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夷陵之战蜀汉究竟损失了什么?

网友发布 2023-07-28 09:07 · 头闻号公司管理

夷陵之战蜀汉究竞损失了什么?

公元219年,关羽被杀身亡,此时的蜀汉损失一员大将。关羽的死无疑是让蜀汉失去了一臂,这让蜀汉的国力下降,同时关羽镇守的荆州被攻破,要知道荆州可是蜀汉的大门,在这样的情况下,蜀汉的大门被打开,蜀汉肯定是感到了危机感。

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同年,夷陵之战爆发。刘备不顾朝中文武百官的反对,选择进攻东吴,为的就是给关羽报仇。更为重要的是,刘备准备夺回荆州。

当时的孙权听闻刘备前来进攻,于是派出了使者想要求和,可是刘备拒绝了。那么夷陵之战爆发后,其结果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了,蜀汉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单单从兵力上来说,蜀汉就损失惨重,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损失了五万精兵,这无疑是给蜀汉带来了“灾难”。现如今看来,损失五万精兵,只是兵力上的损失。

夷陵之战失败后,损失绝不仅仅是五万精兵这么简单。人才的损失无疑是让蜀汉遭到了重创。在夷陵之战失败后,蜀汉损失了关羽、关平、周仓等人,除此之外,刘备的精神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之后刘备更是病逝白帝城。

这就出现了白帝城托孤的典故。从账面上来看,夷陵之战的损失就已经是蜀汉无法承受的了。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国力本身就是最弱的,可是夷陵之战爆发后,让蜀汉的国力再一次下降。夷陵之战爆发前,蜀汉最大的损失就是关羽的阵亡,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蜀汉损失了这位大将,对蜀汉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要知道,荆州的损失绝不止如此。公元220年初,刘封因为不救关羽,导致被刘备赐死。刘封的死对蜀汉来说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大。其后上庸丢失,这才是蜀汉的大损失。

还有比这更大的损失,就是刘备帐下第谋士法正也在公元22年病死,终年四十五岁。一位谋士的病逝,对刘备来说影响意义非同小可。诸葛亮曾经感叹道,假如法孝直还在,一定能制止主上的东征,即使是制止不了,也不会大败而归。

史书对此记载为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公元221年,夷陵之战爆发前,张飞被手下杀死了,其次后将军黄忠也病死成都。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期间,马超病逝成都。

马超死后没多久,刘备即遭遇夷陵之败。正因如此,蜀汉失败,这一战几乎断定了蜀汉数万精锐。按照《傅子》的记载,吴军总共消灭了八万蜀汉军。夷陵之战的失利,导致蜀汉战死武将不计其数,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张南、冯习、土著部落首领沙摩柯、傅彤。

本身就缺乏人才的蜀汉,这样的损失对蜀汉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蜀汉最缺少的就是人才,可是夷陵之战失败后,导致了蜀汉的人才成雪崩式下降。从公元219年一222年,这一时期蜀汉损兵折将,根据《傅子》的记载来看,最起码刘备损失了八万人。

这还没有结束,同时损兵折将还不是对蜀汉最大的打击。众所周知的是,蜀汉能够吸引众多人才,是因为刘备个人魅力,可是刘备病逝白帝城后,刘备之死对蜀汉的震撼表达在了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诸葛亮对此描写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这样的描写并非不客观的,现如今看来,刘备的死,可以说间接地导致了蜀汉的灭亡。在刘备病逝的时候,蜀汉就已经是岌岌可危了,没有了众多人才的辅佐,蜀汉面临人才紧缺,这样的情况下,蜀汉继续发展?结果蜀汉成为了魏蜀吴三国中最先灭亡的。

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什么却因此一蹶不振呢?

夷陵之战,刘备本来有很大的胜算,为什么最后会以失败告终,这个就要从刘备的心态、天时、地利、人和等角度来综合考虑。

我们都知道影响战争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其实这几样一开始就是站在刘备这边的,可惜刘备没有把握好。

天时

刘备在关羽被杀以后,并没有急着去复仇,因为刘备知道自己没有这个实力和东吴磕,这直接导致了张飞因为虐待士兵被杀害,这个时候刘备坐不住了,刘备的做法,导致了蜀国元老派极度的不满,你刘备不是说,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吗?现在你两个兄弟都死了,我们不要你去死,报仇总可以吧。

在这种情况下,蜀国就是哀兵,按道理来说哀兵必胜的,刘备应该是占了天时,但是刘备只能选择战争开始的时间,结束时间却不是自己能选择的,炎热的天气成了刘备最大的天敌,但是刘备自己以为掌握了天时,恰恰最后却败在了天时上,他忘记了天时是会变化的。

地利

刘备有很好的地理条件,他在长江的上游,水陆并进,稳扎稳打,顺江而下,占据地利。

因为占据地利条件,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蜀国把东吴打得大败,占领东吴很多的地方,但是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万物它是会变得,当战争胶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刘备,做了一件错事,他的稳扎稳打,把地利条件消耗了,错过了战机,也让士兵失去了锐气。

直到暑期到来,天气炎热的士兵无法作战,他想让他的士兵,不受这个炎热天气的影响,扎营在了山林里,所谓“慈不掌兵”,这样做反而为蜀国的士兵招来了杀身之祸,被陆逊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人和

其实刘备一开始也是占了人和的,因为蜀国是所谓的衰兵,“哀兵必败”,蜀国内部,是有一部分人,支持刘备去复仇的,但是只是部分人的人和,还有一部分人,觉得这个时候不适合发生战争,无论是从军事层面、政治层面,都不适合,其代表人物就是诸葛亮和赵云,这也就导致了,刘备一开始就直接不带诸葛亮和赵云出去玩,以“稳定后方”和“粮草为重”等理由把最理智的一批人放在了后方,甚至他们提出的意见,刘备一概否定。

这样的做法,使得战争机器沟通不畅,手下将领只有复仇派敢于发声,把集思广益变成了独断专行,最后导致了军事失败。

刘备的心态变化

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刘备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刘备是卖草鞋的出身,一路上经过多年打拼创业,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块地盘,这个时候,他就像一个暴发户,手里有钱了,摊牌了,膨胀了,这也是导致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过度自信,或者说自负,对专业人士的意见,就折扣的去听,选择性地去听,关键是还都选错了,这也是导致他兵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刘备在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么多有利条件下,战争之初是获得了很大的优势的,如果继续保持这种优势,采用快速作战,快速突进的方法,然后快速回防,是可以给东吴造成极大的伤害。但是在最需要决断的时候啊,刘备又犯起了假仁假义的毛病,考虑士兵,运输啊,后勤等原因,把一场突击战,快速机动作战,打成了胶着战、阵地战,把士气打没了。随着战事的胶着,战线受阻、拖延等一系列的影响之下,天时地利人和逐渐的就发生了改变,导致最终的失败,你们觉得刘备冤不冤?

按照正史记载,刘备为了给其二弟关羽报仇,并再占荆州,主动发起了针对东吴孙权的夷陵之战,但在夷陵山区,被陆逊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蜀汉集团经过关羽败亡、荆州丢失之后,再次损失惨重,从此,蜀汉再无统一通过的机会!

那么,屡战屡败的刘备,为何在此次大败后,不仅没有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反而抑郁而死,蜀汉集团也从此一蹶不振,再难一统中国呢?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1,蜀汉精锐军队损失殆尽

作为开疆拓土的保障,军队对于任何有创建帝业的雄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备一生以追求统一中国、中兴大汉为己任,虽然前半生的刘备屡战屡败,但作为皇叔的刘备从来没有放弃过,在曹操、袁绍、吕布、公孙瓒、刘表等一方霸主手下寻机发展,最终在诸葛亮、庞统以及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协助下,先占荆州立足,后取益州为基,成为拥兵不下70万、战将千员(三国演义中的数据)的西南霸主,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得其一。

在刘备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刘备之所以能够从最初的颠沛流离到最后三分天下得其一,其军队的人数一直是爆发性的增长,从开始的兵不过千、将不过关张赵,到后来的五虎上将和拥兵百万,可以说,这些常年打仗的蜀军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极具战斗力……

然而,陆逊一把火将刘备、诸葛亮积攒十多年的兵马钱粮烧的干干净净,刘备失去了逐鹿中原最基本的兵力保障!

2、五虎上将亡其四,蜀汉人才更加凋零

刘备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顶着“皇叔”光环的刘备个人极具魅力,先是通过桃园结义的方式,结交了关羽和张飞两位万人敌,并利用张飞的家财招募组建了一直规模较小的武装,而后以挖墙脚的方式,拉拢了公孙瓒手下最得力的武将赵子龙,在攻取长沙郡时又招降了老将黄汉升,刘备入川时,走投无路的马超归降刘备,至此,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齐了。

手握雄兵的刘备,不仅武有五虎上将助其开疆拓土,而且武有孔明、法正等顶尖谋士为其出谋划策,本该实现中兴汉室的夙愿时,这些文臣武将开始凋落:关羽北伐被曹魏与孙吴联合绞杀战死;张飞着急为兄报仇被部下杀害;黄忠在刘备伐吴前在成都病死;夷陵大战期间,马超病故!除了五虎上将的先后陨落,刘备的第一谋士法正也在伐吴前病逝!

文臣武将的损失,对本来人才就匮乏的蜀汉来讲,就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比夷陵之战损失的那几万兵马还要严重,因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损失的还是蜀汉战力最强的五虎大将和头号谋士呢?

3、刘备因败于书生陆逊而精神上受重创,蜀汉的精神支柱坍塌

刘备之所以能够在汉末诸侯纷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就在于刘备这位“皇叔”的个人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的文臣谋士,关羽、张飞、赵云、孙乾最早追随刘备,并在刘备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刘备,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只为找到刘备、赵云单枪匹马勇闯曹操83万大军只为保护幼主刘禅……

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刘备先后吸引到了卧龙孔明、凤雏庞统等一干顶级谋士,至此刘备文武兼备,势力和实力开始水涨船高,成为汉末三大势力之一。

而这些并非是刘备有多少财力和影响力,而在于刘备本人除了人尽皆知的“皇叔”外,其以仁义为做人之本的个人魅力支撑了蜀汉集团建立的精神支柱,夷陵之战刘备死后,蜀汉集团的精神支柱随之坍塌,蜀汉也再难有之前刘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之后重整旗鼓之勇气了。

4、蜀汉本就实力弱小

刘备先后取得荆州、益州及汉中之后,实力达到了顶峰,但这种顶峰仅限于刘备集团的军事实力层面,就整体“国力”而言,蜀汉依旧比不上占据中原、人口众多、农业发达的曹魏和人杰地灵、物产丰足的江东孙权。刘备深知这种整体实力上的差距,因此想要在有生之年,携强大军事实力先重占荆州,再灭东吴,和曹魏划江而治,最后逐鹿中原,为后继之君扫平障碍。

但夷陵大战后,蜀汉精锐尽丧,大批蜀汉将领阵亡,导致人才本就不多、实力本就弱小的蜀汉更加弱小,这也是刘备之后,纵有吕望之才的诸葛亮主政,也难以恢复到夷陵大战前的国力。

5、孙刘联盟不牢固

夷陵大战之后,为了对抗强魏,吴蜀联盟得以恢复,但此时的吴蜀联盟早已不是之前的吴蜀联盟了,联盟也因刘备夷陵大战中精锐尽丧而实力大减。

结语:蜀军在出征东吴之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论兵力国力物力都不落后魏国,而且此时攻打魏国,可以借着"光复汉室"之名出师,可谓是师出有名。但执意伐吴的刘备率领的蜀军在夷陵被陆逊打败败退后,全国的国力迅速衰退,而且又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当上了国君,这为将来的蜀国埋下了很深的祸根。

很多人看过《三国演义》都有过这个疑问,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当初要是让诸葛亮带兵攻打东吴,灭掉东吴后再打魏国,那么结果就不一样了,可称帝后的刘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去呢?原因有二:

第一,历史上的诸葛亮治国上确实很好,但在军事上才能并不那么突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大部分都是演义夸张的结果,所以历史上就没有诸葛亮非要参战的必要性了。

第二,当时蜀国需要后方有他看守,辅佐刘禅,提供粮草补给。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