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山区农村创业致富励志故事?

网友发布 2023-07-23 22:43 · 头闻号化工轻工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找到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山区农村创业故事,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山区农村创业故事一

蔡甸“米王”创新湖北豆丝加工工艺赚大钱

这个夏天,夏长兴格外忙碌:一方面,新米即将上市,他的米业公司进入生产旺季;另一方面,他设在玉贤的加工厂正大批量生产湖北特色美食——豆丝,以及油炸兰花豆和花生米等休闲食品。“湖北人爱吃豆丝,但过去受时令限制,一般只在秋冬两季做。经过创新加工工艺,今年7月起,我们就能不受季节限制全年加工豆丝,而且还开发出杂粮、莲藕、绿豆等多种口味。”夏长兴自豪地说。

从1994年辞职下海,夏长兴在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卖大米。“创业就是把一件事做精做透,自然也就成功了。”如今,他创办的天安米业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蔡甸米业加工的龙头企业,年产值上亿元。

“武汉好爸爸”为儿治病辞职卖大米

如果不是因为儿子,或许,夏长兴不会迈出创业第一步。

辞职下海前,夏长兴在蔡甸区粮食局下属的柏林粮管所工作,当过营业员,下乡收过粮油,后来做到了业务经理。当时,虽然收入不高,但粮食系统是铁饭碗,依然有不少人羡慕。

1993年,儿子的出生,彻底改变了夏长兴的生活。儿子刚生下来就连续高烧不退,送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如不能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而当时他和妻子的月工资加在一起还不到500元,为给儿子治病,他背上了十几万元的钜额债务。

为了救儿子,为了还债,夏长兴毅然辞职,用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买了一辆三轮车,开始了卖大米的生涯。创业之初异常艰辛,夏长兴每天清早起床,骑着三轮车到粮油店批发大米,再走街串巷叫卖,经常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好在,一年下来,他攒下2万多元,也有了一些固定客户。

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要扩大经营就得有固定的场所。于是,他租下一间门面,开了家粮油门市部,批零兼营。

“中国合伙人”老同事联手再创业

随后几年,夏长兴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从一家门市部发展到四五家门店。生意蒸蒸日上的同时,儿子的病经过手术治疗也痊愈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夏长兴更是一门心思扑在生意上。1999年,一个新的机遇摆在了他面前:那一年,粮食部门开始整体改制,几个昔日的同事找到他,希望他能牵头,把粮食局的大米加工厂盘下来。最终,夏长兴拿出20万元,老同事则拿出自己买断工龄的钱,一起入股办厂。

2005年,在大米加工厂的基础上,夏长兴正式成立了天安米业有限公司,注册了“金碾王”商标,推出了“晚金优”、“农家晚粳米”等系列产品。2009年,“金碾王”被评为武汉市著名商标,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2013年被评为武汉名牌。天安米业也被评为武汉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2年的产值超过了1亿元,产品还销往云南、广东、上海等多个省市。

尽管事业越做越大,夏长兴并不满足。他着手在蔡甸玉贤镇新开加工厂,对大米和一些当地农作物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采访中,夏长兴带记者参观了他的豆丝自动化加工车间和兰花豆加工车间。其中,豆丝是把大米和绿豆混合打成浆,摊成皮切成丝,夏长兴还对这款武 *** 喜爱的特色小吃进行了创新,推出了杂粮、莲藕、绿豆、黄豆、荞麦等多种口味。

仅需2分钟米浆就变成豆丝1月19日,记者来到万顺农产品合作社的生产厂区,这里过去曾是当地一所小学,豆丝生产线就建在改造后的教学楼里。“一楼是磨浆车间,核心装置都在二楼。”合作社负责人夏长兴大手一挥,带着记者直奔位于二楼的糊化成形车间。“糊化成形”说得通俗些就是“烙豆皮”,这是整个豆丝制作的关键。车间里的两台转轮式电动烙豆皮机器,是合作社与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学院历时两年,共同研发生产的专利产品。

夏长兴说,豆皮的厚度影响豆丝口感,也影响后期晒干的时间。在烙豆皮的过程中,火候大了,豆皮容易烙糊,没“卖相”,温度低了,豆皮又不易成形。过去,村民烙豆皮用的都是圆形的平底锅,以蜂窝煤和木材做燃料,火焰温度飘忽不定,烙的豆皮既不卫生,品质也不稳定。要想大规模生产豆丝,就必须走机械化道路。用机器生产出来的豆皮,厚薄均匀,颜色亮白,口感和外观都远胜传统手工豆皮。“机器每天可烙豆皮一万斤,只需一个工人就能操作。”

生产出来的豆皮厚3毫米,宽60厘米,像玉带一样源源不断地从机器中吐出。在传送带末尾,一位工人将豆皮卷成圆筒,送入切丝车间。在切丝车间里,豆皮卷被切成一指宽的溼豆丝。随后,溼豆丝又随着传送带,送入长约20米,温度约60摄氏度的高温烘乾车间。经过一次烘干的豆丝落入一楼的低温烘乾车间,经过二次烘干后的豆丝就可以进入包装车间了。

从米浆到豆丝成品送入仓库,等待包装,全过程只需2分钟。而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干豆丝,仅晾晒就要花费一周以上。

豆丝产值翻番网销全国各地

2013年2月,合作社豆丝生产线正式投产,到2014年春节前,产值达到800万元。2014年春节后至今,合作社已经生产豆丝300多万斤,产值达1300万元,预计在2015年春节前能达到1600万元,产值实现翻番。

由于统一购买生产资源,统一收购农产品,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市场,社员去年人均收入1.7万元。2013年,万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湖北省省级示范合作社”。

几年时间,玉贤种植大户社员从5人发展到现在的260多人,农产品经纪人社员达到40多人。合作社与各大连锁超市和农贸批发市场都有良好的营销合作,销售额逐年递增。“豆丝产业正在发展的上升期,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过节不赶工,保证豆丝品质是关键。”“过去还有农户自家晒了豆丝拿到集市上卖,现在他们弃了老把式,从合作社批发豆丝,去市场零售。”夏长兴得意地说。去年9月,夏长兴开通了电商平台,全国人民都可以通过网路,以厂家价格购买豆丝、荷兰豆等特色农产品。“现在每天都有至少20单生意,顾客清一色的好评。”

■导师点评

湖北豆丝走出作坊传统食品工业化路更宽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粮食与果蔬加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建军认为,夏长兴从走街串巷卖大米,到开公司加工大米,再到对农作物进行深加工,附加值不断提高。

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对湖北特产——豆丝的传统作坊式加工方式进行了改良升级,研发出自动化豆丝生产线,改变了过去只有秋冬季节才能加工豆丝的局面。自动化生产的豆丝,在营养搭配、品质控制、卫生安全等方面,均较传统作坊豆丝有了“质”的飞跃。

豆丝生产符合我国提倡的传统食品工业化、主食产品工业化,是当下国家政策积极支援和倡导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他建议夏长兴积极申报专利进行智慧财产权保护,运用多种营销模式***尤其是电商销售模式***,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尽快走出产大于销的局面。

山区农村创业故事二

种植红乔薇成功翻盘的千万“负翁”

创业之路无止境,沿途可能鸟语花香,也可能荆棘密布。

赵挺勇就是一个经历过风光与失意的创业者。风光时,他开着保时捷,住着豪华别墅;然而,被成功冲昏头脑盲目转行时,却马失前蹄沦为穷光蛋;幸运的是,他又从一株观赏植物中觅得商机,得以东山再起。

A.自信爆棚 身家近亿的建筑商成“负翁”

赵挺勇1971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农民家庭。1990年,考上大学却没钱交学费的他,跟随同乡到上海浦东做建筑工人。

凭著聪明好学,他从搬运工一路做到专案经理,1992年下半年开始负责楼盘园林绿化。当时,地产行业慢慢崛起,赵挺勇敏锐地意识到,未来10年房地产绝对是个朝阳产业,心想与其在这里辛辛苦苦地打工,还不如自己开公司当老板。

1996年10月,赵挺勇毅然辞职,成立一家建筑公司。公司从小到大滚动发展,业务逐渐涉及道路、绿化、房产和市政等领域,到2005年底,赵挺勇的资产已高达8000多万元。

开着保时捷、住着别墅的他有了更多的想法,“何不在家乡从事农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隔行如隔山,朋友们听说他要做农产品加工,纷纷劝他别冒险去做不熟悉的行当。但是,他却选择了一意孤行,于2007年注册成立一家农特产品有限公司,承包几千亩水域进行淡水养殖。同时,还一口气投入6000多万元,建造上万平方米的厂房,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赵挺勇养殖鳝鱼、甲鱼等水产,由于在技术上是外行,加上对市场行情不熟悉,无法把握生产节奏和规律,导致价高时没有产出。而由于资金需求巨大,赵挺勇被迫将厂房和汽车作为抵押申请银行贷款,并将建筑方面的资金不断补充到养殖场。但随着后期投入越来越大,最终资金链断裂。赵挺勇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不说,还欠下外债1000多万元。

B.引种成功 1万株红乔薇成“摇钱树”

那么大的产业说没就没了,赵挺勇不甘心:自己负债这么多,一定要找个好专案打翻身仗。

为此,他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创业专案。正在这时,他的发小从日本回国看望父母。发小告诉他,日本有一种叫红乔薇的植物,抗风、抗寒、抗虫,适合各种环境种植。

赵挺勇眼前一亮,突然想起另外一个大家熟知的植物红叶石楠也是从日本引种,十几年来在国内创造了数千亿元的价值。“如果能把红乔薇做成红叶石楠那么大的产业,不就可以东山再起了吗?”

2009年春,赵挺勇前往日本考察。他了解到,红乔薇的叶片全年都是艳丽的红色,夏末秋初转为紫红色、花期长达160天,不但花开艳丽,更集观花、赏叶为一体。同时,红乔薇的净化能力非常强,还具有药用价值。

2010年,经过发小牵线搭桥,他成功谈妥红乔薇引进事宜,一口气带回1万株红乔薇苗,在绍兴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民生活。1年后,他用1万株引种苗培育出5万株红乔薇苗,第二年就有很多园林绿化公司看上了这个新品种。到了第三年,赵挺勇种植成功的5万株红乔薇,以每株180元的价格被抢购一空,除去3年投资,他获得净利润700多万元。

到2013年底,赵挺勇的红乔薇种植基地已经发展到几百亩,并在湖北黄冈、荆州等地建合作种植基地,收到的3年-10年红乔薇苗订单也接近300万株。“红乔薇这种植物很特殊,打算后期进行深度开发,研究其药用及保健价值,同时做旅游休闲及科普教育专案。”赵挺勇对记者说。

 >>>点选下页进入更多山区农村创业故事相关内容

在山区农村创业做什么好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农村的朋友都想知道,有哪些创业的项目适合山区农村,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介绍!

首先就是家禽养殖,山区农村由于大部分都是山地或者丘陵,所以不适合种地。有些地方也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所以最具优势的是自然生态资源,而且纯天然无污染,面积广阔。可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家禽养殖。

其次是果树种植,如果气候适宜,果树种植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苹果树、橘子树、李子树、樱桃以及葡萄都可以作为山区农村的发展产业。而且如果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比较好,还能通过果园引来生态旅游。北方地区苹果是比较适合的,而且果树的成活率,挂果率都非常高。又能耐储存,只要管理经营妥当,基本不会出现亏损。

还有就是, 经营包装生意,随着水果蔬菜采摘的兴起,种植的生意也是兴旺的,人们去采摘有的是自己吃,有的是送人,作为礼品赠送,要有好的外观,那就得靠包装了,人们采摘的这些水果、蔬菜都需要盒子、篮子等。

最后就是手机直播销售农产品,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经济时代,农产品也可以通过特有的方式进行销售,现在的生意已经不再是过去,需要通过中间商来做买卖了,农民的种植产品都可以自产自销,现在就有一些农村人,通过手机网络直播平台把自家的农产品卖得风声水起,选择这样的方式做生意,也是很有创意的,需要性格外向,热爱生活,善于交流,当然最好有一些特长,这样就有利益于吸引粉丝迎来关注。

综合以上,就是一些在山区农村非常适合的创业项目,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感兴趣的投资者们一定要多多的了解和学习!

想要创业,建议您选择一个合适的创业项目,看自身是否具备相关项目的资质,找对项目之后脚踏实地努力。当然创业过程中的资金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您启动资金有限,可以通过小额贷款的方式来解决。

推荐使用有钱花,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信贷品牌,面向用户提供安全便捷、无抵押、无担保的信贷服务,借钱就上度小满金融APP(点击官方测额)。有钱花消费类贷款,日息低至0.02%起,年化利率低至7.2%起,具有申请简便、利率低放款快、借还灵活、息费透明、安全性强等特点。

2021年5月21日,度小满金融推出以“家和万业兴”为主题的助力小微活动,提供10万份“日息万一+百万保险”礼包,帮助小微企业家庭成长。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活动详情请以度小满金融APP页面显示为准。

和您分享有钱花消费类产品的申请条件:主要分为年龄要求和资料要求两个部分。

一、年龄要求:在18-55周岁之间。特别提示:有钱花谢绝向在校学生提供消费分期贷款,如您是在校学生,请您放弃申请。

二、资料要求: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证、本人借记卡。

注意:申请只支持借记卡,申请卡也为您的借款银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为二代身份证信息,不能使用临时身份证、过期身份证、一代身份证进行申请。

此答案由有钱花提供,因内容存在时效性等客观原因,若回答内容与有钱花产品的实际息费计算方式不符,以度小满金融APP-有钱花借款页面显示为准。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