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笔、墨、纸、砚到提笼架鸟,再到手串念珠,以文而玩之,以文而结缘。
文玩指的是文房四宝衍生出来的文房器玩,使之成为书房里、书案上的艺术品摆设。从起初传统的最基本的笔、墨、纸、砚,直至明清时期通过改良、衍生出了其配套的文具:笔架、镇纸、墨床、臂搁(俗称手枕)、砚滴、笔洗等(顺序依次排列)。
笔墨纸砚的衍生品:
笔架:古时候用来搁置、悬挂毛笔的文房用具,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镇纸:写字作画时用来压纸的文具,也称之为压尺、镇尺,至今已逾1500多年。
墨床:又称墨台、墨架,古时候用来搁置墨锭的小案架,早在元宋时期出现,但史料仅在清代见于记载。
臂搁:俗称手枕,古人在书写作画时用来搁置手臂的用具,为防止衣袖沾染墨迹,也可舒缓手臂压力,发明于明代。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用来贮存砚水供磨墨使用,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笔洗: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是一种汉族工艺品。
这些文房衍生品从木制品到瓷制品,再到玉制、宝石雕刻。它们被不断更新改良,直至唐宋时期才真正地实现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价值,也就是书画艺术趋向成熟完善时期。
提笼架鸟斗蛐蛐:
提笼架鸟斗蛐蛐,被称之为八旗遗风。清兵进攻中原时,为了便于统领,清帝就将清兵分为八旗(正红、黄、蓝、白和镶红、黄、蓝、白旗)自己带领正三旗,其余的交给自己的儿子们统领。建国后,为了奖赏八旗贵族,允许他们整日游手好闲,永世吃皇粮,便有了这种“提笼架鸟斗蛐蛐儿、四合大院养金鱼儿”的闲情逸致。到后来就演变成一种行为文化,主要是比较宽裕的人用来消遣、打发时间的嗜好。
文玩核桃:
说起文玩,最值得提的就是核桃。文玩核桃又称“掌珠”,古时称“揉手核桃”,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两千多年来盛传不衰,形成世界独有的核桃文化。明天启皇帝朱由校不仅核桃不离手,而且还有御案操刀雕刻核桃的野史。到了乾隆年间,还有专职盘核桃的太监。清末时期有句老话——“贝勒爷手中三件宝:核桃、扳指、笼中鸟”。可见核桃在文玩史上的意义之重大!
有争议的文玩,朝珠和鼻烟壶:
朝珠是由佛珠衍生而来,属于清朝朝服上佩戴的珠串,总共108颗,每27颗间都有一颗大一些的分珠,共四颗,朝珠在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被划分到文玩行列里来,但是朝珠的材质又被划分在现代文玩行列中。鼻烟壶,简单点讲就是盛装鼻烟的物件,一般悬挂于腰间。鼻烟壶属于舶来品,在明末清初时传入中国,在中国的流行仅在于其作用以及所能表露的身份。
从材质衍生为文玩:
而后来易于把玩的手串、念珠、手持件等都被称之为文玩,材质包括:紫檀、黄花梨、崖柏等木制品到金刚、星月等籽核类,再到琥珀、绿松、珊瑚等的宝石类,最终它们都以材质类别进入到文玩行列中。
文玩类目迅速发展:
如今,文玩类目发展地非常迅速,不管什么材质,不管什么类别,只要能上手盘玩的都被称之为文玩。所以最终文玩的定义就归纳为: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一定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把玩价值。没有任何学术研究能给文玩一个充分的解释,随着时代的更迭,原始文化理念又在传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被革新,最终文玩的解释与时俱进!
柠皓文玩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且注明出处!
黄磊和刘奕君在张卫国的夏天这部电视剧里本来是一对霸气兄弟,但两个人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遇到了中年危机,两人各显其能,我们能够看到他们两个携手共度中年危机,一场好戏正在上演。
黄磊在张卫国的夏天这部电视剧里是一个大冤种的形象,他遭遇了文玩诈骗,本来住在北京胡同里,平静的生活却被打破,从北京胡同里出生,到了中年才发现是别人的房子,还要面临房租涨价的故事,张卫国从皇族后裔变成了欠债的租户,内心的落差是很大的,而且还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祖传的瓷马身上,交了70万保证金之后,却发现被骗,并且他买不起南京的墓地,无奈把父亲选择江葬,引发了一出闹剧,还把自己父亲的骨灰撒到了林宏年妻子的脸上,他的悲惨人生刚刚开始。刘奕君在这部戏里饰演的林宏年外表光鲜亮丽,但是却因为一些往事卷入到了张卫国的生活中,表面上他是一线主播,但实际上他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矛盾和工作矛盾。
林宏年年在工作上要做主播,他是没有直播经验的,但是他却要被带货,表面上营造出了一售而空的现象,但实际上却是自己下单买了所有的货,不仅不赚钱,还被迫主动辞职,后来他辞职做了北漂,卷入了张卫国的生活,和张卫国也开始联手拯救中年危机。这部电视剧一开场就能够让观众看到高能反转的剧情,尤其是黄磊和刘奕君在里面贡献了非常经典的形象,他们的搞笑戏份直接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建立起天然的信任感,虽然生活鸡飞狗跳,但是两个兄弟之间面对中年危机不离不弃,不放弃,勇敢面对生活,这部剧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