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天南地北首页 网站导航

秋冬季养蛋鸭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网友发布 2023-07-22 20:43 · 头闻号农业林园

入秋后,成年母鸭开始停产换羽,春季育雏的新母鸭陆续开蛋,但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也是鸭群易出问题的季节,应据秋季气候变化和鸭群状况加强饲养管理,以提养殖效益。

1、加强环境控制,确保鸭舍内小气候相对稳定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注意处理保温与通风的关系,确保鸭舍内小气侯相对稳定。尤其早秋季节天气依旧比较闷热,加上雨水较多,鸭舍内比较潮湿,为此必须加强通风换气。白天打开门窗,加大通风量,晚上适当通风,在保证鸭舍温度的情况下,应保持通风换气,避免鸭群因温差应激和通风不良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2、调整鸭群,做好饲料过度

秋季老鸭开始换羽,新鸭开产,是调整鸭群的季节,应有计划地对鸭群进行调整。将鸭群中寡产鸭、停产鸭、弱鸭、僵鸭、无治疗价值的病鸭及时淘汰,以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养鸭经济效益。

可以从精神状况、耻骨开裆的大小、腿的色素等方面进行观察鉴别,进入秋季,天气凉爽,鸭群食欲逐渐好转,采食量逐日增加,正是鸭群恢复体力、养精蓄锐的时机,为使鸭群有充沛的体力,能持久地保持高产,要据鸭群的状况做好饲料过度工作。仍然采用夏季高营养水平的饲料2~3周,使鸭群体质恢复后,再逐渐调整营养水平。

3、适时补光

夏至以后,白昼逐渐变短,绝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半开放式有窗鸭舍,采用自然光照,而春季育雏的新母鸭此时需要光照刺激生殖系统的发育,若不适时补光就会导致体成熟而不性成熟,推迟产蛋。

4、延缓老龄蛋鸭使用年限

自然状态下,受低温、光照时间缩短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个别蛋鸭有可能发生换羽现象,特别是日龄较大的鸭,本身就存在产蛋率下降的趋势,在低温等因素刺激下,就会出现较多停产换羽的鸭,加速产蛋率的下降。

所以秋季应注意随天气的变化而采取适当的通风保温措施.确保鸭群的光照时间在17个小时以上。给鸭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减缓大日龄鸭的停产换羽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产蛋性能。

1.养鹅人观念不好,总想低投入,高产出,没有做好“输”的准备。

2.老是等行情,不知道挖潜在效益,一等又十天。

3.抱有侥幸的心理,都想一锄挖个“金娃娃”。捞本心急,却发现养殖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的利润。

4.行情差时,降低鹅的福利,不注重保健,鹅的体质也差,等到行情好了,鹅的生产性能不行了,望价生叹。

5.育雏育成期管理不好,产蛋率上不高,维持时间短。

6.认为养鹅门槛低,不懂养鹅技术和管理,鹅还养得不少,养得多而不精。

7.鹅舍条件差,必要硬件设施简陋,所创造的条件不是以鹅的需求标准而定。

8.一本糊涂账,不算账,不会算账,总是感觉“差不多”,赔了工钱赔了地,赔了时间赔了利。辛苦攒的本钱,成了砖头瓦块铁丝鹅笼,资产负增长还不愿意转变养殖理念。

9.不重视雏鹅初生重,五周体重均匀度差,只看成活率。

10.疫情来时兵败如山倒,不知如何防治,死亡率高。疫情已过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不总结失败经验。

把小平台做成大平台把大平台做成大家的平台专注水禽行业传播水禽科学养殖知识让养殖户减少成本提高利润帮助养殖户买家终端对接减少中间环节真正解决养殖户实际难题

我们都知道刚出壳的雏鸭鹅体毛稀疏,固温能力差,有扎堆取暖的习性。扎堆虽然能够保暖,但同时也有很多弊端,它会导致鸭鹅体代谢产热排不出去,堆内缺乏空气,致使雏鸭鹅出汗、感冒、呼吸困难,乃至昏厥、死亡。所以,如果想要提高雏鸭鹅的存活率,降低雏鸭鹅饲养成本,建议养殖户尽快解决雏鸭鹅扎堆睡觉的坏习惯。

发现雏鸭鹅扎堆要及时将其赶散。另外,及时升高育雏温度,阻塞穿堂风口,创造温暖舒适的育雏环境,可以有效避免雏鸭鹅扎堆。

平养育雏时预防雏鸭鹅扎堆的有效方法是使用护围。护围可以用软竹篾或硬纸板做成,一般高40厘米、长5米左右,一个保温伞要求配一个护围。用护围将雏鸭鹅集中在热源周围,既可以防止雏鸭鹅走散到角落里去,引起扎堆,也可以挡住贼风袭击,保证保温效果,同时将饮水器和饲料桶都放置护围内,便于雏鸭鹅摄食和饮水。育雏第一天,护围内的面积约比保温伞下面积大一倍,或在红外线保温灯下围住1.2米直径范围,以后在此基础上每天加大10%,在7?15日龄时可撤去护围。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