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总体感觉,这是一节很成功的(研究型)课。具体纪录如下:
新授课由引入→姓“司马”→“司”字的写法,创意很好!
在引入新课时,有好的创议是很重要的,但在自然过渡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还可以再发挥点教师的智慧,即在课前的教学设计方面,再多思考下。
2.由于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的交互演示功能,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地调动。
3.学生自读课文开始时,可能由于习惯使然,非自读,而是齐读,但还是逐渐变成自读。这可能是平时自读少,而齐读多的习惯造成的。但给人的总体感觉是,课堂真实、有效,未做假。
反思我到中小学听课这20多年的经历,公开课,尤其是对外的观摩课,不造假的似乎很少!
4. “读字正音”环节,形式活泼、多样,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由“学生推荐下一位同学读”,做法新颖,有创意。
6.“看图说话”的图设计的有问题(这一点上,我与市教育局骆处长观点一致),要注意“图”必须为“文”服务,也就是说,“图”应该准确地将“文”给直观地反映出来。
7.教师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营造氛围,带领学生通过看图,模拟《司马光》的人物情景,感受和体会当时的场景的做法,效果非常好!
电子白板逐步展现“文字”,通过“读”,“动作模仿”+“语言表述”等,自然、真切,使学生体会很深刻。
8.最后,通过放映《司马光》动画片,让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视频相结合,再次体会和感受课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应有的提升。
2008年后光山县教育局申请将在光山县发生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编进中小学课本,之后获批。如今,绝大多数95后、00后都在义务教育阶段,听说过这个故事。然而对于故事的后续,大家知之甚少。就如同当年凿壁偷光的大文学家匡衡一样,实际上匡衡后来犯了贪污罪,晚节不保,因此他结局老师们也没有告诉我,而司马光砸缸中的那个被救的小孩到底是谁,老师不告诉我们也是因为这个人犯了贪污吗?
有一种说法称这个被救出的小孩名为上官尚光,长大后上官尚光还为曾经救过自己的司马光修建了一座感恩亭,用来表达自己的谢意。按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故事,犹如童话一般,然而现实却很残酷,如今有许多专家和学者跳出来质疑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真实性。
对于这个故事的疑点,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2个方面:
第一:在北宋,根本没有制作这么大水缸的工艺司马光砸缸的大水缸是一种口大,底部也大的陶制生活用具,虽然目前在我们的农村中非常的常见的,但是在1000年前的宋朝,可是几乎造不出的东西。这种大型水缸也是在明清时期才得以推广。而在北宋时期,?瓮?才是最有可能使用的陶制物品,但是瓮这个东西口小,底部也小,也不是用来储水的。这个故事是在《宋史》当中记载的,连原文都写道:?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中间写的是瓮,而不是缸。而瓮的大小非常小,根本就不能容纳进一个小孩。
第二:上官尚光此人不见于正史,只见于家谱对于故事的后续,有很多人说上官尚光此人后来修建了一座感恩亭。但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只见于光山县为了宣传本地文化所拍摄的动画片中,而上官尚光此人更是在历史中找不到任何踪迹,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当地人们的牵强附会。
所以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不告诉我们司马光救出小孩的结局了吗?其实真实的情况是,这个故事本来就备受争议,学界都在讨论故事的真实性,告诉学生不是误人子弟吗?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