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事迹材料1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长期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之光融进了中国核防御力量的“铁脊梁”之中。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50年代末,邓稼先从物理学讲坛上“消失”了,他的身影闪现在核武器研制的基层第一线:在北京郊外的高粱地里参加研究所的兴建,在罗布泊国家试验场的土路上颠簸,在云遮雾罩的山区指挥着、的研制。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从、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第一颗和第一颗试验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86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28年的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事迹材料2
“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这就是30多年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纺织工人的“梦桃精神”。
1951年,16岁的赵梦桃进入陕西西北国棉一厂。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赵梦桃以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在挡车时,别人巡回一次需要3—5分钟,可她只用2分50秒。她进厂不到两年,就创造了千锭小时断头只有55根、皮辊花率1.89%的好成绩,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赵梦桃提出了一个响亮的 口号 :“不让一个伙伴儿掉队!”在她的影响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从1952年到1959年7年中,她创造了月月完成国家计划的先进纪录,还帮助12名同志成为企业的先进工作者。1959年,她和她的“赵梦桃小组”双双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成为纺织战线一面旗帜。1963年,赵梦桃又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法,这一操作法在陕西省全面推广。同年,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因患肺癌病逝,年仅28岁。
“赵梦桃小组”这面旗帜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辉。1980年,这个小组被国家经委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 事迹材料 3
在众多辛勤的劳动者中,有一部分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为表彰这些杰出的劳动者,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劳模”,其中的全国劳动模范是中国劳动者的荣誉称号。与此同级的还有“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的事迹被社会广为传颂。例如全国的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他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拼命、忘我的工作。他曾经冒着刺骨的严寒带头跳进冰冷的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住了井喷,最终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他的精神不仅感染了钻井队的队员,还传遍了全国,为中国的劳动人民树立了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榜样。而饶英跃、付海泉等知名劳动模范们也是在各自的岗位上艰苦卓绝地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不俗的业绩,以自身的劳动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的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包含着热爱劳动、追求知识、努力创造的价值取向,这些取向都以劳动模范为承载者和实践者,是凝结劳模精神的导向。劳模精神,实际上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思维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的思想与情愫。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是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回首新中国走过的几十年风风雨雨,劳模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同时还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无论时代变迁,每一个时期的劳模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广大劳动者的先进思想和精神风貌等优秀品质。劳模精神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劳模精神引领着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
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借助榜样的力量,学习榜样的精神,从而更好地在日后的学习中努力拼搏,刻苦学习。大学生在学习劳模、弘扬劳模精神之前,首先要从内心尊敬劳模及劳模精神,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劳模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生长于每一个具有普遍优秀品质的劳动者的心中。我们在以后不一定皆能为劳模,但我们皆能践行劳模精神。从现在做起,踏实地学习、生活,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及本职工作,这就是我们大学生贯彻劳模精神的最基本方式。也许这样的劳模精神很平凡,但劳模精神的本质就是一种起于平凡的不平凡精神。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尽心尽力、不留遗憾。劳模精神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没有惊涛骇浪的冲动,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终将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事迹材料4
虽然没有时尚的扮素,青山却羡慕着我们淡绿的工装;虽然都是无名小卒,宏伟的工程却记住我们神圣的称呼。我是一线工人,我在工地的一角,感受着这里的热情、温馨……
住在我们试验室隔壁的是拌合站一名女操作员,我们都叫她邓阿姨,在我的记忆中,从我来到项目,看到的邓阿姨总穿着一身工作服,天天如此。我偶尔开她玩笑:“阿姨为什么总是穿工装呢,是不是叔叔太抠门儿,舍不得给您买新衣啊?”每每她总是笑道:“在工地不穿工装穿啥呀,我们这都快退休的人了,穿工装的时间都论秒啦!”
拌合站打料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有一晚凌晨两点开始打料,邓阿姨一整晚守在拌合站。第二天一早在食堂门口遇见她,我故作挑衅地笑她觉没睡成,她眯着那双本就不大的眼睛笑着说:“孩子,你刚接触咱们这行业,慢慢就会懂。不管苦累,懂了就能适应。”后来,和我一批到工地的同学们离开的越来越少,每看到他们离开的背影,我都在回想邓阿姨那句话,然后告诉自己:不管苦累,懂了就能适应,适应就能坚持。
拌合站门口的路时常被大车压得不成样,据说以前一下雨,坑里汪满水,大家都是卷起裤管趟着水出入大门。后来邓阿姨来了,一见路被压坏,就发动大家修路。她说,这路可是咱拌合站的门面,谁能忍心看着自家门前一下雨就汪一坑水啊?说来也怪,大家也都爱跟她干活,爱听她吆五喝六的指挥。她勤劳的背影出出进进,在她火热的干劲下,似火的骄阳也显得逊色起来。
每到饭点,我们几个年轻人总喜欢去邓阿姨那儿找吃的,她的零食总被我们一扫而光,然后就听见一阵咯咯的笑声“你们这帮小子,下次拿钱来!”不知从何时开始,她习惯地叫我们“儿子”、“闺女”,我们也就习惯地当了她的儿女。这样的亲情,让人无意间感觉有种亲切感,亦或是阿姨想念自己的孩子了。不管怎样,嘈杂的工地有这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存在,我们很幸福!
为了节约资源,工地每天定时打水。每到打水时,很远都可以听见邓阿姨的大嗓门,一边唠叨着一边督促着,忙着叫上夜班正在沉睡的老刘,喊着一旁的钻车司机李师傅,还有机械队的曾师傅,施工队的老赵、小张、小鹏,生怕大家没有水喝。司机陈师傅腿脚不灵便,邓阿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组织几个年轻小伙儿轮流帮陈师傅打水,日子久了,不用她说,这点儿小事就成了年轻人理所应当做的事儿,陈师傅的水桶天天都满满地盛着“爱心接力水”。而邓阿姨,也照常理所应当地拉接水管,理所应当地叫大家来打水。对这样的理所应当,她高兴地给自己封了个封号“水管所所长”。不管冬雪覆盖,还是烈日酷晒,工地上伴着水声生发的那份情,总是沁人心脾!
没有人喜欢离别,更不喜欢送别。可是在工地,这种事情再寻常不过了。我和老乡小雷年龄相仿,性格投缘,一起聊生活谈工作,一起嘲讽彼此发胖的身材,一起做胖女孩儿共有的“减肥梦”,一起感叹“人生得一闺蜜,足矣”。听到小雷要调到别的工地的消息后,我独自跑到拌合楼后面的山坡上,哭成个泪人儿。邓阿姨第一个找到我,陪着我在山坡上坐了两个钟头。她给我讲她和试验室孙主任每换一个工地都是前后报到,给我讲她和老刘师傅时隔十六年又聚在这里,还给我讲她和叔叔一辈子就没在一个工地呆过……“闺女,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坚韧的性格。离别不可怕,要相信只要有心、有情,我们无论在哪,都在相互牵挂,相互祝福。”听着她的话,我哭得愈发厉害,但哭过之后,我懂了,不久的将来,邓阿姨和我也终将面对离别,但曾经的相逢,就是最美的歌。是她,让我懂了水电工人对那山那水的情怀,懂了水电人在岁月峥嵘中存留的那份真。
邓阿姨是工地上最普通的工人,身着工装的她,平平凡凡,简简单单,但她确是大伙心目中最不能少的人。沾满粉灰的安全帽、忙碌的身影,铸成一幅流动的画。——这副画的主角,就是那最美的一线工人。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事迹材料5
他,极富工作热情;他,是大家眼中的“拼命三郎”;他,有很强的团队凝聚力;他,注重团队的发展和进步;他,就是xx电厂维护部汽机化学班班长——2019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xx,一个以厂为家,默默奉献在生产一线的工作者。
脚踏实地,修炼基本功。
能力是努力的积累,努力让能力升华。2010年7月,他走进尚在基建期的xx电厂,在工程部担任计划员。作为工程部计划员的他始终把“脚踏实地学习”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自觉养成了“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2012年,两台机组正式投产,同年9月,他成为维护部汽机专业化学检修作业组长。化学区域设备作为全厂公用,于机组而言,是“血液循环系统”,化学水的品质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他经常全天泡在现场,面对每一个新设备,坚持从细节入手,认真研究设备说明书,仔细翻阅资料,及时记录总结。近十年间,他完成了氨区建造及系统改造、双机停运检修、生活水处理建造、生活废水处理建造等化学区域各类检修及改造工作,他总是能以积极的态度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从不退缩。2017至2018年,他参与了两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担任低温省煤器改造项目经理,利用这次改造,他扩充自身知识储备,最终圆满完成改造工作,机组一次顺利启动,实现环保节能改造目标。
业精于勤,实现高效管理。
男儿求志当坚,天道酬勤赢硕果。2019年4月,成立维护部汽机化学班,他在岗位竞聘中崭露头角,成为化学班班长,负责班组管理工作。在2019年一年中,班组未发生异常及以上事件,他主导完成化学班的《检修规程》《风险数据库》《设备台账》《检修文件包》《检修工序卡》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为进一步增强班组安全、技术管理,他带领班组积极主动进行设备综合治理工作,对班组所辖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修理。设备定期工作、日常设备诊断,纳入班组日常化管理,改变被动消缺为主动维护的工作态度。他针对化学设备特性,利用夏季有效检修期间重点推进防寒防冻工作,建立防寒防冻检查台账,冬季时每日进行检查,确保化学室外设备的冬季安全运行。他带领班组全员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各级领导安排布置的各项任务不等不靠。经过班组的合理规划、精心组织,圆满的完成了氨罐区钢爬梯改造、除盐水箱防腐治理、消防水池清洗、精处理取样架改造等工作并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对于班组建设工作,他带头坚持从零做起,严格按照班组建设管理制度进行管控,虚心向五星级班组学习,为实现班组星级提升目标做出努力。他严抓班组安全管理,针对化学班组检修特性,对班组成员检修作业中所遇到的危化品检修作业、易燃易爆检修作业、受限空间检修作业及其他高风险检修作业展开针对性培训,全年班组及个人无违章扣分,并使得年轻班组成立仅8个月就连续两个月斩获厂级安全先进班组第一名。
甘于奉献,营造家庭温暖。
班组成立以来,只要有检修工作,一定会看见他的身影,工作结束后,他会道一声“辛苦了”;工作压力大、人手紧,班组成员偶尔闹情绪,思想上迈不过坎时,他总是这样开导大家:“大家辛苦了,我们今天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后工作的轻松。”在消防水池清理淤泥过程中,由于淤泥较多,为保证大家的安全,他坚持第一个进入到受限空间;氨区出现漏点时,他第一个穿上正压式呼吸器进入现场抢修,他经常笑着说自己是闲不住的人,即使是生病也坚持工作,他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工余生活中,他关心每一名班组成员的生活,在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第一个“鼎力相助”,他让化学班成员组成了温暖的“大家庭”,在这种兄弟般的班组氛围中,化学班成员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在进行重要检修及改造时,迅速握指成拳,时刻充满战斗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19年,他获得了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他知道他所做的这些努力离他心中的目标还远远不够,所以他始终恪守着“勇于实干,天道酬勤”的座右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班组管理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中奉献青春。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事迹材料6
构筑国家法律殿堂殊为不易,守护好这座殿堂,同样艰难。一个合格的守护者,不仅需要扎实专业的法律功底,而且也需要一种高境界的精神力量,也就是精神高地,从而获得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xx市人民检察院案管办主任张就是这样一群守护者中的一个。xx年进入检察系统工作以来,她流下了数不清的汗水,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也用理想信念和职业操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筑就了一个检察官应有的精神高地。
有一种经历叫财富
她出生在xx市一个偏远的农村,贫困的童年让她过早的体会到了生活维艰,体会到了父母对她的一片期望,养成了简朴自律的生活习惯、勤恳务实的工作方式和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更让她体会到了基层群众对法律的敬畏与对公平正义的渴望。也正是因为如此,她选择了法律专业,并于xx年取得司法资格a证,成为一名律师。自己生活条件好转后,她并没有忘记仍然贫困的家乡,节尽可能提供法律志愿服务和法律咨询。xx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xx市检察院后,她始终不忘初衷,继续坚持公正执法、为民用法,以务实的态度践行“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价值追求,坚守法律的尊严。
有一种倔强叫执着
从为民辩护到法律监督,身份的转变促使她更加严以修身,更加注重党性修养和个人法律功底的提升。连续两年,她代表xx院参加上级院举办的业务技能竞赛,均取得第二名的成绩,被评为尔市检察机关业务技能竞赛优胜个人。进入检察系统以来,她先后在监所科、民行科工作过,无论在哪个科室、干的什么岗位工作,她都始终坚持业务学习,坚持用权为公,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检验。xx年,时任民行科副科长的她发现一起二审判决的某某单位租赁合同纠纷案存在疑问,面对单位倒闭多年、案情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对当事人对法律公正的渴望,她倔强的从头开始,逐一走访当年知情人,多方调查了解,查阅了该案的所有案卷材料及有关文件资料,最终形成各方认可的完整证据链条,并建议尔市检察院提请抗诉,最终自治区高院支持了这一主张,推翻了该案的一、二审判决,她制作的该案法律文书也被自治区院评为优秀法律文书。xx年12月26日,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开始正式上线运行,为确保xx院应用系统顺利运行,已经怀孕8个月的她,坚持带领案管办同事一边学习研究,一边加班加点对业务部门进行信息采集、权限配置等基础性平台搭建工作,并组织各业务科室对应用系统进行调试,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收集汇总上报和集中解答,在平凡的岗位上,她用自己的执着和倔强,为检察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一种品质叫忠诚
对于她的“死性”,有人说她傻,有人说她忒实在。但她始终坚守忠诚老实,始终坚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无论是作为科员,还是现在的科室负责人,她始终坚持这种老实的态度,直面矛盾,解决问题。在去年案件质量评查过程中,她和20名评查小组成员用一个星期时间,对xx年1月至xx年6月期间各项工作情况进行了质量评查,共审查案件936件,案卷1300余册,查阅工作资料4552份,对查找出的15类2763个问题进行了一一记录。作为案件质量评查小组的组长,她亲自撰写案件质量评查报告,对业务部门老领导和朝夕相处的同事在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在全院干警大会上进行了实事求是的通报,对个别严重的点人点案进行了分析研判,督促承办部门对评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并从办案程序、办案期限、法律文书制作等方面着手,主动监督、全程监控,年内向办案程序不规范的业务部门发出书面预警通知8次,有效破解案件管理“有形无效”、流程监控“有名无实”等难题,进一步规范了业务部门的办案行为。
张对法律尊严的坚守、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检察事业的忠诚,展现了一名新时期检察官的劳模风采,得到了院领导、检察干警、业务单位和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xx年的3月20日,在保局中层干部竞聘会议上,一位中年女性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再一次脱颖而出,出任机保局稽征一股股长。她,就是县第xx届人大代表,被很多参保职工亲切称为“汤姐”的。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事迹材料7
xxx,女,汉族,中专文化,生于1957年7月,1976年12月参加工作,1999年2月调入开江县机保局,先后担任机保局统筹股股长、稽征一股股长。
曾在开江县化工厂工作,此间,无论是厂领导还是普通职工都对其赞誉有加,进入机保局工作以来,几年如一日,默默工作,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为推进全县机保工作,实现“三个百分之百”(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参保率、保险费征缴率和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三个百分之百)的总体目标付出了心血,做出了贡献。
心怀机保工作,用真心谋求发展。
1999年2月,刚刚调入县机保局,被分配到统筹股工作,适逢机保局正在进行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试点,她还来不及熟悉情况,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地与各单位核对离退休人员名单和养老金标准,与邮政、银行、信用社联系发放事宜。为了保证工作进度,常常放弃星期天,牺牲节假日。xx年3月,为了解决经费自筹的乡镇卫生院、牧科站、农机站职工的参保问题,已是统筹股股长的她积极争取县卫生局、畜牧局、农机局的支持配合,在局领导的带领下,与股室成员一道逐个乡镇去宣传政策,逐个单位甚至逐人地去动员,一个月内,所联系的7个乡镇、21个经费自筹单位的355名职工(其中离退休职工72名)全部参保,为实现社保自救,进而实现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参保率“百分之百”的目标做出了贡献。为了征收保险费,再远的单位也必定亲自前往,再大的委屈也能忍受。“一切为了工作,一切只为工作”,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xx年底,由于财政体制改革,全县六所差额拨款的医院拖欠保险费比较严重,为扭转这一局面,xx年起,她花大力气,下狠功夫,针对重点、难点单位,运用“泡蘑菇”的办法,给几所医院的领导讲清了政策,赢得了理解和支持,与他们分别签订了按月缴纳的协议,为实现保险费征缴率百分之百打好了基础。同时,为了保证机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局内办公经费相对吃紧的情况下,多次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垫付办公费用。
情系参保职工,拿爱心对待服务对象。
工作中,总是待人热情,以帮助别人为最大快乐。倡导并身体力行使用文明用语,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让一个座、递一杯茶,问一声好”,对年迈体弱的离退休职工,接上楼,扶下梯,送出门,被无数参保职工亲切地称为“汤姐”。
为民解忧,把热心献给参保人员。
xx年底进行的乡镇涉农事业单位改革,全县分流了170余名人员,做好该类人员的续保工作不但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也能有效消除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于此,她一方面查文件、找政策,给局领导出谋划策,一方面积极主动地与分流人员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他们理思路,出点子。同时,利用县人大代表的身份,以议案、提案形式为分流人员呼吁,积极争取乡镇领导的支持和理解。截止xx年底,各乡镇的分流人员,大都由乡镇补缴了分流以前的保险费,完善了手续。分流以后,部分人员转入社保,部分人员以个人身份继续在机保局参保,取得了划解矛盾于无形,维护稳定于未然的良好效果。
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敬业精神,以她的实际行动在机保工作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展示了新世纪职业女性的勃勃生机和崭新风貌,无怨无悔的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献给了机保事业。
在美丽的渤海之滨秦皇岛,有一座全市最大的流通企业——秦皇岛市海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这里曾经是一片废墟地,是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它生存、发展、壮大。它的建设与管理者就是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荣获农业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乡镇企业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员”及“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等荣誉称号。
你不能自律的根源是什么?
时尚 ,在很长的 历史 中是由欧洲奢侈品品牌定义的。 时尚 潮流从各大时装周流出,经由 时尚 杂志的包装涌向精致的橱窗,最终穿在消费者身上。在西方中心主义审美下,东方女性站在 时尚 的边缘。而现在,传统 时尚 的流动方向经由短视频平台发生了变化,一些中国女性开始诠释美:一周穿搭挑战、港风复古潮流,旧衣改造……定义 时尚 的权力,现已回到每一位普通女孩手中。
找寻自我,触摸 时尚
2021年3月31日,冬日的萧瑟正缓缓褪去,北京天气开始回暖。经过一整年疫情的爆发与和缓,被按下暂停键的服装产业急需一场盛会的唤醒。这种急切在AW21中国国际时装周迎来出口:时装周主场北京751D·PARK内,设计师、明星、买手、 时尚 媒体和KOL聚集于此,参加两年一度的 时尚 盛宴。
穿着设计线条利落的黑色西装,红色高跟鞋,身形笔挺,留着干练的短发,即使在穿着 时尚 的人群中,罗拉仍很显眼。作为品牌首席创意总监,几个小时后,她带着品牌罗拉密码主题秀《高·欲》走上中国国际时装周T台。
《高·欲》出现在疫情之后的第一个春天,带着不同与以往的生机和变幻。罗拉大胆地用“欲”作为主题,以此 探索 女性身份和女性真实的欲望:深咖色代表在疫情中沉稳下来的决心,品牌运用了大量闪纱,比喻跳动的、联结的个体。罗拉说,这个主题与过往《女王的盛宴》、《灵魂匠师》、《苏醒》相似,蕴含女性独立与自由的选择。
与罗拉一样奔波在各大时装周的,还有朱熙越。10年前,朱熙越在各个时区间跳跃。2011年,她一边学习设计,一边游历巴黎、米兰、纽约、伦敦等地,为自己的品牌TRACY CHU挑选原材料供应商。
重启人生的决定发生在朱熙越的30岁,与自己内心的一场对话,让她毫无保留地投入设计——这一崭新也全然陌生的行业。
成为服装设计师之前,朱熙越是独立制片人。她笑称那时的自己是“电视民工”,每天12个小时都是非常正常的工作时间。有时赶项目时更是时无止境,晨昏颠倒是常有的事。白天录节目,晚上剪片子,有时,站了十几个小时后凌晨3点回到家,朱熙越甚至不知道该对线上的朋友说晚安还是早安。
“那么努力地在工作,却为了我不想要的人生。”高强度的工作让朱熙越感到怀疑,也让她没有时间和精力追求“美”。节目一期又一期,一档接一档,扛着设备追逐在时间线上,同事们穿着的第一要义是方便干活:秋冬是牛仔裤,夹克衫,夏天就是T恤、背心。在这样的环境里,装扮自己显得奢侈,格格不入。对从小就爱美、看重美的朱熙越来说,打扮好自己才是在认真生活,她需要新的空间让自己的对美的想象落地。
与朱熙越相似。2015年,穿着高跟鞋深一脚浅一脚踏入不同行业的赵若虹,在36岁这一年再次决定转行,创立自己的轻奢女鞋设计品牌“73Hours”——一双真皮鞋完成前后需经历103道大小工序,耗时约73.3小时,故命名73Hours。
“当我在想我能够做什么的时候,我已经36岁了。”提到这些年的兜兜转转,赵若虹说。此前,她更为人所知的角色是上海SMG的主持人和情景喜剧《开心公寓》里的“嗲妹妹”。在演绎生涯的上升期,她离开电视台,选择出国深造,先后拿到纽约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双硕士学位后,回国做了一名出版人。
告别“嗲妹妹”的过程和找到自我的过程重叠。决定卖鞋,与很多个和高跟鞋有关的珍贵瞬间紧密相连。对赵若虹来说,高跟鞋意味着她与世界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人们提起高跟鞋时浮想的词是“虚荣”,“肤浅”,“打扮得漂亮是不好好念书的表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赵若虹度过了拘谨的少年时期,她从未拥有过自己挑选的衣服或鞋子。
大二时,她在电视台实习,做节目时助理需要和主持人穿颜色统一的高跟鞋,录制前得知她没有高跟鞋,电视台的老师们慌慌张张地带她去太平洋百货买了一双鞋。
这是一双白色的粗跟高跟鞋,很硬,赵若虹脚背略宽,塞进去很挤。穿着这双鞋站了8个小时,完成录制后脱下鞋,她发现脚趾已经红肿,脚后跟被磨掉了一块皮。但脚下的疼痛无法遮蔽那一天更复杂的情绪:演播室灯光亮如白昼,20岁的赵若虹第一次站在聚光灯下,观众的笑脸和掌声近在咫尺,那么清晰。被这种光亮包裹着,穿着高跟鞋的赵若虹觉得她突然踏入了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因为这双鞋,我这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好像站得更高了一点。这既是物理上的,也是精神意义上的。”赵若虹说。
创业,像一次对既有规则的出逃和反抗。“女性”这一性别带来的“不公正”,赵若虹已经熟知并且承受多年。决定留学前,母亲忧心忡忡地问她,“等你读完书都快30岁了,还怎么嫁人?”结婚后,又被反复询问着,“什么时候要孩子”。
进入职场,每次开会前,总有同事根据与会人员的风格善意地提醒赵若虹,穿得朴素一点,颜色最好是黑白灰,深颜色的指甲油也不要涂。赵若虹喜欢的V领衬衫,颜色亮丽的高跟鞋,在他人看来显得张扬、出挑。对着装规则的不服从,只是偏见的一小部分。一个爱打扮的女人在创业时不容易得到他人的信赖,赵若虹始终面临着这样的质疑和揶揄,“女性创业者的格局本来就小,一个演情景喜剧的女演员,还能干实业?”
类似这样的时刻,赵若虹总是习惯性地低头看看自己的鞋子。鞋子会带着她抵达目标,她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既然 社会 规定了我从头到脚要穿什么。那么承载我内心和身体全部重量的工具,我一定要选一个我喜欢的。”
鞋子确实带着她走向目的地。“73Hours”的第一家店,诞生在上海巨鹿路一栋三层楼的小洋房里。红色高跟鞋被摆放在绿色的老式冰箱里,梳妆台前有用作补妆的眼影。一层有柔软的沙发,舒服的靠垫,女孩可以和闺蜜喝下午茶,吃甜品。三层是试衣间,面朝精致的高跟鞋。窗外,上海的香樟树绿意盎然,三楼头顶是大片白云,一辆嫩**的自行车将要冲进云里。
现在,虽然73hours已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城市开设了12家线下门店和专柜,但赵若虹仍能清晰记得拿到品牌生产线制作的第一双鞋时的那一刻。
奔波多个工厂选择供应链,发掘优秀的设计师,开店选址,店面装修,品牌运营……赵若虹跟进了鞋子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2014年6月份下单,2015年2月,赵若虹收到了自己的第一批鞋子。从早上6点到天黑,她坐在东莞工厂的办公室里,一双一双地质检眼前1600双鞋子。那时,她还不会说诸如“走线不平顺,鞋周底不牢,毛色不够”等专业术语,只能告诉做鞋的师傅,“这双不行”。
“都卖完了怎么办啊。”质检后,她忧虑地问工厂里的人。“赵**,现在零售的行情,这些鞋半年能卖完就不错了。”现场的人都笑了。
结果,2月14日上线后,连赵若虹自己都没有想象到的是,寒冬售卖的1600双浅口红色高跟鞋,竟然在一个月内全部卖空。
朱熙越对“美”的觉醒发生得更早。翻阅老照片时,她发现即使是在小学,她的眼睛上就画了亮晶晶的眼影。小时候,父母经常出差,每次出差回来,他们都会给爱美的女儿带回各式各样的衣服。等再长大一些,她就开始决定自己的穿着,“从小,没有一件衣服没有被我改过。”朱熙越说。
究竟什么才是“美”呢,懵懵懂懂地按照 社会 塑造的“白、瘦、幼”等规则追求美时,在一次音乐节上,朱熙越遇到了歌手张蔷。那天,张蔷没有盛装打扮,只是穿了一件红色连衣裙,在台上随着节拍跳舞。她的身材已不是少女的形态,但舞动的姿态却那么自信。这种自在影响了台下的观众,朱熙越不自觉地随着涌动的人群哼唱着,蹦跳着。“美”就在那一刻降临了。看着台上的张蔷,朱熙越突然发觉,“真正的美不存在于别人眼光之中,真正的舒展是由心而衷。”
从事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她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也亲自给嘉宾做造型和搭配。虽然每次打扮后嘉宾都焕然一新,但她们却总是不好意思地告诉朱熙越,“熙越,我这样真的很漂亮。但如果在日常生活里,这样就太夸张了。”
人们会按照生活和舞台区分自己的着装,在朱熙越看来,这种穿衣理念不够舒展。如何传递美,舒展更多人的穿衣风格,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和对服装的热爱,朱熙越开始学习服装设计,并在2011年创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TRACY CHU”。
TRACY CHU 初面市时,朱熙越就提出“日装礼服”概念,旨在打破日常着装和华服的界限,她专注手工工艺的传承与发扬,将以往只能出现在高定服装中的钉珠、刺绣等手工艺加入品牌的服装设计中。品牌生产的第一件衣服,光是人工就花费了100多个小时。
朱熙越还记得品牌推出的第一个作品是一件白色的外套,面料用了现代服装所摒弃的真丝、斜纹软呢等昂贵面料,外套上缝满了华美的海水珍珠。与赵若虹相似,她跟进了服装制作的所有环节,设计,制版,生产,小到用的几号针,她都严格把控。“我们的针用的都是最小号的,穿着者都能体会到花纹背后的手工温度。”她说。
朱熙越的第一批顾客告诉她,直到现在,她还留着那件衣服,“这是可以当作艺术品珍藏的。”顾客说。
同样的使命感也发生在罗拉身上。罗拉发现, 时尚 对女性而言,不仅仅是对美丽的向往,也是行业上位者的审视。在欧洲,并没有中国女性 时尚 品牌的一席之地。
创立一个能彰显中国女性风采的 时尚 品牌,从此变成罗拉坚持的方向。“我们的人生就像上了密码的保险箱,上帝收走了开箱密码,而我想做上帝的黑客,通过服装,将原来属于你的密码还给你。”罗拉说,这是她把品牌叫做罗拉密码的真正含义。
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兴起,人们购买服装的方式已然发生改变:从逛商场试衣服,到滑动手机屏幕。数字购物激增,对企业的商业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罗拉观察到,近10年来,中国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女性的 社会 身份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别角色。虽然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职场独当一面,但女性在职场中的弱势地位并没有改变,在家庭中自我牺牲的 社会 现实也仍然存在。2018年罗拉密码入驻抖音,在视频作品里,罗拉以自己的服装设计为载体进行创作,内容涉及女性职场霸凌,亲密关系,家庭生活等话题。
有一期视频,罗拉为一名觉得自己给孩子丢人的老年女性修改衣服,让她体面地参加孩子的升职会。另一个视频,罗拉为胖女孩设计衣服,告诉大家胖女孩也可以很美。借着网络平台,罗拉希望传达一种女性互助的精神,鼓励女性追求自由和平等。
一位来自河南的粉丝在抖音平台对罗拉诉说了她的故事:在成为家庭主妇前,她也是一位职场女性,生育后为承担 育儿 责任,她辞职远离职场,价值感也随着琐碎重复的生活慢慢剥落。偶然中,她刷到了罗拉的视频,知道在职场表现出色的罗拉也是一位母亲。受罗拉鼓舞,她重新投递简历。现在,她重回职场,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看到很多女性说自己帮助她们找到自信,罗拉感慨,这就是她创立品牌的初衷和目的。
20岁出头的赵若虹喜欢高跟鞋的原因之一,是高跟鞋能帮助她站得更挺拔。73hours有平底鞋,乐福鞋,跑鞋,各种各样的鞋子代表了各式各样的女性态度,每一种都值得尊重。
在73hours工作的女性员工比例超过80%。她们负责运营、市场、人事、财务、设计等重要岗位。赵若虹确定地说,73Hours没有对未婚育或已婚已育员工的歧视,也没有对年龄的歧视。公司职位流动率最高的是前台,从前在前台工作的三位女孩,现在一位在货品部,一个在商务部,另一位变成公司的兼职主播。
慢慢地,赵若虹发现自己卖的鞋子好像把一些女性联结在了一起。一位女孩订了一双鞋子,在拿鞋之前,她家里突然发生了变故,背负着债务的女孩只能取消订单。赵若虹在私信里告诉她,“没关系,我送给你一双。”女孩拒绝了她,并告诉她再过几年她肯定会回来买的。后来,那个女孩真的回来买了一双鞋。
最开始时,73Hours卖的鞋品数量不多,很多客人需要定闹钟来店门口排队抢购。在等待的人群中,赵若虹发现一个客人在帮她的妹妹抢购鞋子。妹妹在儿时遭遇了车祸,截肢后,她也失去了穿高跟鞋的机会。那时正值她结婚之际,客人是想为妹妹买人生中的第一双高跟鞋。知晓客人的故事后,赵若虹让同事开车赶到宁波,把婚鞋礼盒连同祝福,在结婚前送给了女孩。
朱熙越也是在入驻短视频后,聆听到更多女性客户的声音,获得了额外的馈赠。来自深圳的微微认识朱熙越时还只是一位银行的普通员工。“作为一名35岁的单身女性,在职场和生活中都面临着内外挤压,深陷泥潭无法挣脱。但看着你坚持热爱,我好像也跟着发光了。现在我是一家商业银行的支行长,也不再会像从前一样轻易否定自己了。”微微说。
现在,三位女性主理人有了新的故事。2020年5月,罗拉密码开启抖音直播带货,在1月6日在抖音抢新年货节的专场直播活动中,仅用11.5小时,就实现了超6600万元的交易总额。
朱熙越喜欢在抖音平台分享穿搭,“一件衬衫的多种穿法”,“夏季连衣裙示范穿搭”,“看展穿搭”等。她的穿衣风格灵动大胆,不仅鼓舞更多女性穿得舒展,也引发多名博主效仿。粉丝Caroline说,“参加品牌活动时,她只穿TRACY CHU。”TRACY CHU直播带货同样表现优异,场均销量超过200万,6月4日的直播,单场直播业绩破了500万。
73hours由年轻女性组成的直播团队,仅用两周的时间就在全新领域开始了第一次直播。6月份的直播交易额,73hours在鞋服行业排名前五。
- END -
撰文 | 杨柳
文| 司马腾?主播| 司马腾? 编辑| 司马腾
早睡早起300天
时间管理第165篇文章
小的时候家里只要吃好吃的,动筷子之前,爷爷奶奶都会念念有词喊已经逝去的老人们“先吃”,每个月十五号全家人必须吃素,这个习惯他们坚持了几十年。
我的小学在乌鲁木齐上的,每年回族和维吾尔族同学他们都要“封斋”一个月,这一个月当中白天是不可以吃任何食物的,不能喝水,不能往嘴里放任何东西。”
尽管老师多次劝他们长身体的时候不要“封斋”,但没有一个少数民族同学违背他们自己的规定。
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我的同学,他们能做到规定的事情,是源于“信仰”。
德国人特别守规矩到了刻板的程度,以致闹了“笑话”。有一回红灯坏了,一个晚上亮红灯,有位过马路的人,在那里等了一个晚上。
但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表明了一种非常强的自律、自我约束精神,也充分显示了德国民族令人敬畏民族精神。
在欧美国家里,对规矩的遵守是来源于宗教---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属的政党联盟党就是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
这些国家的元首的政策有宗教背景,有宗教作为精神支柱,会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
由于信仰缺乏,现代人都很迷茫,每天都异常忙碌,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忙什么,也找不到答案。
于是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了娱乐和游戏上,做如何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
一.什么在妨碍我们成功?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到底是什么在阻碍着我们成功?
行动力差、没有梦想、计较太多、无法坚持、没有背景和金钱。可选的原因太多了,但任何一条都没有说到根本。
平凡的人和成功的人,他们究竟差在哪里?书中我找不到答案,现实中更找不到结果,毕竟我还太年轻,沉淀太少,阅历不多。
最近我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看起来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人。
走路都看手机,吃饭的间隙玩着各种游戏,刷着各种信息,关心明星的八卦新闻,每个月不断的刷信用卡,又每个月还最低额度,这样的状态能成功吗?
但凡事业上有所成就的高手,都是书不离手,俞洪敏那么忙,一年都要看50几本书。
还有一个叫司马腾的优秀青年,每天的阅读时间都在2个小时以上,电脑包里随时放着一本书。
1.你的方向正确吗?
如果你走了一条南辕北辙的路,在这条路上越是努力,成功会离你越来越远。但是一个成功的人,他可以清醒地看到自己,能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他知道,方向正确了,未来才会变得明确和清晰,否则付出越多,结果也就越糟糕。
上个月我做了一个重要而又艰难的决定,关闭了经营几年的婚庆公司,全职投入到时间管理的课程体系设计中。
因为我看到了婚礼行业的“天花板”,未来的市场空间将会越来越狭小。
而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未来我们的生存环境将面临严峻考验,无数人会陷入知识焦虑和信息焦虑的洪流中,成为科技的“奴隶”,每个人都需要时间管理。
这时,谁能帮助大家解决选择无能和执行无能,谁将会获得资源和财富,至于正确与否,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妻子是航空公司的,她明白这个行业正在快速的走“下坡路”,所以将大量的业余时间用于儿童时间管理和新媒体的学习。
很多人之所以一直生活在舒适圈,是因为没有看见“危机”,这是由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圈层决定的。
未来比较有发展潜力的的肯定是“知识的场景升级”,既可以教你将资料转化为知识,又能实践和运用,还有反馈系统监督你去执行。
少点舒适,多点挑战,只有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才能看清楚未来的市场大趋势。
2.你清楚自己的性格吗?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腾哥很清楚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
20几岁的时候,浮躁,轻狂,知识浅薄,好高骛远。为了改善自这些,天天做家务来修身养性,阅读运动磨炼自己的心智。
与此同时,我坚定的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抛弃了自己的性格,去追求与自身完全不相吻合的东西,就会进入一条充满浓雾的迷途,注定一事无成,碌碌无为,最终抱憾终身。
性格决定我们的命运,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他又怎么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走向呢?了解自己又何其难啊!不仅随便需要有良师益友,还更需要自己持续的进步和学习。
3.你有没有树立自己的理想?
这个问题在一次同学聚会的时候,瞬间鸦雀无声了,所有人都悲哀的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了,现实社会磨平了我们的棱角,更找不到了奋斗的方向。
太多的人在高谈阔论,却懒于行动。在理想方面朝秦暮楚,三心二意,今天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明天又想开店创业,引领某个行业的时尚。空谈者注定一事无成。
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五年之后成为时间管理领域绝对权威的人物,所以我要求自己每天日更3000字以上的文章,坚持晚十早五的作息规律。
4.你的思路是不是存在问题?
当思路不同时,做事的效果就会有差别。成功者做任何一件事时都会深思熟虑,为自己找到一条趋利避害的捷径,然后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即使我们的理想一样,也只有正确的思路才能取得好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目标一致,但最后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
多数人都输在了自己的思路上,他们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无知”就是在自杀。
我个人的建议就是学习行业优秀者他们的营销思路,越大的企业,他们的每一个方案都是经过“智囊团”反复推敲研究的,以我们个人的能力是完全不能敏锐洞察到市场前景和趋势。
二.你到底想要什么?
一个人最大的失败不是他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也不是他努力了却距离成功还有十万八千里,而是他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有时我也会思考:“嘿,看看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呢?”回头审视自己过去的努力,我们都发现心中充满迷惑。
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失去了价值,很容易进入一种“失控状态”。
即看起来充满活力,干劲十足,在父母眼中是好孩子,在妻子眼中是好丈夫,在孩子眼中是好父亲,实际上他没有灵魂,也没有方向。
我的目标很明确,想要财富,能给家人优质而安逸的生活。说说就能实现吗?所以要针对性学习以下内容:
1.营销
2.引流
3.团队建设
4.商业知识
5.信息知识
6.资源整合
7.股权设计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之后,还要刻意练习,才能做到自律,走向成功。
三.什么是自制力?
自制就是“自我控制”,指的是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成为自己的方向盘,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某些决定。
又可以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进而成为一个理性的人。
为了自律,我已经有两年的时间没有吃火锅,对于吃了28年辣椒的四川人,突然不吃辣的了,全部以清淡食物为主,真的是一种煎熬。
但是为了让自己成为知识界中声音最好听的人,毅然放弃了各种美食的诱惑。
我们的在学校的时候能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学习休息,但是工作之后,我们缺乏了约束,自己又不能通过后天的练习、改变来提升自制力,在独立做事时就无法坚持下去,毫无意志力。
工作几年之后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收入依然没有得到提升。
四.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自律?
让自己变得勤奋起来,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强大的能力或意志去挑战或者去攻克什么世界级难题,它仅仅只是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经营”投入更多的时间,做好人生的“基础设施”建设,许多人为什么连这一最基础的事情都做不到呢?
1.习惯问题
我爸爸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却依然我行我素抽烟喝酒,到了医院,医生给告诉他,如果再继续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下一步就是住院。
回来马上戒烟戒酒,可是不到3个月,见病情好转又开始抽烟喝酒。
一个人能否自律是习惯,而不是自控力。
想想在高考之前的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里,我们被动的养成了很多习惯――每天规律的上课、自习、吃饭和睡觉,我们目标明确――每个月、每个星期乃至每天复习什么,老师们都替我们安排好了。这些我们习以为常,
高中的那些学习,其实并不需要太多自控力。而当进了大学,课程安排变得自由了,丧失了那些被动习惯,开始自己规划学习和生活时,就不能自律了。
2.满足感问题
你为什么沉迷于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因为可以获得即时满足感,为什么很多人减肥总是半途而废,因为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家里应该放一个“秤”。
腾哥最胖的时候155斤,后来经过每天持续不断的运动,成功瘦身到现在的128斤,成功的关键是我每天都会去电子秤看看自己的体重变化,体重下降的喜悦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自控属于意志的范畴,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能量,我们很难轻易地抓住它的轨迹,需要可视化的呈现出来。
3.速成心态
为什么建立一个锻炼的习惯这么难呢?因为太多人不了解习惯背后的原理,更重要的原因是,太多人太急了,太想在短期内看到显著的改变。
我们都希望一夜暴富,一朝成名,都喜欢看“穷小子白手起家创业成功,一年变身亿万富翁”、“胖女孩半年瘦身八十斤俘获男神芳心”的故事。
但这些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之所以天生短视,喜欢即时的反馈和满足感,是因为大脑里,住着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在捣乱。首先你得意识到它的存在,然后才能战胜它。
五.怎么样才能做到自律?
想要做到自律,就必须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依赖于四个部分:触机、惯性行为、奖励、和信念。
1.触机
腾哥早起就会写晨间日记,这就是触机,告诉我新的一天开始了,有助于行为习惯的养成,其实就是一种“仪式感”。
2.惯性行为
之所以叫惯性,是因为它是无意识的,比如一打开电脑就先上网看看娱乐新闻;比如睡前一定要刷一下朋友圈。
在建立新习惯的过程中,我们的自制力,就用于修正那些引起拖延的旧行为,将其替换为新的惯性。比如睡觉前看书,泡脚等。
3.奖励
这是习惯养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往往被人们忽略。为什么坏习惯容易养成且难以改变?因为它们的奖励往往即时而明显:打游戏、刷网页、吃零食这些哪个不是这样?
好习惯难以形成,也恰恰因为短期的奖励不够明显。背单词、健身、练书法这些行为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天生能从过程中获得精神激励。
但很多人不行,那我们需要人为的赋予自己奖励:比如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时不时发个微博鼓励下自己。
4.信念
这是支撑你建立习惯的内在动力:你想要每天背单词,是为了干掉英语考试;你想要学会弹吉他,是为了能在各种晚会上一显身手;你想要规律饮食、早睡早起,是为了身体健康;你想要健身减肥,可能是想俘获女神/男神的芳心。
总之,你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信念能让你你在养成好的习惯时获得精神上的正向反馈,同时,你的信念越强烈,就越能忍受改变过程中的痛苦与反复。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自律改变生活!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