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发起后,粟裕调集大军,目标直指新安镇一带的黄百韬兵团。按照粟裕上报的设想,围歼黄百韬兵团,吃掉了这股力量,就预示着啃掉了淮海战役第一块硬骨头,就离山东和苏北解放区连成一片的战略构想不远了。
很快,淮海战役发起。黄百韬将兵力向徐州方向收缩。粟裕集中了10个纵队,意图向黄百韬兵团发起突袭,黄百韬急忙再收缩兵力,撤退到了碾庄圩。
此时,黄百韬专门派出44师守卫曹八集,他幻想如果碾庄圩守不住,他还可以向徐州逃窜。但是,粟裕早已察觉到他的企图,派重兵围攻曹八集,国军44师拼命抵抗,但根本阻挡不了我军强大的攻势,44师最后被围歼。
44师被歼灭后,黄百韬再向徐州逃窜,或是徐州方向有援兵接应的幻想泡汤,粟裕彻底将黄百韬围住。无奈之下,他只好布署工事,就在碾庄圩做最后拼死抵抗。
一开始,粟裕对形势估计非常乐观,认为彻底消灭黄百韬应该时间不会太长。但是,实际发起进攻后他发现,事实上他有些轻敌了,部队几次进攻,都被黄百韬打了回来,而且损失很大。
碾庄圩本是一个大平原地带。按理说,黄百韬无险可守。但是,他们占领那里以后,却捡了一个大便宜。原来,这一带黄河经常发大水,老百姓便自发在这里夯了多个大土台,以便于观察黄河发水情况,或是紧急时刻避险。
黄百韬发现了这一天然优势,便以这些土台为基础,再浇筑钢筋水泥,修筑围墙,将它们变成一个个紧固工事。同时,连接这些工事的周围,全部挖成了战壕或是交通壕,四通八达,防守的各部队都可联通,因此,我军攻击几次均受挫而返。
后来,粟裕又试了几个纵队从不同方向同时发起攻击的方法,但敌人构筑的工事太坚固,我军在进攻过程中又没有屏障,直接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而且,我军炮火也在敌人交通壕或是战壕的保护下,杀伤力很小,攻击形势对我军很不利。
粟裕立即叫停攻击,研究新的对策。此时,敌人困兽犹斗,又空投了大量武器装备和通信器材,黄百韬对外联络恢复,如果不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那攻击会越来越困难。
这一天,粟裕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讲着讲着,他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个灵感,既然敌人炮火密集,那么,我们能不能也挖战壕迫近,再对敌人发起攻击呢?这个办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可是,粟裕又讲了一下自己的担心,如果这个办法可行,那还得找到从哪攻击的突破口,不能我们迫近敌人以后,敌人那个地方防守很强,再把我军压下去。
这时,6纵17师的师长梁金华站了起来,这位侦察连长、营长出身的战将,直接对粟裕说:“司令,这个问题交给我,明天我就去找突破口。”
第二天一大早,梁金华换上了一套国民党服装,直接来到了特种兵纵队,开走了一辆从敌人那里缴获而来的坦克,大摇大摆地奔向敌人阵地。
敌人看着是自己的坦克,以为是自己的人,并没有发起攻击。而梁金华开进敌人阵地以后,直接从坦克里钻了出来,向战壕里的敌军说:“ 我们是第2兵团来和黄司令官联络的!你们是哪一部分?兵团部在哪里?找了半天了。 ”
敌人也非常警觉,虽然他穿着国军服,开着国军坦克,但并没有核实身份,都不理会梁金华。梁金华便开着坦克在阵地上瞎转,时不时气轰轰地钻出坦克大骂:“你们倒是吱个声啊,兵团部在哪,我找了半天了。”可是,没有人回应他。
梁金华再装作气轰轰地钻地坦克里,继续找。就这样,他一连跑了几个阵地,把敌人的部署情况搞得清清楚楚。看来,这个侦察营长可不是白当的。
他发现44军军部防守最弱,也是最好突破的地方。于是,他把这些点位标记得清清楚楚后,又大摇大摆地走了,并在回去以后,详细地讲解了敌人的部署弱点。
第二天,粟裕发起了总攻,靠着梁金华标注的部署情况,先挑敌人弱点部署,一举突破敌军阵地。半天时间,拿下了44军阵地,一天半的时间拿下了敌人100军阵地,再后来是敌 25军、64军 ,悉数被我军歼灭,黄百韬见大势已去,举枪自杀。
至此,黄百韬集团被我军歼灭,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战役结束,已经出现胜利的曙光。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