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哪里不能吃
蛏子肉质鲜美,很多人都爱吃,但是,吃蛏子也有不能吃的部位,那么蛏子哪些部位不能吃呢?有没有小伙伴想要知道的呢?不妨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收藏!
步骤:
1、蛏子的内脏是可以吃的。但是蛏子内脏中还会有一些沙子等成分,不去除的话是不可以食用的;
2、把蛏子肉从蛏子的壳上剥下来;
3、把蛏子外面一圈的黑线去掉,黑线性寒,吃了也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适,因此要把黑线去掉;
4、反复冲洗几次。
蛏子哪里不能吃2蛏子肉味甘、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补阴除烦、益肾利水、解酒毒等功效;蛏子除了含大量蛋白质和钙以外,还富含碘、硒、锌、锰等微量元素,据介绍常食用蛏子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的作用。
蛏子的内脏不能吃,做时要把内脏取出,不然吃时牙齿会感到不舒服,买来的.蛏子泡在淡盐水里,可使沙子吐干净,水烧开后蛏子焯10秒钟,壳会打开,然后挤出内脏,并取掉壳上的黑边即可炒之。
蛏子死了还能吃吗?一般来说,死过的蛏子不建议再食用,因为蛏子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死过以后容易滋生杂菌,从而很快变质,吃了对身体不好。
挑蛏子一定要挑活的,如果是死的就会吃坏肚子。买的时候向店家要一点海水,用于吐沙。把蛏子放在海水里完全浸没,如果没有海水就用家里的自来水加几勺盐代替。养个半天一天的让它静静地吐沙。
如果用水煮不开壳的就是死蛏子,扔掉不能吃。把煮好的蛏子肉从壳上取下,壳上有泥沙影响口感。吃的时候要将蛏子周边的一圈黑线去掉,还要将蛏肉里那块黑色的部分去除。
蛏子怎么挑选?
首先要看蛏子壳的颜色,如果颜色是金**或者淡**,就说明壳比较薄,肉质丰厚;如果壳的颜色呈暗黑色,就说明壳比较厚,里面肉比较少。
接着要用手摸一摸。一般菜市里的蛏子都放在海水里养着,壳微微张开,手一碰就会闭合的,说明是活的;碰了不动,摸上去僵硬的就是死的,不要买。
最后再教你一招,挑选时,要看蛏子表面有没有泥沙,不要以为表面有沙的就新鲜,其实这不仅加重了重量,还说明蛏子的肉里也有很多泥沙。
蛏子哪些部位不能吃
蛏子的清洗方法
1、用筷子将蛏子与盆底隔开,因为蛏子的位置一直都是在水盆中央,吐出来的沙子,直接沉底了,悬在中间的蛏子再吸进来的水又是干净的。
2、买蛏子时向老板要一点海盐,溶于清水中,营造海水的味儿。然后在盆中放两只平时不咋用的筷子,目的是不让小筐沉底,最后将装满蛏子的漏筐放在上面浸泡,再滴几滴麻油,2-3小时后就会看到盆底的脏东东会有很多。
3、吐好沙的蛏子用淡盐水反复的搓洗几遍,将壳上的脏东西洗净控干水分即可。
蛏子的吃法
蛏子吃法很多,有三吃、五吃之称。
一吃糊蝶蛏。把蛏洗净后放在锅里烧,蛏壳摊开,肉露出就可取吃,这种吃法最简单方便。二吃红烧蛏。用薄刀轻轻剖开蛏子背面壳的连接处,即把蛏壳脊割断,蛏壳不会摊开,倒在锅中红烧,放上油、葱、姜佐料,有油香味。
三吃盐水竹筒蛏。把蛏插在竹筒里,烧熟可吃,清口鲜美,原汁原味。四吃炒蛏肉,把蛏肉挑出来,与其他菜一起炒吃,有多种味道。五吃铁板蛏。这是近几年在酒店烹调的新制作,吃起来有浓香脆味,风味独特。
吃蛏不忘种蛏人
起锅烧油,等到油热了之后将之前切好的姜片倒入锅里面翻炒出香味,将蛏子倒入锅里面翻炒几下,紧接着将青椒、小米辣都倒入锅里面继续翻炒到断生。接着烹入生抽,生抽的用量不要多,稍微一勺左右的用量,生抽可以提味,翻炒2-3分钟即可盛出装盘。
蒜泥蛏子,大蒜切成末,放上菜籽油,烧成金**,放盐油糖,然后再把蛏子放里煮煮开即可,既要保留海鲜鲜甜的味道,又要除掉海鲜特有的腥味,需要使用葱、姜与蛏子一起烹饪,让葱姜的香气中和蛏子的腥味,可以起到增香提鲜的作用。不建议放八角、辣椒、花椒等口味较重。
把炒好的豆豉黄金蒜蓉辣酱和一份未炒的蒜蓉铺在蛏子面上,每个蛏子肉上都撒几粒盐,然后分别沿碗一周倒入酒糟,鲜贝露,豉油生抽,蒜汁,姜汁,色拉油,最后撒些胡椒粉调味,一碗鲜味十足的插蛏就做好,这样做法可以让蛏吸满老酒味道,更能体现出蛏子的鲜的本味,当然蛏子还有很多做法,比如加点蒜蓉爆炒,盐焗蛏都是不错的选择。
将蛏子从中间对半切开冲洗干净,洗净后摆入盘中,大蒜切末三分之一放入碗中,加入盐、胡椒粉、鸡精、料酒和蚝油然后搅拌均匀,剩余蒜末放入锅中加油炒黄,炒黄后倒入调好的生蒜炒菜锅里加入食用油,加入葱段,姜片,小米辣和干辣椒(不吃辣可以不放),八角,桂皮,花椒,简单炒一下之后。加入蛏子爆炒,炒一分钟,加入啤酒,在爆炒一分钟,加入洋葱,底部加入一点点的水,然后裹上保鲜膜,放入微波炉,中高火8分钟。即可出锅或者不加水,直接放入锅中蒸,自身水分与蒸汽形成的汤汁也很鲜美,蒸10分钟左右。
一、种蛏如种田
闽南的滩涂有很多 美食 ,蛏子就是其中的一种,前几日提到土笋冻,土笋也出自滩涂。
蛏子是土名,学名叫 “缢蛏” ,而土笋也是土名, 学名叫“可口革囊星虫”, 这名字特别拗口,我怎么都记不住;我们常吃的 海蛎 ,海蛎是学名,土名就叫蚵仔。这些土名和学名的叫法让我想起我们的名字,在家叫“狗子”,出外就是“小明”了,哈哈。
沿海人在 泥壅沃 ,也就是滩涂上 种蛏子 种蚵仔,就 如种田一般 ,叫“狗子”之类的土名也是恰如其分。蛏子和蚵仔在闽南很普遍,初春季节吃蚵仔,有 二月肥蚵肥韭菜 之说,而夏季,则是蛏子的丰收季节。
吃蛏不忘种蛏人,我今天来说说蛏子。
二、蛏子性寒易过敏
蛏子的肉很鲜美,清甜爽口,我是喜欢蛏子的,较之蚵仔更甚,但蛏子性寒凉,过敏体质者不宜。
总觉得 蛏子等海鲜可以代表家乡 ,于是乎,暑假我家那位在远方求学的学子回家,我都要买海鲜,尤其是蛏子,结果有一年的暑假给他吃得浑身过敏,吃药打针,整整在家一周不敢出门。
但说来奇怪了,蛏子是寒凉,湿气重,烹煮不当,过敏体质者容易出疹,但蛏子要是晒成干,做成 蛏干,蛏干和烧酒一起炖煮,却是消水肿祛湿滋补的好食物。
三、蛏子的多种吃法
蛏子的吃法有很多种,都特别棒,比如我们闽南很常见的 酱油蛏 ,蛏子用开水一烫,半熟时分,倒进酱油生姜蒜蓉腌制半天,即可开吃,非常可口,夏日的晚上,来一盘 酱油蛏,配上啤酒 ,实在享受。
我奶奶经常把蛏壳拔掉半边,不用任何调料,将蛏肉的一面 蘸上地瓜粉,用油煎 ,蛏子的汁都被锁在地瓜粉和半边壳里,更是鲜甜无比。
而把蛏肉全剥起来,裹上地瓜粉,加点姜丝,下锅煮成 蛏羹 ,则是夏日用来配饭的靓汤。
蛏子和鸡蛋是绝配,混在一起 煎成蛋蛏饼, 也是闽南很重要的一道菜品。
当然 蛏还可以清蒸 ,以及和许多菜一起或炒或炸或煮成各种各样非常好吃的菜。
无论什么样的菜品都不及 爆炒蛏子 来得简单美味,但蛏子要洗干净得有窍门哦。
四、清洗蛏子
今儿买了600g的蛏子,蛏子比较大只,但还不及老蛏的资格,要是老蛏,那就做 隔水炖烧酒插蛏 了,新蛏嘛,爆炒最为适宜。
但蛏子要清洗干净才不会影响口感,蛏子毕竟长于滩涂,身上所沾的都是滩涂的黑泥。
常用的清洗方法都是清水中加盐,我今天教大家一招,不用加盐,一样洗得很干净。
首先将蛏子用清水冲,拿一把牙刷刷净蛏壳。
蛏子“有头有腿”,把蛏子立起来,“头”朝上、“双腿”朝下,我们叫 插蛏 ,插满一碗,蛏子底部倒入半碗水,静等一个小时,蛏子会把身体里面的泥沙全部通过“双腿”排到水中。
其实这是 蛏子的两个水管 ,这两个水管很发达,蛏子完全依靠这两个水管与滩面上的海水保持联系,从 入水管 吸进食物和新鲜海水,从 排水管 排出废物和污水。
而我这种 插蛏 的清洗方法正是迎合了蛏子本身的结构,所以黑泥排得特别干净。
五、爆炒蛏子
蛏子清洗完毕,我们就来爆炒。爆炒之前还有一个小动作,那就是 给蛏子挑断筋 。
蛏子的两扇壳中间有一根黑筋,我们拿小刀在中间划一下,蛏子的筋断了,煮的时候壳就不会打开,这样蛏子的鲜汁会锁在壳里,从而肉质更嫩更鲜。
准备材料: 蛏子、料酒、生姜、蒜瓣、辣椒。
爆炒过程:
1、烈油锅,姜爆香;
2、蛏子、蒜瓣和辣椒一起下锅;
3、加入料酒、盐和糖,不用味精鸡精等增味剂,蛏子本身就很鲜。
4、爆炒三分钟即可出锅。
一盘非常非常鲜甜味美的爆炒蛏子就做成了,特别简单易操。这里再次强调一下,蛏子性寒凉,一定要多加姜蒜!
今日的蛏子非常肥美,蛏子虽然性寒,还是很有营养的, 《泉州本草》 中记载:蛏子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蛏子肉可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症。
但 要蛏子好,还得环境好,滩涂好,海水质量好 ,让我们都来做一名大自然的养护工,保护优质的海域,我们人人有责。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