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细菌由两种细菌组成,分别为硝酸菌和亚硝酸菌,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菌的外型很接近,所以称为硝化细菌。在整个硝化过程中,其主导作用的应是亚硝酸菌。
硝化细菌外型酷似杆状所以又称为“杆菌”,在革兰氏染液里浸泡后后呈红色。这种细菌长着长长的鞭毛,他们就是靠这种鞭毛在水中自由的游动。
在草缸中,氮元素是普遍存在的,水草、鱼、饲料、藻类甚至鱼类粪便中都会有它的踪影,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必要元素。那么,烂掉的水草叶子、死去的鱼儿、没吃完的饲料
、凋亡的藻类和鱼儿的粪便中的氮到哪里去了?其实它们是被一些称为腐生细菌分解了,有机的氮变成了无机的氨,就像一条刚死的鱼是没有味的,但腐败时就会产生刺鼻的臭味,这里边就有氨的味道。
氨对于鱼类是剧毒的,它能使鱼类血液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功能,导致鱼类的死亡。当水体中氨浓度超过0.2ppm时就会造成鱼类急性死亡。
氨有如此剧毒,那为什么大家的鱼都还好好的?就是因为有了硝化细菌。亚硝酸菌负责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再由硝酸菌把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亚硝酸盐也是有毒的,
但比起氨来说是小得多了,而硝酸盐是无毒的,它是水草等水生植物很好的氮肥。
大家会认为鱼的排泄物可以当作水草氮肥,可水草根本无法直接利用鱼类排泄物。这些排泄物必须在那些腐生细菌的“帮助”下变成一些小分子无机物如氨、硫化氢等剧毒物。在消化细菌的帮助下继续分解,把氨转化成水草可以直接利用的硝酸盐,这样,水草才会长得壮硕,鱼儿也避免了氨毒之苦。
硝化细菌的特点:
1、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细菌,增殖速度缓慢,并受溶氧量、θ/℃、pH、以及有机负荷的影响,也就是说可以自给自足。硝化细菌是由最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为碳源来构成自身而建造自己的能量源泉。也就是说硝化细菌氧化氨和亚硝酸盐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这种生存方式和水草很相似,只不过水草是利用光能来养活自己,硝化细菌是利用化学能量养活自己,而同时起作用的菌类生物还有异营性细菌,就是那些专门制造毒物的细菌,它们用有机物做碳源来构建它们的身体。
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均是绝对好氧菌,经观察,当膜的厚度较大时,形成对氧扩散梯度。一般认为至少应使溶解氧浓度在0.5mg/L以上时才能很好地进行硝化作用,否则硝化作用会受到抑制。
2、硝化细菌除了像水草一样进行糖类合成反应外(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化学能的作用下合成葡萄糖),也需要其他的营养元素,如铁、锰、磷、钾等,用以代谢合成硝化细菌生长
所需的一些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所以给水草施的肥料和二氧化碳,硝化细菌也会吸收分解。
3、硝化细菌最不喜欢呆的地方,那就是一个充满了有机废物(如鱼屎)的环境,因为过多的有机物让硝化细菌无法忍受,硝化细菌又不能把它们当作食物,过多的有机物将会抑制硝化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但是硝酸菌对有机物并不那么敏感,有时甚至还能“吃”些水溶性有机物,但大多时候硝化细菌配合还是非常默契的。因为硝化细菌有这一特性,所以大家就别指望硝化细菌在有一大堆鱼便便的肮脏的过滤棉上安家了,最适宜硝化细菌居住的地方是生化球、生化环、生化棉,当然在水流流过硝化细菌家园之前最好把水里的鱼便便、烂叶子提前过滤掉,不然的话,这些东东堵在硝化细菌家里的话,那硝化细菌可就惨了。
4、硝化细菌都是游泳健将,硝化细菌可以在水中做主动的迁移,虽然这很耗费体能,但如果硝化细菌居住的家园受到外来干扰、没有食物吃、有外族入侵、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时,硝化细菌还是会做主动的战略转移的,在转移的途中,硝化细菌不会吃任何东西,所以一旦硝化细菌背井离乡,请赶快给硝化细菌找一个家园,让硝化细菌固定下来。不用担心硝化细菌无法在固体表面固定的问题,硝化细菌可是这方面的高手,硝化细菌在水中到处游荡时,如果发现有什么固体物质,就会立即分泌一种粘性物质,牢牢地把
自己粘到那上边,这样一层层地粘上去,直到形成一个膜,形成的这个膜叫“生物膜”,水质的净化就要靠它了。
5、硝化细菌的繁殖周期非常长,和那些异营性的腐生菌比较。在20个小时内,1个异营性细菌可以分裂成1000000000个,但硝化细菌还停留在1个的状态,这是因为硝化细菌维持生命和繁殖的物质都是靠自己制造的,要耗费大量能量和时间,而那些异营性细菌则可以利用很多现有的东西。这里就不能不说一种发生在开缸后不久容易发生的问题,我们暂且叫它开缸综合征。有些人在开缸后的一个月内鱼儿会不明不白的死去,这主要是因为鱼类的排泄物被那些异营性细菌分解为氨等有毒物质,它们繁殖得实在太快了,相信大家都了解夏天饭菜变质的速度,越来越多的氨在产生,直到超出了鱼、虾能够忍受的极限,它们就……,那硝化细菌干什么去了?这事不怪硝化细菌,在刚开缸的一个月内,因为硝化细菌生得实在太慢了,根本没办法处理那么多的氨。所以提醒各位在开缸后的一个月内勤换换水、少喂喂鱼、用点细菌制剂。
6、大家可能认为硝化细菌比起其他细菌也太逊色了,生得慢、长得慢,怎么还没有被淘汰掉?硝化细菌虽然有弱点,但也有其他细菌不具备的优势呢!
最主要一点就是硝化细菌在食物短缺等恶劣环境下可以像冬天的青蛙一样“休眠”,避免了像其他细菌一样被饿死的命运,硝化细菌的休眠期最长可以达到2年之久。利用这个原理,有人把硝化细菌制成了菌液出售,可以长期保存,其实那里边就是“休眠”的硝化细菌。
7、硝化细菌还对氧有一种由衷的偏爱,在缺乏氧气的环境里硝化细菌根本就无法高效率地处理氨和亚硝酸盐,以至造成硝化细菌的生存危机。所以大家如果想让草缸的水质真正良好的话,就让水草制造更多的氧气给硝化细菌吧。.硝化细菌能将鱼类所排放的氨转变成毒性较小的亚硝酸盐,而另一种硝化菌类的一种菌则负责将亚硝酸盐再转变成毒性更小的硝酸盐,硝酸盐必须由换水的方式移除,像硝化细菌这类的细菌在工作用时需要消耗水中的氧气所以也称好氧菌.另一种叫做厌氧菌,能将硝酸盐转变成氮气再排出鱼缸外,如此两组循环便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过率,不过,此厌氧菌很难在鱼缸中生活,因为厌氧菌的特性是生长或繁殖时,并不需要处于含氧气的环境下,而绝对厌氧菌则无法存活于有氧环境.大量消化菌的生长,会造成消化菌和鱼只之间争夺氧气,鱼缸的氧气一减少,鱼只会浮头,而硝化菌也会大量死亡,此时应该要加强打气,提高溶氧量,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加入大量的硝化菌才比较容易发生.
8、硝化细菌对光线很厌恶,亚硝酸菌对近紫外线的可见光非常敏感,紫外线对硝化细菌的杀伤力是巨大的。所以让硝化细菌在黑暗中工作是必需的。
9、在酸碱度方面,硝化细菌在弱碱性的环境里生活得更舒服些,如果是草缸,如果把PH值调到6以下时,会对硝化细菌的健康很不利。另外,生物硝化反应在4~45℃内均可进行,适宜温度为20~30℃,一般低于15℃硝化速率降低。12~14℃下硝酸菌活性受到严重的抑制,出现HNO2积累。15~30℃范围内,硝化过程形成的亚硝酸可完全被氧化成硝酸。温度超过30℃后又出现HNO2积累。因此,控制硝化阶段温度也是必需的。如长期保持水的温度在25~30℃范围内,是最理想的。并且不存在低温时硝化菌效能减退问题。亚硝酸菌的适宜pH值在7.0~8.5,而硝酸菌的适宜pH值在6.0~7.5.利用两者最适宜pH值的不同,控制水体中的pH值就尤为重要。
10、有些毒物也对硝化细菌的健康不利,如一些治疗鱼病的鱼药、硫酸铜或螯合铜等,所以在治疗鱼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硝化细菌都死光光了,你的缸即使不是新开的,也有可能发生开缸综合征的。
11.硝化细菌的作用绝对不是单纯的过滤净水作用!他是水族生态的关键!新缸并不存在这些有益的细菌,当你把买来的硝化菌加如水中的时候,细菌开始在里面繁殖,这种有益菌会建立一种生物过滤系统,以自然分解水中的底质和有害物质。这需要一段的时间,让细菌繁殖,直到他足以处理鱼的排泄物。而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草缸要比裸缸相对快!裸缸必须有良好的物理过滤,然后通过硝化细菌在滤材中的繁殖,再起到生物过滤的效果!一旦生物过滤建立好了,才真正开始了你的氮循环!这样一个氮循环的过程有时需要几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们可能有这样一种相同的经历,第一天,放入闯缸鱼,此时氨和亚硝酸盐浓度为0,水是非常清澈的,象水晶般。第3天,水开始发白,氨的浓度马上升到一个危险水平,硝化细菌开始繁殖生长,鱼只开始窘迫,拒食。第5天氨的浓度达到高峰,硝化细菌开始把氨转换为亚硝酸盐,鱼出现明显不适,有些鱼可能在这一时间死去。到了第8天,氨被转换为了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浓度上升,鱼的状态开始好转。到了第14天,亚硝酸盐的浓度又开始上升到高峰,鱼再次陷入窘迫,某些强壮的鱼,可以挺过这一时期!到了第20天左右,亚硝酸盐开始下降,氮循环第2阶段开始,鱼只状态好转,水质也开始稳定。第25天亚硝酸盐被转换成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浓度迅速降低。到第30天,氨
和亚硝酸盐已经检测不出,水族箱完成了氮循环,你可以换掉一部分水,然后放入你想要的鱼了!过滤系统的滤材分别为:过滤棉/生化棉(球)/石英环,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水族箱中即使添加硝化细菌也无助于改善水的浑浊问题,因为硝化细菌是被大家用来对付氨和亚硝酸盐而不是水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细菌乃至藻类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硝化细菌会使你的水族箱中的水变得更优质、更适合生物之生长。
维护好硝化细菌是维护水体生物的关键,这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关于硝化细菌的几种情况关于我们鱼缸中的氮循环,主要的过程是鱼只代谢产物形成氨(NH3)和铵基(NH4/NH3-N),由亚硝化细菌分解为亚硝酸(NO2),再由消化细菌分解为硝酸盐(NO3),最后通过水草吸附或者换水完成氮的释放或者NO3的稀释,而以上的处理过程在我们之前的帖子中有过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在人体中,大量亚硝酸盐可使人直接中毒,而且硝酸盐在人体内也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由此推断亚硝酸对鱼体的危害也与人类似。所以我们在亚硝酸含量高的鱼缸中有时会发生鱼体呼吸急促,以及鱼鳔功能失调或者鱼体表面粘膜增多的情况发生。 而我们一般会把过滤大分为两块,一块是物理过滤,一块是生物过滤,顾名思义,物理过滤当然就是指对于固态的可见杂物的过滤,而生物过滤是指通过生化菌群的降解作用,把水中不可见的或者及其细微的杂质以及元素进行分解。这两部分虽然在设计上是独立甚至是分开的,但其实是密不可分的,物理过滤中也有生物过滤,生物过滤中也存在物理过滤。 有时候底滤中真正起作用的只是几块棉 如果有人问我过滤做多大,当然是越大越好!这一方面是基于人的懒惰心理,否则要说很多很多,一方面说,龙都养了,那几百的滤材就不要太计较了。这句话严格的讲肯定没错的,过滤越大,保险系数越高,也许你的过滤可以养10倍的鱼了。但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测过缸中硝化细菌的含量具体多少,因为不可测,所以大家对于过滤全是感性认识。因而造成很多单养的鱼缸,做成底滤的话,决大部分都是过剩的,在某些极端的情况,甚至后端的那些陶瓷环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个问题,硝化细菌的繁殖是靠食物支持的,也就是说,养的鱼越多,代谢废物越多,硝化菌越多,反之就越少。一般在过滤前端,尤其是过滤棉的部分,虽然大家认为是物理过滤,其实那里才是生化作用最旺盛的地方,那里富含食物,氧气充足,硝化细菌活动旺盛,而到了过滤棉的后面,以及陶瓷环的部分,生化作用反倒减弱了,甚至没有了,尤其对于单养龙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危言耸听的一句话:也许你花费几千元建造的底滤,真正起作用的只是那价值几元钱的过滤棉(这对混养鱼众多的情况以及老缸的情况除外,因为鱼多和老缸有大量的排泄废物和积累废物,硝化细菌的生长应当可以扩展到陶瓷环部分)。 以下两个现象就是上面说的问题:现象一:庞大的底滤,陶瓷环没洗,只洗过滤棉,水混了。解答:这说明缸里的硝化细菌集中在棉上。几种情况,一种因为是新缸,菌群没有建立好,只有表面或者滤棉表面有少量硝化菌,洗棉当然破坏了还在完善中的菌群;二是因为本身养的鱼很少,只有很少的排泄,只能供养少量硝化菌,这些菌,基本的集中生活在最前面几层滤棉上,陶瓷环上基本没有硝化菌寄生,整个缸体的生化作用几乎完全在前面的过滤棉上完成,于是,洗棉与清洗整个过滤无异。现象二:两个外桶,只要洗其中某一个(固定的)就混水,洗了其它的桶水还是好好的。那个只要洗了水就混的桶具有旺盛的硝化菌群,而其它的桶反而是弱势的,这是长期水质生化作用平衡的结果,所以,如果你发现这个规律,那么那个桶不到必须,尽量少洗。
不能同时加。
硝化细菌的存活条件:硝化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其存活需要水分及氧气,只有同时满足水分与氧气的供应才能存活。
在泥土、沙粒、生化棉、生化球、玻璃环、陶瓷环等各种有微孔的滤材中更宜于大量繁殖。硝化细菌最适宜在弱碱性的水中生活,在温度达到25度左右时生长繁殖最快。它的繁殖不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水质稳定剂:能与水中钙、镁离子等成垢物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易溶于水,起良好的螯合、分散、缓蚀作用,阻止结垢并对老垢层起到疏松作用,便于清垢。
对碳钢、不锈钢有较好的缓蚀、阻垢作用,可提高设备换热效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起到节水和节能以及节约钢材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水的处理。主要有缓蚀剂、消垢剂和杀菌灭藻剂。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水中有有机污染源,净水细菌是靠水中有机污染而存活的,如果因为水中没有污染源存在,它们就无法长期生存。因此,在新水阶段就加入细菌是否有效,是值得研讨的。
勿与消毒杀菌药剂同时使用
为了避免净水细菌被杀灭,切记勿与消毒杀菌药剂同时使用,如果必须使用杀菌药剂或治疗鱼病的药剂,需等药物使用至少一星期以上再进行使用净水细菌。
要注意调整适合细菌生长的温度
在净水细菌的使用过程中,能有效地控制在最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当然其发挥的效果也是最理想的。例如:光合细菌在23-29℃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当水温低于23℃时,它们的生长逐渐停滞,因此低于23℃的水族箱使用这类细菌效果较差。
百度百科--稳定剂
?百度百科--硝化细菌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