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传感器是根据电化学工作原理,利用NO在电解池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在对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与浓度成正比,从而确定待测气体浓度。加电压860mv是由于一氧化氮相对于参比电极的氧化电位是860mV,也就是说电压要达到860mV一氧化氮才能氧化产生感应电流。电化学传感器一般采用三电极系统,即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vs Ag/Agcl参比电极)指的是该传感器的参比电极是银/氯化银电极。
氯化银和氨水反应方程是什么?
在理论上,对于原电池来说,氧化剂(此处为AgCl)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Ag
一,mg-agcl电池介绍
镁电池是以镁为负极,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为正极的原电池。现有品种有与普通锌锰干电池相似的随时可以放电的镁锰干电池;还有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储存,临用时加水使之活化而可随即使用的储备型电池。
镁储备型电池的结构根据所需电压及电流的大小有所不同。以Mg/AgCl电池为例:低压、大电流的电池采用卷筒式结构。负极是长条镁箔,正极用同样大小的银箔,在其两面用电解法形成两层氯化银,焊上正负极引电体后,用稍大的吸水纸夹在两极中间,再盖上一层吸水纸,将这4层材料卷起来装入容器中,待临用时用清水或海水使之活化。高电压、小电流的电池采用平片层叠式结构。银电极单面涂氯化银,正负极之间用吸水纸隔开,并用铆钉使相邻电池的异极性电极串联起来,叠合成电池组。电池组的电压取决于串联只数。采用其他正极材料的镁储备电池的结构原理与 Mg/AgCl电池的基本相同。
镁二氧化锰干电池的结构与纸板式锌锰电池有相似之处,正极二氧化锰炭包的组分和配比也基本相同,负极是一镁筒。电解液一般采用加有 Li2 CrO4 缓蚀剂的Mg(ClO4)2或MgBr2溶液,正负极之间的隔离纸上涂有凝胶材料。
二,正极材料Agcl
氯化银参比电极(即银/氯化银参比电极)是由覆盖着氯化银的金属银浸渍在氯化钾或盐酸溶液中组成。
1、参比电极硫酸铜溶液的配制:把化学纯硫酸铜晶体倒入干净的玻璃烧杯中,然后倒入适量的蒸馏水(配置用水温度25℃),用干净的玻璃棒(不能用金属棒)搅拌溶解,并由部分沉积,至此饱和硫酸铜溶液配成。
2、打开参比电极上盖,把参比电极中的液体倒出,取下各部件。
3、检查接点连接是否良好,接触不良处重新连接。清除各部位的表面附着物,特别是铜棒应用砂纸打磨干净。检查半透膜是否完好,发现损坏及时更换,如发现堵塞应用热水认真浸泡清洗。
4、倒入配置好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使之淹没铜棒的三分之二以上,拧紧上盖,检查底部半透膜应有溶液渗出,但不能有溶液漏出,否则应更换半透膜 。
三,总结语:
因为,电池都有两极,两极上必须都有电化学反应时,才能形成电池并驱动电流流动。电极本身参不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溶液条件是什么,电极不参见反应,才会被保护,电极参与不参与反应,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都是关键。
氯化银和氨水的反应没有离子方程式, 只能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AgCl+2NH3.H2O=Ag(NH3)2Cl+2H2O?
氯化银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Cl络合物。白色极不稳定固体,与有机物或还原剂相混易爆炸。水溶液碱性,并缓慢分解为NaCl、NaClO和O,受热受光快速分解,强氧化性。
氯化银(Silver chloride),分子式为AgCl,分子量为143.32。氯化银难溶于水,难溶于稀硝酸。因此在实验室中它常被用来测定样品的含银量。
AgCl悬浊液中还是有银离子的,所以Zn可以与银离子反应,置换出银,所以AgCl悬浊液能和Zn反应:2AgCl + Zn = ZnCl2+ 2Ag
硫化银的溶解度比氯化银还小,根据沉淀转化的原理,氯化银可以和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银:
2AgCl + Na2S = Ag2S + 2NaCl
在很古老的,不是非常敏感的照片胶卷、胶版和胶纸上有使用氯化银。但一般胶卷上使用的是化学性质上类似,但是更加对光敏感的溴化银AgBr。
氯化银在电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是银-氯化银-参比电极。这种电极不会被极性化,因此可以提供精确的数据。由于实验室中越来越少使用汞,因此Ag/AgCl电极的应用越来越多。
这种电极可以使用电化学氧化的方式在盐酸中制作:比如将两根银线插入盐酸中,然后在两根线之间施加一至二伏电压,阳极就会被氯化银覆盖。
(阳极反应:2Ag+2HCl-→ 2AgCl+2H++2e?,阴极反应:2H++2e?-→H2,总反应:2Ag+2HCl -→ 2AgCl+H2)。使用这个方式可以确保氯化银只在电极有电的情况下产生。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