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1897-1946)云南省彝良县人,汉族。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高级将领,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战神罗炳辉》(以下称《战神》)由罗炳辉之子罗新安历时6年完成初稿。
《战神》通过北伐、井冈山、长征、抗日等10多个真实的战斗,展现了罗炳辉的军事才能。
在滇军当排长时,罗炳辉一枪打死三个半敌人;二次北伐时,罗炳辉日夜急行190里,勇救滇军;北伐战争时,罗炳辉勇领进攻南昌的门户牛行车站的任务,战斗十分惨烈,待牛行车站被夺下时,罗炳辉的营只剩下80多个人。
在井冈山反围剿时期,罗炳辉两次引诱敌军,被毛主席称为“牵牛鼻子的能手”。
长征时期,九军团一度被隔在乌江以北,离开红军主力。3千人的九军团单独面对20多万追兵。罗炳辉临危不乱,巧妙地指挥部队脱离险境;九军团回归红军主力时,九军团不仅兵强马壮,而且上交中央100多匹骡马、12万银元和6千多两烟土。
抗日战争时期,罗炳辉开辟的皖东抗日根据地是一块延伸到日伪“首都”南京的根据地。皖东抗日根据地在日伪的“卧榻之地”抗日6年;新四军军部在根据地的黄花塘驻扎了2年8个月。
美国加州大学历史系罗特曼博士是一位专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学者。罗特曼博士对新四军军部能在侵华日军和汪伪 *** 所在地南京附近的黄花塘长驻,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如果罗特曼博士知道了罗炳辉如何刻苦练兵罗炳辉简介,如何宣传群众,如何令吴运铎研究新武器,如何发明了专门对付日军的“梅花桩战术”,她也许就不会感到差异和不解了。
开创皖东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五支队是由一支游击队改编的3千来人的部队,外号“叫花子部队”罗炳辉简介,每人只有三发子弹。罗炳辉就是在这样一支部队的基础上,开辟了皖东抗日根据地。
同志们称他为“战神”、“军神”。
罗炳辉尽力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在北伐中群众称他为“包公再生”,在抗日战争中,群众称他为“罗青天”。
罗炳辉出污泥而不染,吃(抽大烟)、喝、嫖、赌一样未沾,而且不爱财、不抽烟、不喝酒。
罗炳辉枪击飞鸟,弹无虚发。
罗炳辉练兵极其严格,干部、战士颇有异议,甚至说他练兵是“军阀作风”。
罗炳辉对违反群众纪律和军事纪律的事情,马上就开口训人,甚至骂人,不讲情面。同时,罗炳辉平易近人、幽默风趣。
罗炳辉的感情生活很丰富。罗炳辉有三任妻子,第二任是从妓院救下来的杨厚珍,长征中移情别恋后离婚。第三任是革命伙伴张明秀。极富戏剧元素。
《战神》虽然是一部人物传记片。但是,罗炳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故事,富含戏剧元素,如:(1)罗发明了对付日军的“梅花桩战术”;(2)罗指挥作战多亲临战场;(3)罗是神枪手;(4)罗爱民如子,群众称他为“罗青天”;(5)罗练兵极其严格,干部、战士颇有异议,甚至说他练兵是“军阀作风”;(6)罗的感情生活极富戏剧元素。
2013年11月25日, *** 主席瞻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时指出:历史不能忘记。罗炳辉的陵墓是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里最主要的一座;
《战神罗炳辉》各集目录
第1集穷苦孩子不爱钱年少告状震乡里
第2集报仇毅然离乡招女婿难撼决心
第3集刻苦训练成模范美女金钱不能*
第4集为理想离开香港救滇军日行两百
第5集一枪打死三个半北伐智勇夺牛行
第6集北伐智勇夺牛行进剿红军鬼门关
第7集吉安高举起义旗军事才能为人民
第8集陂头初见 *** 立三路线损失重
第9集蒋介石首次围剿罗军长巧牵牛鼻
第10集酷暑牵牛半月余粉碎三次大围剿
第11集左倾反围剿失败万里长征第一步
第12集遵义会议毛领导单独长征立新功
第13集孤军奋战老木孔红军智取瓢儿井
第14集猫场大意遇袭击临危不乱终突围
第15集宣威城大吃火腿树桔渡过金沙江
第16集百匹骡马交中央炳辉扶病破天全
第17集张国焘拥兵自重南下损失四万多
第18集何长工巧牵红线罗炳辉喜结良缘
第19集统战云南六十军父女团聚在武汉
第20集周恩来云岭指路新四军东进北上
第21集一打来安震民众恐日情绪一扫光
第22集半塔枪毙向国平路西夜袭施家集
第23集半塔保卫总指挥路东赶走韩德勤
第24集成团长连砍九头罗司令北渡三河
第25集淮宝巧破小刀会东进北上有保障
第26集伏击日寇平扫荡将军发明梅花桩
第27集皖南事变亲者痛金牛山上打日寇
第28集吴运铎来到二师仙墩庙建兵工厂
第29集张明秀痛失爱女罗生特前线抗日
第30集罗炳辉防线屹立积劳成疾患重病
第31集干塘巧灭广西军桂子山痛击日军
第32集罗炳辉防线屹立广西军不敢越界
第33集积劳成疾患重病铜城民兵大检阅
第34集瓮中捉鳖打金沟40天赶走日伪军
第35集抱病解放六合城界河伏击吴华文
第36集将军恨铁不成钢解放枣庄别战友
1934年,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在经过湘江战役失败后,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建议改变行军路线,往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并在后面的遵义会议上,进入中央决策层。在红军广大指战员努力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缴,挽救了中国革民。反应这一时期的电视剧较多。主要有《伟大的转折》、《长征》、《毛泽东》等经典电视剧。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