦为阳文,两字居中,左右饰以螭纹,使玺面富有动感。惟精惟一”为阴文篆刻,印文用汉代私印形式,采取回文法排列,整个印面饱满匀称、和谐美观。

「田黄三连印章」

「溥仪晚年」

乾隆驾崩后,这方印玺曾放在乾隆花园,但是1923年遭遇火灾,很多宝物燃烧殆尽,田黄三连印章能保存下来,至今是个迷。1924年,被逐出皇宫的溥仪把它带走,此后一直随身携带。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溥仪经有关机构移交故宫博物院收藏。可以说,这件宝物见证了大清的兴衰。

感谢大家观看小编的文章,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给你提供优质的历史故事,使你在闲暇之余增添乐趣,开阔视野。

如果你觉得内容欠妥,可以在下方评论区惊险讨论,小编将虚心接受你的指正与意见,你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