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天宫一号的简介

网友发布 2023-07-29 07:22 · 头闻号仪器机械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1]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下午(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设计在轨寿命是2年,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后,最终将主动离轨,陨落南太平洋。

2016年03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目前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的跟踪监视之中。2018年3月25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16.2公里的轨道上,即将再入大气层烧毁。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扩展资料:

发射背景: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设计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初步实现了第一步的航天器天地往返。此后,中国又先后发射神舟系列的4艘飞船。

并在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后,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2005年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相继发射。

拉开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序幕,并完成了前半部分,而天宫一号则将完成第二步后半部分的任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建立空间实验室。

背后故事:

“天宫一号”从2006年开始研制,整个过程从方案设计到初样再到正样,通过了大量的计算、仿真和各种地面试验的验证,竭尽全力做到可靠和安全。

为了万无一失,研制团队先假设某一系统失效,然后列出几种可能导致失效的故障,再分析每种故障的原因是什么,一层层查下去,从单机到部件再到每一个零件,任何一件产品都要考虑进去。

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他们还要反过来想,如果某一个零部件失效,可能对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制定怎么样的应对措施。

在研制的全过程,只要是能想到的,验证试验能做的,都要一次又一次地去做。“天宫一号”的设计寿命是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它能否与“神八”“神九”“神十”顺利实现对接。

电源系统是一个关键,因为没有电能,任何太空飞行器都是一堆太空垃圾。对“天宫一号”来说,每24个小时就有16个昼夜;其中每个白天约30分钟,每个夜晚约60分钟。

这面对太阳的30分钟时间,就是它的太阳能帆板发电的时候;其中一部分电能直接供用电器使用,其余的电能则储存在100多节镍氢电池里,供黑夜时使用。

“天宫一号”的太阳能帆板看起来和马路上太阳能路灯的帆板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银色的,薄薄的,一格一格的;但它所用的材料却相当尖端。

而且,它始终跟着太阳转,角度保持在50~60度,确保有足够的日照可以发电。尽管“天宫一号”挺省电的,整个用电量只相当于两台家用空调。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保这100多节镍氢电池在两年的时间里不“罢工”,不出任何一点小毛病?而且,为了安全起见,最少也要保持电池中有八成电量的储备。

为此,研制团队模拟真空、上百度温差等极端太空环境,反复做了无数次实验。这还不够,还必须考虑火箭发射时的冲击、震动、热量等各种情况,反反复复进行试验。?

百度百科-天宫一号

北京时间2018年4月2日上午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烧毁,落入南太平洋。几个月来,天空一号的结局聚集了众多关注。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空间站的实验飞行器。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升空,设计寿命为两年。今天上午,它超期服役,重返地球。

01

六次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了6次交会对接: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这是中国的第一次航天器对接;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进行了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同天航天员进入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之后的12天实验期间进行了空间授课。

02

“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装置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所采用的对接装置,是“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装置。这种对接装置由苏联和美国在1975年共同研制出。

当两个航天器接近时,“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装置的三块导向瓣分别插入对方的导向瓣空隙处。对接框上的锁紧机构使两个航天器保持刚性连接。

对接装置是异体同构的(或称“雌雄同体”),航天器既可作主动方、也能作被动方,这一点对实施太空救援尤其重要。同时,对接装置是沿周边分布的,所有定向和动力部件都安装于舱口的四周,从而保证对接装置的中央成为来往通道空间。

03

接棒的天宫二号,带了哪些法宝?

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升空,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二阶段的组成部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的仪器包括:综合材料实验装置、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百变金刚”液桥、“天极”望远镜和迷你温室等等。

04

下一步,“天宫空间站”

早期的空间站只有1个舱体和1个对接口。就像一个“用完就扔的易拉罐”,这些空间站燃料物资一旦耗尽就会被遗弃。如今的国际空间站则是个混合了积木结构和桁架结构的太空堡垒。

天宫一号与天宫二号,都是中国建造空间站的一个步骤。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中国的天宫空间站,会在未来几年内陆续发射和组装,到2022年完全建成。中国的空间站设计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以及可靠的电源系统。

空间站建成后,将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也是科学研究的“太空实验室”。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