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国家针对乡村的治理力度持续加大。
特别是对于这些年农村红白事出现的各项问题,国家已经明确指出将展开专项治理,一系列的治理行动将一直持续到2023年12月31日之前。
随着11月份的正式开始,对于我们种养殖户来讲,相信大家也非常收藏粮价、猪价的走势变化,未来粮价、猪价又有哪些新趋势?牛羊、鸡蛋价格在11月份是否会迎来上涨?今天老道就给大家收藏一下,国家制定的农村红白事新规,针对11月份的国内重点农产品价格走势,老道也要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中央定调:农村红白事新规!专项治理行动正式开始?
老道说:进入到11月份之后,针对乡村各类问题的专项治理,国家还将继续加大力度。
按照已经下发的《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具体规定来看,农村红白事将迎来系列整治。
对于咱们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讲,有一些政策红线大家不要逾越,下面老道就为大家进行系统分析!
undefined新规1:国家明确指出禁止在乡村大操大办婚丧宴席,也将大力度地打击农村盲目攀比、盲目炫富的不良风气。
对于大操大办婚丧宴席造成铺张浪费的,也将进行专项治理,相关规定会写入村民公约当中。
未来也会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从简操办婚丧宴席。
新规2:国家会继续大力整治农村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
此类不良风气在这些年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也影响了我们农民的生活。
针对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的专项治理行动已经展开,也希望广大的农民兄弟有所了解。
新规3:国家明确要求,禁止农村组织封建迷信活动,对于现在乡村出现的封建陋习,也将进行严查打击,将这些封建陋习彻底清除出乡村。
新规4:国家会继续大力整治农村违规建坟问题。
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区出现的农村活人墓、豪华墓等问题坟墓,国家已经组织排查,一经发现就将拆除,恢复原貌。
透过以上4项新规来看,农村红白事专项治理已经正式启动,这一次的治理行动将由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牵头实施,预计将持续至2023年12月31日之前。
老道相信,随着系列治理措施的落地,农村红白事问题也将迎来实质性的改善。
11月1日起:粮价、猪价突变?牛羊、鸡蛋价即将上涨?
老道说:进入到11月份之后,相信我们很多的种养殖户格外收藏粮价、猪价的行情走势!粮价、猪价是否能够迎来涨价?牛羊、鸡蛋价格又有哪些新的变化?下面咱们就分别说一说,国内重点农产品行情形势。
行情形势1:粮食价格迎来上涨已成定局;
老道说:11月份开始之后,新季秋粮将集中上市,这也是历年粮食购销的关键阶段。
无论是粮食深加工企业,还是饲料养殖企业,都会在11月份大力收购新季秋粮。
而在今年因为种粮成本较高的问题,导致农民的售粮标准价迎来了上涨。
从目前基层主粮收购价情况来看,已经达到高位水平。
而且进入到11月份,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探的空间。
从行情形势来看,粮价迎来上涨大局已定。
行情形势2:猪价迎来开门红,但不会大涨;
老道说:随着11月份的正式开始,生猪价格一扫前段时间的阴霾,迎来了改善性涨价。
从基层猪价的上涨形势来看,相信很多的养殖户们也是饱受鼓舞。
但老道认为,这一次的猪价上涨并不代表着,未来一段时间全国猪价就会进入到大幅涨价周期。
毕竟政策调控猪价的力度依然很大,而且生猪产能也处在较为丰沛的阶段。
从供需关系和政策调控的角度来看,哪怕猪价在11月份开始了涨价,但也不会迎来大涨,希望养殖户们能够有所了解。
行情形势3:牛羊、鸡蛋价即将上涨;
老道说:在11月份开始之后,正值肉类消费旺季。
随着冬季的正式开始,气温下降会进一步提振国民家庭、餐饮渠道在肉类方面的采购需求。
尤其是在今年,受到饲草价格上涨的影响,牛羊肉价格在今年也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变化,所以现在基层牛羊价还能迎来涨价不成问题。
鸡蛋价格在11月份同样也会迎来一系列的利好变化。
受到蛋鸡存栏量下降,以及鸡蛋入市规模收窄的影响。
现在超市鸡蛋零售价已经达到6元每斤,而进入到11月份,鸡蛋价格依然存在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粮价、猪价、牛羊、鸡蛋价在11月份都将迎来不同的变化,也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序销售。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2022年,老道坚信有国家的各项惠农扶持政策的保障,我们农民的相关收益一定不会差。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一号文件给出的这三个信息,会对2023年的粮价走势产生影响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光荏苒,2022年现在已经来到十月下旬。
随着新季秋粮的集中上市,粮价猪价的行情走势也牵动着每一个种养殖户的心。
现在距离11月份是越来越近,很多种养殖户也很关心粮价猪价的走势趋势,未来粮价、猪价能否迎来涨价?农村殡葬方面在11月份又会有哪些新一轮重要调整。
最近网络上有一些传闻称未来农村土葬火葬或将全面一刀切,这到底是真是假?针对农村殡葬问题,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
今天老道就给大家重点收藏一下,涉及到乡村殡葬和粮价猪价的走势趋势。
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谈到殡葬改革,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很多上了年龄的农民来说,大家很关心未来农村殡葬方式是否会面临一刀切。
因为在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些消息称农村土葬很有可能会面临全面取消,这引起了很多农民的广泛热议。
针对这件事,多方求证。
根据老道了解到的具体情况来看,涉及到殡葬方式方面,国家并未出台过相关文件要实现全面一刀切。
尤其是针对一些不具备火葬条件的乡村,依然可以实施土葬,这是政策的明确要求。
但是在丧葬层面,这几年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和改革举措,对于咱们农民来讲有四个好消息,希望大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好消息1:国家未来会加大力度供应乡村公益墓地,进一步减轻农民在墓地方面面临到的负担,同时也将全面规范在农田当中修建的老旧坟墓,将这些老旧坟墓逐步迁移至公益墓地。
好消息2:国家会继续加大力度修建乡村殡仪服务设施,来实现乡村殡仪服务的全面覆盖,填补殡仪服务在乡村存在的空白。
好消息3: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国家将全面启动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行动,对于出现的活人墓、豪华墓问题,一经发现也将全面拆除。
彻查问题坟墓的同时,还将全面打击农村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保障广大乡村老人的权益。
好消息4:国家针对乡村殡仪服务收费的专项治理行动也在全面开启。
特别是对于一些殡仪服务企业乱收费的问题,一经发现,不仅会取消其服务资格,还将给予高额罚款。
比如前段时间北京等地就已经发布了最新公告,一些违规乱收费企业已经受到了应有的处置。
透过以上四个好消息来看,针对殡葬方面,国家已经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扶持方案。
有这些利好政策的落地,相信咱们农民在殡葬方面的相关权益也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进入到11月份之后,粮价猪价是否能够迎来涨价?这同样也是我们很多农民非常关心的事,毕竟粮价、猪价的行情走势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下面老道就顺带说一说粮价、猪价的走势趋势,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也能够有一个基本了解。
针对11月份粮价猪价的总体行情,老道的判断依然是持看涨观点。
在我看来,进入到11月份,粮价、猪价都有各自的利好机会,咱们分别为大家做一个分析。
1、11月份粮价走势分析;
老道说:进入到11月份之后,新季秋粮将进入到集中上市的关键阶段。
根据往年的秋粮收购节奏来看,粮食深加工企业也将在11月份全面展开针对新季秋粮的进购。
而且在今年很多粮食加工企业给出的粮食收购价已呈现了高开高走的局面。
再加上全球粮价上涨和国家针对粮食方面的调控措施,都为我们预示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农民的种地收益将迎来进一步的提高。
虽然今年大家面临到农资价格过高的问题,但是从市场层面反馈的利好形势来看,咱农民的实际种地收益并未受到影响,所以在11月份粮食价格很有可能会继续迎来涨价。
2、11月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老道说:相当于粮价的显著利好行情来讲,生猪价格的利好形势在10月份就已经显露无疑。
在这两天基层生猪价格就已经迎来了震荡之后的恢复阶段,南北各地猪价迎来全面上涨,基层生猪实际收购价也已经重新回归到14元的行情区间。
这已经说明,在消费利好全面展开的四季度,养殖后面一直期盼的猪价利好行情已经到来。
在11月份,很多养殖户很担心,如果猪价上涨过猛,猪价很有可能会面临新一轮的调控。
针对这件事,老道认为哪怕政策调控会调控猪价的短期走势。
但是从长期趋势来看,基层生猪价格依然存在小幅上探的空间,毕竟国家调控猪价并不是要打压猪价,而是要在保障养殖户生猪饲养收益的同时,避免猪价上涨过猛,而面临大涨大跌的风险。
综合以上两个行情分析来看,老道认为在11月份粮价猪价存在涨价利好,也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能够理性看待走势变化,结合生猪饲养的实际情况,粮食储备的实际条件,有序安排卖粮卖猪。
在这里也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的殡葬政策和粮价猪价调控措施点个赞。
近日,21世纪以来的第二十个中央一号文件被发布,其中涉及到了粮食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耕地保护、农业科技发展、脱贫攻坚工作、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环境建设等9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跟农民最直接相关的当属粮食生产和农产品的保供稳产,而一号文件给出的这几个信息,会对2023年粮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信息一、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
2022年9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发布通知称,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7元,也就是1.17元/斤。
目前山东地区小麦价格在1.593-1.645元,河北地区小麦价格在1.585-1.61元,河南地区小麦价格在1.59-1.615元之间,各地区小麦价格均明显高于1.17元这一水平。
很多人会认为1.17元/斤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毫无意义。
实际并非如此,确定最低收购价是为了给出一个信号,如果当年最低收购价上调,那么小麦的市场价格即便不会大幅上调,也会稳定在相对较高的行情之下。
既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那么近期小麦价格的回落就不需要过度担心。
最近一段时间,小麦价格的大范围回落,一是因为政策性小麦的拍卖和各级储备库轮换出库,虽然大量流拍,但是对小麦价格的冲击很大,小麦现货市场已经大范围跌破1.6元。
二是因为当前处于面粉需求淡季,即便学生开学,工厂开工,餐饮业也有所恢复,但是面粉需求并未好转。
相信今年的小麦价格,在最低收购价继续上行,疫情稳定,餐饮和旅游恢复,随着政策性小麦拍卖量下降,储备轮换结束,小麦价格将会延续高位运行。
信息二、扩种大豆油料
在大豆种植方面,今年延续了去年继续扩大大豆油料作物种植的策略,对于大豆油料作物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支持东北、黄淮海地区开展粮豆轮作。
2、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3、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
4、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给大豆实施种植收入保险,那么种植大豆的收入就相当于是旱涝保收,之前几年,因为连续降雨或者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不少农民种植小麦、玉米都没有取得良好的收入,而种植大豆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农民种植大豆,国产大豆产量将会进一步提升。
但是这对国内大豆价格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因为我国大豆的主要供应来源还是来自于进口,国内大豆价格走势依然会同国际豆价相关联。
对大豆价格的影响不大,不过会对玉米价格造成较大影响。
要想提高大豆产量势必会付出玉米减产的代价,当前玉米深加工的副产品淀粉等行情低迷,需求偏弱,猪价下降,饲料端的玉米需求支撑也不足,玉米价格本应下降,但近期玉米价格却呈现上涨状态,山东玉米价格普涨0.3-0.7分。
如果玉米种植面积受到大豆种植面积上涨的冲击,那么2023年秋季玉米产量将会进一步下降,而这将会支撑玉米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
信息三、加强化肥等农资生产、储运调控
最近几年农资价格的上涨让农民苦不堪言,不少农民反映,粮食价格确实上涨了,但是化肥价格的涨幅更大,加上人工和收割、种植机械成本的增加,粮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增加并未完全进入农民手中。
就拿尿素来说吧,虽然最近一段时间受停车企业恢复生产,尿素日产量回归到16-16.5万吨,以及下游农业备肥拿货缓慢跟进,工业需求也以小单跟进为主等因素的影响,尿素价格下降了20-70元/吨,但是山东地区的尿素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成交参考2720-2740元/吨附近,河南地区的尿素中小颗粒主流出厂报价2700-2740元/吨左右,江苏地区的尿素中小颗粒出厂报价也在2850-2890元/吨左右,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最近几年农资价格的上涨已经到了影响农民种地积极性的程度,如果农民种地积极性继续下降,即便耕地面积得到了保障,农民不愿种地,土地继续出现撂荒问题,我国的粮食产量依旧无法得到保障,为了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只能不断增加进口,那么“端稳自己的饭碗”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如果国家可以加强化肥等农资的生产和储运调控,首先保证尿素日产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出现因为成本增加而减产的情况。
其次尿素等化肥价格偏低的时候,国家可以适当收储,等到化肥价格上涨,农业需求量大的时候放储,稳定化肥价格,稳定农民的种地收益,对于稳定农民种地积极性,保证粮食产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