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亦波创业成功运气也很重要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邵亦波
运气在创业、投资的时候重不重要?我觉得很重要。
先来讲个故事。易趣在2000年的时候没钱了,需要融资。现在我跟我投资的公司的创业者说融资一定要赶早,至少在没钱之前6个月就要开始。在我2000年时,没有人跟我说这些话。还好2000年3月正是互联网泡沫的最高峰,nasdaq在5000点左右,而且易趣还做得不错(当时差不多已经是中国最大的c2c电子商务网站了),有很多vc感兴趣。
记得当时有一个法国公司叫做lvmh—对,就是那个做手袋和洋酒的—下面有个投资公司特别积极,见了一次面就开价2亿多美元,要投资5000万美元。可惜好景不长,3月份nasdaq在5000点开始跳水,短短2个月内就跌到了3000多点。这个投资公司的投资意向就从5000万降到2000万美元,估值也降到了1亿多美元,但至少他们还在往前推进。
到了7月份的时候,有一天我在《华尔街日报》上读到这家投资公司取消了他们自己的上市计划。我就觉得有点大事不好:会不会是他们的母公司不看好互联网了?是不是这家投资公司自己也没钱投资别人了?于是我开始准备,万一他们不投资我们了,该怎么办?
我打了一个草稿,仔细准备了一通说辞。果然,1天后,那时我正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的`大堂,手机响了。虽然说这个电话只打了几分钟,但我至今都记忆犹新。这家投资公司的人告诉我,他们决定不投了。我开始先告诉他我已经拒绝了其他的投资者,现在如果要我重新开始和别人谈的话,恐怕时间上来不及,我们的生存会有问题。接着,我给他一个可行的建议,问他能不能出500万美元,我去凑剩下的1500万美元。为什么说500万,而不是200万或者1000万?这是因为当时易趣的投资者占20%多的股份,如果这一轮融资2000万美元的话,如果已有的股东要维持股份比例不变,那么他们至少要投资500万美元。如果这家法国投资公司的投资金额少于500万美元的话,那么相当于他们不能成为这一轮的领投者(单次融资中投资金额最大的投资者),这样不但别的可能的新投资者不会跟投,已有的投资者也有可能失去信心不再放钱进来。反过来,如果我跟这家投资公司要太多钱的话,能拿到当然好,但我怕他们没钱。最后,我没有当场要这个人答应,因为我知道他不是最终的决策者,在这个节骨眼上,决定要从上面下来。只要他说"我回去考虑一下,回头给你答复",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挂电话之后,我马上拼命发动所有的关系,通过一个朋友找到了这家法国投资公司母公司的大老板(也是法国的首富),最后拿到了这500万美元,加上已有的投资者和其他的新投资者,凑足了2000万美元。这是2000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一笔融资。
回想起来,没有运气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只依靠运气也是万万不够的。看了报道,没有去详细思考策略,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易趣也可能没有几年前的成功。
讲了一个故事,道理是什么?第一,创业成功的人不要太招摇,运气很重要,要谦虚。要知道有很多一样有本事的人,运气不好,所以没有成功。第二,现在还没有成功的人,不要气馁,也不要怪运气不好,最重要的是,抓住运气给予的每一个机遇。第三,投资者要谦虚,不要在董事会上指手画脚,觉得自己很聪明。同样的公司,同样的模式,好的创业者抓住命运每天给的大大小小的机会,就会成功;不好的创业者,抓不住这些机会,就会失败。投资者不在公司工作,根本看不到这些机遇,更不要说指导创业者去抓住它们了。
;年纪轻轻就创业成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创业,简单来说,一个是选择,一个是执行。
获得商业成功的元素往往是选择的眼光和永不放弃的坚持。换句话说,如何寻找到一个快速增长、独具潜力的市场和如何在这个市场中快速发展的办法。一句话总结,创业者想要成功,那就选择做“对的”事情,并将这些“对的事情”努力做到。
一、创业:选择需谨慎
成立两年多,20几个人的小团队,2007年我加入汽车之家团队的时候,它还处在创业初期阶段。当年,汽车之家的营收只有1000万。比较幸运的是,在我们选择了做汽车网站之后,汽车之家正好赶上了中国汽车增长的高发期。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了创业的想法,但不少热血青年觉得创业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组团队,做产品,融资,伺机上市。但要继续追问行业选择、运营模式等更细节的问题,相信会有50%以上的创业者会打退堂鼓,很多事情他们还没有想明白。
创业选择上,创业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首先,入行赶早不赶晚。
先拿行业来说,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里,盘踞著千千万万个行业。选择行业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行业变化的周期。举个简单的例子,0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互联网市场也位列前世界之首。在这个阶段,选择做汽车互联网十拿九稳是对的。
但2012年再选择做汽车互联网,九成创业者会死在起跑线上,还有一成会“半死不活”。原因就在于这个时期,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增速已进入微增长时期,中国汽车互联网的格局也已确定。
这个道理对其它行业也适用。比如前几年比较热门的团购,又如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不论你选择在哪行创业,都要“赶早不赶晚“。
其次,创业≠团队苦力
在大多数人眼里,创业团队是最苦的。甚至一些创业管理团队崇尚,只有付出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努力才能成功。努力付出没错,但我认为,让员工开心工作对创业团队来说,更为重要。
美国鞋品电商Zappos总裁谢家华在《三双鞋》中提出,“你买一双鞋,我送三双试”,为用户带去的是便利和愉悦,换来的是用户的极致的体验和真心的忠诚。他真正倡导的是“分享幸福”理念,让员工和顾客都快乐起来。这也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
在汽车之家管理团队里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别跟我谈预算,只要员工high。
事实证明,不当苦力的团队,创造的价值更大,2012年,汽车之家收入超过9亿。
第三,理性看待资本介入
汽车之家近几年盈利状况一直很好,目前只接受过一次融资。
像汽车之家这样的创业公司毕竟还是少数。创业公司得到融资是一个必备的生存条件。有资本的支撑,公司的生存周期便会延长,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但资本介入之后,创业管理者要理性看待,不要让资本成为企业存活的唯一动力。要知道,业务才是王道( 励志小故事 sun )。
二、执行:就是要努力做到
创业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对创业团队来说,执行不是努力做,而是努力做到。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可供各位创业者思考。
第一, 莫忘初心。
很多创业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走着走着就找不到了“北”。创业过程中,随着形势的变化,管理者做一些策略的调整是很正常的。但在公司发展战略上不明确,则很难成功。创业初期,汽车之家想做其它汽车网站不一样的事情,那就是全部站在用户的角度,改变他们的汽车生活。这几年,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是否能够疯狂满足用户需求已经成为考核团队工作价值的标尺。
第二,坚持不一定就是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这个概念只适合坚持的东西是对的。但这个道理对创业者不一定适用。创业,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实验”成分。在这个过程中,看清楚,想明白,努力做到,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相反,你选择了错误的产品,认定了错误的市场策略,坚持了错误的团队管理方式,这样只能和成功背道而驰。
汽车之家这些年一直坚持引导用户生成内容。我们网站95%以上的内容都是用户提供的,报价是经销商提供的。事实证明,这个坚持也是对的。按论坛互动的流量来算,我们的页面访问量早就超过了豆瓣,仅次于天涯,今年汽车之家论坛的页面访问量极有可能超过了天涯,成为国内最大的论坛。
第三,前途很重要,而不是”钱途”
不少创业者考量公司价值的时候把“钱”途放在首位。真正能够成功的创业者最看重的往往是另一个“前途”。36岁的GoPro创始人伍德曼表示,我们每天想的不是赚钱,而是如何才能够吸引住使用者。对GoPro前途的坚持,让这家企业从市值7万美元变成17亿美元。
在相对浮躁的大环境下,如果每个人做企业都是希望把它做久一些,踏踏实实做事情,你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未来。汽车之家从来不著急上市,太浮躁的企业往往让这个行业拔苗助长,结果是毁了这个行业,也毁了企业的前途。
有不少创业者向汽车之家取经成功的秘诀,我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同行是做网站的,而我们是做企业的。
由于工作的缘故,接触了不少年轻的创业者,在这里说一个我去年遇到的案例吧
本硕都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主修信息安全与计算机专业的薄智元, 从大学开始就没停止过“捣鼓”创业。
首次创业就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做了一个独立音乐网红经济平台,被收购了。第二次创业是从大学开始试水“申请通”——一款结合表单和简易流程管理的协作软件,也就是“轻流”的雏形。
如今的轻流,凭借多年来在“无代码”赛道中的突出表现,在2018年完成了Pre A轮融资。
“创业是我自小就有的理想,一定要做成一件由自己主导的事业——哪怕是开一间咖啡馆。”
大抵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咖啡馆自由”的梦想,但有人选择继续做梦,有人则会去钻研“开咖啡馆的基本修养”。
薄智元终究没有开成咖啡馆。主修计算机使然,写代码使他快乐,能用代码帮助别人 实现数据管理和流程管理 使他更快乐。
“我们还是挺有使命感的。既然学了计算机,看到了那些处于 科技 前沿的技术和应用, 那就应该利用专业去一些有益于 社会 进步的事。 ”
在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践过程中,薄智元很快发现了普遍存在于中小型企业中的“痛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都在往细分赛道、在线办公、数据支撑等方向转型,前赴后继地出现了 “开发系统成本高”、“搭建系统过分依赖IT程序员”、“标准化系统难以满足跨部门协作”、“项目管理和执行流程效率低下”、“无法生成实时数据报表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等实际问题。
“我们可以帮助企业在压低开发成本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薄智元的解决方案,就是基于SaaS打磨出一款 让每个员工都能轻易上手操作的极简而高效的流程化团队协作工具,交付给企业。
“可以像搭乐高积木一样 通过模块的拖拽、编辑字段、流程设定的组合 ,快速搭建出符合企业 个性化需求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系统 。”
这便是“轻流”,一款无代码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搭建工具的由来。
“尤其是当一家企业人数从十几个人增长至三五百人,从前的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渐渐不奏效了,需跨部门协作推进的项目执行困难。”薄智元表示, 轻流目前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三五百人的中小型企业 ,“从前手动录入订单、维系客户的原始操作,在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时,乱作一团;大数据时代,详尽的数据统计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是最优的决策参考支撑,但是动态数据从何而来?”
薄智元在不断优化轻流的过程中 深入企业去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我们走访过不少中小型规模的制造企业,他们就遇到了管理的瓶颈。”他发现,过去十几年,制造业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大潮,即便是用最传统的方式,赚钱也很容易。但是生产模式如果长久不更新,随着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传统模式就跑不过 科技 创新型管理的公司。
“大数据、人工智能早已不是新概念。但我们真的会看到一些具备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公司,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依然比较低。”
薄智元举了个例子。国内一家做芯片的上市公司,他们的机械设备确实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的运作。但是职员还在做着重复劳动的操作。比如机器的定期检修,依然沿用着人工在纸上记录。那么记录了之后呢?“ 企业其实更需要知道机器的整个生命周期 ,比如它有哪几天是坏的?它的坏损率是多少?它因为什么问题出现故障?这些都不知道,因为纸上的检修记录是独立的,无法形成基于长期统计的数据库。
“不瞒你说,我现在完全不知道我们的库存有多少,即便是有请购单、采购单、入库单、领用单、财务付款单、合同等, 还是不能实时获悉我们的采购进展和库存动态。反倒是要被一大堆签字和审批流程烦死。 ”这是来自企业负责人的真实困惑,相信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内也存在着同样的困扰。OA上的“审批”完成后,管理者能得知结构性的数据和结果吗?似乎并不能。
通过对中小型企业内部管理需求的长期调研,薄智元对“轻流”这款产品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大大小小的企业管理需求各不相同。市面上标准化的系统工具难以面面俱到,总有多余或缺漏的功能,操作界面不友好;而外包的定制化系统开发周期长、费用昂贵,后期也不易于修改。所以轻流要做的是一款‘ 轻量级’的、可以由团队成员根据部门实际使用场景自定义、模块化搭建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
01 化繁至简的企业/流程管理,无代码搭建,耗时短、成本低和阿里云、钉钉、麦客表单、石墨文档、Teambition和喜报销一样,轻流是一款“轻量级”SaaS工具。
“像搭积木一样把业务管理系统搭建起来。” 这并不是一句为了营销而夸大效果的广告语,而是“无代码开发平台”的价值体现。
工程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事行政管理、进销存、售后服务……不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项目负责人,不需要你懂编程基础,就可以为自己的项目“量身定做”流程管理系统。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你只需在图像化的界面上通过拖拉拽既有模块、编辑字段、设定条件……快则几分钟,慢则一周内,你的业务系统即可快速上线。
对轻流而言,乐高积木有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概念,就是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
薄智元非常认同这一理念,他认为构建项目管理流程的初期,可以 先从平台已有的基础模块开始 ,随着对平台的熟悉以及高阶需求的产生,再逐渐增加高级模块的构建。
目前轻流已为用户提供了二十多个不同行业的基础模板,用户既能直接使用,也能在参考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这些模块可以自由地删减和变更流程,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管理体系的需求。”
相比钉钉, 轻流更偏向于项目协作的功能实现,与单个项目不相关的同事不会被邀请进入项目组。 基于轻流打造的业务流程平台,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再是“上下级管理”,而是“协作”。人与数据的连接则会拥有更大的自主性,每个人可以获得最全面的数据。“数据的连接是我们未来的重要突破,也就是让数据自主的完成传递,而减少人的重复劳动。”
轻流最近更新的OCR功能就能有效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这个功能可以实现报销单、入库单、采购单等 任意凭证的文字识别 ,扫描后形成文本自动填入表单中的对应的字段中,可满足保险、金融、政务、法务、教育等行业文档快速录入、存档和检索的需求,极大程度上提高信息的录入效率。
02 从“申请通”到“轻流”弯道超车,突破“天花板”的局限从服务校园信息化起步,到为中小企业赋能实现业务流程管理自动化,90后创始人薄智元和他的团队一路“升级打怪”,陆续斩获互联网+、创青春等多项创业奖项,通过上海市大学生 科技 创业基金会的项目评审获得“天使基金”雏鹰计划20万元资助,并在2018年底完成了Pre-A轮近千万人民币的融资。
乍看之下,薄智元的创业道路一帆风顺,实则不然。
他曾用“壮士断腕”四字形容他从“申请通”向“轻流”升级转型的那段经历。
申请通是怎么来的呢?还得说回2013年,这一年,薄智元读大二,云服务的概念在国内刚兴起。
这天,身为学生会主席的薄智元被要求填写一份三好学生的纸质材料,老师说起了如果有一个在线表单申请系统就好了,可以省下学生来回递交材料的时间和精力。
听者有心,薄智元记下了这个需求。
更巧的是,这一年学校也正准备开发一个线上申请系统。因为早有计划和准备,这个项目标的就被薄智元和伙伴拿下了。
“我们做了一个可以定义数据内容的表单,加入了针对高校不同应用场景的定制化流程,这就是申请通最开始的样子。”
由于是一款针对高校评估需求开发的产品,当要将它推向市场时,薄智元被多位投资人点醒: 要突破这块产品发展的“天花板”,还是得去切商业场景。 于是他们将“申请通”的应用场景从高校扩展至企业。
然而,2016年年底,上线一年的“申请通”仅积累了1000个企业注册用户,其中付费用户才30个,还直言不讳“产品不好用”。
“壮士断腕,推到重来。”有着不服输性格的薄智元痛定思痛。他给团队放了个任务艰巨的长假:休假结束,回来共创“申请通”的全新定位和服务体系。
在此期间,他们接触了大量垂直类SaaS工具行业报告,深入研究了许多国内外协同工具类头部产品, 联合了30多家不同领域的真是客户探讨企业需求 ,最终将“申请通”定位为一款基于“表单+流程管理”的协作工具,目标用户更精准锁定三五百人规模的中小型企业,并正式更名为“轻流”。
“跳出固定思维、跳出我们原本的视角和立场去发现用户需求,这对初创团队的成员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能力。” 薄智元告诉未来的创业者们, 创新创业团队切忌被一些习以为常的观点蒙蔽,从而被自己局限在狭小的业务圈子里。
作为轻流的创始人,薄智元在各个岗位都有过“轮岗”经历。“我是技术出身,所以最开始就是写代码、然后做产品、然后市场营销、现在主要工作是渠道拓展。”从学生时期就被同学们定义为一个“多面手”,他曾经通过刻意练习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可以同时推进多项毫无关联的工作的进程。
以至于薄智元在处理事情时有一个独到的理念: 我会先去做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情,同时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否则所有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都会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时间成本是最大的成本,年轻有资本就是有时间,2年一个周期,10年可以试错5次,如果不是运气太差或者能力太差,失败5次基本上能够找到自己正确的方向了。所以要创业,真的要赶早,多失败几次,就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了。
所以年纪轻轻就创业成功,就应该是最大的幸福而且也应该好好的珍惜,因为少走了很多弯路,少吃了很多的苦。
当然,反过来看,你已经30多或者40多了,实在不建议再出来创业,时间浪费不起啊,失败几次,和同龄人一比,你的心态马上就失衡了,何必当初呢,于是就陷入一个怪圈,真的会很痛苦。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我创过几次业都没成功,说说我的小看法吧!
我曾经一次创业,是摆摊卖袜子内裤的,不过那阵子进了几千块钱的袜子内裤,可能我是男的,长相也有点黑旋风李逵,很少人光顾我的摊子,天天都是0收入,最后挨了差不多一个多月实在没办法,我把这些内裤袜子以几十元的价钱出给收库存佬。那次摆摊差不多耗光我的储蓄,那阵子都是啃馒头挨过去的,或许我讲这次创业经历跟你提问的牛马不相及,不过我想说创业不容易,怎么样才算创业成功,这点容易回答也不容易回答,看你怎么样去看待这件事了!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