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音乐作品总是表现了作曲家和那个时代的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因此,要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例如《黄河大合唱》产生于民族解放与革命胜利的关键时刻,无论词曲,都体现了一种博大的民族理想和具有号召力的战斗召唤,以及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贝多芬的第三和第五交响乐以及第五钢琴协奏曲《爱格蒙特》序曲等英雄性格的作品,是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影响中产生的,反映了人民反抗专制暴政的斗争;肖邦成熟时期的钢琴作品反映了1830—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以后,他对波兰局势的悲愤、焦虑和对苦难祖国的深切怀念;柴可夫斯基的第四、第五、第六交响乐和许多具有浪漫色彩的乐曲,反映了当时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亚历山大二世和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下的苦闷彷徨心情和渴望光明幸福的意愿。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